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3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7-2-23 10:45:0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东北朝鲜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解决空洞化问题的路径探析

 [复制链接]
源自:《黑龙江民族丛刊》  : 孟凡东 陈筠淘
⊙ 作者简介
  孟凡东,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陈筠淘,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 孟凡东(1970-),男,黑龙江宁安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国现代化研究;陈筠淘(1989-),男,海南海口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导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也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东北朝鲜族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空洞化问题却十分突出,而且,日益成为影响该地区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阻碍性因素。探究这一问题的表现及成因,进行理论反思,寻找适合东北朝鲜族地区的现代化道路,既为当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径提供思路,又能为我国其他省份尤其是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东北朝鲜族/小康社会/空洞化问题/路径
  标题注释: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东北朝鲜族地区建成小康社会路径研究”(14ZYZ007)成果;中央民族大学青年自主科研项目“东北少数民族村镇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研究”(2014MDMKSZYXYQN02)成果;中央民族大学柏年康成教育基金会资助课题
  所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之路。然而,不同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同。“我国的经济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内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差距。”[1]这就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取决于各民族地区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本地区的各项事业,缩小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可以说,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实现不了小康,就没有全国范围的、全面的小康。东北朝鲜族地区多为农村,且不少处于边疆地区,近年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整体水平仍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该地区的空洞化问题尤显突出,并越来越成为影响当地继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障碍性因素。因此,对东北朝鲜族地区空洞化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成因进行分析和反思,就是要找到一条适合东北朝鲜族地区的现代化道路,为我国其他省份尤其是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东北朝鲜族地区空洞化问题的表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紧迫的任务。“小康社会”是中国专有的概念和理想社会类型,它有两个重要
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我们现在所说的“小康社会”,主要是指由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新内涵之后的概念。它是指中国社会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大转型。最早提出“小康之家”设想的是邓小平,他指出“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明确了中国将“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历史任务。

  这一历史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机遇与挑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也需要处理好把握机遇与挑战的辩证统一关系。东北朝鲜族农村地区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空洞化问题也是严峻的。具体而言,东北朝鲜族农村地区空洞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减少、劳动力外流、留守问题,等等。
  (一)人口减少
  
  人口减少成为阻碍朝鲜族地区发展的最核心因素。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拓展,东北朝鲜族多数人尤其是青壮年离开家园,奔赴全国各地。1992年中韩建交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随着中韩两国关系近几年不断升温,彼此经贸往来密切,选择赴韩国打工的东北朝鲜族青壮年越来越多。他们由于语言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大多从事餐饮、导游等服务型行业。除了远赴韩国打工之外,朝鲜族青壮年也会到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务工。但是,大量劳动力人口向外输出,造成农村地区在劳动力、知识、技术等方面缺失,东北朝鲜族农村建设小康社会也就缺乏基本的劳动力资源。
  1.朝鲜族人口整体性减少。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朝鲜族人口为1830929人,占比0.1374%;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朝鲜族总人口为1923842人。人口减少10万。最近几年,在韩朝鲜族的签证变化反映这一问题还在加速变化,朝鲜族人口减少情况更为严重。打工签证(H-2)开始下降,在外同胞资格签证(F-4)和永久居住签证(F-5)明显增加。2009年H-2签证者为306283人,至2013年下降为230739人;而F-4签证者数则由2007年的34695人增加为280130人;F-5签证者数由2007年的16460人增加到2013年的87497人[2]。
  2.延边朝鲜族人口加速减少。延边朝鲜族人口从1996年开始连续20年出现负增长。1996年朝鲜族人口为85.5万,2014年为77.8万,延边朝鲜族人口净减少7.7万人;2014年,朝鲜族人口占延边州总人口的36.3%,比1952年的62.01%减少25.72个百分点。
  3.其他地区。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人口减少也非常明显。1956年初,长白朝鲜族人口为9819人,占总人口数的36.4%,2012年8月统计,长白全县总人口为81323人,朝鲜族人口为112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8%[3]。黑龙江牡丹江市朝鲜族人口从2000年的24万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82337人。可以估计2010年前后牡丹江市朝鲜族人口至少减少了5万人。
  (二)劳动力外流日益严重
  
