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3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朝鲜族民俗文化对内蒙古朝鲜族聚居区旅游发展的价值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知网  : 刘慧心
  导语
  本文以内蒙古新发朝鲜民族乡为案例,深入剖析朝鲜族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提出实现当地精品化、民俗化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探讨了以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能性。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表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表明在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旅游的政策背景下,民俗村落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民俗文化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是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竭动力。
  2015年,在党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规划中着力强调要坚持文化产业的支柱性地位,同时要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薄弱的现象。通过深挖本地区文化资源潜力,发展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旅游业,从而带动区域整体文化产业升级与发展。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其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内蒙古的土地上居住着49个民族,从人口总数上看朝鲜族排在汉、蒙、满、回、达斡尔、鄂温克族之后的第七位,人口总数约18000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其中呼伦贝尔地区朝鲜族占自治区朝鲜族人口的41%以上[1]1-13。呼伦贝尔市新发朝鲜民族乡是内蒙古唯一的朝鲜民族乡,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辖七个行政村,以东光村为朝鲜族居民聚居区,素有“歌舞之乡”、“稻米之乡”、和“美食之乡”的美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民俗旅游,保护与传承朝鲜族民俗文化,打造“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成为新发朝鲜民族乡的发展主题。

一:内蒙古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民俗文化泛指民众在民间生活习俗的总称,也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所居住的居民创造并延续传承的生活习俗。民俗文化系统的整体形成取决于该民族所处的日常生活交往的场所和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2]15。
  (一)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缘起
  内蒙古地区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形成,缘起于其迁移到内蒙古地区的过程。
  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移到我国定居的民族。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半岛,为躲避战乱,大批朝鲜半岛上的原居民开始迁入中国东北地区。新发民族乡的朝鲜族经历了两次迁移,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朝鲜族人口分 3批从黑龙江省的牡丹江、查哈阳、龙江,吉林省洮南以及内蒙古通辽等地迁入阿伦河流域,定居在新发乡并开发建设了东光、五地区、靠山三个朝鲜族聚居村落。朝鲜族的迁移是一部洒满民族血泪的史诗。在迁移的过程中,他们先辈的背包里除了几粒水稻种子和他们自己的文化之外,什么都没有。百余年来,朝鲜族发展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兼收并蓄,与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朝鲜族的民俗文化既保留其原朝鲜半岛居民的本民族特性,又拥有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特征。
  (二)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发展
  朝鲜族是东北亚地区文明民族中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看,朝鲜族文化来源于远古时期的北方系统的狩猎文化和 南方系统的稻作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狩猎与农 耕相结合的文化形式。现在的朝鲜族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除了种植水稻之外依然保留着渔网等狩猎工具,靠山水而居的生活习性使朝鲜族居民方便从事捕鱼活动。狩猎是一种灵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使朝鲜族人没有特别强烈的“安土重迁”的观念,反而愿意通过迁移来寻找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样的民族特点也是朝鲜半岛上的居民通过迁移来到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生产生活,建设自己的新家园,最终形成我们中华民族其中一员的必备条件。所以,在朝鲜族的文化构成里,狩猎文化并没有在其文化记忆中消失,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原型积淀在朝鲜族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并以顽强的继承性长期得以延续[3]。
  种植水稻也是朝鲜族人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朝鲜族人的先祖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水稻在朝鲜族人心目中不仅仅是单纯的粮食作物,或一种食物、一种生产方式,更是其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朝鲜族有代表性的民族符号。种植水稻从形成到发展再到祖祖辈辈的承袭,形成了独具朝鲜民族特色的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渗透到朝鲜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其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产生影响。
  朝鲜民族既具备狩猎文化影响下的灵活、豪放等特点,又具备农耕文化孕育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谦逊有礼、崇尚儒雅的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稻作文化和狩猎文化作为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两大核心深深植根于朝鲜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灵魂构成。

