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779|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子兰 发表于: 2011-2-13 12:50:3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人物·人事水磨大夫第

 [复制链接]
  大夫第,房屋宅名。明清时期,中下级文职官员的私宅一般叫“大夫第”。“大夫”也指“进士”这样的书生文人。清康熙25年,水磨人吴子侯当时在广东惠州做知俯期间,回来在禅寿街修了这座光宗耀祖的“大夫第”。关于“大夫第”旧主人吴子侯的生平,除了镇上一些上80岁的老人多少知道一点外,70年代后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遗闻轶事,也是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老人的摆谈中,星星点点串捞起的小部分。据说,吴子侯修好“大夫第”后只回来过一次,仅住了三天。
  在5·12大地震中,原本破损严重的“大夫第”,几乎毁损殆尽。是广东的援建者,不忘国忧,用爱心和慧心,在短时间内,就重新建造修补了这座古宅院。
  新建的大夫第宅子,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无论是建筑材料、都遵从史料记载去修缮,施工中完全使用传统原料,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历时半年时间,将“大夫第”修缮一新,保持了当年二进四合院布局,门楼式悬山顶;穿斗式梁架;前厅、正厅和左右厢房;四水倒塘的天井,展现这了这座故居的历史风貌,再现了它建筑的辉煌。今天,这个默默无闻的羌山小镇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因为这座古老宅院不但记载了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它更记载着那个时代的乡土历史和它的故乡和故乡现在发生的一切。
  真可谓:斯人已逝,屋宇犹存。这个曾在广东惠州做过知府的水磨人吴子侯如果地下有知,不知他将作如何感想?大夫第不仅带给现代人独特的感觉,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宅院,也承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话说300多年前的水磨镇有个不起眼的牛塘沟村,村中只有三户家人,都以农耕为主,间或一些农业副产品买卖。这其中一家姓吴,五辈同堂,连老带少共有11口人。平时种着两亩2分包谷地,另有一片茶山,遇上风调雨顺的年生,卖了茶叶,换了油盐布醋钱,再精打细算,一年下来有时还有余钱。不算富裕人家,也是小康有余。
  这吴家祖上本是陕西羌州古镇青木川人,早年家道殷实,知书能文的人也出了几个。明朝末期,羌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被明政府疯狂镇压,几乎杀绝。没有被杀和侥幸逃脱的羌人也只好隐名埋姓,改羌为汉。吴家就这样由羌族成了汉族。由于战乱和饥荒,家道渐渐败落,人口也渐不济,吴家老大只好离家下川,替人背背子为生。
  吴老大为人忠诚老实,吃苦耐劳,深得老板欣赏。老板是个有义之人,眼看他已30有余,这背背包子的苦力也干不了几年,眼下也没有成个家 ,就寻思着给他找个女人。可吴老大人穷,找内地人难,只有在山里面找个合适的羌族女子还比较现实。恰巧老板有一生意上的朋友家住水磨,就托他为吴老大找个女人做老婆。老板朋友就在水磨高半山寻得一贫苦女娃准备说给吴老大为妻。那女娃家人生了六个女子,没有个男孩,一心要找个上门郎,见有人说亲,就要求吴老大当上门女婿,可是吴老大不愿意就此离开有情有义的主家,再说老板也不愿意吴老大离开他。那家女子见吴老大人长的结实,见了她还羞涩得像个大姑娘,很是喜欢他,就和家中吵闹,要嫁给吴老大,不愿意在山上住家。女家人想想自己有六个女儿,也不在乎这一个嫁出去,也就依了女儿嫁与吴老大为妻。
  吴老大娶了此女,把他接到灌县城中,在老板柴房边搭了个偏偏暂且安家,老婆也锈点鞋面,小孩帽子围腰等针线绣工,两口子日子还将就过得去。十年后,吴老大背包子也没有力气了,也总不能在老板家的偏偏常住,想买一处房,也没有那么读的钱,就和老婆商量,回水磨去,那里偏僻,或许能有个安身地,好在自己也有一点而小积蓄。这样商量后,在老丈人安排下携带妻儿,找到一个叫“牛塘沟”的地方,交了几钱碎银给水磨乡俯官吏,作为荒地税钱,吴老大就在此开荒种地安下家来。


