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都来说,软件产业正成为一个不断长大的雪球。 雪球来自于成长中的本土企业和不断涌进的外来资本,而在雪球背后的推动力,则更多地来自于当地政府。 4月1日,成都市政府酝酿长达两年的《成都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 虽然《意见》晚于国内部分城市,但仍被视为当地政府加速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发力信号。 资本西进 “前几天有朋友告诉我,成都是一片神奇的地方,插一双
筷子在地上,很快就会发芽、长大,然后绿树成阴。” 4月4日,SUN全球首席科学家葛明瀚坐在成都一家酒店的沙发里,双手比划着说,“我感觉到,现在成都正在将这种神奇与5000年的中国文化融入到软件之中。” 第一次到成都的葛明瀚是第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的嘉宾。为同一目的赴蓉的还有金蝶总裁徐少春、用友总裁何经华、甲骨文华东及华西区经理李绍唐等。 4月3日,陈永正前往成都高新区孵化园,宣布由成都市政府与
微软合作共建的成都微软技术中心正式落成。 这是自去年接掌微软中国后,陈永正代表微软在四川的第一次“实质投资”,也是微软第一次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类似项目。之前微软虽在北京设有技术中心,但却为其全资所有。 根据双方今年1月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成都微软技术中心由成都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总投资逾千万元,将面向四川省及西部地区提供基于微软平台及相关系统的信息安全服务、研发支持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测试服务。 虽然成都不乏信息安全等软件行业的佼佼者,但公认的看法是,近年来西进资本大量涌入是成都软件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西部地区软件人才最密集的
中心城市之一,成都成为跨国企业西进的首选目标。 2001年1月,摩托罗拉成都软件中心宣布成立。成立后仅21个月,这个软件中心便顺利通过国际权威认证CMM(能力成熟度模型)5级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CMM顶级认证的软件开发机构。 今年4月2日,摩托罗拉执行副总裁吉恩·戴莱尼赴川访问,表示将在成都开展3G研发。这也成为摩托罗拉正式启动3G中国攻略的标志事件。 到目前为止,已有东软集团、神州数码、金蝶软件、用友集团、
联想、宝信软件、中软、中科软集团、哈工大软件等60多家国内软件企业在成都建立分公司;知名外资软件企业在蓉机构也达到20余家,其中包括微软、摩托罗拉全球软件集团、IBM、SUN、甲骨文等。 《意见》突破外包瓶颈 外资西进带动了成都软件产业的兴起,但更多的问题也因此出现。最大的压力是吸引外资进入的城市竞争在不断增大。 “一般跨国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都会有好几个城市备选,各个城市给出的优惠条件一般都差不多,最后的结果往往决定于细节。” 成都市一位招商负责人说,跨国企业更看重政府效率、当地产业发展环境等问题,这常常成为决胜的关键。由于成都本地软件企业相对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因此难以形成产业聚集力。 4月1日出台的《意见》,正是鼓励当地软件产业发展措施的最新文本。 自18号文件出台后,
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在2001年便相继出台了各自的软件产业鼓励政策(见相关资料)。 “和以上城市比起来,尽管成都《意见》出台的时间较晚,但成都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酝酿时间经历了数年,其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成都市信息办副主任杨仕清强调说,“其他城市的鼓励意见也给了我们广泛的参考空间。” 自18号文件出台以来长达3年的时间里,成都市科技、信息、经济、财税等部门先后参与调研,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如何切合成都市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推出扶持政策。 在各城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中,都规定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软件产业发展。 “据我了解,上海的安排是包括软件基地专项资金在内,‘十五’期间一共投5亿元,而深圳是每年1.5亿元。”杨仕清说。 相对于软件产业成熟的沿海城市来说,成都的资金扶持力度小一些,每年才3000万元。但在西部地区,这样的资金规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同是西部中心城市,目前
西安这一资金的额度是每年1600万元,重庆是每年2000万元。 据杨仕清介绍,除了这笔资金外,成都高新区等部门还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软件基地建设。 而在《意见》的具体扶持政策中,成都市提出了更多针对当地软件产业发展瓶颈的解决方案。 一个例子是,在成都目前的软件发展方向中,海外软件外包市场是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按照国际惯例,发包的软件企业大多选择有CMM认证的企业合作,而仅通过这一认证所需要的费用就需要以百万元计。大多数国内中小型软件企业无疑难以承受。 而目前成都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软件企业仅140余家,占当地软件企业总数的不足5%。 针对这些问题,成都市在《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软件企业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和CMM认证。对通过CMM II级以上认证的软件企业,予以一定金额的奖励。” “说是奖励,其实也是补贴企业的认证费用,为企业‘减负’。”当地业界人士分析说。 除了这一政策外,《意见》中通过财政补贴为软件企业减负的条款亦屡屡出现。 《意见》称,“十五”期间,成都市本级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用于软件产业发展;对取得国家、省软件产业计划扶持的项目,由受益地方政府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匹配资金支持;对经认定进入高新区的软件企业,从入园纳税注册之日起3年内,由受益地方政府财政予以扶持,或对工作房租金予以补贴等。 软件产品年出口额超过50万美元的软件企业,或注册资本达到100万元
人民币且有软件产品出口的软件企业,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享有软件自营出口权。 “数字娱乐”为主业 尽管《意见》4月1日才出台实施,但成都市面向软件产业的优惠政策,早在此前便向企业敞开。作为下一步棋,软件产业升级布局已经提前展开。 “今后几年内,成都软件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发展: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娱乐软件、
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外包。”4月4日,成都市副市长
郝康理对记者说。 成都一直是国内信息安全软件业的领头羊之一,
英特尔入驻成都后,与其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显然也获益良多。 在数字娱乐产业中,成都已经抢占先机。成都是全国首个推出网络游戏电视节目的城市,数据中心机房内已有上千台网络游戏服务器,网络游戏爱好者超过100万人,平均在线人数超过10万人。包括上网服务、游戏分销、点卡零售、网上支付等在内的娱乐消费市场每月有上千万元的市场规模。 据郝康理透露,今年四川将有超过
十所大学新开设数字娱乐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4月5日,在成都软件合作洽谈会上,主要涵盖以上内容的近60个成都软件招商项目集体亮相。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我们的政策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在集中打造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公共平台。”杨仕清说,成都市的扶持机制会更多地向产业链而不是单一企业倾斜,通过打造公共平台引导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合力打造产业链,并迅速形成产业集聚。 一个最新的案例是4月4日,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园揭牌,该园计划建立中国第一个关于手机游戏的城市孵化器平台。 成都市政府今年也将申报国家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打造数字娱乐竞技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据了解,全球三大IT展(Supercomm、Cebit、Comdex)之一的Supercomm也与成都市贸促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如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Supercomm将与成都软洽会合而为一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一次IT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