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9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10-5-4 09:03:5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人物·人事诗书通达一高僧

 [复制链接]
诗书通达一高僧

内江日报  2010 年 5 月 2 日

◇作者:周维祥

“破山大弟子,圣水一诗僧,

清绝如苍雪,悠然得上乘。

头陀原不醉,心法自相承。

四十八盘路,人间有废兴。”

这首诗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爱国诗人于右任观赏了原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张群(字岳军,四川华阳人)收藏的丈雪诗轴后写下的《题张岳军藏丈雪和尚诗轴》。1957年,著名诗人、书法家郭沫若到成都昭觉寺见破山和丈雪师徒的遗墨后挥毫作《昭觉题书》诗一首:

“一别蓉城卅二年/今来昭觉学逃禅/丈雪破山人已渺/几行遗墨见薪传。”

丈雪是何许人也,他的诗和书法能得到于右任和郭沫若等重量级人物如此高的评价呢?丈雪是内江圣水寺的僧人吗?他曾在昭觉寺住持过吗?破山又是谁?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上成都昭觉寺、下重庆梁平双桂堂;几回拜访文史专家邹作圣老师,数次与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内江市佛教协会会长释智海方丈交流研讨;并去内江诸古寺寻迹,到内江般若寺觅踪;还查阅了《丈雪通醉禅师纪年录》等文史资料。最近,又同智海方丈一道前往贵州遵义禹门寺寻访丈雪踪迹,并拜访了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路平教授。

今年,适逢丈雪禅师诞辰400周年,作文以祭之。



丈雪,俗名李惟兴,法名通醉,原号禹门,后改号丈雪。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月十五日,生于原内江县苏家桥李家坡(今东兴区苏家乡诸古寺村),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据《丈雪通醉禅师纪年录》载:丈雪出生于“巨族”,出生时“母梦一僧负蒲团借宿于中堂,遂生”。后给丈雪取乳名为和尚。礼胞叔清然师落发,取法名通醉。十七岁时请天祥师授沙弥戒,二十三岁时在(西山)白云洞鉴随和尚处圆具足戒。二十三岁①时到梁山万峰山(今重庆梁平双桂堂)拜闻名海内的破山为师。有一天,丈雪随破山路过白兔亭,看见瀑布洒然,破山便作诗一首:

“画断苍崖倒碧■/纷纷珠玉对谁倾/拟将钵袋横拦住/只恐蟠龙丈雪冰。”

丈雪随即和诗一首:

“谁将玉线挂山头/晴雨凄凄总弗收/几许劫风吹不断/牢拴天地一虚舟 。”

后来,破山给通醉改号为“丈雪”,并纳为破山第一法嗣(丈雪后为临济宗第32代传人)。丈雪生活在明末清初,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乱不止,所以他开“禹门禅寺”(今贵州遵义)、中兴“昭觉寺”(今成都),并在“雪居”(今贵州桐梓白牛山)、“静明”(今陕西汉中)、“青莲”(今浙江嘉兴)、“草堂”(今四川阆中)四刹开堂说法,还在内江圣水寺、般若寺等寺院住持过②。

丈雪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临济(禅宗南岳系)禅宗大师,他在黔中开辟禹门道场,弘传临济禅宗,培养弟子,开发黔北,影响遍及海内外。他的禅学思想提倡“即心即佛”的本体论、“亲证亲悟”的方法论、“无事即佛”的宗教归宿论,具有浑然一体、棒喝交施和人伦宗教的特点。



丈雪是诗僧,也是书法家。但提及他的诗和书法,都绕不开他的师傅破山。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佛教协会会长释惟贤法师,在为熊少华著的《破山禅师评传》一书作序时高度评价破山的诗和书法:破山禅师的诗“情景交融,非常自然,天真活泼,真是圆融无碍,妙手天成。禅师的书法,也如其诗一样,有如龙飞凤舞,又如野马脱缰,飞鸟出笼;虽放荡不羁,而意趣深沉,脉络井然。其诗、其文、其书法、跃然纸上,如见其人。” 笔者以为,这些对破山的评语,用在丈雪身上也恰如其分。笔者在东兴区文管所亲眼目睹了丈雪的真迹《咏诸古寺马鞍石》诗:

“跨身有石名马鞍/不许人来骑上山/留与老僧标景致/太平永不借征番。”

