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844|回复: 1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4 22:55:4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名人著名画家张采芹小传

 [复制链接]
⊙作者:罗昌一

  张采片先生,原名学荣,1901年10月29日生于江津县几江镇.布市街的一个小商家庭,九岁时父亲病故,上无伯叔,下有幼弟,又乏家产,惟靠母亲维持生计,家境十分困难,十四岁时,。母亲又病故,情况就更加艰难.他在贫寒的条件下,携带幼弟设法谋生,同时勤学不辍。经过几年,有了微少的积蓄,便于l917年2月,与弟学仁同时到白沙报考聚奎学校;这时他虽已十六岁,仍毅然与弟一起入学,就读聚奎高小十班。他刻苦学习,尤喜学画,当时聚奎学校学风浓厚,他的同班同学中成绩优秀。不乏其人.如陈方级(后成为国内著名的昆虫学家,曾任农科院植保研究所所长,《重厌市志》编委已将他列为人物传主之一)、胡秉高等,而采芹兄弟及另一张姓同学却每期均以成绩领先保持班上的前三名,在同学中号称“前三张",深得校长唐定章和刁焕祖等老师的赞赏。每期由学校发给奖学补助:免收学杂费。三年半后,他从聚奎高小毕业,考入江津中学。l922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招生,他想去报考,但这时还差两年才毕业,尚未取得学历资格.老师罗钟灵知道后,了解他的真实学识,便积极鼓励,并代他借得已毕业的学生张采芹的中学毕业证书去报考,录取入学后,他从此更名为张采芹。于是江津县有两个彼此关系很深的张采片:(另一个张采芹先生后从事教育工作.在江津县内比较有名气)。1925年,他在上海美专毕业后,即回四川到成都从事大、中学校艺术教育。历任四川美专、艺专.女美、女师、省师、联中、高师、师大、川大、南虹、树德等校美术课教师,他一面勤恳教学,一面勤奋作画,学识、艺术口益精进。
  这时:他刚开始工作,收入不多,既要归还读书时友人资助的积欠,还要供给弟弟就学的费用以实现兄弟分先后升学的夙愿,其弟学仁,当时住南京东南大学,北伐时因病返川,任教雅安师范和四川公学,惜不久即病故,友人将其诗文收集,’在上海印有《志颜遗著》。二十年代后期,采芹先生画艺即已有成,他致力国画,尤擅长花鸟画,造诣甚深,得近人吴昌硕神理而又有所创新。1929年,上海金城美术工艺社即出版了他的《采芹画集》和《采芹近墨》.1931年,聚兴诚银行邀他去办理储蓄宣传。他同时.仍在川大、省师、女师等校兼课。在聚兴诚银行的祠堂街办事处楼上,他设有一问画室,每日工作之余作画不息,成都的国画家也多到这里和他交流画艺,抗日战争期中,大量文化机关迁川,顿时成都人文荟萃,这时,采芹先生担任四川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兼管总务,他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战,慨然资助抗日活动,把美协的活动开展得很出色。
  他帮助许多来川的美术家在美协举办画.展,他大力筹措经费,切磋办法,直至共同泼墨,总是不辞辛劳,尽心尽力。在昆明的潘天寿先生不能亲来成都,寄来许多作品,采芹先生独力承办,为潘先生举办了画展,他的学识、艺术、人品,深受美术界同行的尊敬。许多艺术名家,如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关山月、刘并渠、黄君壁(台湾美院院长)、周千秋(美国中国画院院长)等人都和他结下了珍贵的友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鸣天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周鸣天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苹果iOS 11.2.5正式版更新内容大全 王金忠:《春色满园》
2# 四姑娘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5 22:19:3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学识、艺术、人品,深受美术界同行的尊敬。.许多艺术名

家,如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关山月、刘并渠、黄君壁

(台湾美院院长)、周千秋(美国中国画院院长)等人都和他结下

了珍贵的友谊。

他和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交往很深,谢无量(孙中山先

生的秘书长,后任国家文史馆副馆长)曾写诗赠他,.诗云:

“张姓连天故绝伦,益州图绘久清新,寻常花乌堪娱性,莫羡,

君家画虎人,把三位大画师相提并论。张善孖善画虎,抗战中

游历海外,’卖画募捐,支援抗战,l 9 4 0年病故后,

采芹先生亲作挽视联致悼。联日,

“天地为之久低昂,挺身巴蜀,写照山林,扬虎威而砥

砺壮志,‘,大长精神,“看今旧遗墨_淋漓,悬壁能惊风雨;

