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253|回复: 6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养生立夏尝三新,试试调养三道菜

 [复制链接]
立夏时节的养生之道
  火热的夏天要到了,作为夏天的第一天--立夏,有什么风俗和注意事项吗?
  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 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
  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 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每年农历四月间,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开始。民间习惯把它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庄稼生长渐旺,多进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管理。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并以立夏日之阴晴占卜一年的丰歉。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的农谚。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 传统节日,称“立夏节。”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 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它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 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立夏“尝新”有道理
  在我国,很多地方有立夏“尝新”的风俗,就是在这一天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这种做法对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对小孩子,在立夏这一天合理地调配饮食,可以给一个夏季打下一个健康的基础。这一天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竹笋、樱桃、麦仁、蚕豆等。还可以吃一点酸味的水果,用以生津开胃。
  生活习惯要良好在进入盛夏以前应做好生活上的准备工作:一是给孩子把过长的头发剪掉;二是少给孩子用尿不湿,到了盛夏就可以做到不用;三是培养孩子自己睡的习惯,而不是大人抱着、搂着;四是为孩子选购一款质地好、又透气的凉席和枕席;五是要让孩子养成饮白开水的习惯。水果、蔬菜一定要跟上,可以适当减少牛肉、花生、豆腐的摄入量,而相应增加 酸奶、紫菜和鱼类的摄入量;六是有好的卫生习惯,孩子的衣服天天换洗,用品、玩具经常消毒,环境打扫干净,避免生蚊蝇。

夏季锻炼办法多
  天气热起来,正好对孩子进行“三浴”锻炼。也就是每天多通风,让孩子开窗睡觉,进行空气浴。带孩子到户外进行日光浴,夏季在每天早9:00左右为宜。日光中的红外线照到皮肤上,对心肺功能起到有益的作用。紫外线照到皮肤上,可使全身功能活跃且循环加速,并能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此外尚有杀菌消毒作用。1岁以上的小儿可直接在阳光下进行。小婴儿可以在树阴下进行。还有就是水浴,天气热了,孩子们正好可以在水里多玩儿一会儿,注意水温在35℃左右,一边洗澡,一边游戏,洗澡要天天进行,不只为了干净,还为了增强体质。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淋浴,这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锻炼,注意喷头不宜高于孩子头顶40厘米。
  到了夏季多喝粥 进入夏季以后,孩子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家长们可以做各种营养保健粥来给孩子开胃,并调理身体。比较好做又适合夏天喝的粥有几种: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鲜荷叶取汁,过滤后加入大米煮成粥,凉心暖脾,助消化,对小儿夏季风热尤为合适。此外、绿豆粥、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鱼通速写 随便拍两张
6# 青城山
 小笼包 发表于: 2021-5-5 13:25:5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立夏尝三新,试试调养三道菜

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
原文标题:立夏尝三新,试试调养三道菜

  立夏是农历中的大节气,古代周天子要亲率百官郊外迎夏,如今各地也有许多与立夏有关的民俗。江南地区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传统的“三新”指樱桃、青梅、鲥鱼。“三新”也有指麦仁、竹笋、蚕豆、樱桃中的三种。
  ▲上海郊县的农民则会取麦粉和糖,做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麦蚕”,将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摊粞”。有的地方把糖梅子、酒酿、咸蛋作为当令“三新”。
  ▲所谓麦蚕,其实是立夏青黄不接,穷人无存粮度日,不得不吃尚在灌浆而未成熟的麦穗。因为含水量高,所以磨出来的麦粉像“豆瓣酥”,上海人称“麦蚕”。
  ▲常熟一带有“九荤十三素”之说,其中的“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各地还有吃立夏饭的习俗,福州人则吃“鼎边糊”,由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葱、金针菇、黑木耳、香菇,加入虾米、虾油、蛏干等海鲜清汤,极为可口。
  ▲以前人们没空调,夏季易疰夏(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所以立夏日有佩戴立夏蛋、斗蛋、吃蛋、吃麦蚕、吃立夏饭等习俗,期盼避免疰夏。

立夏药膳
  1. 绿豆鸡蛋花
  材料:绿豆30~50克,鸡蛋一枚。
  制法:生鸡蛋打匀;冷水浸泡绿豆20分钟,煮沸2分钟;将滚烫绿豆水冲入生鸡蛋。
  服法:饮用,早晚各1次,连服3~5天。
  功效:清心健脾、引火归元。
  主治:心火上炎之复发性口疮。

