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57|回复: 1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历史文献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结构新调整:生产方式优化

 [复制链接]

制图:张芳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怎么看怎么干(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①)

  解读人:中央农办主任 唐仁健 采访人:本报记者 赵永平 朱 隽
源自:人民日报

  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意,农业农村形势怎么看、今后怎么干?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进行了解读。

主题咋定?
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解决结构性矛盾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今年的一号文件如是开篇,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如何看待“新的历史阶段”?
  唐仁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完整判断。”
  提出“新的历史阶段”,主要基于三个背景──
  首先,基于党中央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唐仁健说:“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每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发生重大变化,中央都会及时对农业农村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出台重大举措。”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唐仁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遵循。”
  其次,基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受限,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幅明显回落。
  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
  “这些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不同程度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问题。”唐仁健说。
  第三,基于近些年“三农”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近几年,各地各部门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唐仁健表示:“去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了头、有进展,但这项改革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到底应该怎么认识、怎么理解、怎么把握,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
  新阶段也是一个逆水行舟、爬坡过坎的考验期,一旦松劲,就可能陷入停滞徘徊,甚至滑坡倒退。唐仁健提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守三条底线──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要义何在?
可理解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这与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不同?
  唐仁健表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农业农村自身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其内涵要义,可以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这个公式来理解。
  “要注意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或寻求总量平衡、数量满足,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唐仁健强调,过去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解决供给不足,现在更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过去主要着力于生产结构,现在更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过去主要着眼生产力范畴,现在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唐仁健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应把握以下三方面:
  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他解释,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这意味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不仅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供给体系优化,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城市消费者和农民实现双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农民、关注农民,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不仅要让人们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不仅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体验性服务性需求,满足对绿水青山的生态化绿色化需求,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唐仁健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阵痛,甚至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改革底线不能失守。

何处发力?
调优结构,调好方式,调顺体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平台期,矛盾交织、千头万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哪儿发力?
  唐仁健说,总体上可以分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包括三大调整、两个支撑。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大宗农产品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要突出“特色优势”。一号文件提出,要统筹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存和发展空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等政策措施。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政策措施。
  ──强化科技支撑。就是要适应农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政策措施。
  ──强化基础支撑。就是要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为此,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等内容。
  “改革板块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关系,实现三大激活。”唐仁健表示。
  激活市场。简言之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让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去年实施玉米临时收储制度改革效果明显,全国调减玉米3000万亩,国内玉米价格逐步具备国际竞争力。一号文件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
  激活要素。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一号文件提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政策举措。
  激活主体。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系改革,激活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我国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已有350万户,无论是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种养大户,都非常有活力。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钱从哪来?
任何时候,重农强农的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有人提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家财力紧,还要不要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也有人提出,部分农产品库存这么多,国际低价农产品进口冲击这么大,还要不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
  对此,唐仁健明确表示:“正因为农业农村大势稳,基本面好,才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任何时候,重农强农的调子都不能变,力度都不能减。”
  如何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首先要堤外损失堤内补,在培育新动能上做文章,在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他说。
  今年一号文件将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
  唐仁健提出,“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之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投入。“虽然当前财力紧张,但‘三农’支出不能减。”唐仁健说,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确保增量,一号文件明确,“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就是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一号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这些举措,就是从源头上、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整合的有效方法。”
  撬动,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作“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一号文件提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撬动措施。
  唐仁健表示,“撬动的难点是那些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的中长期、低回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借鉴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千方百计创新融资方式,撬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资金。”

有啥亮点?
建“三区”“三园”加“一体”,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扶持乡村工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突出的政策亮点?
  唐仁健说,一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平台、载体方面,提出建设“三区”“三园”加“一体”。
  “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是为确保重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通过“三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切实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目的是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园,目的是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建设创业园,是为各类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提供扶持和服务。
  “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二是在资源配置方面,提出大规模实施节水工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
  “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还是节水。”唐仁健表示,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提出加快完善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当前,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粗放,盘活潜力巨大。与此同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为此,一号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唐仁健提醒,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要注意两点:一要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二要注意保护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三是在农业主体和人才保障方面,提出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培养乡村专业人才。
  唐仁健说,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分”的层面分得彻底、激励充分,但“统”的层面统得不够、明显滞后。因此,一号文件提出,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规划、住宅设计缺乏专门人才是瓶颈制约。一号文件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九爷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九爷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看完慈禧老佛爷的画才知道我可能是看了假画 新疆遇强冷空气侵袭降温降雪 多条道路交通管制
11#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7-2-8 01: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结构新调整:生产方式优化