  此地有一水塘,塘中水有天生奇功。耕牛喝过此水一段时间,能消除牛温病魔,如用水洗癯牛身外伤及寄生虫,3、5天立马见效。即使牛没有病症,常饮,也会少生病。山村乡民,多有与世隔绝,也不懂什么诗词雅句,随口就把这条水磨叉沟叫做“牛塘沟”
  牛塘沟虽然不大,平坦地巴掌那么大没有几个,都是山坡荒林。因为有了这么一塘好水,名声也不小,方圆百十里地的农户但凡牛有了问题,都牵来此地饮水。庄稼人活路多,牛要饮几天水才得好,家里活路耽搁不起,就请吴家帮忙照看几天,吴家人从来就不推辞,精心尽力帮别人照看牛。后来,四方的人来的多了,牛多了,还是请吴家照看。人家也不好意思老让吴家人免费看牛,就拿些铜钱小费答谢吴家。吴家从不受人银钱,可大伙心中不忍,就趁牵牛来饮水机会,带些家中鸡杂猪脚之类送给吴家。人家老远八远的带了东西来,吴家人也不好再拒绝,只是好酒好饭招待了牵牛人以作答谢,吴家仁义名声也就此传开。
  时光匆匆,吴老大在此立业又是多年,眼看儿女成家,人丁兴旺,这年吴老大已经是快满100的高龄老人,家里又一喜事传来:吴老大嬷孙媳妇又添一白胖小子。 吴老爷子见这和自己相差了五代的胖小子,又是高兴又是感概。高兴的是老天总是眷顾他老吴,使他吴家香火代代不断;感概的是早年的离家背景艰辛度日,几滴浑浊的泪,不由滚落在他那沟壑纵横的老脸上。
  家里上下人都很敬重老爷子,要他给这孩子取个名字。吴老大虽说没有读过书,但年轻时常年外跑,也算见了些世面,在灌县城的时候,没有事时就爱到南桥去听评书,也知道些古往今来的轶闻遗事。再说也是有祖上的根子,也粗略通文。看这小子长的眉清目秀,也不是个种田不如耕地的身板,不如培养他好好读书,将来万一有个一官半职,也不愁他一身衣食,就叫“吴子侯”吧。“子”是他老吴后人的意思,“侯”是盼望此儿将来能光宗耀祖。家人见老爷子快100岁的人,头脑还如此清晰聪慧,一家人欢天喜地,尽心尽力的好好看顾这个小儿。在他呀呀学语时,吴家就请了私塾先生在家教他启蒙之书。


  吴子侯也不负家中重望,从小就显示了读书的天赋。三岁能背《百家姓》;五岁能默写出《弟子规》、《三字经》、七岁能代人书信;9九岁能吟诗做赋。邻里邻舍,都说吴家祖上集德,出了吴子侯这样个神童。吴家自然得意,凡是粗脏重活,都不要他去干,一心培养好好读书。年纪稍长,家中又倾其所有供他外出灌口念书。
  吴子侯从小被家人宠着,又被乡邻的赞美包围着,不免有了自大骄傲的情绪。就有些看不惯这里人的粗陋贫穷。一次一个放牛老汉请教吴子侯《诗经》一书是怎样编成的?
  吴子侯不肖地飘了一眼这个穿着麻布长衫,包着白色头帕,满身散发着刺鼻兰花烟味道的羌族老农民,心想你也配和我谈《诗经》?就故意说《诗经》是寺庙里一个老和尚编的,不然怎么叫“寺经”?谁知那老农正色道:“吴家娃娃,你是嬉弄老汉还是考我老汉?《诗经》怎会是老和尚念经打坐之物?不可亵渎,不可亵渎”!吴子侯还想逗下老农,就说,不是“寺经”是什么呢?谁知那老农说出一番话,把吴子侯唬了个四仰八叉。一个不起眼的老农民,怎么就吓唬到了神童吴子侯?且看下文──