丹青不知老将至,邀游海外,伸张正义,凭兔颖以济国多金,

‘未私囊橐,待他年敌尘净扫,论功应图凌烟。‘’’

四十年代,张大千长住成都,他们都正当壮岁,画艺已

经大成,仍然经常在一起切磋探讨。l 9 4 4年中,一次.采

芹先生听说张大千新得异鸟“雪鸦”,这只老鸦与一般的乌

鸦不同,全身羽毛洁白如雪。他便约友人前去观赏,一见之

,画兴不禁油然而生,便在大千先生的画案上当场写生。

画成后,’大千先生立即欣然挥毫着墨,在画上添作树干绿

叶,又题上一段话;

“甲申三月廿六日,友人从青城携雪鸦见赠,君墨、采

芹、孝慈诸公来赏。采芹道兄对影写生,命予补老干新绿,

并为记之。大千张爱。”两位大画家合作的<雪鸦图>,采

芹先生珍藏了一生。l 9 8 2年,两张都是年过八十的老人,

各处一方,彼此思念不已。寓居台北的大千先生特意作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5 22:20:10|只看该作者
幅西蜀名花垂丝海棠图,命他的女儿张心瑞经美国带回成都

赠送给采芹先生。画上题有:   ’    ‘

"七二十一年四月写呈采芹道兄赐留,老病缠身,眼昏手

掣,、不足辱教,聊以为念耳。大千弟爱,八十有四岁,台北

外议座摩耶精舍”。    ’    .

又在画的两则写绝句一首:

“锦绣果城忆旧游,昌州香梦接嘉州。卅年家国关忧乐,

画里应嗟我白头。采芹老道兄教正,大千弟爰。”

这充分表达了大千先生怀旧友、恋家乡的情怀。1 9 8

3年,大千先生病入医院,采芹先生非常关心,闻讯立即致

电慰问。大千先生逝世后,采芹先生深感悲疼,写了《画苑

宗师、家乡故友》一文在报上发衷,并作挽联一幅以寄哀

思,.联日:

“是画苑大宗师,别开生面,绍往昭来。兄弟情数十载

间,写意花枝还赠我。    ..

。为中华文明使,遍历他邦,.扬声播艺。曰月潭三千里

外,招魂锦水遽哭君。”    。

:采芹先生与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友谊也非常深厚,抗

日战争期中,徐先生主持当时已迁重庆的中央大学艺术系。1

94 2年前后,:为教学和举办画展等事,数次率领学生到成

都,徐先生与采芹先生订交后,经常到他的画室走访,见他正

在作画时,便热情鼓励,有时即席挥毫,为他题辞作记.有时

徐先生就在他的画室作书画,曾画一幅小猫,书录一幅李清

照的《重九·醉花阴》以赠。徐先生多次来画室,总见采芹

先生勤苦创作,感触很深,一次,主动为他写一条幅,文为:

“故天将降大任予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4# 金佛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6 22:09:14|只看该作者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借这一段盂子的话,表达了对采芹先生的赞扬和期许.有次适逢中秋节,徐先生对采芹先生谈到他与张大千应邀为余中英画了文武钟馗图数幅,均极生动传神。高兴之余,提议愿为采芹先生画一幅素描像.不久,即画成一幅全身素描像,后来,还由谢无量、刘咸荣(民初成都五老七贤之一,善书画)、黄雅荃(诗书画俱有名,成都画画师) 三人各赋诗一首,题写于上.陈配德还作长歌一首以记其事,l 9 6 2年,徐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与采芹先生来信,告诉北京悲鸿纪念馆尚缺乏素描人像,希望能将此画让予。于是,此画寄去北京陈列. 1 9 8 3年,在徐悲鸿逝世三十周年时,采芹先生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徐先生的书画真迹在报刊上影印发表,同时写了《艺术大师徐悲鸿》,这篇文章,以抒发他怀念之情。 建国后,采芹先生被调到沪州聚兴诚银行,后转入人民艮行工作, 1 9 5 4年,又调到隆昌一中、隆昌师范执教。这年,笫二届全国美展,展出了他的墨竹,后为文化部收购送日本展览。1 9 5 6年,他的作品参加四川省文化局举办的“四人画展’,大获美术界好评。 “文化大革命”中, “四人帮”把花鸟画诬为“封资修的东西”·,采芹先生并不因此辍艺,不仅自己坚持作画,而热心指点向他求教的国画爱好者,1 9 7 3年,他已年过匕旬,几次申请退休,均未获批准,但准去成都居住。l 9 7 9年,获准退休。这时,他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成都画院画师,成都市政协委员.次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司盟. 先生善画竹,用力至勤,功夫至深。谢无量有诗赠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6 22:09:59|只看该作者
"金天梦雨锦城寒,丛菊离披不忍看,¨暂喜丹青逢市隐,殷

勤为写竹千竿”。、他晚年更善画竹。  l 9 8 3年,我到成都

内姜街他的寓所拜望他,话题谈到竹时,他说:“一个艺术

家,应该是胸怀博大,具有崇高的理想、抱负和深厚的感情、.

