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69|回复: 2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建筑·社区今年广西城市建成区内海绵城市面积达20%

 [复制链接]
  2017-4-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宁考察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等。在那考河湿地公园,习近平听取南宁市内河水系分布、“海绵城市”建设等情况介绍,实地察看整治成效。
  广西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的《2020年广西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至2020年底,全区城市建成区内海绵城市面积(实现雨水控制目标要求的面积)要达到20%以上。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一眼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一眼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一眼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一眼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一眼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一眼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国资委成立支持雄安专项小组 鼓励高新企业落户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93777亿元 增长9.2%
2# 四姑娘山
 豆角 发表于: 2020-8-8 08:5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今年广西城市建成区内海绵城市面积达20%

源自:广西日报
原文标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年广西城市建成区内海绵城市面积达20%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的《2020年广西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至2020年底,全区城市建成区内海绵城市面积(实现雨水控制目标要求的面积)要达到20%以上。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14个设区市已全部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各市将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理念系统谋划,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法综合施策,有序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在建筑小区海绵化建设方面,新建建筑小区可因地制宜选取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源头减排;既有建筑和小区要以问题为导向,消除场地滞水点,确保管网雨污分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绿地、硬质铺装、景观水体等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进行低影响开发改造。
  在改善城市道路和广场排水方面,各地在保证道路承载能力和防涝行泄功能的基础上,划分合理的汇水分区,将红线内外的绿地空间统筹考虑,尽可能将路面雨水断接至绿地空间,实现雨水渗、滞、蓄、净后再排放。城市广场、城市慢行系统、公共停车场优先采用透水铺装,周边绿地尽可能采用下沉式绿地,接纳场地内雨水,控制雨水径流量,削减径流污染与径流峰值,实现源头减排。
  《方案》还将构建海绵型绿地系统作为园林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要考虑绿网、水网、绿道网的有机融合,结合绿地周边水系、市政设施和房屋建筑等统筹开展设计,在满足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的基础上,同步考虑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的空间,提高区域内雨水调蓄和净化等功能;因地制宜采取小微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雨水塘、生态堤岸、生物浮床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在园路、绿道和停车场等区域采用透水铺装等方式,提高雨水渗透能力。(骆万丽 莫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楼主|一眼 发表于: 2017-4-22 20:08:00|只看该作者

臭水沟蜕变湿地公园 南宁海绵城市建设获成效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4月21日电(记者:黄艳梅)“潺潺清泉河里流,两岸树花亦斑斓。昔日黑臭小河沟,如今香艳展绚烂。”这首小诗,是当地民众对广西南宁那考河“前世今生”的描述。

图为生态综合整治后的南宁那考河景观 ◎摄影:廖建宁  66166050.jpg  保存到相册

  作为南宁内河竹排江上游两大支流之一的那考河,河道沿岸曾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河道基本变为纳污河。如今,经过历时近两年的生态综合整治建设后,这条泛着黑水的小河沟已华丽“变身”,显现出柳绿桃红、水清岸绿的湿地公园景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宁考察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等。在那考河湿地公园,习近平听取南宁市内河水系分布、“海绵城市”建设等情况介绍,实地察看整治成效。他对南宁市整治城市内河河道,形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滨水景观带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他们探索更多经验。

图为生态综合整治后的南宁那考河景观 ◎摄影:南水宣  66166060.jpg  保存到相册

  南宁那考河项目自2015年3月底开工,项目红线范围南起规划的茅桥湖东湖,沿线经过湘桂铁路、长堽路、厢竹大道、药用植物园、昆仑大道,北至环城高速路,治理河道全长约6.35公里,总投资约11.9亿元人民币。
  南宁市海绵水城办官员介绍,2015年,南宁市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又恰逢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行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经仔细调研和精心准备,那考河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开工建设的水流域治理PPP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污水厂建设、海绵城市示范、信息监控等工程。
  据介绍,该项目按照全流域治理理念,主河道上游设置一座5.0万m3/d的MBR污水处理厂,通过建设截污管道,将河道两岸及周边片区的污水就近接纳进厂处理,再经生态净化后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排入河道作为补水水源;同时通过海绵城市设施建设,对沿河两岸的初期雨水进行吸纳、蓄渗和缓释、利用,改善河道生态,构建人水和谐的那考河生态环境。

图为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主线上游景观效果图 ◎摄影:南水宣  66166070.jpg  保存到相册

  今年3月,那考河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前期检测显示,水质指标已基本满足地表Ⅳ类水水质指标,河道行洪满足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要求。
  那考河项目是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已累积实施项目189项,已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区面积25.2平方公里,完成投资额79.3亿元,完成了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其中,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石门森林公园、五象湖综合配套工程三项目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经验面向全国推广。
  据介绍,南宁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总结出的“南宁做法”是:通过雨水“断接”等技术使雨水“分散开、慢下来、吸进去、降污染”;引入绿地周边“客水”,发挥绿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作用,对城市河湖水体进行生态修复;通过管网综合整治,强化灰色基础设施功能,增加绿色基础设施,有效削减径流污染,采用流域治理思路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南宁官方称,今年,该市力争到年底完成邕江55公里两岸整治,真正实现“百里秀美邕江”;全面完成海绵城市三年试点建设各项指标任务,建成54.6平方公里示范区;基本消除建成区99.4公里黑臭水体,同时加快推进邕宁水利枢纽、江北引水干渠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内河管理,做好水绿融合文章。
  有着“中国绿城”美誉的南宁素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闻名。当下,南宁市以“治水、建城、为民”为主线,打造“中国绿城”升级版。通过新理念、新模式推进的“海绵化”改造后,一个更加美丽宜居、“会呼吸”的“绿城”正在形成。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02:3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