◆ 点评
  绿豆甘寒,归心胃经,能清热解毒消暑;鸡蛋是立夏传统食品,蛋清性寒味甘,润肺解毒;蛋黄性平味甘,补脾胃。二者合用,对于步入初夏好复发性口疮的人有良好效果,往往一服而痛减,三服而愈半。
  鸡蛋历来被视作营养佳品,现代营养学认为,鸡蛋里的卵磷脂能明显减少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还能乳化胆固醇和脂肪,使之顺利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利用,所以不用太担心食用鸡蛋导致胆固醇过高。
  为了突出绿豆的清热解毒功效,烹煮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煮沸时间不宜过长。3至5分钟,或是浸泡后煎煮2至3分钟,清澈绿汤为好。二是减少氧化。要盖上锅盖煮,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挤一点柠檬汁。三是避免用铁锅煮,不然汤汁会变色,发黑。

  2. 四神养心粥
  材料:怀山、芡实、莲子、茯苓各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共同熬粥。
  服法:趁热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心。

◆ 点评
  怀山、芡实、莲子、茯苓为健脾除湿要药,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为“四神”。以四神配合粳米养胃安神,是夏季常用粥品,若要增强补气力量,可加用太子参6~9克。中国台湾地区还有四神焖烧猪肚这道菜,荤素相宜,也是一道养生美味。
  另外,苦瓜降火,莲子清心,豌豆清肠,草莓解毒,橙子补钾,薏米祛湿,均可冷热搭配,以度苦夏。

  3. 荷叶凤脯
  材料:新鲜荷叶二片,火腿30克,鸡肉250克,蘑菇50克。
  制法:火腿、鸡肉、蘑菇切薄片,其中火腿切成十片;荷叶去蒂梗洗净,开水烫一下,切成十片三角形;蘑菇焯水,和鸡肉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拌匀;将拌好的鸡肉蘑菇分置于十片荷叶上,每份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上笼蒸2小时。
  服法:佐餐佳肴。
  功效:清热养心、健脾助运。

◆ 点评
  夏季牛羊肉不宜多吃,可用牛奶、豆制品、鸡肉、瘦猪肉补充优质蛋白,增强体能。本方以鸡肉之甘温健脾补虚,火腿之甘咸温开胃生津;蘑菇甘平增鲜,荷叶平苦增香,均性质偏凉以反佐,且能降脂消油;全方合用,为夏季开胃佳肴。
  本文转载自上海中医药微信公众号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药膳科副主任医师朱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雁过无痕 发表于: 2020-5-5 14:25:16|只看该作者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
原文标题: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今天起进入立夏节气,立夏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期。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因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注意保养心脏,平和过渡到夏季。

晚睡早起,坚持午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时节,正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人们要顺应气候,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同时,立夏时节昼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
  立夏后因晚睡早起,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之白天气温较高,人体汗出增多,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因此立夏后人们应该养成午睡的习惯。研究表明,午睡能使人体内激素分泌更趋平衡,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补肾助肝,调养脾胃
  立夏时节,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脾胃”。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以下几种食物适合在立夏时节食用。

  1. 草菇
  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草菇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具有清热解暑、补益气血、降压的功效。

  2. 草莓
  草莓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研究表明草莓中抗氧化剂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复细胞受损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日后患心脏病的风险。除了草莓外,富含花青素的食物还有蓝莓、紫茄子、李子和樱桃等。

  3. 鸭蛋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鸭蛋性味甘、凉,具有滋阴清肺、大补虚劳、养血美肤等功效。

  4. 莲子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暑热逼人容易使人烦躁伤神、耗伤心血。莲子味甘、涩,性平,能够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5. 葱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性温,立夏吃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生姜可解表祛寒、化痰止咳、温中止呕、解鱼蟹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姜有抗菌、抗癌,以及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其特有的“姜辣素”能有效治疗因过食寒凉食物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此外,生姜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生姜中的姜酚还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葱的药用价值和生姜类似。因其含有挥发性葱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时,能轻微刺激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起到祛痰、发汗、利尿的作用。

多做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汗”为心之液,立夏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此时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或盐水,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因此,立夏后人们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情志养生,重视静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针灸内关、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培本固元,扶助正气,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可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可自我按摩内关穴,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时,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对侧手臂的内关穴上,稍微向下点压用力后,保持压力不变,旋转揉动,点揉1分钟以后再换对侧。按摩时以产生酸、麻、胀感为最佳。长期坚持,能起到保护心脏,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的作用。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肾病科副主任 钟逸斐