二:内蒙古地区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类型
  内蒙古地区朝鲜族的民俗文化是基于朝鲜族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与民族信仰的积累延续而形成的。居住在新发朝鲜民族乡的朝鲜族居民以聚居村落的形式生活,以种植水稻作为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纽带,以朝鲜语言为共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传统风俗习惯、共同的心理素质。
  (一)朝鲜族的饮食文化
  朝鲜族居住在靠山、靠河、靠海的地方,因而在饮食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饮食中以海味、山野菜、大米占较大比重,以酸、甜、辣、香、淡为特点。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以米饭为主,还有打糕、艾蒿糕、冷面等。日常生活饮食中离不开各种汤、泡菜和酱类,其中泡菜是冬季饮食中必须具备的富有民族风味的一种食品。酒类主要有白酒、米酒和清酒。朝鲜族饮食中的主食和各种菜肴,具有营养、保健、适口的特点,其饮食文化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享誉中外。
  (二)朝鲜族的服饰文化
  朝鲜族喜欢浅色服装,尤其是白色服装,因此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服装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朝鲜族女装是短衣长裙,男装是素色上衣,外加坎肩,裤腿肥大。朝鲜族的服饰按年龄分为周岁服、婚礼服、花甲服。过去的年代,平时也穿棉布做的朝鲜族服装。而现在朝鲜族以新式的民族服饰为主。因时 代不同分 为 古装和现 代改良装,因季节不同分为冬装和夏装等。
  (三)朝鲜族的民居文化
  朝鲜族的房屋分为砖瓦房、木板房泥草房三种。“四面坡,白灰墙”是朝鲜族民居的显著特点,草房是用稻草或用苫房草盖的屋顶,既防寒又防水。砖瓦房的墙砖一般是灰色的砖,并用白色的涂料勾缝,或外墙刷的白色的涂料。屋顶一般是用琉璃瓦建成。房屋的门窗不分,房间与屋外、房间与房间之间都以滑动的拉门隔开,屋内敞亮,出入方便。房屋的取暖是在厨房的锅灶烧火炕面温热,火炕非常适合北方冬冷夏凉的气候,也适合朝鲜族的传统生活方式。
  (四)朝鲜族的人生礼仪文化
  内蒙古地区的朝鲜族在人生礼仪方面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习惯。朝鲜族人生三大礼仪主要包括婴儿的周岁礼、婚礼、和老人60岁的花甲宴。婴儿过一周岁生日在桌上摆上粘糕、水果、糖果、铅笔、本子、玩具等,让婴儿随意抓拿。以周岁宴的形式祈福,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美好的未来。朝鲜族的传统婚礼分为新郎喜筵和新娘喜筵。按“前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大饭桌”顺序进行。所有的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60大寿的花甲宴最为讲究和隆重。喜筵日,老人穿新衣裳坐在3层或5层的阶梯形饭桌前,亲属朋友分别坐在老人左右两侧。喜筵开始,首先介绍花甲老人的一生经历,然后长子、次子、长孙按顺序敬酒、行跪拜礼,载歌载舞,共同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五)朝鲜族的艺术及竞技体育文化
  朝鲜族的艺术及体育文化主要包括民间音乐、舞蹈、乐器及各种游戏和竞技体育项目。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朝鲜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用歌声来赞美劳动,庆祝丰收,祈福未来,朝鲜族的舞蹈动作优美、细腻、柔和而悠长,动中有静,柔中带刚,令人赏心悦目。《农乐舞》、《长鼓舞》、《顶水舞》等展示了朝鲜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体育竞技游戏主要有摔跤、秋千、跳板、拔河等项目。

