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013|回复: 41
#
跳转到指定楼层

[节气昨日寒露 秋深情浓──各高等院校纷纷秀关怀

 [复制链接]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作品中的意思是寒露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结了。古人将寒露作为寒气渐生的表征。“寒露”节气之后,热气消退,寒气渐生,天气渐转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气温下降日期或有所推迟。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再发灌水美女图 纸房子
41#
 阿宝 发表于: 2020-10-8 21:52:5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节气vlog | 卫老师说寒露:吴门叶落季鹰船,朔野霜横白雁天......

源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原文标题:节气vlog | 卫老师说寒露:吴门叶落季鹰船,朔野霜横白雁天……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二十四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这三个节气都描述的是水汽的凝结现象,反映的则是气温的下降过程。“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节气介于凉爽与寒冷之间,是天气转冷的过渡期。《诗经》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阴历九月的晚秋时节,是准备寒衣的时候了。

  寒露第一候为“鸿雁来宾”。鸿雁,俗称大雁,每年秋季都会从西伯利亚成群结队地向我国南方飞去,以避寒冷,冬去春来,又会飞回。古人在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中,发现鸿雁候时而飞、随阳而动的特点,便将其作为节气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礼记·月令》中多次将鸿雁作为气候变化的信号:“东风解冻,……鸿雁来”“盲风至,鸿雁来”“季秋之月,……鸿雁来宾”“季冬之月,……雁北乡”等等,不胜枚举。鸿雁在白露节气便开始南飞,寒露时再度出现的,已是最后一批,属于后至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以季秋后至者为宾。”所以称为“鸿雁来宾”。

  鸿雁不仅是古人物候观察的重要对象,在传统文化中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被寄托了十分美好的情思。雁不仅是禽中之冠,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还是文明与爱情的象征,在最重要的婚姻礼仪中,几乎贯穿“六礼”始终。雁甚至在佛教中也有一席之地,例如雁塔即指藏纳佛经的佛塔。鸿雁的丰富文化内涵,使秋天在古典诗词中有了新的名称──雁天,“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沉沉僧夜静,漠漠雁天寒”“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寒露的其他两候,一是“雀入大水为蛤”,一是“菊有黄华”。前者是说因阳而飞的雀鸟在寒露时化为大海中阴气十足的蛤蜊;后者是说菊花与其他因阳生发、感阴凋落的花草不同,也是在寒露时节开放,且其色泽正应了晚秋阴盛土旺之特征。二者都是天气转寒、阴气逐渐旺盛的体现。在这个节气里有一个节日不得不提,这就是重阳节,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等,其实都与人们避灾就阳的观念有关。

  寒露前后,北方冷空气一路南下,气候变幻莫测,尤其是秋绵雨和寒露风很容易给南北方的秋收与秋种带来困难,因此,在晴朗的天气抢收抢种、防灾减害,成为这一时期农事活动的主要内容。

  卫丽,硕士生导师。就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研究领域:农业史、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史。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理事。
  揭秘!拥有30万+粉丝是什么感觉?!
  这葫芦里究竟藏的什么宝?!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网络编辑:曾嘉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0#
 神对你很失望 发表于: 2020-10-8 21:35:50|只看该作者

今日寒露,华师最美季节来了~

源自:华中师范大学
原文标题:今日寒露,华师最美季节来了~

  寒露今至,天高气爽
  梧桐落黄,秋菊飘香
  华大秋景,美不胜收,请君一品
  寒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双节过后寒露来
  鸿雁已南飞
  你在秋意渐浓的华大
  漫步校园

  金黄的绚丽
  是季节的馈赠
  愿与你一起看这醉人的秋景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惊秋晚,朝闻鸟鸣衰
  蛤蜊逐渐被冲在沙滩上
  向新的一年秋天报到

  三候菊有黄华

  秋菊寒露开
  清寂淡然
  让华大之秋不逊色斑斓的春天

  在即将迎来秋残如血的日子里
  露珠浸染了秋菊
  蓝天之下满是浓浓秋韵

  寒露有三宜
  宜保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意味气候渐渐寒凉
  昼夜温差较大
  山民们也要注意添衣保暖哦
  宜劳逸结合