修养。尽管有时个人遇到艰难困苦,也毫不退缩屈服,总是

把一切寄托和融化在自已的艺水作品上。古人说:‘宁可食

无肉,不可居无竹’。画竹,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他这种

对崇高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渗透在他的作品和画艺之中,

每逢登门求教画竹的人。他总是先讲竹的高风亮节,然后才

讲如何观察竹枝、竹叶、竹梢以及落笔的方法。美术界评论

他说:  “所画的墨竹,老干新枝。心到笔随,虚心劲节,寄

意无穷。所画的风竹苍劲挺勃,晴竹姿态万千.雨竹苍翠欲

滴,露竹郁郁葱葱,其竹节或长或短,竹竿或粗或细,竹叶

或疏或密,竹枝或斜或直,都不离‘虚心劲节、亦刚亦柔’之

意.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运笔简炼却又饶有生趣。”三中

全会以后,他虽年近八十,却象冬去春来的新竹一样地生机

勃勃,短短的两年间,先后创作各种美术作品一千八百多

幅,除送省、市展览外,还供国内外报刊刊出。他特意刻一

印章,上为“久沭东风持晚节,同沾雨露育新篁”,说明了

他这时的心情.

1 9 8 3年,为纪念郑成功光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北

京中山书画社举办了书画展览。采芹先生为感佩郑成功的民

族气节,作了一幅《竹》参加展览,他托竹寄意,在画上写

道:

凛凛英雄气,铮铮民族光.

劲节凌霄汉,荣名震八荒.
6# 青城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7 21:31:53|只看该作者
采芹先生的画曾经两次作为外交礼品送给外国元.一

次在l 9 7 9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出访英国时,带

了他的<墨竹图>赠给英国女王依丽莎自二世,后女王将此

画陈列于英国皇家博物馆.

。  另一次在1984年,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指名

求画,通过外交部及美协提出希望能得到张采芹画家所绘的

《紫藤》。国王来华访问,在成都逗留期间,专门接见了张

采芹先生,并由采芹先生的二子张思仲担任翻译.(1 9

7 8年,张思仲同志经卫生部选拔,曾前往瑞典诺贝尔奖金

所举办的卡洛林斯医学院,研究细胞遗传学两年,  1 9 8 o

年结业后返回四川医学院工作。  )采芹先生先以将所绘一幅

中堂画《紫藤双燕图》奉赠国王,国王对之赞赏不已,并将

此画摄制成彩照回赠给采芹先生。

采芹先生与白屋诗人吴芳吉友谊异常深厚。诗人为聚奎

学堂第一班学生.比采芹先生早毕业十年,但仅年长五岁,

采芹先生在聚奎读书时,诗人即已蜚声国内。,l 9 2 9年,诗

人被成都大学聘为文学院长,主讲新诗。当时,采芹先生在

成都师范大学执教,二校同在旧皇城至公堂内。于是,两人

经常交往,采芹先生了解到成大校内外新诗爱好者喜读白屋

诗人的诗便联系美利利印刷公司代印《白屋吴生诗稿》‘二千

册,每天由诗人课馀亲去校刊,作为聚奎学校丛刊之一出

版,自屋诗人倡议,将上海金成工艺社出版的采芹画集》也

作为聚奎学校丛刊之一出版,诗人按五星聚奎之意,设画计

一幅聚奎校旗于其上,并作一诗代序。序日。    。

“诗经丽草鱼,楚辞芬草木

张君笔两兼,首首看尘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7 21:32:32|只看该作者
绘事等文章,并贵性情足。

休疑玩物心,应作风骚读。    .

黑石山同学多能以一艺树立国内,采芹则树于美术者.

