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3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雪儿 发表于: 2012-10-25 11:20:2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他抗美援朝毛泽东没想到 几乎都反对出兵朝鲜

 [复制链接]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毛泽东对中共革命和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之大,众所周知。但了解毛泽东政治上崛起及其他与莫斯科之间关系变化的内幕,却始终困难重重。改革开放和俄国档案的开放,为今人了解这一切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根据大量有关中苏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对涉及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次重大事件,结合毛泽东性格和处事特点,做了引人入胜的描述与分析。它说明,长期以来,中共自身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莫斯科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具体把这些影响和作用引致成功还是失败,注定还只能是毛泽东或李泽东。
  两封电报,一个要出兵,一个不要出兵,哪个电报是真的?
  10月1日凌晨2时50分,斯大林收到了苏联大使转来的金日成的正式求援信。信中恳切地请求斯大林给予直接的军事援助,“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时,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组织国际志愿部队,给我们的斗争以军事援助。
  斯大林这时已经很清楚,这是挽救北朝鲜的最后一着了。根据档案记录看,斯大林拿到金日成的求援信不过十分钟,就口授了他给苏联驻北京大使的电报,要求他尽快转告毛泽东或周恩来:“朝鲜同志的情况变得令人绝望。”“根据眼下的形势,你们如果认为能用部队给朝鲜人以帮助,那么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师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当然,仍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斯大林当然知道把中国人推到前面去抵挡自己捅出来的这个马蜂窝,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为了不让中国方面感到有任何被强加于己的感觉,他特意在电报的结尾处写道:“关于此事,我没有也不打算透露给我们的朝鲜朋友,但我相信,当他们得知这一消息时,无疑会感到高兴。”言外之意,他不过是因为看到平壤方面陷入生死存亡关头,因而背着平壤请求中国朋友给予帮助罢了。
  由于时差及中转等原因,斯大林的电报经过苏联大使罗申送到毛泽东手中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这个时候,金日成的特使朴一禹也带着求援信到了中南海。在读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来电和来信,听取了朴一禹对朝鲜战况的介绍之后,毛泽东临时召集书记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
  要援助北朝鲜,这个方针无疑是早就确定了的。不仅一年多以前毛泽东就表示过这种看法,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领导人也不止一次地表示了这种态度。因此,9月27日,即金日成还在犹豫要不要向中国方面请求援助之际,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就已经授命向力图调停的印度政府转达了中国方面的强硬姿态,威胁说:“如果帝国主义者果真要发动战争,那么,我们也只有起而抵抗了。毛泽东这时的态度也很清楚:这件事要管,不管,美国侵略者将更猖獗,无论对朝鲜,对中国,对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谁都清楚,管,就要冒风险,这个风险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成了会议争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美军在釜山的有效抵抗、实施仁川登陆大举围歼朝鲜人民军主力以及对北朝鲜的狂轰滥炸,不仅显示出美国军队在装备及火力上拥有巨大优势,而且表明它在指挥和战术上也不可小视。要管,就要能够解决问题,也就是要能够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军队。问题是,几乎全部由苏联装备起来的朝鲜人民军都不是美国人的对手,纯粹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缴获敌人五花八门的各种装备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否就能够达到歼灭和驱逐美国人的目的呢?根据周恩来列举的数字,可知美国一个军仅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就有1000多门,同时还有坦克近500辆,而解放军平均一个军才有这样的火炮36门,东北边防军一个军最多也只有190门,况且还没有坦克。再加上美军拥有制空权,解放军的第一批空军最快也要到1951年2月才能有300多架飞机可以投入作战。在装备及火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条件下贸然投入对美作战,是否有利呢?