  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基本劳动力缺失问题。劳动力外移过度就会造成空心化问题。小康社会建设主体严重缺失,特别是人才流失非常严重。过度倚赖劳务经济,东北朝鲜族农村不仅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反可能会加剧城乡差距,造成农村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了大部分的红利,而付出了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农村,却必须承担消极、负面的影响。这种不公平的情况加剧了农民的贫困,使得农村成为没有人愿意留下的地方。
  乡村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是农民。然而现阶段,文化水平较高、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常年在外谋生,他们都加入劳务输出产业当中。而人口的大量外流,恰恰是一个地区空洞化问题的开始。截至2008年,到内地谋生的朝鲜族已接近50万(其中青岛18万人、北京17万人、上海8.5万人、深圳6万等)[4]。这一数字说明,东北朝鲜族村镇的空洞化问题更为严重,1/3左右的朝鲜族人口在东部发达地区生活和工作。
  劳动力外移的直接后果是小康社会建设缺少基本力量,特别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表2可以看出,朝鲜族村镇70%左右的劳动力进入劳务输出产业,特别是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甚至多数人不再从事务农[5],也不希望重新回到自己的村庄。留守的农民则以老人和儿童为主,没有出去打工的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难以承担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三)留守问题十分突出
  
  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乡村,几乎有一半的房屋被闲置,留守人口中多以老人和孩童为主,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承担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而且,留守老人由于没人照料,生活经常陷入困难;而留守儿童则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关爱和教育,对将来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这样,农村发展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穷越没人留下,越没人留下就越穷。
  在东北朝鲜族农村地区,家里如果有出国打工的外劳人员,这个家庭就会相对富裕一些;而那些家里没有人在外务工,又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则十分贫穷。农村内部贫富差距的扩大使村民之间出现阶层分化,造成一种大家都“只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的局面,每家每户关心的只是自身利益。这种情况若继续演变下去,就会造成村里的公共事业无人问津,基础设施建设陷入停滞,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越来越淡。此外,当地农民为了生计,大多将土地出租给他人耕种,造成土地零散化现象严重。
  二、空洞化问题日益成为东北朝鲜族地区建设小康的隐忧
  
  从长远来看,东北朝鲜族地区若不及时将空洞化问题加以解决,当地的发展将后继无人,这将直接影响到当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问题与移民性、产业单一化和区域不平衡等问题。
  (一)城镇化问题与移民性
  现代化进程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科技化、多元化、民主化、大众化等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空洞化就是城市化的结果,相对于城市,农村会出现普遍的空心化问题。适当的城市化速度不会带来严重的空心化问题。现代化进程就是要促使大量农民变成市民,成为城市人,加速中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因此,大量的朝鲜族人口变为城市人,朝鲜族转化的城市人口比例更高,城镇化也比较突出,进而引发了严重的空洞化问题。如果跨越式发展,就会出现空洞化问题。朝鲜族农村通过跨国打工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并促进城市化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同时又面临着农村“空洞化”和本土生活文化快速消失的困境[6]。
  中国朝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由于地缘因素,清末开始大量朝鲜族从朝鲜半岛移入中国东北地区,成为移民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移民性特征更为突出,中国朝鲜族一部分开始走出东北,奔向全国各地;一部分走出国界,奔赴世界各地,成为“跨国打工者”和“全球化流动者”。这种流动性自然就会带来空洞化问题。
  (二)产业单一化无法留住劳动力
  
  东北朝鲜族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依然突出,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的收入渠道十分狭窄。这也是劳动力人口纷纷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1.水稻种植业的单一产业。水稻种植业是朝鲜族的传统产业,历来是朝鲜族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当前,东北朝鲜族仍有大量人员在从事着简单的农业生产,不仅产业结构单一,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局;而且农业在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不高,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部分地区尝试寻找新的发展路子,朝鲜族村镇大力推行“一品村”建设,但绝大部分“一品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这种做法本来是想突出乡村的优势,形成一种专业化生产的局面,然而还是无法克服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2.农民增收手段单一。外出打工的朝鲜族同胞在挣到钱以后,绝大多数人将收入用于消费。这些资金大部分流入了城市,即使有人返回农村,也多将积蓄用于翻新房屋等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事项中,或者用于经营朝鲜族餐饮等,极少有人用于发展第二产业和扩大再生产。
  正是这样的原因,造成当地在产业转型问题上缺乏新突破,经济发展仍主要依靠第一产业,产业单一化问题突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产业单一化的问题,一方面无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渠道,另一方面,产业单一又必然导致当地农业无法实现产业化,也就无法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难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大量的农产品只能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产业链短,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农民的收入始终难以提高。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了空洞化问题
  