  秋天易困倦
  山民们要注意休息
  适当的闲暇反而利于学习效率哦

  宜问候亲友

  秋日冷风带来飒飒凉意
  不要忘了身边的温暖更为珍贵
  寒露已至
  山河万里隔不断真情
  给家人、好友送一句问候
  可抵这岁月漫长

期待你的加入!详情请点击上方图片  d2fe-kaaxtfn9136398.png  保存到相册
  在华师,必须打卡的10个最美机位!
  新征程!华师南湖综合楼启航一周年!
  不一样的形式,一样的精彩!华师2020迎新晚会全程回顾!
  华师校花来了!真香,真好看!
  云端思母校!快来解锁你的专属华师地图!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39#
 阿宝 发表于: 2020-10-8 21:35:47|只看该作者

今日寒露 秋深情浓

源自:清华大学
原文标题:今日寒露 秋深情浓


  寒露
  秋深露凝,寒气渐生
  韧草垂珠,菊有黄华
  清波摇曳,云影疏漫
  窸窣地锦染红墙
  绿柳轻舞,风日寥阔
  鸿雁成行向南方
  金风飒爽,最是一年秋好
  硕果满园香
  玉露生凉,尤念远方家人
  相嘱添衣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8#
 老君山 发表于: 2020-10-8 19:45:39|只看该作者

寒露 | 秋寒渐起凉,风露缓作响

源自:内蒙古大学
原文标题:寒露 | 秋寒渐起凉,风露缓作响

  “中国节”过后
  即将步入晚秋
  天气从凉爽转向寒凉
  白日幽晦
  归鸿南飞
  草木凋落
  众物蛰伏
  看似一切都变得垂败
  但有情知暖两相宜
  今日寒露来
  深秋至
  天渐寒
  北有枫叶红
  南有梧桐黄
  人心有暖
  寒露凝白不觉凉
  伊人秋景
  记录时光

我许你
  「王妍 2020级本科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我许你一个秋日的吻
  大张旗鼓将漫山红叶染遍
  我许你一阵秋月的风
  小心翼翼将明月包裹成温柔
  十月是留给你的十月
  纵不见荷花,听不清蝉鸣
  只剩枝头的落与指尖的冷
  可我仍想许你
  许你寒露
  许你微微凝涩的清晨
  许你繁花落尽
  依旧婉转在枝头的静美

凝寒
  「夏梦萍 2020级本科生」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雁南度,雨散场
  菊姑娘重绘了模样
  且念渔歌唱晚
  遍地叶金黄
  寒意起,夜悠长
  罗衾重添恨人凉
  只叹风急日燥
  毁却姑娘妆
  寒露凝,凝露寒
  乍暖还寒酒一盏
  更喜稻田千浪
  农人丰收忙

寄来冬枣
  「田逸凡 2020级本科生」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寒字辈的老大哥如期来到北疆之南
  那晚走进大风
  犹如一个巨大的雪球在身后
  推着我,推向冬天
  姥姥虽早已下不了田地
  但她还是知道
  晚稻比人还金贵
  浇灌怎能耽搁
  姥姥虽早已挺不直腰杆
  但她还是记得
  冬枣已经甜了
  总得想办法够下点来
  冬枣来了
  我相信它们已经见证过这一路的山
  因为它们告诉我
  山的褶皱并不凌厉
  我的口袋装着冬枣
  那晚我走进大风
  雪球推着我
  推向冬天

寒露
  「刘秋语 2020级本科生」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你为早霜留下几缕光
  说有雁南去
  我用花瓣盛进一轮月
  煮沸阳关酒
  异乡的风凌冽千里
  不见谁的衣袂飘起
  待枫叶红了思念
  亲吻夕阳与冰凌
  只怕从此山高路远
  你我再难相逢

露秋
  「徐墨含 2020级本科生」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
  屋外北风起,炉中微火熄。
  凉露沾衣裳,游子愁断肠。
  提笔谈风生,何如踏歌行?

羞露
  「包艳丽 2020级本科生」
  「外国语学院」
  秋天的风撷着黄昏落在尘世的叶片上
  牵着花瓣的手潜入湖中惊起几朵涟漪
  苍穹的烈酒被打翻撒在了大地
  醉了温柔的万里晴空
  终星夜长明
  知了也在锦木深处唱起了离别歌
  深黑色的夜被窗棂划成几块
  十月的夜
  他是风吹刹那
  星辰大海被揉碎在秋的露水里
  藏在了红色脸庞的眼中

寒露
  「贾丹宁 2020级本科生」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三秋岁已末
  菊酒意正浓。
  忽有冷风过
  即是霜气生。

寒露
  「刘洁2020级本科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入暮疑似秋晚
  喧嚣随夜平息
  透过烟雾
  凝神看见叶承露珠