  其次,在经过了多年战争之后,人民刚刚得到和平和稳定,国家刚刚开始进入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建设时期。出兵朝鲜,对美作战,不能不考虑美国向中国宣战的严重性,因此也就不能不准备美国至少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海军,包括鼓动台湾国民党进犯中国沿海地区。如果在朝鲜作战不能很快取得胜利,即使仅仅形成两军相持的局面,美国也必定会变本加厉地实施对中国大陆的空中打击和海上进犯,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严重破坏中国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并引起国内政治的恐慌。
  显而易见,同两个月前相比,朝鲜战局的恶化使得中共中央领导内部对出兵条件的估计变得谨慎多了,也顾虑多了。除了毛泽东以外,与会者几乎都对迅速出兵感到没有太多把握。当然,毛泽东仍旧相信,权衡利弊,出兵比不出兵好。关键在于打得怎样。而打得怎么样,说来说去其实只是一个装备和火力上的差距,这个差距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苏联的援助来解决。既然斯大林能够大举援助朝鲜人民军,当然也能够帮助中国军队解决目前装备上的不足。从解放战争的胜利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后方近,兵力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只要苏联的装备能及时运到,空军的掩护问题能够基本解决,就不难打败美国军队,如果在朝鲜打胜了,美国还敢对中国大举进攻吗?与此相反,如果不出兵,让美国人压到鸭绿江边来,直接威胁中国的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无论经济建设,还是国家安全,麻烦将会更大。
  毛泽东的逻辑虽然没有根本解除与会领导人的思想顾虑,但看起来当天晚上也没有人提出更有力的反对出兵的理由,否则,毛泽东不会在准备第二天继续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问题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马上起草了准备出兵的电报。
  会散之后,毛泽东当即起草了这样两封电报:一封给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高岗和当时负责东北边防军的第十三集团军司令员邓华,要他们命令东北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入朝作战;一封给斯大林,明确说明:“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而入朝作战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如果在朝鲜打胜了,那么,即使美国已向中国公开宣战,这个战争也打不长打不大。而中国军队能否打败美国军队,则取决于苏联装备的情况。毛泽东在列举了美军与解放军在火炮及其他重武器上的差距之后,开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要求苏联迅速提供武器装备,争取使每个军能够有五百至六百门火炮。但是,他并不打算因此就延迟出兵的时间。他说明:“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的十二个师于十月十五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的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争取在实战中,用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雪儿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雪儿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朝鲜战争毛泽东预测美动向 将备九个师兵力 31岁阿黛尔离婚后宣布回归,新专辑定名《30》
2# 四姑娘山
 楼主|雪儿 发表于: 2012-10-25 11:20:4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毛泽东所以会在10月2日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前连夜起草这封给斯大林的电报,一方面显示毛泽东深感事态紧急,另一方面也显示他估计政治局多数领导人不会反对。毕竟在此前举行的几次有关会议上,多数领导人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但是,在这一天下午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吃惊地发现,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对现在出兵朝鲜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而最重要的是军队领导人几乎一致对同美军作战表示没有把握。毛泽东最为倚重并准备委以志愿军总司令的林彪,尤其表示悲观战则必胜,胜不了还出什么兵?眼见多数同志意见相左,毛泽东不能不放弃了马上通过出兵决定的想法。这时,最主要的军事领导人只有彭德怀还没有到北京。由于彭德怀一向性格豪爽,敢作敢为,因此毛泽东还是希望等彭德怀来,听一听他的意见,再做最后决定。