4# 金佛山
 丁丘 发表于: 2020-5-5 13:55:52|只看该作者

今日立夏:六招助你安稳度夏

源自:南方网
原文标题:今日立夏:六招助你安稳度夏
⊙策划:廖智晟 策划:陈雨昀 绘画:杨雁

  北京时间今天(5月5日)8时51分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立夏
  它是春天的告别,夏天的开始。
  此时,鸟语蝉鸣、草木葱茏、枝繁叶茂。
  这也是一个特殊的立夏
  万事万物在年初的疫情中渐渐复苏
  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
  今日立夏
  你是否也做好了迎接盛夏的准备?
  送你六招
  助你安稳度夏。

588c-iteyfwv2911718.jpg

146b-iteyfwv2911872.jpg

c7de-iteyfwv2912004.jpg

e12d-iteyfwv2912145.jpg

ee84-iteyfwv2912307.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破晓红尘 发表于: 2020-5-5 07:56:00|只看该作者

立夏养生先静心 多食葱蒜杀病菌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立夏养生先静心多食葱蒜杀病菌
⊙记者:张兆慧 编辑:岳清秀 校对:杨许丽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意味着夏季的正式到来。北京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徐洁介绍,立夏之后,万物繁茂,气温逐渐升高,消耗也随之加大,人们往往会觉得疲倦,此时应以“静”为主,晚睡早起,避免剧烈运动。

立夏养生 先要养心
  徐洁表示,夏季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天气炎热,人们会感到烦躁不安,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尽量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保持闲适、安逸舒畅的心情。”徐洁提醒,尤其是老年人,若经常发火生气,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甚至发生猝死。
  徐洁建议,立夏时节可多做些偏“静”的事情,比如习字、下棋、钓鱼、养花等,可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晚睡早起 增加午休
  立夏后,亮得早、黑得晚,该时节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遵循晚睡早起原则。“建议晚上10时至11时就寝,早上5时30分至6时30分起床。”徐洁说。
  “起得早、睡得晚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且午饭后,由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立夏之后人们应增加午休,以消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徐洁提醒,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但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适量运动 减少出汗
  立夏过后,气温升高,十分容易出汗。徐洁认为,“汗”为心之液,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选择不要过于剧烈、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过量运动有害身体,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早晨气温适宜,可前往家附近的公园散散步,既能颐养心神,促进血液循环,又可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推动体内阳气的升华。”徐洁补充道。

清淡饮食多吃葱蒜
  徐洁指出,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多食用具有“杀菌”功效的蔬菜可预防疾病,如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此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日常饮食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亦可食用养生保健粥,如在煮粥时加些荷叶,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养胃清肠、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徐洁说。
2# 四姑娘山
 李雪 发表于: 2019-5-6 07:07:58|只看该作者

立夏节气湿热交蒸 护好你的小心脏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立夏节气湿热交蒸 护好你的小心脏
⊙记者:王鹿 编辑:岳清秀 校对:

  刚刚过完五一小长假,春天的暖风和柳絮还没吹散,我们又迎来了立夏时节。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思是,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此时,人们也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其实,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则刚刚进入春季。中医专家表示,作为暮春与盛夏的过渡期,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身体的调养,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根据五行学说,夏季与心气相通,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应当顺应之,因此,立夏养生关键在于“养心”。
  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姚魁武认为,夏季与其他季节不同的是,有一阶段呈现出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不仅气温高而且雨水多、湿度大,最为潮湿闷热。中医把这一阶段称为长夏,人们容易感受暑湿之邪而患病。
  汪绮石《理虚元鉴》中提到的“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就清楚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要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
  姚魁武表示,北京的气候主要呈“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夏季气温高,人体血管易于扩张,血液畅通易行,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夏天昼长夜短,人们的活动量相对增大,睡眠也相应减少,天气炎热,出汗易多,这就使体内的消耗增多,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即“逆夏气可伤心”。此时,如不注意加强对心脏的调护,则易受到伤害。
  专家建议,此时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饮食方面应注意适量、主动补水,不宜过量、温热为宜。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在清晨易发作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若半夜醒来时可少量饮水。另外,其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增加胃肠负担而减少心肌供血。饮食宜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少油腻、荤腥、少辛辣。可选择新鲜蔬果、汤粥比如绿豆百合莲子汤、冬瓜瘦肉汤、小白菜虾皮豆腐汤、丝瓜蚕豆汤等,清心祛暑、生津开胃。
  生活起居方面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可以适时适度锻炼。不过心血管病患者要注意,凌晨4点至上午10点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间,要避开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以免发生危险。此外,立夏后中午1至3点气温最高,再加上午饭后消化道血供增多,大脑血供相对减少,最好能安排20分钟至1小时的午睡,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尤为注意。
  医生提醒,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诱因中,情绪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安定、淡然处事、自我调节、欲求有度、平和喜乐,可以多做一些怡情养性之事,比如绘画、书法、垂钓、养花、棋牌、听音乐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5-5 10:42:02|只看该作者

