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1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孟良 发表于: 2010-6-6 00:33:0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他大邑崇州现“天坑” 人为造成

 [复制链接]
5月27日,大邑新场镇一处水田突然发生地面塌陷,形成“天坑”。三天后,崇州怀远镇的一处水田,同样也发生了地面塌陷,又一个“天坑”诞生了。地震前兆?极端天气?一时间,传言纷纷。
  昨日,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邀请资深地质专家反复勘察这两处“天坑”,得出其形成的初步原因,认定两处“天坑”和天气、地震都没有任何关系。大邑的“天坑”是由于抽取地下水冲走土层砂粒造成的;而崇州“天坑”则是由于附近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连续爆破使土层变松引起的。
  “天坑”处理建议
  周围不小于3米的范围内拉上警戒线,竖立警示标志
  加强监测,严防附近类似地面塌陷的产生
  尽快回填,回填时要避免砂土等透水性较强的土体
  回填之前阻挡灌溉水继续流入坑洞中,以免坑洞扩大
  记者探访
  喷泉过后现“天坑” 数百人参观
  在崇州市怀远镇达通村6组,要询问哪块田里有个大坑,几乎人人都知道。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顺着田埂来到大坑处。在一块插有秧苗的水田里,有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坑。周围的田埂上,满是脚印。正在田里施肥的村民老王说,前几天来看大坑的人特别多,有政府人员,还有周围村民,估计有几百人。
  老王称,5月30日中午,几个村民正在田里忙活,突然看到这块田里一根水柱冲天而起,差不多有附近电杆那么高。大家觉得很奇怪,跑过去看,就发现田里有一个大坑。田里的水不停地往洞里流,到现在都没停。村里好多人觉得很神奇,纷纷慕名来看,前几天下雨都有很多人来,所以附近田埂上脚印特别多。但是老王却见怪不怪:“这种现象太多了。其他地方还有更怪的呢。”
  但村民陈红有些担心,她不敢走下水田到大坑边上去看,只敢站在田埂上,远远地看一看。她反复问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喷泉”和“天坑”。她家的水田离大坑不远,“水漏得快。现在田里灌了水,一两天就现出泥巴了。以前灌水一次要管三五天。”最近这几天,她不敢下水田。“幸好田陷下去那个时候,田里没有人哦,不然可能就有人掉下去了哦。我就怕在旁边的田里走,如果突然又垮了,还难拉上来呢。让胆子大的男人去下田吧。”
  大坑所在的水田,是60岁的村民刘秀英家的。她说,大坑里面有多大,谁都不知道。田里的水都流到坑里去了,坑四周的泥也流了进去。她在坑口四周垒起了一圈泥坎,挡住水流。不过,现在她还得每天给田灌水一次,“水消得快”。
  坑在水田里,周围也没有竖立警示牌。村民最近都担心调皮的孩子踩进水田里,一不小心掉进坑里。
  调查结果
  大抽地下水、勘探爆破是祸首
  为了弄清“天坑”形成的原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特别请了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工程师刘俊贤等4位省内知名地质专家,到2处“天坑”实地考察。
  专家勘察发现,两处天坑深度差不多,大邑那处有1.5米,崇州的有1.3米。但这两处“天坑”属于正常地质现象,与地震前兆没有关系。其中,大邑新场镇的“天坑”,是由于常年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砂卵石层中的细粒砂逐渐被地下水带走,这使得砂卵石等颗粒较大物质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被架空了。一旦地下水位变化,而5月又是雨季和水田灌溉季节,在地表水不断渗入的情况下,地面因此发生塌陷。其实,此前有拖拉机已经在此处遭遇“陷阱”,但没有引起注意。
  至于崇州怀远镇的“天坑”,专家发现,这附近几米内,曾在2007年时经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当时进行勘探时,施工人员进行过爆破,也使用过钻头钻探。地下卵砾石层的结构疏松了,在一定深度的范围内形成架空。同样由于降雨和水田灌溉的影响,导致“天坑”出现。这个“天坑”产生后,还向外喷出水柱,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塌陷后卵砾石层中孔隙体积缩小,地下水流通不畅而导致的。
  “其实两处地面塌陷都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地质现象,并不少见。”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出具了初步的建议书,建议坑洞周围不小于3米的范围内都应拉上警戒线,竖立警示标志,防止小孩掉入坑洞。此外,还要加强监测。
  专家问答
  规范施工行为 避免“天坑”产生
  昨日,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工程师刘俊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细解读“天坑”频现的原因。
  问:最近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天坑”,大邑和崇州更是连续产生,有不少市民怀疑是地震前兆,你怎么看?
  刘俊贤(以下简称刘):这和地震没有关系,和极端天气也没有关系。雨季是间接性因素。大邑和崇州出现“天坑”的位置经过勘验都不属于断裂带。如果断裂带上出现这种情况,的确值得警惕。但处于非断裂带上发生的地面塌陷,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天坑”的产生是人为造成的,雨水和灌溉水加速了“天坑”产生的速度。
  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因素引起“天坑”出现?
  刘:抽水、放炮都有可能引起地面塌陷。这个不仅出现在农村,城市也有可能发生。工程施工不规范都有地面塌陷的危险。比如说,如果工程施工,降水孔小于一个规定的标准值,就有这种危险。施工附近的地面不仅可能出现塌陷、沉降,也有可能出现裂缝。这次崇州出现的“天坑”,是由于放炮爆破引发的,当年放炮的中心点位离这次塌陷的地面距离仅为2米,“天坑”周围都是有裂缝的,水就顺着裂缝流下去了。
  问:如何才能避免“天坑”的频频产生?
  答:关键是建设部门应该规范施工行为,比如施工时含砂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施工要提前布置好红线,安全距离是15米,如果离建筑物或重要地段近了,就不应允许动工。
  本报记者:赵倩 余文龙
  地点 深度 成因 结论
  “天坑”1 大邑新场镇1.5米常年大量抽取地下水,冲走土层砂粒 正常地质现象
  “天坑”2 崇州怀远镇1.3米附近地震物探勘探,爆破使土层变松 正常地质现象
  相同点地下卵砾石层被架空,地表水(主要是雨水、灌溉水)不断渗入,地面发生塌陷
  鉴定人: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工程师刘俊贤等4位省内知名地质专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金雕时速240公里猛扑向猎物瞬间 中央电视台第一代女播音员自述文化大革命悲哀经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9:35,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