  我国的朝鲜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分属不同省份的朝鲜族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
  1.不同省份之间发展不平衡。东北朝鲜族地区中,经济水平较好的区域主要有黑龙江的牡丹江、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辽宁沈阳的西塔和满融。延边作为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不论在政治、经济、资源和人口上都拥有其他朝鲜族城镇所没有的优势,这里的经济水平在朝鲜族地区是属于较好的,因此,延边州的发展模式通常为其他朝鲜族地区所效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其他朝鲜族地区所不能比拟的,这就造成了东北朝鲜族地区不同城镇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由于沈阳、延边、牡丹江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着其他地区的人才、资金纷纷涌入,这对经济水平本就比较好的地方来说属于“锦上添花”,而对于那些本就落后的地区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了。
  2.城乡差距扩大。由于东北朝鲜族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里,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劳务资金也涌入城市。如吉林延边州下属的龙井市有部分农村,在外务工人口达到全村人口的一半;黑龙江省有的农村的比重更是高达80%。外劳赚到工资,有90%以上都用于在城镇地区买房和消费。目前,朝鲜族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农业生产,尽管外出务工赚到的钱能够补贴农民的生活,但也是杯水车薪。在劳务资金不断涌入城市的同时,农村发展迟缓,也不能够吸引资金回流,由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城乡差距不断加大。
  此外,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主要从事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为城市地区提供了数量可观的服务设施和消费场所。相反,位于相对偏远的乡村,连基本的服务设施都缺乏,方圆数十里没有商店等设施,无法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在教育方面,农村学校的生源外流,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公共医疗方面,由于农村地区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农民若要看病只能去市里,花销不低。因此,留在农村生活的那部分人就被动陷入了一种“农村水平的收入,城市水平的消费”的不利局面。
  三、解决东北朝鲜族地区空洞化问题的路径
  
  东北朝鲜族地区要想更好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就必须在解决农村空洞化问题上下苦功夫,仍要在“统筹城乡”、“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和“吸引人才回流”等方面做好文章。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抓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建成东北朝鲜族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朝鲜族村镇要结合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需要,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生态小康村镇”;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力度,积极培育并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推进“美丽民族社区”建设,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生态小康村镇”
  
  民族社区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而且是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在民族地区农村“空洞化”严重的前提下,将分散的农民集中,建立新型的民族社区势在必行,这是建设中国式城镇化的必由之路[5]。
  散杂居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例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族社区建设可以利用好1个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和6个民族乡镇的优势,建设“生态小康镇”。
  小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以“美丽乡村”为核心,建设“生态小康村镇”,推进小城镇化,推动新型地域民族特色的小城镇化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突破产业单一化,留住劳动力人口
  东北朝鲜族地区村镇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继续发挥传统水稻种植产业优势,进一步将其打造升级为现代化绿色农业。在打造升级版的水稻种植业的同时,仍要寻求突破产业结构单一化的口子,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条和地域经济圈。
  首先,朝鲜族农民要想打造升级版的水稻种植业,使当地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立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就必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农业机械化来推动农业整体走向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有赖于政府和农民双方相向而行。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地农村鲜有资金引进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买不到设备就谈不上农业机械化;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对农民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教育,促成他们转变观念。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曾对农民作十分精彩的剖析。他指出,农民“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7]。正是由于这种特性,遮蔽了农民的双眼,使他们变得短视,更加注重眼前利益而不关注长远利益──哪怕这个长远的利益回报丰厚,但只要现阶段付出的代价看起来挺大,他们就不会轻易接受。因此,要转变农民陈旧的思维方式,促成合作社的建立,有赖于政府的指导,让农民能够及时跟上形势,懂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的道理。
  其次,一个民族要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东北朝鲜族地区除了保持传统的优势产业(水稻种植)之外,也要注重外劳素质培育,将劳务经济提升一个档次,这也是一个当地能否扩大第三产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人口红利必定能够充分显现出来。
  当一个地区实现产业升级之后,其经济将获得巨大的提升且后劲十足,当地人的收入必然会得到提升。朝鲜族毕竟是一个农耕民族,而安土重迁又是农耕民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自己的家乡如果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势头好,东北朝鲜族人是不太可能选择到外边寻求发展的,这才是从源头上留住劳动力人口的做法。
  (三)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独特的文化在中国民众当中本来就极具吸引力。加之近10年来,韩流席卷我国,与韩国文化同质性很高的朝鲜族文化又搭了一程顺风车,更上一个台阶。要充分利用好朝鲜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朝鲜族村镇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建设好“美丽乡村”,人才和劳动力自然会回归。因此,朝鲜族地区在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时候,务必以自身的传统文化为依托,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1.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产业要注重品牌内涵的丰富,做好文化产业。以品味文化为根本,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地缘文化资源,创新融合文化产业。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政府搭台,文化唱戏。例如牡丹江市历史文化优势明显,不仅有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还有流人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5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朝鲜族“花甲礼”,是一项弘扬孝道的民俗文化遗产;朝鲜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朝鲜族流头节、伽耶琴、顶水舞、牙拍舞、响水水稻种植技艺、传统服饰、四物打击乐、农乐舞、长鼓舞、击打舞、洞箫、刀舞等12项。东北朝鲜族村镇应整合文化资源,重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做好做大品牌民俗旅游节,树立民族文化品牌。
  2.旅游产业。东北朝鲜族地区在推行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留朝鲜族的特色,譬如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原貌应考虑保留,新建的建筑物也应遵循民族传统,而不是大规模地建设一些饱受诟病的、与西方同质化很高的所谓现代建筑。一个保持着传统风貌、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村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有了这样的硬件设施,就应进一步挖掘民族餐饮、风俗、节日和宗教等软实力,建立起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只有这样的“软硬兼施”,才能充分发挥朝鲜族民族特色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要做大做强特色“民俗”旅游产业,利用好附近的5A、4A级景区和旅游名镇,打造地域特色旅游示范区,创新融合文化产业,形成民族品牌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业群。东宁三岔口朝鲜族镇应利用本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亚洲最大军事要塞东宁要塞遗址,建设特色旅游区和边境生态旅游黄金带。
  3.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就是要利用好附近地域的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譬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应“大力扶持以延边黄牛、人参、食用菌、中药材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还有烟叶、苹果梨、五味子等产业。加快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旅游产业”[8]。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自然地理优势明显,少数民族民族村镇应利用“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优势地位发展民族品牌产品,继续推动品牌企业发展。利用这些品牌推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村镇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牡丹江市朝鲜族村镇应利用宁安响水大米和东宁黑木耳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化,培育特色品牌,推进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散杂居民族地区要建设统一的地域特色品牌和优势产业。
  (四)“引巢入凤”工程吸引人才回流,填补农村空洞化
  