三:朝鲜族民俗文化对新发朝鲜民族乡发展旅游的价值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元素,以自然乡村风光和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民俗村落获得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十三五”规划为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新思路,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开发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精品旅游业,吸引新的受众群体。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发展,展现民族文化魅力,盘活民俗旅游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民俗旅游,带动区域旅游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当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并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展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新发朝鲜族乡立足于打造“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的文化品牌,建设东光村朝鲜族文化风情园区,开展特色民俗旅游村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突出朝鲜族民居建筑群、餐饮美食、朝鲜族民俗风情展馆参观、以及成立金达莱艺术团通过朝鲜族的服饰、歌舞、礼仪形式的表演来向游客展现朝鲜族的民俗文化,使内蒙古新发朝鲜民族乡知名度大增,迎接来自内蒙古、东三省地区大部分游客。笔者认为朝鲜族民俗文化对于内蒙古朝鲜族聚居地区发展旅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朝鲜族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必要基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发乡的朝鲜族既继承了朝鲜半岛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韩国文化以及延边地区朝鲜族的文化,并在迁移后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与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同胞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在朝鲜族村落不断开发建设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既不断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又保留着传统的文化底蕴。
  基于新发朝鲜民族乡立足于打造“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的形象定位,在内蒙古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模式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新发乡朝鲜族居民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发展文化旅游的模式中可以给游客带来多种文化体验:
  民族风情。体验朝鲜族的服饰、特色民居、节日礼仪、体育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内容,使得受众能从朝鲜族的衣食住行等文化符号与文化表征全面了解朝鲜族深植在其民族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历史记忆。通过对新发乡朝鲜族居民迁移活动的介绍,可以使游客了解到那时候朝鲜族群体在迁移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通过展示当地朝鲜族居民将新发朝鲜民族乡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朝鲜族家园的艰苦历程,使游客感受到朝鲜族百折不挠的毅力与宁折不弯的坚韧;通过对比今日往昔的巨大差异,使游客可以深入感受到朝鲜族居民从事着农垦活动、抗日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幸福生活而辛勤劳动的过程。
  宗教信仰。新发乡的朝鲜族居民主要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保家仙。在多宗教和谐共处的环境中是游客可以体会到朝鲜族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进一步深化对朝鲜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民俗魅力。坐落在东光民俗村的新发乡朝鲜民俗馆是朝鲜族从迁移到定居到进行生产生活劳动到建设美丽家园历史进程的缩影;走在东光民俗村的景观道上,街道两旁朝鲜族元素的标志和文艺小品,另有反映朝鲜民俗风情及美丽东光的图板,到处是浓厚的朝鲜族文化色彩。正是新发朝鲜民族乡以朝鲜族的民俗文化为精髓,在发展文化旅游过程中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点并使其在内蒙古地区的旅游景区中具有了特色民族文化竞争优势。
  (二)朝鲜族特色饮食文化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新发朝鲜民族乡的各类民俗文化中,饮食文化是发扬最广、影响最深的一类文化表现形式。朝鲜族的特色美食不胜枚举且深受游客的喜爱,是吸引远近游客的重要旅游品牌。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主要的民俗美食可见下表:
  打造朝鲜族特色民俗美食品牌,吸引周边城市的居民纷纷慕名而来,既增加了游客接待人次,同时提高了新发朝鲜民族乡的知名度和人气,使游客在满足对民俗美食需求的同时体验到新发朝鲜民族乡浓郁的民族文化韵味。在新发朝鲜民族乡体验民俗文化与品味朝鲜族传统美食相结合,能够引起游客在情感上的共鸣:品味朝鲜族的特色美食,在给游客新颖味觉体验的同时感受到朝鲜族的美食中包含着先辈们在迁移到这里后,在如此高纬度的地理环境种植水稻的辛苦,蕴含朝鲜族狩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深刻文化内涵。
  (三)朝鲜族民俗文化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主要文化载体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对于农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行了着重强调:“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4]
  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功能拓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以农业为基础,使农业从食品供给功能向原料供给、促进就业、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同时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为乡村旅游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内蒙古新发朝鲜民族乡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这里的朝鲜族聚居村落不同于呼伦贝尔其他旅游区森林繁茂,草原广阔,遍地牛羊的景色,这里有大面积的水稻田,有第一代迁移过来的朝鲜族居民为引水种植水稻而手工筑的堤坝、挖的水渠,将天然河水引入灌溉区,水稻田就是朝鲜族深刻的民族烙印。朝鲜族的稻作文化,为朝鲜族聚居村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新发朝鲜民族乡东光民俗村是新发乡朝鲜族居民聚居的主要村落,这里的耕地情况如下表所示:
  在新发乡东光朝鲜民俗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既具备必要的地缘条件,又具备特色朝鲜族民俗文化,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特色的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作为吸引游客的旅游元素,可以满足旅游者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不同的旅游需求。

※ 注释
  表中所得数据均由新发乡东光村村委会提供,数据获取日期为2016年8月。
  新发朝鲜民族乡东光民俗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整体思路围绕“一个版块、两条轴线,三个景观区”来进行。具体包括以整个东光村为一个版块,以体现民族特色为核心,打造朝鲜族民俗旅游经济景观区;以三千里文化景观一条街为轴线,以体现朝鲜民族文化元素为核心,打造东光文化景观区;以阿里郎美食风情街为轴线,以完善餐饮、购物、服务功能为核心,打造东光商业景观区;通过打造观光游览、生态采摘、民族特色美食、寻找天然氧吧等体验项目扩展了传统农业的基本功能,以朝鲜族的民俗文化为特色,避免“千村一面”的旅游形态,为新发乡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在国家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背景下,内蒙古新发朝鲜民族乡的民俗旅游开发要着力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民俗村落建设要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各个旅游要素的服务质量,提供特色的旅游产品;其次,利用“互联网+”模式对内蒙古新发朝鲜民族乡的文化特色,景观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品牌进行宣传,提高东光村知名度,拓展游客来源。最终实 现以旅游业带动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多产业融合,全域共同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实现“旅游+”的新目标。

[参 考 文 献 ]
  [1] 内蒙古朝鲜族研究会.内蒙古朝鲜族 [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2] 金东勋,金昌浩.朝鲜族文化[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3] 延边朝鲜族民俗学会.朝鲜族民俗研究 [M].延边大学出版社,2014
  [4] 王秀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6 (02)
  刘慧心(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在商场里办展览 有哪些新趋势? 谈黔东南侗族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11:28,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