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40|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3-21 15:08:0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明清时期皇帝吃饭流程:每顿标准为120道菜

 [复制链接]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在魏晋时期,曾有用人乳汁做菜的传说,后来的皇帝御膳中是不是这样?
http://www.phoer.net 4 A, \' C7 a9 j- Q' h- k' [; m4 E
http://www.phoer.net ; p; Y$ ~7 u% P% F! P+ w2 n9 x0 a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 J. ?* Z5 p- s) @$ o2 a% ?6 f1 m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Z4 Y( p9 ~: a1 I) {# G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目前知道比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z' ~) L  L+ V8 y" a http://www.phoer.net
& Q) G% g, |0 F. P8 Q http://www.phoer.net
皇帝并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 c4 L9 x! O& E: V# T# o# k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1 Y8 u. @2 \, Q1 S皇家自称孤家,吃饭时也是自己一个人吃,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称为“吃独食儿”。虽然皇帝喜欢吃独食儿,但吃饭时不会就他一个人,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因为菜太多,桌子摆得满满的,用餐时远处的菜便够不着。但不必担心,皇帝吃饭时,并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送到嘴边。
http://www.phoer.net 7 h$ H+ Z) l1 F- O9 B: B  Y
http://www.phoer.net 9 h. A, [: g- z/ A' B. u) p8 `皇帝用膳时,除了太监在场,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
http://www.phoer.net 2 B3 w1 F3 S# a4 C' u' l4 x
http://www.phoer.net 6 ?, M& m3 r0 R- F: m0 n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但吃饭时摆谱,却一直被发扬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l5 o6 J4 T6 p1 A" T http://www.phoer.net
; }& m6 N1 Z0 R9 B3 B' K http://www.phoer.net
清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讲到了这点──
http://www.phoer.net 0 P; O/ H5 h+ n: p" [# e4 o; C' S2 C* d* |) v8 x7 m' W http://www.phoer.net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0 w- J  Z6 ~; {8 P& x5 x http://www.phoer.net
7 w4 X+ b) {* m5 O9 J$ J http://www.phoer.net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摆起了谱,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http://www.phoer.net 7 T8 O7 b, a0 y1 K7 n6 s9 |5 b$ N( P& _+ b# j9 f http://www.phoer.net
称皇帝吃饭时摆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如今上等级饭店也会这样做,不知是不是学自皇家。
http://www.phoer.net ; Y7 _1 N0 g: y0 P# q- k& K+ O5 e4 ~ http://www.phoer.net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3 ^2 T( B+ o4 a* I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 J+ d: Q' r, T3 C9 _清顺治皇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中透露了当初废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http://www.phoer.net 0 L8 j2 g4 W$ @( r8 p) [7 W. j. u  I5 b. ^- t http://www.phoer.net
除了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如干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 t+ ~5 F" ~; K  M' U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4 G3 _. M, S& L1 q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7 q5 ~  H& s: l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0 G( F" Y' I/ I0 Z1 S从这份档案中可看出,干隆所用餐具中,绝大部分都是银器。如果说皇家喜欢金,那是为了显示气派和高贵,而使用银器,则有很多实际功能。
http://www.phoer.net ) b, \" A, Y  G) Y  O- [' }; ~8 E. X/ F$ d$ i2 H' k http://www.phoer.net
在中国历史上,并不乏皇帝被人在饭菜中做手脚而毒死的事件。《资治通鉴·晋纪八》(卷86)记载,汉惠帝司马衷,“食饼中毒,庚午,崩于显阳殿”。所以,皇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过去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让别人先尝,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监的份内事,叫做“尝膳”。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开毙命的危险。再是,餐前验毒,常用工具就是银器。* w8 U+ g) M' o$ l, w http://www.phoer.net
: L2 Z' T! V& O4 o9 ^" y http://www.phoer.net
过去清宫盛装御膳的器皿外会挂一个小银牌,在拿开盖罩后,太监会当着皇帝的面,把银牌放进汤菜里试一下。溥仪证实了这一点,“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
http://www.phoer.net $ u4 o  \& {  S- s% [
http://www.phoer.net 4 J: ?( {! `1 b8 w# r0 W% I& f原来,如果有毒,银牌立刻就会变黑。现代科学已证明,这种方法是简单有效的。因为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过去常用毒药,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时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很灵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六十年代的牢狱往事:狱友大都懂得两门外语 西德尼.甘博镜头下的都江堰老照片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9-3-23 09:18:0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摆谱其实是很必要的,对于需要摆谱的人来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9-3-23 17:45:43|只看该作者
原来,摆谱是这么一回事。
4# 金佛山
 心璞如歌 发表于: 2009-3-25 07:41:23|只看该作者
够拽4 B4 Y6 d2 _' j1 }.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q/ M4 D3 m- b; h' Q要不怎么人人都想弄个皇帝坐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1:33, Processed in 2.620805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