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447|回复: 2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何天富 发表于: 2004-3-31 12:12:3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讨论]西陵古国──东方伊甸园

 [复制链接]
西陵古国──东方伊甸园天 山 自从西方《圣经》问世以后,举世闻名的“伊甸园”就成了地球人类生命与文明起源的象征。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个美丽的真实存在。人们根据《圣经》中里的《创世纪》一段传说:亚当和夏娃违反天规,被逐出伊甸园.他们来到地面,一代又一代繁衍,使人布满了大地,但罪恶也充斥了人间。上帝愤怒了:“我要将所造的人、兽、飞鸟和昆虫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惟有一个叫诺亚的人,心地善良正直,特别受上帝恩宠。上帝告诉他:“我决定帮助你和你的妻子、孩子,在洪水泛滥前,你用木头造一方舟,带上你的家族和所有的动物,动物要分成雌雄,共7对。在船上住40个昼夜,洪水过后再回到地上”。诺亚听了上帝的吩咐,造出了长130米、宽22米、高13米的三层 “诺亚方舟”。舟造好后,果然大雨倾盆,洪水朝天40天。他们就在船上漂泊了40个昼夜。说来也巧,据《引日约全书》里记载,距今6000年左右在地球上真的发生过这样类似的洪水的事。这样一来,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便成了西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追寻的目标了。“诺亚方舟”在哪里?亚当和夏娃是从伊甸园出来的,伊甸园在哪里呢?早在17世纪荷兰人托依斯就写出一本《我找到诺亚方舟》的书,记叙了他在亚拉腊山上发现了方舟,并附有方舟的插画。1800年美国人胡威和于逊,耶路撒冷代主教和当地土耳其牧人都说他们看见了“诺亚方舟”在亚拉腊山上。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端,靠近伊朗国境的地方。后来经过探险人员多次探寻,1953年7月费尔南终于在该山顶发现了“诺亚方舟”的残片。经碳测定方舟残片至少有4484年的历史,正是所传方舟建造的年代,人们惊呆了。又有照片、又有实物,“诺亚方舟”的传说成了真实的事实。但有人提出了质疑:即使发生特大洪水,地球的水位也不会升到5000米的高度,方舟何能在亚拉腊山巅呢?方舟的木头经3个不同实验室测得木头的龄期介于1250──1700年,年代太近,因而不符合方舟所属年代。后来又发现几处方舟存在地,都不能让人心服。从科学观点上看,历史上有人见过“诺亚方舟”的说法是无说服力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方舟的传说,作为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被流传下来。伊甸园在哪里呢?人们更把探寻的目光与搜寻的脚步布满了非洲、美洲、欧洲、亚洲的高山、峡谷、平原、大海。利用现代最尖端的科技手段,考证了历史、文物,收集了大量传说,似乎都未能够真正触及到“伊甸园”的神秘踪影。近些年来,学者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地球东方的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保持了数千年文明历史而没有中断的古国。中华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经超过5000年,东北红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以上,西北大地湾遗址距今也达7000年,浙江河姆渡文明遗址出现了距今7000年的早期海洋文明,湖南彭头山的古文化遗址,出现距今9000年的早期农耕文明。按一般学者的看法,公元前4000年之前根本不可能有文明存在。文明最初发源于中东地区肥沃的新月型地带。文明发源于公元前4000年之后,在最早的真正文明(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出现时达到一个顶点,时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文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世界考古学证据显示:古埃及文明并不像一般人类社会那样缓慢地、艰辛地发展演进,而是突然冒出来的。公元前3500年左右,遗留下的埃及文物显示,当时埃及人还不懂得使用文字,而埃及的古迹上的象形文字却出现了,而且这些象形文字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具有复杂的句法结构和风格化、规格化,并用了“草书”。令人惊奇的是:埃及的象形文字的发展似乎没有经过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的阶段。文字这么复杂的文明,怎么突然冒出来的?研究埃及文明的学者魏斯特的答案是:埃及文明不是“发展”出来的,他是从别人手中继承来的遗产!已故的伦敦大学爱德华土埃及学讲座教授华德.艾默瑞在生前不敢说,但在他的遗作中才将整个问题做了总结说:耶稣降生之前(大约3400年时),埃及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国家从新石器时代的杂乱部落社会,一下子转变为组织严密的王国。在这个时期的埃及存在一个昌盛辉煌的文明。这一切全部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埃及人在文字和建筑的重大发展似乎没有根源,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文明突然影响了他,使埃及的文化骤然提升,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进展。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苏美尔古国,扮演了这个角色。这里华德.艾默瑞教授明确地指出埃及文明来源于两河文明。两河文明在那里?苏美尔人是在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呢?两河文明在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是一大片被两条河流冲击而形成的肥沃平原。这就是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西亚古文明发祥地。在希腊语中,美索不达米亚的意思是“两河之间”。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块土地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和最早的城市文明。通过文物考古证明:苏美尔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20年左右,文字出现约在公元前3300年左右。