  “劳务输出产业”是东北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快了朝鲜族地区的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但是也带来了空洞化问题。因此,东北朝鲜族地区应全面展开“引巢入凤”工程,吸引人才回流,推动“创业潮”发展。
  1.吸引外资,推动“创业潮”。要吸引投资,特别是能够真正为当地发展服务的劳务资金,合理利用朝鲜族村镇的优势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在自己的家乡、土地上就能够实现“生态小康”梦。
  2.制定政策,吸引人才回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回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接触了新鲜的事物,见了更大的世面,自然比一辈子不离开家乡的农民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外劳回乡投资办企业,形成一种“共奔富裕路”的局面,实在是一举两得。通常,朝鲜族因为先天的语言优势,他们作为外劳主要前往韩国,其中,大部分人从事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他们在这些领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后一旦有机会创业,就能投入到第三产业的建设中。
  3.采取措施,关爱留守人员。为了吸引人才和劳动力回流,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是十分重要的。要采取具体措施,关爱留守人员。
  在照顾空巢老人问题上,可以参照内地农村的一些做法。比如政府部门应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大病风险等政策措施,为他们构筑一张坚实的防护网。此外,民众的自救能力是超乎想象、不能忽视的民间力量。比如通过建立老年互相帮扶协会之类的社团,让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形成互动,互爱互助。
  在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上,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通化模式、长白模式、集安模式等几种可行的解决方式,值得推广[9]。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建成小康社会,要推进支柱特色产业化和市场化力度;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丽民族社区”建设步伐,建设“生态小康村”;加快小城镇化建设步伐,建设“生态小康镇”。应以“美丽乡村”小城镇化为切入点,加速民族社区建设,建设“小康生态村镇”,探索出散杂居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之路,推动地域民族特色的小城镇化建设,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推进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 参考文献
  [1]丁赛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民族地区发展[J].民族研究,2014,(4)
  [2]王春荣,朴今海.跨国人口流动浪潮下的边境农村空心化[J].满族研究,2015,(3)
  [3]郑信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以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3)
  [4]孙春日.中朝边境地区人口流失及对策──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3)
  [5]孟凡东,李庆利.民族地区村镇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以黑龙江牡丹江市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2)
  [6]朴光星.“跨国打工者”──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心与边缘”的联结者[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678
  [8]金成男,李淇漫.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高铁施工现场发现古遗址 百余斤古钱币整齐码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1 12:50, Processed in 0.2808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