寒露日的杂想
  「赵九洲 2020级本科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破晓
  青草残霜
  依稀相识叶上纱。
  午时
  骄阳不灼
  北风愈劲摧心肝。
  暮夜
  抬头望月
  似乎见了故乡的一笑。

袅袅凉风 凄凄寒露
  「刘适雨 2020级本科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登高望远,鸿雁来宾
  雀入秋水,菊染黄华
  气冷凝秋,白日幽晦
  众物蛰伏,露寒万物
  茶暖人心,莫愁衣单
  寒露入暮,冬雪渐近
  天寒路漫,望君珍重

清平乐 寒露
  「仲靖楠 2020级本科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残露寒霜,叶落老树旁。风横珠席草枝香,红楼留眠月光。
  捡尽半途橙黄,谁知犬笑鹊吭。寒露至行疏旷,求学北地莽苍。

寒露
  「仲靖楠 2020级本科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枯叶虚竹载露低
  苍松寒月映湖碧。
  风不惜叶叶自惜
  零落成泥待绿枝。

咏寒露
  「刘祚 2020级本科生」
  「生态与环境学院」
  天高昼暖夜来凉
  草木零落叶始黄。
  露气凝结户现霜
  人间正值寒露忙。

如梦令
  吕晨媛2020级本科生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池院亭台似故,隐隐传笛声入。
  愁占满园秋,确有一容膝处?
  薄暮,薄暮,尽染满身霜露。

寒露──秋思寄南
  杨学敬2020级研究生
  化学化工学院
  每一个北漂的脸上,风在雕刻棱角
  向下是露水,向上是炊烟
  是像泥土一样沉淀
  还是留一片辽阔
  来放生鸿雁无边的遥望
  遥望南方
  青蛙仍在残荷下闹雨
  游船尚能过三峡
  衰兰仍在浓阴下
  安禅入定。斑鸠仍在竹林里
  一节一节敲打秋韵
  在北方
  我看到寒鸦把天空驮得很低
  低过枯草,低过牛羊
  农人在麦田里匆匆回收夏天的伏笔
  满目金黄
  同是衰败与绚烂
  明月照过的窗子
  应该适合怀想
  我铺开一张泛黄的田野
  把秋天写高,写淡,写远
  把一片关外的秋声寄回去
  让你知道树叶无对
  唯木叶尔
  木的萧瑟剥落了叶的舒卷
  让你知道我走过的
  命运的枝杈
  一颗心脏
  在大地的脉搏里还阳
  让你知道木叶在风中抱成一团狐狸
  狐狸一跳,秋天就醒了
  寒露时节
  薄衣把冷风穿进袖子
  秋神
  会还给望乡的双眼一次湿润

  重露之下总有一束焰火赶往深秋
  寒风之中也有一群精灵飞向远方
  日暮黄昏时
  落日熔金
  好一派秋色

文案:徐墨含
  排版:辛佳林 王琨灿 卓茜岚
  图片:郎文婧
  诗文:王妍夏梦萍田逸凡刘秋语徐墨含包艳丽贾丹宁 赵九洲 刘适雨 仲靖楠 刘祚 吕晨媛 杨学敬
  校对:都兰 吴洁
  责编:史新宇 薛晓歌
  审核:吴栓虎
37#
 宇彬 发表于: 2020-10-8 18:05:57|只看该作者

今日寒露| 愿你用默默的努力 积蓄前进的力量

源自:北京体育大学
原文标题:今日寒露 |  愿你用默默的努力 积蓄前进的力量

  今日3时55分
  在清冽的月夜里
  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

  这是今年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
  放出微微寒光
  “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气温虽在持续降低
  此时的大地
  却是一派热闹欢腾
  石榴、山楂、柿子等纷纷成熟
  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
  晚稻、棉花迎来收获的节点
  成熟的稻穗、棉桃迎风飘摇
  刚收割完这一季
  劳动者们又弯下腰背
  打场晾晒,耕地翻土
  准备播种过冬的小麦

  这就是寒露
  草木逐渐零落,众物趋于蛰伏
  但生命并未就此凋谢
  只是转而在静默中积累

  寒露已至,温暖犹在
  愿你用默默的努力
  积蓄前进的力量!
  北体官微 | 20201005期
  素材来源 | 人民日报
  编辑制作 | 党委宣传部
  动图设计:钱渝昊
  图片摄影:王一、彭昊
  校对监制 | 秦培栋
  责任编辑:卢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6#
 点点小女子 发表于: 2020-10-8 18:05:21|只看该作者

今日寒露,来湖工大赴宴吧!