源自: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题:农业结构新调整:产品产业生产方式全面优化
  新华社记者胡璐、董峻
  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以此为导向,将实现农业产品结构、产业体系以及生产方式的全面优化。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说,我国农业结构应实施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三大调整。他认为,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 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 问题,主要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但有效供给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新的动力跟不上等。
  在此背景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而调整农业结构正是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其中,调优产品结构,就是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突出“优质专用”大宗 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供给。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最突出的矛盾是一些农产品数量很多,但质量、产品安全存在明显缺陷,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 竞争力较弱,导致库存增多,也产生了一定的浪费。与此同时,一些真正的需求反而得不到满足。为解决这一矛盾,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的转变,就要在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即更加注重发展优质、安全保障性好、真正面向需求的农产品。
  另外,大量产品同质化容易导致价格低迷,不利于农民增收。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不仅能够丰富供给,也利于解决结构性问题。
  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调好生产方式,就是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这既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本身的需要,也是还历史旧账,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必要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强烈信号,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 求转变。并提出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政策措施。
  调顺产业体系,就是要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今年农业部将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具体来说,将继续压减玉米 面积,今年力争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改种大豆、杂粮、青贮玉米等作物;优化品种结构,增加适销有效供给,拓展特色高效供给。
  同时,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实现提档升级;推行稻田综合种养,推广间套复种高效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此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7-2-7 21:08:01|只看该作者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单行本出版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2月7日消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本书收入了《意见》全文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的相关解读文章。 ●
9#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7-2-6 20:08:01|只看该作者

中农办: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村创业 新产业发展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农办: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高”支持农村创业、新产业发展

  中新网2月6日消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今日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内容写得很足,份量占得很重,政策含金量也比较高,尤其是在用地政策、金融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5日,新华社授权全文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现在各种农村创业和返乡创业发展很快,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也蓬勃发展,一号文件对此有什么政策支持?
  韩俊表示,最近几年大批农民工、企业主甚至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下乡返乡创业蓬勃兴起,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非常迅猛。
  韩俊介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鼓励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把现代的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
  韩俊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内容写得很足,份量占得很重,政策含金量也比较高,尤其是在用地政策、金融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比如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方面,文件提出,要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
  文件也明确规定,这些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严禁违规违法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会所。
  韩俊介绍,在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方面,文件提出要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有关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建立返乡的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的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7-2-6 17:48:01|只看该作者

中央农办:供给侧改革范围远超农业结构调整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央农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围远超农业结构调整