  2日会后,毛泽东深夜约见了苏联大使罗申,口授了一封电报,向斯大林说明了当天会议形成的看法。电报称:“我们原先曾计划当敌人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派几个师的志愿军到北朝鲜帮助朝鲜同志,但是,经过全面考虑之后,我们现在认为采取这种行动可能会招致极其严重的后果。第一,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问题(我军装备极差,与美国军队作战没有胜利的把握),敌人可能会迫使我们后退。第二,这样做极可能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会被拖进战争。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非常严重了。”因此,“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表示谨慎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派去几个师,敌人却迫使我们后退,同时还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那么,我们整个的和平建设计划就会被彻底破坏,这会引起国内很多人的不满(人民受到的战争创伤尚未恢复,我们需要和平)。因此,目前最好还是耐心一些,不派出军队,积极准备力量,这样做在把握同敌人作战的时机上将比较有利”。当然,毛泽东还没有完全放弃出兵的想法,他在电报的最后表示:“关于这个问题尚未做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希望与您商量。
  由于10月2日出现了两封对出兵态度截然不同的电报,中外学者中间曾经出现过尖锐的争论。很显然,没有人会相信同一天毛泽东会给斯大林发出两封态度完全相反的电报,因此,最初的争执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何者为真何者为假的问题上去了。因为中方最初公布电报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也没有公开原件,只标明“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字样,结果,在莫斯科总统档案馆取得了第二封电报原件的俄国学者自然有理由怀疑中方公布的是一封伪电报经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中央档案馆合力调查和考证,最终证明了当初公布这封电报时确有疏忽,未能指出该电报虽有手稿,却并未发出这一事实,以致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
  但是,如何解释第二封电报呢?这仍然是一个让不少早已习惯了传统说法的中国学者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很显然,他们多半不相信一向习惯于独断独行的毛泽东,会在出兵问题上发生这样大的犹豫和反复。因此,基于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并不和谐的关系,他们宁愿相信第二封电报所以会有那样的说法,“只是毛泽东和中国领导人出于策略上的一种考虑,一方面,是强调中国出兵困难,特别是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极差,以引起斯大林和苏联领导人的重视,从而为中国出兵援朝提供武器和空中掩护……另一方面,也有探测一旦战争将苏联拖进去时苏联将采取什么态度的意思。
  仅仅为说明自己装备太差,要求武器援助,有必要采取这样一种“策略”吗?如果说真是为了强调中国出兵困难,装备太差,想要争取援助的话,毛泽东10月2日凌晨的第一封电报转达的信息不是更清楚更明白吗?那封电报不仅说明了装备太差的问题,并且还具体提出了要求援助的类型和数量,如果真是为了要求援助,有什么必要停发第一封电报,反而要发一封语意隐晦而且只能让人产生中国不想出兵的看法的电报呢?
  至于说第二封电报有所谓要想“探测”苏联能否参战的意思在内,就更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早在与金日成的谈话当中,毛泽东就很明白地告诉金日成说,一旦战争打起来,苏联由于受到《雅尔塔协定》的限制,不能也不适于出兵援助北朝鲜。既然早就有此见地,有什么必要现在又来多此一举?而且,如果说中共中央已经决心出兵,它又有什么必要采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再去“探测”苏联的参战意向?如果毛泽东对出兵如此没有信心,他还会坚持出兵吗?
  强调中国出兵朝鲜是独立自主做出的决定,这没有错。但因此否认中共中央内部在讨论出兵过程中有过意见不一和难下决心的情况,甚至把明明是表达党内意见不一、决心难下的电报,也要说成是毛泽东工于心计的一种“探测”,这就未免太过牵强了。可以肯定,毛泽东在第一封电报当中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中国所面临的困难,特别开列了必须得到的武器清单,他完全没有采取相反的态度来“探测”苏联援助意图的必要。何况此举只能给人以出尔反尔的印象,造成误解,丝毫不能使苏联方面正确理解中方的求援要求。以后发生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中共中央在做出出兵决定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反复严格地说并不是一件让人难堪的事情。许多亲历者的回忆录其实都回忆到当时党内多数同志对出兵表示怀疑的情况。毛泽东突然改变出兵决定,就是因为多数领导人的犹豫和反对。但即使存在着这样的犹豫和反对,也并不意味着毛泽东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这种复杂的情况,毛泽东在电报中实际上也很委婉地谈到了,他一方面讲:“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表示谨慎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说得很明白:“关于这个问题尚未做出最后的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23:2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