源自:湖北工业大学
原文标题:今日寒露,来湖工大赴宴吧!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p>  几天前突然南下的冷空气
  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了
  武汉这座“天气之城”
  今日寒露,云霄雨霁
  校园置换上另一个
  美轮美奂的新世界
  趁秋意正浓
  快和湖小工一起
  赶赴这场清秋的盛宴吧
one
  “叶”宴
浮翠流丹,飞黄斑斓
  即将出门远行的霜叶
  踏着风儿的马车
  栖身在校园“隐秘的角落”
银杏羞涩地褪去青绿的外衣
  随风摇曳着金黄的裙裾
栾树高挂着小灯笼
  粉颊带露,喜上眉梢
  古人说“一叶而知秋”
  诚不欺我
  two
  “花”宴
蓼花,最美的情诗
  一串串红粉珠穗低垂
  结成的是我心中
  对秋天的思慕
用生命怒放的月季
  惊艳了时光
  明丽的着色
  贮满了秋光的温柔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幽幽的桂子香
  你闻到了吗?
  three
  “雨”宴
  忆起那日的冷雨
  独自在雨中漫步
  梧桐寂寞
  巡司河岸影影绰绰
夜色如星辉
  如果有笙箫作配
  我愿撑一支长篙
  向雨幕深处漫溯
光与影跳起了
  曼妙的华尔兹
  一舞一动
  在地面上泼成
  一幅幅流光溢彩的油画
  Four
  “食”宴
  秋日之物纷繁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金黄,是丰收的色彩秋味正浓还有什么比得上
  一碗热乎乎的烫煮呢~
  Five
  “人文”宴
  对于武汉的秋
  同学们这样说
20生工
  马雪睿
  初识武汉就被它的变化多端给吓到,一个星期过三季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十月的武汉仿佛太阳偷偷藏了起来,绵绵不断的小雨让来自北方的我着实不适应。
  武汉的冷风,我永远记得,清清楚楚说着“透心凉”。
18视传
  庞溯
即使天凉了
  还有我暖着你
  细心的老师们
  早就送上了贴心的嘱咐
爱的暖意
  在心间游走
  气温回暖
  但是天气会逐渐
  从凉爽向寒冷过渡
  武汉昼夜温差大
  希望大家聚集时
  不忘做防护措施
  读书学习的同时
  也要注意添加衣物
  做好保暖哦
35#
 方快9 发表于: 2020-10-8 17:30:56|只看该作者

天寒露重,唯法大银杏黄不可辜负

源自:中国政法大学
原文标题:天寒露重,唯法大银杏黄不可辜负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寒 露
  2020年10月8日3时55分,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温差增大。
  寒露至
  北方的晨昏
  明显感到丝丝寒意
  秋意浓
  寒露重
  法大的银杏树却满载金黄
  铺满这深秋的日夜
  送上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画
中秋过后
  秋意渐浓
  满树的绿叶
  点染灿烂的金黄
目之所及
  尽是一树一树的明黄
  将落而未落
  宣告着日月的移转
  季节的变换
俯首之间
  青草仍萋萋
  秋叶已泛黄
黄而又红的
  是枫叶
  散落在青草、银杏之间
  一同描绘这醉美的秋景
看!这满地金黄
  在秋天里明亮而温暖
  是成熟,是收获
  是无声的孕育
  待来年,更有一树好风景
听!多少思念和深情
  在秋风中纷纷扬扬
  是亲情,是友情
  是最真切的法大情
  盼归期,共赏一片银杏黄
当秋风吹起
  寒露降临
  让我们放慢脚步
  不妨冥思
  不妨低吟
  沉醉于这法大的秋
这摇曳多姿的秋色
  明亮温暖的银杏黄
  你喜欢吗?
法大微信【第20201008期】
  内容来源:新闻中心
◎摄影:尹建峰、陈金波、李泽锋、艾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4#
 果然有你 发表于: 2020-10-8 15:39:24|只看该作者