  中新网2月6日消息,国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是贯彻农业全产业链条、全产业领域的系统性、整体性的调整变革。
  国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当前的农村农村发展形势做出的研判,是一种新的提法。但是实际上农业的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想请问的是,现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过去的调结构具体区别在什么地方?在举措上有什么不同?
  唐仁健表示,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确实从来没有间断过。回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我们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之后,掀起了第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高潮,大家记忆犹新的水果水产的发展,就是那时候提出来的,所以现在产品这么丰富。之后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我们的粮食产量到了1万亿斤,具体讲,我印象是1996年第一次突破1万亿,1998年仍然保持1万亿斤以上,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就有了极大的改善。那时候中央也提出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这样的重要判断。在这些背景下,再连同后来的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些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都促成了中央当时提出要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
  唐仁健称,上世纪最后20年,有这些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关的口号和要求。但是这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前的农业结构调整相比,总的感觉是既有传承和延续,但是更有创新和发展。大体有三点不完全相同,一是,过去主要是解决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这次要在促进供求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过去主要是考虑农业生产结构的问题,通俗讲就是考虑初级产品生产的问题。这次要在考虑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调整好产品结构。前面我讲到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这显然比以前的范围大大扩展、内涵大大丰富。要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三是,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力范畴的一些调整,这次当然也包括生产力发展的一些规定,但是要更加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靠“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三个“激活”,来增强农业农村内生的发展动力。
  唐仁健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是贯彻农业全产业链条、全产业领域的系统性、整体性的调整变革。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有关举措的考虑和安排方面,和以前的结构调整也有很多新的不同和要求:
  一是从产业发展纵向来看,支持农业生产领域,尽管仍然是重点,但是现在已不远远局限于生产领域。现在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的加工、储运、运销等领域,这方面的支持和发展措施非常多。比如在第15条,发展现代食品工业那一条里面,这次提出在优势农产品产地要打造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集群,另外要实施主食的加工提升行动,因为主食跟我们消费者关系都很密切。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模式,中央厨房在东部地区,上海、山东等地非常多,非常突出。另外要开发功能性、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和以前仅仅着眼于田头、着眼于初级产品不完全一样。
  二是从横向来看,除了重视支持农业本身,优化农产品本身的供给以外,这次文件特别强调,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之外,还要着力推动满足对农业的观光、休闲、康体等,我们叫体验性、服务性的需求。另外还要满足群众对青山绿水,概括叫生态性、绿色化的需求。这些大家都是感同身受的,所以这些方面,包括新产业新业态,很多都是这些内容,所以在这些方面的措施有很多实实在在的考虑和安排。
7#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7-2-6 17:08:02|只看该作者

中央农办主任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三方面新举措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央农办主任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三方面新政策举措

  中新网2月6日消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今日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时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举措,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的建设,二是十分注意优化农业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三是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的专业人才和工匠等政策等。
  5日新华社授权全文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唐仁健介绍,新世纪以来,从2004年开始,连同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已经发出了14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我们是坚持不懈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唐仁健表示,今年一号文件本着求实创新的原则,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举措,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方面,文件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的建设,主要体现为“三区、三园、一体”:
  “三区”就是粮食生产的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的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
  “三园”指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
  “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
  唐仁健表示,总体上来讲,通过“三区、三园和一体”的建设,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三产的深度融合,把农村各种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聚集在一起,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唐仁健介绍,第二方面,这次文件十分注意优化农业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提出要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整合撬动财政金融资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等方面的政策,就是人、地、钱这些要素。
  文件强调要把节水作为一个方向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提出要加快完善一整套、一系列促进农业节水的政策体系。
  唐仁健指出,财政资金的使用,这次文件提出要做好整合和撬动这两篇文章。怎么增加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这次总量强调的是适度增加,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撬动就是用财政资金作“药引子”,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更多投入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另外,在用地政策方面,这次文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和要求,提出了闲置宅基地利用和允许村庄整理节约的土地,用于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产新业态。
  唐仁健介绍,第三方面,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见物也见人,也就是在农业的主体和人才的保障方面,给予了相当篇幅的关注,提出要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要培育乡村的专业人才和工匠等政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7-2-6 11:28:01|只看该作者

中央一号文件布局农业供给侧改革 撬动资金投入

源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标题:撬动资金投入“三农”为一大亮点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多位专家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三农”改革工作时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在确保农业农村资金投入方面确定了多项措施,成为一大亮点。

主线 供给侧改革将贯穿今年农业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表示,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开了头、有进展,但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厘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共分6个部分33条,主要内容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等。唐仁健表示,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文件首先指出,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其中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以及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农业供给侧改革依旧可以从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三个角度去理解。去库存的重点是收储制度改革和粮食价格的市场化。以玉米为例,目前我国收储制度下玉米储备量极高,价格亦与国际市场脱轨,目前已经根据“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进行了试点改革,未来将进一步推进。降成本的重点就是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的主方向已经确定,但近年来进展并不快,2017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年,相关领域的突破值得关注。