  老农吧嗒着兰花烟,如数家珍道出一番话来:
  “《诗经》是‘五经’之首,五经是什么呢?就是《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诗经》是最早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小雅》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也称《诗经》,也称《诗三百》。《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合称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 至于怎样编成,有说孔子的,有说王者采诗的,依老汉看来都不是,我也不知道怎么个说法。古人都说不清楚的事,哪还容得我老汉来说? 不过诗经里很多和我们羌族唱的山歌,盘歌很想像,如果有人考证,说不定还真是古羌人写的也不晓得。”
  吴子侯听罢老汉这一番话,惊得匍匐在地,头如捣葱:“子侯一叶障目,有眼不识泰山,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老汉忙扶吴子侯,连声说:“哪敢,哪敢,老汉一山野莽夫,整天和牛打交道,略识几字,读了几本书,都是皮毛。刚才实是狂妄卖弄,还请学子原谅”。
  这吴子侯那敢轻易起来,不停的老师老师的叫。老汉见他不起,无奈说道:“你先起来,我说一句你听”。
  吴子侯这才起来,毕恭毕敬站在老汉身边。只见老汉套好牛绳,意味深长地对吴子侯说:“山外青山楼外楼,爱诗寂人文笔秀。 尚使清照今犹在……学子,你来续!”
  吴子侯不愧是饱读诗书的人,顺着老汉的韵,押了一句:“愿研笔墨为君逑。”老汉哈哈大笑,对吴子侯说:“吴家娃娃,我放牛去也”!说完,牵着牛,伊啊呀地唱着山歌向青草茂密的地方走去。


  吴子侯如梦初醒,这才知道天外有天的含义。想自己三岁启蒙读书,如今已是十年。读的史书经文够平铺整个水磨的所有土地,而一个放牛的山野老汉的知识竟和自己不相上下,那该有多少人比自己强出百倍!子侯啊子侯,你在乡人面前充什么能人?
  想到这些他羞愧难当,暗下发誓,一定苦读,也不辜负家族重望和白发父母为供自己读书的辛勤苦劳。
  从此以后,他再不在人前显示自己。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在他20弱冠那年,进了乡试,三年后进京城会试,又中了前300名,入了贡生。以后殿试考试,三次名落孙山,最后终于考进三甲进士,次年被朝廷派往广东任惠州知府。


  清康熙25年(公元1686年),吴子侯回到家乡牛塘沟,见父母都已年迈,牛塘沟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就买下水磨街处一台地修房造屋。台地离寿溪河50米,高出河面20米。看的人都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将来吴家还有大发达。吴家后来究竟是不是乡人说的大发达了呢?这个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在300年后的今天,“大夫第”真的发达兴旺了。
  当年修建此宅,历经两年才建成,包括花园在内,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门门框上方,刻有“大夫第”三个大字。为二进式四合院二层楼建筑结构。房顶飞檐翘角,楼上楼下走廊为雕花栏杆,楠木扶手,黑桃木排窗,整栋建筑显得宽敞明亮,玲巧典雅又不失庄重气派。正厅高大轩敞,厅前天井四角分别放置四只整石錣錾出来的石缸。石缸外壁雕有麒麟、乌龟、喜鹊、梅花鹿等吉祥物。平时养鱼,急时用以防火,防火是主要用途。后厅靠山坡地,是片园林。园林翠竹葱绿,大概不忘牛塘沟那片茶树林,竹林前又栽满茶树,各有四季花草,月月花香不断。
  如此富丽堂皇的士绅阶层府第,让那些祖辈以土石茅草为居室的水磨人着实开了眼界。吴子侯也算是光宗耀祖,让吴家,在地方上挣足了面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罗子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罗子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无言斋随笔:舍与得 春晚
2# 四姑娘山
 wuchongyis 发表于: 2011-2-13 16:41:4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哦?莫得图片?整点图片学习学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1-2-13 19:52:18|只看该作者
哦?莫得图片?整点图片学习学习?

wuchongyis 发表于 2011-2-13 16:41

同感
4# 金佛山
 孟良 发表于: 2011-2-13 20:06:03|只看该作者
同感

雷康 发表于 2011-2-13 19:52

同样的感觉感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司馬昭 发表于: 2011-2-14 16:13:46|只看该作者
洛帶也有個什麽大夫第吧
6# 青城山
 楼主|罗子兰 发表于: 2011-2-14 17:49:39|只看该作者
等我i照了片再贴上来。不过要慢慢等,那个时候不要冷了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8 04:02,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