袅袅凉风动,寒露食点甘

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
原文标题:袅袅凉风动,寒露食点甘

  每年10月8日或9日,为寒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寒露是天气转凉变冷的明显表征。
  【时·气】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上个月的“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有谚语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之后,凉鞋、鱼嘴鞋也不宜再穿,正所谓“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这段时节,秋意渐浓,丹桂飘香、菊黄蟹肥。饮食养生方面,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水果有梨、山楂、石榴等;蔬菜有萝卜、藕、银耳、菌类等。中老年人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肉等食品,以增加体质。
【时·鲜】
  山楂
  山楂味酸、微温,可消积食、散淤血。寒露前后正是山楂收获的季节,酸甜可口,正适合多食酸的秋季。山楂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生山楂还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可以多吃。
  鲜搭配:如果觉得新鲜山楂直接入口会太酸,那么不妨搭配冰糖自制冰糖山楂,绝对是老少咸宜的零食。新鲜山楂去核也可以加入水和白糖煮成酸甜的山楂果酱。
  栗子
  栗子与其它干果不同,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中医认为,栗子味甘性温,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鲜搭配:栗子有一种天然的甘甜芳香,糖炒栗子向来是这个季节最诱人的街头小食。以它搭配红烧禽肉则是这个季节的家常美味。高贵细腻的栗子蛋糕更是女人的最爱。但是栗子“生极难化,熟易滞气”,因此尽量不要生吃,熟吃也不宜过量。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鲫鱼
  鲫鱼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进入寒露时节,气温和水温逐渐下降,此时的鲫鱼经过春夏的繁殖,开始积聚自身的储备,每天的活动量、进食量大增,可谓到了最鲜嫩肥美的阶段。
  鲜搭配:鲫鱼汤有润燥滋阴的作用,搭配豆腐煮汤健胃清热,搭配木瓜煮汤则可清心润肺。
  【时·味】
  甘栗焖饭
  软糯清香,纤维丰富,秋天的味道浓浓。
  原料
  大米200克,去皮煮熟的甘栗75克,蟹味菇50克,茭白25克,胡萝卜25克,生抽12毫升,黄酒10毫升,黄油10克。
  做法
  1.蟹味菇去根分小朵、茭白切丝、胡萝卜搓泥备用;
  2.黄油入锅加热后倒入蟹味菇、茭白丝翻炒,略加盐调味;
  3.大米淘净后倒入电饭锅,拌入胡萝卜泥,倒入生抽和黄酒,加水至正常煮饭水位;
  4.米上铺上翻炒好的蟹味菇、茭白丝和甘栗,开启煮饭键即可。
  核桃牛奶燕麦粥
  秋天是吃核桃的好时节,搭配燕麦既能补充能量,又不必担心增肥。
  原料
  燕麦50克,牛奶250克,核桃仁12克,枸杞子6颗。
  做法
  1.将燕麦片放入碗中,加牛奶搅拌后入微波炉高火加热2分钟。
  2.取出后拌入核桃仁和枸杞子即可。
  杏仁茶
  杏仁有润肺消痰、清积食、散滞的功效。杏仁茶柔滑润口只需一点点冰糖,分分钟就能化解秋意间莫名的惆怅。
  原料(一人份)
  南杏仁20克,大米30克,冰糖少许,水800毫升。
  做法
  1.南杏仁、大米用清水浸泡一晚;
  2.沥干南杏仁和大米的水分,放入搅拌机内,加400毫升清水,高速打至细滑;
  3.将打好的杏仁浆用滤网隔渣;
  4.滤渣后的杏仁浆中倒入余下的400毫升水,加冰糖慢火边煮边搅拌,煮开后即可。

¤ 温馨提示
  一定要选用南杏仁,因为北杏仁略带苦味,且有微毒。作为一味中药材,不适合擅自食用。
  【时·养】
  常说“秋风秋雨愁煞人”,随着西风渐紧,落叶萧索,人们往往不自觉地都会叹口气。一般来说,平时心性敏感、体质偏弱的白领女性更容易产生悲秋情绪。
  对于这种季节性的情绪状态,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品促进改善情绪,例如全麦面包等。饮食上适当增添一点甜味也有助提升积极情绪,比如吃些可可含量较高的黑巧克力,它富含的苯乙胺能对人的情绪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又不会摄入过多的糖分。
33#
 多少天 发表于: 2020-10-8 12:24:27|只看该作者

今日寒露丨带你来我的邮苑逛一逛(邮子摄影作品展)

源自:北京邮电大学
原文标题:今日寒露丨带你来我的邮苑逛一逛(邮子摄影作品展)