补缺 财政投入做好整合与撬动两大文章
  资金供给不足一直是掣肘“三农”事业发展的“短腿”。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三农”资金的缺口高达数万亿元,资金的供给严重不足。而确保“三农”的资金投入也成为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关注的问题,文中提及的多项改革举措,成为一大亮点。
  文件提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其中包括要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调整产粮大省奖励资金使用范围,盘活粮食风险基金;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等。
  同时,文件提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包括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在符合有关法律和规定的前提下,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等。
  唐仁健表示,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是确保增量,文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是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唐仁健表示,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撬动,则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针对农民普遍关注的补贴政策安排,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不久前透露,现在已经进行的农业补贴改革,基本原则是存量调整、增量倾斜。他说,已经给农民装到口袋里的钱,政府不会再掏出来,但是要优化,使它能够用得更好。同时,增量要向新的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引导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是政策导向。

亮点 农村金融创新有望全面提速
  农村金融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多年来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相关政策扶持体系,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包括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包袱重、分布不合理,农村金融业务经营成本高、风险高、信息不对称、供给不足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方面着墨较多,提出了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适当下放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审批权限;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保证保险贷款产品;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等一大批具体改革措施。
  一位长期从事农村金融的业内人士表示,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内容都会涉及农村金融,但从落实效果来看,成效有待提高,农村金融仍是金融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要在这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要把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解决金融业自身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开发适应性金融产品及服务。
  业内人士建议,农村金融要坚持和完善政策性、合作性和商业性三者结合的体系建设,在这个体系中,三者之间既有分工、又有竞争,以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记者,农村金融领域的业务成本相较其他金融业务更高,从而抑制商业金融的盈利性。在现有框架下,可以尝试让更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多是中长期,且资金成本更低,因此可以承受风险较高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要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就此,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业内专家对记者透露,立法或主要针对金融机构,目的是确保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在资金上保持一定支持力度,“例如,立法可能会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规模、比例,涉农贷款相关利率的设定以及财政的利率补贴给予规定,同时可能也会明确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对涉农贷款达到某个比例之上的,给予税收减免等。包括土地的相关抵押问题等也会有所涉及”。
5# 华蓥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7-2-6 10:48:06|只看该作者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 发这些惠农红包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 发这些惠农红包

资料图:贵州千名搬迁民众新家集体过大年。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李金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5日发布,连续14年聚焦“三农”工作。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发出一系列惠农“红包”,将实实在在地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

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这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对于2017年的脱贫攻坚,文件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文件提出,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420元。随着今年这一标准继续提高,农民生活将更有保障。

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
  文件提出,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办法,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好农村低保兜底工作。
  今年1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透露,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农村低保对象一共是4562.6万人,全国平均农村低保标准达到了3611元/人年,同比增长17.8%。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文件明确,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
  文件提出,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
  根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2017年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面向农村及试点地区的优惠资费。

防止出现卖粮难
  文件明确,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

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文件提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和改厕。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当前,农村建设急需培养乡村建筑设计、乡村规划人才。对此,文件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文件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随着快递下乡工程的实施以及物流体系的完善,以后更多的农村人也能享受到快递到家的服务了。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文件明确,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仁健在解读文件精神时表示,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7-2-6 09:08:09|只看该作者