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苏美尔人不是这块土地上的土族居民,他们的语言和两河流域的其他民族语言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是印欧语言,也不是塞米语言。那么苏美尔人是从何而来呢?《全球通史》(外国编)记载:苏美尔人既不是印欧人,也不是塞米特人,他们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苏美尔人可能是蜀人!这一结论使西方史学界一派哗然,按这个结论,人类文明的源头在巴蜀,“伊甸园”应在中国巴蜀这块土地上某个地方。这个结论是他们决不能认可的,但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实际情况是引进了另一个文明呀!他们费了很多心思,也难否定这一事实。只有说这个文明不是巴蜀,已经失落了。造成了至今地球人类文明起源探索的混乱。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大量考古文物的发掘,西方学者不得不把寻找“伊甸园”的目光集中到了地球的东方中国巴蜀这片土地上。西方的“伊甸园”意为上帝的乐园,也就是“天国”的意思,巴蜀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也就是“天国”。西方与东方两个“天国”之间,决不只是一种巧合,很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神奇联络。巴蜀位于“天下之中”,其地理结构和西方“伊甸园”盆地的地质相符。地理环境有山、有水、有丘陵,自然生态,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温差不大,特别适合各类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也与《圣经》中“伊甸园”是世界中心地位一致。广汉三星堆的发掘,阆中伏羲故里的传说,雅安碧峰峡女娲归宿地的发现。这些古代文明历史的沉淀,拓展了人们的思路,特别是巴蜀的交汇地带的西陵古国──嫘祖故里的开发,使人耳目一新。西陵古国是巴蜀地域里的一个非同一般的王国,其疆域很大,蔡沈《书集传》云:“东陵巴陵也”即今岳阳。《诗》云:“如岗如陵”,陵即大阜;东陵西之大阜为巫山、神农架、大巴山,古西陵就在上述大阜之西。《华阳国志》云;“蜀之帮,媾姻则黄帝婚其族”,黄帝所娶嫘祖就出生在古西陵。古西陵(现嫘祖故里)存在着众多的民间传说和文物。天垣有五面山,当地人称为“五帝山”,有五帝结盟“暴动”的大量传说和地名。在嫘祖殿的原地址处发掘出了高60厘米的青铜跪俑,被四川博物馆叶毓山教授鉴定为比三星堆更古远的跪俑。嫘祖故里一个完整的上古界碑上面刻有50多行类似文字的符号,已被载入《中国文字文化大观》一书中,汉字专家何九盈、胡双宝、张猛认为:该界碑文字符号与西安半坡彩陶刻划符号相似,是属于公元前4000──5000年前的文化遗存。就时间来计算,比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时期的文字古远。更比耶酥的降生、亚当、夏娃的出世时间久远。在嫘祖故里还有仓颉在启文山造字的传说。1991年,美国华盛顿《国家地理》十月第180卷第4号转载1491年哥伦布时期美国印第专号上介绍了在莫哈克河奥次顿可村易洛魁人保存的两张彩色鹿皮画《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从而为中华人文祖先黄帝族5000──6000年前移民拓荒美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让人吃惊的是;嫘祖故里在1992年在祖家湾古墓群中发现一墓穴内有两幅石刻 ,拓印下来一看,其图案是《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这两幅图至今保存完好。可以肯定地说,巴蜀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还存在着大量未被发掘的上古文化遗址和古文物的物证。单就现在这么多上古先贤的遗沉的文化遗址、文物和传说就可以推断:伏羲与女娲、黄帝与嫘祖还早于“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可能伏羲与女娲,黄帝与嫘祖本身就是亚当、夏娃的先祖,亚当与夏娃是从古西陵国逐出来的。如果说伏羲与女娲是传说中的人物,现在还需要论证。而黄帝是中华民族有史记载的先祖已成了炎黄子孙们的共识。《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嫘祖是古西陵的酋长,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因此嫘祖理应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母祖。黄帝与嫘祖是我国各族人民祖先的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已成了华夏儿女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肯定远古巴蜀就是地球人类生命与文明的唯一起源地,至少可以肯定巴蜀是地球人类生命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处于巴蜀交汇中心地位的上古西陵,即现在嫘祖故里至少可以肯定是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是远古东方乃至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东方的“伊甸园”。 2004年3月31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何天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何天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何天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何天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何天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何天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分手,不是感情的冬天 夜梦素容姐来蓉 起读稚荃老三十以前诗感作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4-3-31 12:38:2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好创意:巴蜀的交汇地带的西陵古国──嫘祖故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nell 发表于: 2006-5-24 13:29:38|只看该作者
太玄了哈,简直是乱扯,就算巴蜀是远古文化中心,也与圣经不沾边.目的性太强了.利欲熏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4:52, Processed in 5.74081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