  BUPT北邮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古人以鸿雁来宾、雀入大水和菊有黄华为寒露的突出特征,象征深秋的到来。而邮苑的秋日景色也因为同学们一双双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的眼睛而焕发光彩。
  前段时间,邮邮以“带你来我的邮苑逛一逛”为主题,向同学们广泛征集摄影作品,收到了许多佳作。现在,就让我们透过他们的镜头、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来感受邮苑的秋日浪漫。
清早七点,晨曦照耀在校门上,光影交错间,红色的灯笼熠熠生辉。
  (拍摄地点:校本部校门口)
秋已至,宿舍旁高大的树木也开始泛出闪光般的金黄。
  (拍摄地点:学十三宿舍旁)
从教三的大窗户望出去,入眼是湛蓝的无垠天空,被习题扰乱的心神渐渐舒缓下来。
  (拍摄地点:教三)
临近黄昏时候,从宿舍的窗向外看去,窗外的天被染成淡淡的粉蓝色,对面寝室的玻璃窗上倒映出了彩虹,一个人望着窗子发呆,满课的疲惫感被轻轻释放掉,像只小船游荡般地沉浸于漫画一样的风景中。
  (拍摄地点:学十三寝室里)
  @梅涵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当飘扬的红旗、多彩的鲜花和标志性的主楼组合在一起时,这就是秋天的邮苑啊!
  @李伟翔(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在镜头下领略“邮苑之秋”。
  @丁子航(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秋雨连绵,云翩跹,入眼帘。
  (拍摄于学苑食堂旁)
  @刘适然(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希望大家秋天都能见到想见的人。
  @郑聪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夏末初秋的一抹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屈添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秋风将夏天的所有烦恼一扫而空。
  @王泽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秋天,收获的季节,亦是纳新的季节。
  一人一秋,人人邮苑。
  @杨晓琦(经济管理学院)
晾晒干净的文化衫
  清晨被阳光布满的教室
  初秋每天都见面的北京晴空
  让我一点点爱上这个美好的地方。
  @辛愿(经济管理学院)
2020的北邮秋季是落雨和彩虹的一季,虽然因为各种巧合,没有赶上北邮每一次出现的彩虹,但是某一天在隐秘的转角,我也可以邂逅独属于我的彩虹。
  @孟欣婷(人文学院)
秋风渐凉,却挡不住对沉潜苦读的渴望;
  秋意渐浓,更抵不过对钻研求知的憧憬。
  奔向你,在这里,找到并收获归属感。
  挥手告别自在悠长的夏,在这里收获明亮丰盈的时光。
  @潘雨彤(电子工程学院)
虽然北邮很小,但是它也很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现生活的地方是那么的盎然有趣。
  @方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前往图书馆的路上,天空呈现出了刚刚下过雨的火焰云,整个画面的色彩非常鲜艳,成群结队的同学们走在云彩下,空气非常清新。
  @徐墅其(人文学院)
我走出宿舍,初秋的阳光从外面照进来,让人觉得明媚温暖。
做完实验从主楼出来,落日余晖在面前铺展。
凌晨的沙河,路灯刚刚亮起,映亮了国脉路。
  @黄若昕(电子工程学院)
黄昏时分,偶然向窗外一瞥,窗户里竟倒映着万丈霞光。
望向西方,一辆列车正在夕阳下缓缓驶过沙河高教园。
  @高海天(电子工程学院)
  校园的美好需要每一位同学的留心观察。当你为学业焦虑、埋头赶路时,不妨给自己腾出一点时间,为一棵校道旁金黄的银杏树驻足──
  红叶黄花秋意晚,飞云过尽雁归来。试上主楼极目望,邮苑风光正此时。
  出品: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制作:鸿雁新闻媒体中心
  文案:车美美、田雨晴
  排版:于耀翔
  责编:董思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2#
 美好一下 发表于: 2020-10-8 10:16:00|只看该作者

寒露 | 挥别8天假,启程入深秋

源自:东南大学
原文标题:寒露 | 挥别8天假,启程入深秋

  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时至寒露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时光的悄然流转间
  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改变
  晨起时段步履匆匆
  感到凉爽中裹挟的一丝寒意
  漫步校园
  不久前喧闹的莲池倏然寂静
  在白露的诗意之后
  露珠蒙上一层缭绕的寒气
  炎热时期待凉爽
  当天气真的变凉时
  秋天可能就要结束了
  ……
  正是火热与冷静的交织
  造就了最为五彩斑斓的时刻
  叶绿深黄渗透
  白云深红交叠
  层层晕染
  是整个秋天的酝酿
  捧一杯热茶
  从孟芳图书馆前经过
  梧桐叶落
  桂香四溢
  雾气缭绕盘旋
  映出烟霞的露水
  凝聚的是时空流转的讯息
新媒体工作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09:15, Processed in 0.967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