无论是丈雪的诗还是书法,都和他师傅破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丈雪的诗,传承了他师傅破山任达、沉郁、通脱的风格和特点,看似“字字平易”不加修饰,实属“意蕴无穷”回味悠长。

任达──是与破山和丈雪特殊的身份和经历分不开的。锦绣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出家人孑然一身,游方参学,纵览天下美景;加之与高僧大德,文人雅士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的昌盛与禅学的复兴。

沉郁──是与破山和丈雪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明末清初正是中西部农民运动翻江倒海之时,张献忠在四川几进几出,使战火燃遍巴蜀大地。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使四川遍体鳞伤。战争的侵扰,流亡的痛苦,生计的艰难,使他们的诗歌风格趋于悲怆和沉郁。

通脱──是与破山和丈雪心境的转变分不开的。由于战乱的平息、佛法的昌盛、门派的壮大,破山和丈雪的心境由消沉苦闷到无可奈何,由无可奈何到随缘任运,由随缘任运到平和自在,并致力于佛学的传播和建立完善双桂禅派的体系。在诗歌创作上,也逐渐摆脱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人生苦难的纠缠,超脱、通达、自在,成为其表现的风格和追求的目标。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启功先生(启功先生在生前非常崇拜破山禅师)在《论书绝句》中,评价破山的书法为:

“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

此诗所论为憨山德清与破山海明二人,憨山是破山的师辈,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佛学和诗文都有很高的造诣。憨山的书法秀雅流丽,饶有书卷气息。破山的书法浑朴大气,笔墨苍润。而丈雪的“书法精湛,纵逸有致,被文物界视为拱璧。”(参见岱峻《诗僧丈雪》)破山取法晋唐(东晋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和唐代的怀素),丈雪则在师承破山书法的特点外,还“远肇钟繇、张芝,劲拙、乱头、粗服,其秀韵在骨。”丈雪取破山书法的浑朴大气,张芝书法的惊奇,钟繇书法的特绝,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陈垣在《明季滇黔佛教考》中转引《黔诗纪略》的话评价破山及其弟子丈雪的书法时说:“破(山)、(丈)雪师弟诸手迹,体正力厚,纯法二王,辄叹即渠出家之雄,已非不从积学可得……”陈垣在《明季滇黔佛教考》中还说:“诗文杂学之外,释门所尚者,厥为书法。自古僧人能书者固多,书法名迹之保存,亦已寺院为便。”的确如此,破山周围和弟子中间爱好书法的风气是非常浓厚的。双桂堂除丈雪能书外,清代还出了个鼎鼎大名的书画家竹禅。

丈雪除著有《青松诗集》(1卷)外,还著有《耆老篇》(2卷)、《里中行》(1卷)、《杂著文》、《丈雪语录》(10卷)、《锦江禅灯》(20卷),编辑有《破山语录》(12卷)等文论。

公元1695年正月初一,丈雪在昭觉寺圆寂,葬于成都青龙场东林一队③。他留下的遗诗是《八十四叟丈雪醉头陀手书》:

“自来尘里往,家计逐年增/日煮三棵菜/时供一个僧/坐禅非所习/为活亦无能/只应随缘近,如何继祖灯?”

一、 注

①A、二十三岁时到梁山万峰山拜破山为师──参见《破山海明禅师年表》。

B、二十五岁时到梁山万峰山拜破山为师──参见《丈雪通醉禅师纪年录》。

C、二十七岁时到梁山万峰山拜破山为师──参见王路平作《明末清初贵州禅宗大师丈雪和尚评传》。

②一说丈雪曾住持“七镇丛林”:即遵义雪居寺、嘉兴青莲寺、内江般若寺、牛山禹门、汉中静明、保宁草堂、成都昭觉寺──参见邹作圣作《上海查找内江地方史文献记》。

③一说是“圆寂于四川逸老关,灵骨塔于成都昭觉寺西”──参见王路平作《明末清初贵州禅宗大师丈雪和尚评传》。

二、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

1、《丈雪通醉禅师纪年录》。

2、熊少华著《破山禅师评传》,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3、王路平作《明末清初贵州禅宗大师丈雪和尚评传》,《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一期。

4、岱峻作《诗僧丈雪》。

5、邹作圣作《上海查找内江地方文献记》。

6、陈垣作《明季滇黔佛教考》。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文风轻拂响石镇 非典型的大政府时代:从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17:54,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