中央重磅文件出炉 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职业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过去十三年,党和国家都将6亿农村人口的福祉,放进了一年一度的“一号文件”,今年也不例外。
  2月5日,2017年的“一号文件”正式与大家见面,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介绍,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要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唐仁健表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意见》指出,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唐仁健介绍道,新矛盾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列举的一组数据最能说明情况:“2015年我们粮食缺口500亿斤,但却进口了2500亿斤,去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为1875.6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60多亿美元。这是为什么?这表明我国的粮食供给存在结构问题,比如市场缺大豆,但我们增产的是玉米,这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原来我们是世界大豆产量第一、出口第一,现在我们是产量世界第四、进口量第一,什么原因呢?就是大豆这个产品我们的科技含量太低、效益差,于是就出现这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
  针对农业现有的弊病,《意见》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唐仁健指出,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
  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举措。
  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
  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着力点要定位在优化农业生产,加大力度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深化涉农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更多地依赖社会化服务发展来解决农业化学投入物滥用和过量使用难题,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瓶颈和限制因素设计新机制、实施新政策。”
  将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意见》指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并对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
  在此前中央农村工作会上,亦提出要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设立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信息,对我国的大豆、蔗糖、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无疑是一项重大提振。
  在进口大豆连年争夺城池的紧逼下,中国大豆产业节节败退。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进一步萎缩,大豆总产量降至1100万吨左右,创近22年新低。
  大豆之外,棉花和糖料蔗也各有各的难处:棉花“三量齐减”,棉花产能、植棉意向、纺织用棉三者都在减少,而进口棉在国内长驱直入;糖料蔗,种植成本上升、种植面积下滑,“甜蜜事业”无奈面对收购价逐年下跌。
  在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政策目标下,粮棉油糖等重要战略农产品将获得产区比较优势的发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此前表示,“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顺应区域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放眼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期,突出生产条件、生产成本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区,突出保护东北大豆、新疆棉花、长江流域油菜籽、广西和云南糖料蔗等重点产区,发挥比较优势。”
  此外,今年的“一号文件”还有一个亮点举措。据唐仁健介绍,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新机会
  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日前发布研报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本质体现为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去库存的基础之上推进农业现代化与规模化。
  广发证券表示,农业供给侧改革短期任务表现在农产品去库存、改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当务之急是推动供求关系失衡最严重的玉米去库存;其制度基础表现在,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制度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加快土地流转;其中长期远景表现在农业现代化与规模化,推动高端农业机械、农业信息化、生物育种及新型化肥、农药等产业发展。短期而言,建议关注受益于玉米去库存及土地流转相关的主题投资机会。
  长江证券2月3日也发布研报指出,进入农历新的一年,在国内脱虚向实,国际面临特朗普执政的不确定环境下,避开泡沫或许成为选股的首要考量因素,对于农业选股思路而言,安全边际是关键。
  基于对安全边际的理解,长江证券认为,玉米产业链,橡胶行业在2017年满足行业景气向上的逻辑。长江证券认为,国家推出农业供给侧改革,2017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或将出现大面积的减少,或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加之鼓励燃料乙醇等深加工业,加之原油价格上涨预期,需求端亦有改善迹象。2017年玉米价格有望见底回升。
3# 峨眉山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7-2-6 07:56:06|只看该作者

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将划生产保护区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标题: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将划生产保护区
⊙记者:张 雯 每经编辑:贾运可

  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14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意见》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意见》提出,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提出以来,始终在政策层面获得高度关注。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被列为2017年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
  《意见》指出,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开了头、有进展,但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表示,“只有牢牢把握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先锋、提供支撑,才能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意见》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坦率地说不是为了多和少的问题,其内在的要求是提高质量、确保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去年我们粮食缺口500亿斤,但却进口了2500亿斤,这是为什么?”陈锡文指出,这表明我国的粮食供给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市场需要的产品产不出来;二是农业的总体效益比较低,价格上缺乏竞争力,产得出来未必卖得出去。现在的问题不是总量不足,而是品种、质量、效益的结构性问题。
  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主要着力点要定位在优化农业生产,加大力度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深化涉农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更多地依赖社会化服务发展来解决农业化学投入物滥用和过量使用难题,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瓶颈和限制因素设计新机制、实施新政策。”

将划定重要农产品保护区
  《意见》指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并对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亦提出要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设立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信息,对我国的大豆、蔗糖、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在进口大豆连年“攻城略地”的压力下,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连年萎缩。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进一步萎缩,大豆总产量降至1100万吨左右,创近22年新低。大豆之外,棉花和糖料蔗也各有各的难处:棉花产能、植棉意向、纺织用棉三者都在减少,而进口棉在国内长驱直入;糖料蔗,种植成本上升、种植面积下滑,“甜蜜事业”收购价逐年下跌。
  而在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政策引导下,粮棉油糖等重要战略农产品将获得产区比较优势。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此前就表示,“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顺应区域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放眼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期,突出生产条件、生产成本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区,突出保护东北大豆、新疆棉花、长江流域油菜籽、广西和云南糖料蔗等重点产区,发挥比较优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12:56, Processed in 2.776805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