也。展览近作,佩服佩服。

诗人又约同友好,为采芹先生代订一画例,并亲自作一

文,文中有一段赞扬采芹先生画艺的话: “江津张子采芹,

幼年擅绘,游艺淞滨,驰声锦里,天生妙手,派出名师。罗

汉龙眠之笔,沧洲虎头之趣。幽兰无芷,郑思肖之丹心,成

竹在胸,文与可之之豪兴,不徒广文三绝,亦许摩洁两兼”,

三绝之说,源于《南史·梁元帝纪》: “帝工书善画,

自写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时人谓之三绝”。后唐文宗

时,诏以李白的诗、裴晏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诗人称采芹先生三绝之文传至聚奎学校后,聚奎师友沿

用此说,称吴芳吉的诗、邓少琴的书(少琴先生为聚奎第一

班学生,1 9 l 9年曾返聚奎任教,教过采芹先生,他善书

法)和张采芹的画为“聚奎三绝”。  ’

1 9 3 1年暑期中,采芹先生与诗人同时回到江津,当

时,邓缡仙任教育局长,邓是聚奎学堂创始人之一,吴、张

是聚奎学生,因此,邓设宴招待二人,席间,有人提议请芳

吉先生返津担任江津中学饺长,请采芹先生任教务主任。二

人以县里社会上派系斗争激烈,不愿卷入,均当席辞谢。饭

后,诗人送采芹先生到菱角塘住处,采芹先生又送诗人到河

边,沿途交谈,均表示不愿回津任职,采芹先生离津后,即

受聚兴诚银行邀请任职.而芳吉先生则因他的好友、时任江

津县长谷醒华的再三苦留,不能推却,便出任江津中学校长

。吴接任后,连续发信数封,催采芹先生返津,又托原在聚
8#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8 18:59:11|只看该作者
奎执教,曾任采芹先生级任老师的代叔墉发函催促。采芹先

生因已有他就而婉谢,.并于当年十月返津而辞.这时,白屋

诗人深感县内办事之难,亦有辞职之意,但对校务仍竭尽心

力办理.次年,诗人逝世,采芹先生得噩耗后,立即通知江

津同乡和诗人生前好友在成都聚兴诚银行开会,筹备追悼.

不久,即在旧皇城至公堂举行了有数百人参加的隆重的追悼

会,同时散发了采芹先生主持编印的追悼纪念刊。

1 9 8 2年,县人萧嘉辉等同志邀请采芹先生共同发起

白屋诗人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征文,他不辞八十高龄年迈体

衰,奔走联系,除亲自写了一篇题为《回忆白屋诗人吴芳吉

先生》的三千多字的长文外,还通过《四川日报》发表了有

关报导。

采芹先生对白屋诗人的感情确实异常深厚,他在与我淡

话时和给我的信中,多次提到诗人往事,细细叙述,如在眼

前,他说: “我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读碧柳先生的诗,他

写的脍炙人口的《婉容词)》,我印象极深,至今犹能背诵,”

他在1 9 8 2年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 “我曾记得碧柳先生

逝世后,.我于某处宴会中,当时长四川省教育厅的张铮(即

重民)的第二科长文藻青先生对我说;  “我从未见到这样当

校长的人坚决请辞校长,有如碧柳先生那样情词恳切,令人

感动的。(指辞职上教厅文)”又说:  “我曾记得我读聚奎

学校时,有人持有碧柳先生过去读书笔记,写得非常工整,

叙述亦颇详细生动,真所渭读书人的好种子,惜天不遐年,造

就的学问,还未能尽其所长,遽尔凋谢,真令人浩叹!”

采芹先生虽长期在外地工作,未曾返津任过职,世对家

乡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十分关心.抗战期中,县内开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8 19:06:45|只看该作者
.1 9 8 4年,四川诗书画院成立,江津几

江书法学校写了一幅贺联托转送,对这一件小事,他也认真

办理,往返三次,直至亲手把贺联交到负责人手里为止.他

在给我的一封信里曾写道,  “我记得古谚有‘助人为乐’之

语,故
10#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1-10-28 19:08:28|只看该作者
1 9 8 2年4月,聚奎中学(当肘名江津三中)为筹备

校庆征集文物,寄信与采芹先生联系,他当时社会活动频

繁,四月十四日,正应成都科技大学邀请给国画爱好者(包

括一些外籍教师)讲演并当场示范,被聘为名誉教授,对各

方面的求画更是应接不暇.在这百忙之中,创作了兰竹三幅

赠给母校,于其一幅上题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石坚

而寿,人才济济.江津县第三中学原聚奎母校存念,壬戍

夏,张采芹时客成都年八十有一.”

不久,又寄来名家书画复印件八十一幅。:采芹先生从事

美术创作六十余年,交往甚广,’收藏名家佳作甚丰,惜于

“文化大革命中在隆昌散失大部,这八十幅书画,是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 16:44,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