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3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7225305 发表于: 2011-5-12 17:23:0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盐亭出土的刻划符号

 [复制链接]
嫘祖千古谜(之十)

──天山

盐亭出土的刻划符号

是中华始源文字
  清末,四川省盐亭县出土了一方完整的界碑石,当地人称他为“蛮碑”。碑上刻有五十多行似文字的符号。因遭兵祸丢失。一九二九年又再现,其碑下半文字已磨损,文字不易辨识。现存有半节石碑刻划符号拓片于世。(见封二图)
  一九九五年,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一书中载文论说:“四川盐亭县曾发现一块完整的界碑,上面刻有五十行类似文字符号,都与半坡彩陶刻划符号相类似,这些都是属于四五千年前龙山文化或青铜器时代文化的遗存”。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我国文字究竟起源于何时,他与刻划符号有什么关系,学术界对一问题多有争论。但不管怎样争疑,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与正在为使用表言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是一致的。
  据《世本》、《韩非子》等古文献记载,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仑颉,沮诵所创造的。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仑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虽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仑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文字经过长期演进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然而,从《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的记载。表明,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记事,比黄帝时代早很多。
  目前,中华土地上各处遗址出土的陶片和祭祀物件上都有不少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汉字的起源地域广泛而多元,他是远古人们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用来记录语言、物体、事件的符号系统。直到商代,才发展为成熟的文字。殷商时代的文字除了用毛笔写在简册之中外,其他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以及陶铸和青铜器上。商代文字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
  刻划符号是一种处于前文字阶段的符号体系,具有一定表意和简单的记事功能。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他与汉字的起源有直接关系,但是其主要思维特征和符号的构成方式与汉字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说我国出土的大量刻划符号是中华始源文字。
  巴蜀大地近年来出土了不少符号的刻文。大多是古代巴蜀人们的记事符号。
  文字学家李学勤认为:“我国先秦文字,除汉字外,可确定的只有巴蜀文字”。
  巴蜀刻划符号分为:巴蜀图语和巴蜀符号两类。巴蜀符号是一种文字,而巴蜀图语是不是文字,还有人在怀疑。
  盐亭出土的50个界碑刻划符号,经研究与半坡彩陶刻划符号相类似。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的刻划符号。
  吴前衡教授不远万里来到盐亭解读了界碑符号中最后六个符号,是形制规整的数字卦。可依惯例将它们作卦象的形式:1、六六六《说卦称坤》;2、六一八《说卦》称“坎”;3、七五八《说卦》称“兑”;4、八五一《说卦》称“巽”;5、五八六《说卦》称“艮”;6、一六八一六《同易》名“澳”。
  数字卦若出于殷周,自不稀奇,而盐亭的五十多个符号的完整界碑属于四五千年龙山文化时期,其意义就非同凡响了,比殷墟早千年左右。自张政烺先生于一九七八年首次释读出数字卦以来,所有数字卦的年代皆不越出殷墟,而盐亭的数字卦的存在将其历史上溯千年左右,这将为易学史划出一个新时代。
  自古以来,数字卦被称作为神奇天书,因为它奥妙而科学的理论,在世界文化上是史无前例的。但它的起源问题,从古至今,歧议不少,从未停止过探索。
  一曰:起源于古天文学。二曰:起源于文字。如古字的坤、坎、震,兑而衍为八卦。
  三曰:八卦是伏羲时代的八个官的符号。四曰:八卦起源于占卜,仿占卜的龟兆而来。五曰:八卦源于数字,古代记数的方法是划道道,一划一,二划二,总之八卦的起源问题十分复杂。要考证八卦,数字卦的起源,总离不开伏羲画八卦,可以说伏羲是我国数学的鼻祖。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就是最早受我国八卦启示而发明计算机,使用二进制,震惊了世界。可见盐亭的刻划符号所隐含的上古文化内涵之博大精深。
          盐亭出土的界碑刻卦符号是当时人们认识自然界和记载自身活动保存下来的重要证据,是我们今人探索上古人们智力发展的宝贵资料。他为盐亭古为西陵国之地的研究在时间和地域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巴蜀和中华始源文字形成的重要组成部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7225305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7225305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7225305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7225305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7225305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7225305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麻秧乡纪念仑颉的“惜字”牌坊 蜚声天下的西陵古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23:03,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