立夏来了!怎样才能用最正确姿势进入夏天?

源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5月5日是立夏节气,立夏意为夏季的开始,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我国较早形成的八个节气之一。交节日期在公历5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的直射点到达黄经45°。
  今天立夏,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姿势进入这个夏天呢?快来看看立夏这天可以做哪些事!


立夏节气的物候特征
  时至立夏,气温已经明显升高,经过春风春雨的化育,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进入旺盛的生长阶段,即“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自立夏起的三候依次为:“蝼蝈鸣、蚯蚓出和王瓜生”。说的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蝼蝈开始鸣叫,蚯蚓掘土而出,王瓜的藤蔓也开始快速地攀爬生长。
  民间有“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等农谚,言明立夏日及时雨的重要。同时,适当的田间管理也必须跟上,所谓“立夏三日正锄田”“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图/ http://image.so.com  FfMQ-fzyqqir1885353.jpg  保存到相册

过立夏的征文“姿势”!
一:举行“迎夏”仪式

  与立春一样,立夏也曾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称“立夏节”。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夏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举行如此隆重的“迎夏”仪式,意在表明天子对顺应天时的仰赖与敬重,希望能够奉天承运,求来风调雨顺、作物丰收的好年景。
  当然,举行迎夏仪式有点复杂,一般个人不太好操作,如果一些公园、景区举办此类活动,你也可以参加。

江苏某高校举行的汉服迎立夏仪式,图/ http://image.so.com  JBC8-fzyqqir1885405.jpg  保存到相册

二:吃上一碗立夏饭
  许多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各具特色的“立夏饭”,名称也不尽相同。单就江浙一带,就有乌米饭、五色饭和野米饭
  等区别。乌米饭是用乡人俗称“乌树”的野生灌木叶子汁液浸米蒸煮而成。
  据说,立夏吃乌米饭可以强健身体,不仅能防止夏季中暑和消瘦
  等,还能避免蚊虫叮咬。五色饭则是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和绿豆
  等五色豆拌合白米煮成。

图/ http://image.so.com  yRLP-fzyqqir1885444.jpg  保存到相册

  相比较而言,做野米饭要更多几番童趣,“野米饭”也叫“野火饭”──三五成群的孩童们大清早相约着从家里带上锅具等来到野外,搭个临时灶台,拾来柴草。再去几户人家讨来米,到肉铺去要点肉,竹林里的笋随处可见,别人家地里新熟的蚕豆也大可放心采摘。置办妥当后,一顿野味十足的午饭就值得期待了。这是约定俗成给予儿童的立夏特惠礼,也是名副其实的“野炊”
  据说,孩子们吃了野米饭,可以抵住暑日的热袭,不疰(读zhù)夏。北方地区,有立夏给孩子吃鸡蛋以防疰夏的。

图/ http://image.so.com  -OtI-fzyqqir1885519.jpg  保存到相册

三:吃凉食
  与进补习俗相呼应的,是饮冰水、吃凉食
  等消夏的解暑习俗。古人早就有冬季贮冰于窖中,以待夏用的做法,朝廷还专门设有掌管贮冰和启冰的凌官。
  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有腊八日“纳冰窖中”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的记述;清代《清嘉录》对立夏日食冷饮的习俗也有相关记载:“士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水’。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称‘冰杨梅’‘冰桃子’。”防暑消夏是立夏日多种习俗的核心所在。

图/ http://image.so.com  0tjy-fzyqqir1885595.jpg  保存到相册

  看到这里,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姿势度过立夏,进入夏天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00:32, Processed in 0.982802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