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887|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评玉宇澄清万里埃

 [复制链接]
──读《张问陶年谱》随想

⊙ 胡文彬/文
  作为清代乾嘉诗坛上重要人物的张问陶(船山),我没有研究,所知甚少。但是他与《红楼梦》的整理者高鹗的关系,却是我一直非常关注的一桩不大不小的事情。或许因为这一层关系,我特别关注张问陶研究的资料、文章和著作的出版。
  辛巳(2001)春,四川蓬溪县胡传淮先生寄赠一本他所著的《张问陶年谱》,令我不胜喜悦和感谢。因为在这本《年谱》中,作者以确凿的文献根据向读者,特别是那些研究高鹗并发表过评论的权威学者们揭穿了一桩延续了近百年之久的大谎言,证明了所谓“汉军高氏”非高鹗,而是曾在四川任官的高扬曾,从而使沉冤百年的高鹗得到了昭雪。
  近80年来,某些千方百计要打倒高鹗的学者,利用一条不实的“偶闻”,不惜一切手段往高鹗头上泼污水,甚至罗织罪名将高鹗置于死地而后快。这种蛮横的学风本来遭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以翔实的考证加以辩驳。但是因为他们不是权威,人微言轻。所以,高鹗的冤案一直得不到实事求是的公正解决。
  《年谱》援引了《遂宁张氏族谱》和张氏兄弟所撰《朝议公行述》全文,清清楚楚记录下张顾鉴“子三人:长不孝问安,乾隆戊申科举人,娶陈氏,江西南安府同知讳亿长女;继娶王氏,太学生名梅女。次不孝问陶,戊申科顺天乡试举人、庚戌恩科进上、翰林院检讨,娶周氏,礼部右侍郎名兴岱女;继娶林氏,四川布政使名儁女;次不孝问莱,娶杨氏,江南安东县知县、苏州府同知名玺女。”接着写道:“女二:长适湖州太学生潘本侃,江西南安府同知讳汝诚子;次适汉军高扬曾,四川石砫厅同知讳瑛子。”关于高瑛生平,《八旗艺文编目》别集五列有小传:“汉军高瑛字季华,一字东冈,贡生,累官石砫厅同知。著有《味疏草堂存稿》。”为了证明《年谱》所引文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于2001年春末利用温州之行返京之便,专程到南京,在吴新雷教授的帮助下亲自到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借阅了《遂宁张氏族谱》,复印了“张氏族谱”原序、《重修张氏族谱序》及《朝议公行述》全文。经核证,《年谱》所引文字既没有断章取义,更没有一字伪造、篡改。
  《张氏族谱》和《朝议公行述》的发现和公之于世,不仅为张氏世系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文献证据,同时也为解决“汉军高氏”为谁提供了铁证。但是,我认为这个“发现”的意义远不止此,红学研究界的某些权威和迷信权威者应该由此引起一些思考或用时髦话叫做“反思”。人们都清清楚楚记得,在高鹗与《红楼梦》后40回著作权的研究中,“汉军高氏”就是高鹗的结论根深蒂固,流毒甚广。有些以“考证”二字称雄的人物,难道没有精力和学识来辨清此一重要问题吗?不是的。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他们“不为”也可以,到底是术业有专攻,不可强求。问题的关键是他们漠视他人的学术成果,瞧不起别人的“发现”。他们只看重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威,睁着眼睛说假话,闭着眼睛说谎话,即使自己错了也要咬紧牙关错到底,乃至绕着弯子利用“春秋”笔法攻击他人的“发现”、尽力贬损别人的成果。这种学风影响所及不止在高鹗是否是“汉军高氏”一个问题上,所以尤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张问陶年谱》的出版,“玉宇澄清万里埃”。它说明真正的学问是靠事实,事实胜于雄辨!

2001年5月18日

  原载《红楼长短论》,胡文彬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蓬溪姓氏备征》《蓬溪家谱序跋集》稿约 评《张问陶年谱》的学术品格
2# 四姑娘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2-3 21:57:0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胡文彬
  笔 名:鲁子牛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39/10
  民 族:汉族
  1968年至1969年人民出版社参加文化大革命;1970年至1975年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编辑;1975年至1977年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小组;1977年石家庄国务院干校参加劳动锻炼;1978年至1987年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社任编辑;1987年至199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红楼梦叙录》198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红楼梦子弟书》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红楼梦说唱集》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红边胜语》、《金瓶梅书录》198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金瓶梅的艺术世界》1987年北方文艺出版社;《中国武侠小说辞典》199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红楼梦在国外》1993年中华书局出版;《红边漫笔》华艺出版社1994年;《红楼放眼录》1995年华艺出版社;《红楼梦探微》1997年华艺出版社;《梦香情痴读红楼》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酒香茶浓说红楼》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等作品。
  《一杯梦酒上红楼》(论文),载《古今酒潭》1991年第1期,荣获第四届全国酒文化研讨会论文一等奖;《茶香四溢满红楼》(论文),载《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4期,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第四届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2009年1月13日被邓肖达称赞为“中国最能掖后的红学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2-3 22:01:11|只看该作者
4# 金佛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2-4 18:22:41|只看该作者
胡文彬
  笔 名:鲁子牛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39/10
  民 族:汉族
  1968年至1969年人民出版社参加文化大革命;1970年至1975年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编辑;1975年至1977年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小组;1977年石家庄国务院干校参加劳动锻炼;1978年至1987年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社任编辑;1987年至199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红楼梦叙录》198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红楼梦子弟书》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红楼梦说唱集》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红边胜语》、《金瓶梅书录》198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金瓶梅的艺术世界》1987年北方文艺出版社;《中国武侠小说辞典》199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红楼梦在国外》1993年中华书局出版;《红边漫笔》华艺出版社1994年;《红楼放眼录》1995年华艺出版社;《红楼梦探微》1997年华艺出版社;《梦香情痴读红楼》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酒香茶浓说红楼》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等作品。
  《一杯梦酒上红楼》(论文),载《古今酒潭》1991年第1期,荣获第四届全国酒文化研讨会论文一等奖;《茶香四溢满红楼》(论文),载《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4期,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第四届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2009年1月13日被邓肖达称赞为“中国最能掖后的红学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8-15 08:24:05|只看该作者
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扬忠先生在《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中说:“张船山不单是西蜀诗人之冠,而且是清代中期全国诗人之冠,对他进行研究,继承他的文学遗产,乃是全国学者的份内之事。”龙洲剑客在《烟波谁识旧船山》中说:“张船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应当是不输于思想史上的王船山。”“象张问陶这样一往情深地在诗歌中倾吐自己最真诚的生命感悟的人,古往今来恐怕也不多吧!在他之前有杜工部,在他之后只有郁达夫。”“‘江右三大家’中,从袁枚到赵翼、蒋士铨,无论在才气还是诗歌的造诣上都未必一定胜过张问陶。”“就诗论诗,张问陶是绝对不输于‘三家’的”;“张问陶在诗界中就象金庸武侠小说里独立于正统门派之外时隐时现的绝顶高手,别人只能偶尔识得其踪迹,却少有人有耐心与诚心去探寻他的踪影。”此乃不刊之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3 02:04,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