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烟就有水,有烟就有路,有烟就有房”这将是现代烟草农业新局面的体现,为实现这一目标,烟草行业拟再投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兴文新界小寨新面貌 8月21日,记者走进了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小寨村,在薄薄的晨雾中,小寨村村民李应会正在自家屋后锄草,嘴里还哼唱着什么。“大姐,你唱的是什么啊?”“我们苗家的歌,是歌唱美好新生活的……”在与李应会交谈中记者得知,李应会一家三口人,以前全家挤在一间茅草房里,07年搬进了宽敞的平房,不仅房子由一间变成了4间,家里还通了电,用上了的干净的自来水,炒菜做饭都改用沼气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现在通水、通电,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活方便了,路修通了,交通便利了,家家都买了摩托车,进城不成问题了,想买点什么随时都可以。”
2007年以前,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小寨村村民的住房 宜宾市烟叶产区大多分布在二半山地区,海拔都在800米以上。2006年以前,各烟区水利设施欠账较多,道路条件艰苦,烘烤设施陈旧,严重制约了烤烟产业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响应中央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兴文作为一个烟叶生产大县、强县,率先走上了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在大坝苗族乡小寨村和仙峰乡新界村进行了试点。
2007年以后,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小寨村的村民住进了瓦房
小寨村幅员面积8.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00亩,其中基本烟田3000亩;429户农户,其中苗族268户,是兴文高寒山区苗族聚居村之一,全村以烤烟、玉米、洋芋种植业为主。2007年11月,小寨村被列为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在试点工程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92.96万元,新建、维修了山坪塘5口,新建了蓄水池90口、安装了输水管网39公里,灌桩254个;维修整治村组公路25公里、新修了机耕道1.7公里;新建了密集型烤烟群(组)84座。
小寨村村民家里用上了电话 在新农村建设中,全村投入654.5万元,其中政府和烟草行业补助286.5万元,用于烟农新建和改造房屋193户,改厨、改厕、改圈200户,修建沼气池200户,硬化院坝200户共10000平方米,硬化连户路13.3公里,修建一座烟农集中供水站并全面实施供电线路改造。
在兴文大坝烤烟收购站,2009年烤烟收购含补贴税价格表向烟农公示 在小寨村聚居点内,29户新建的烟农住房,小青瓦房依山而建,村间水泥道路交错,纵横连贯入户,农民住房与烟区相邻,生产极为便利,烟农居住30多年的茅草房终于走进了历史,苗寨烟农多年以来梦想的新居终成现实。同时,还配套修建了集村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科技培训室、计生服务室、农机维修站、公共活动广尝便民服务店为一体的聚居点综合楼,硬化了烟农集中居住区和农户之间的道路,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以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确定了以“烟水工程、机耕道工程、密集型烤房建设工程”为主,辅以“防雹、农机具推广、站点建设”等项目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三年来,烟草行业共计投入资金51001.53万元,其中烟水工程18128.98万元,机耕道工程5784.38万元,密集型烤房建设工程20666.82万元,防雹工程144万元,农机具推广312.95万元,站点建设5330.00万元,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市烟办主任雷智灵接受记者采访 市烟办主任雷智灵说,近年来,宜宾市烟叶工作始终坚持“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幢的思路,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措施,加大了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烤烟生产的现代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把烤烟产业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以改善烟区社会事业和烟农的生产生活水平,以此推动了宜宾烤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宜宾新闻网记者:杨艳 实习生 陈沁 文/图 编辑:张洋 责任编辑: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