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42|回复: 2
 3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佘言 发表于: 2013-11-26 17:11:3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安全生产外韬晦与内松弛:青岛爆燃事故,应得到怎样的教育和警示

 [复制链接]
一:北京721暴雨市民发短信,为什么这次黄岛没有
  截至11月25日,青岛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爆炸事故,已导致55人死亡、9人失踪、145人受伤。
  11月22日7时32分,中石化工作人员王全林用手机拍摄了爆炸前漏油点现场情景。
  可见当时网络和移动信息源都是广泛存在与民间、企业和政府人员中的,如果愿意,王全林完全可以一个按键就发到互联网社区当中。
  但是,他没有。
  约3小时后,爆炸发生,照片中的施工人员几乎都已不在人世。从22日凌晨2时40分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到10时30分爆炸发生,7小时内,中石化和青岛当地多部门参与排险,但附近居民区和行人却未获任何疏散通知;甚至抢险的企业员工和消防人员,也没接到警示信息。
  在移动网络和固定上网人群手段和机会都广泛具备的情况下,在危机爆发前7小时内,一个石化大企业以及毗邻的著名城市大街区,长期封闭了感知和传播,这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
  下面是2013年11月22日,9时30分到10时30分。黄岛吧网友(有的用手机上网)互动记录:
  今天去武夷山市场逛了一圈。一群小姐站成排 一会排成人字 一会排成一字
  黄岛去潍坊的车是几点的 一天几班,最早的是几点的。票价多少
  三轮车爆胎了。阳江路附近。一个人坐在马路边。从没有过的无助。
  黄岛有啥好玩的地方吗?周末太没意思了,金沙滩,银沙滩都去过了,还有珠山,哪怕有什么地方逛街也行啊,只知道香江路有点逛逛的
  刚才一声巨响 我就在附近这上班,还睡觉呢,吓死我了
  九十点还在这路上走着、转眼间就成了这般模样
  空气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有人能描述下空气的味道么
  我不是黄岛人 只是我有朋友在那 我是学化工的 然后就很担心 刺鼻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要是简单的原油燃烧还好些 要是化学的话 后果就严重了……
  政府与市民间开展网上政务、网上互信,这是一个公民社会在网络信息时代应有的面貌,也是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要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仅从11月22日,9时30分到10时30分的上网记录看,如果当时有政府的网络主管人员在网上通报110联网的互动实时信息引起大家警觉就好了。
  11月25日下午,青岛市公安局和消防部门举行联合发布会,消防部门负责人再次强调,其接警时间为11月22日10点25分,便不再多言。
  据中石化方面的说法,原油泄漏之后,不存在瞒报情况,工作人员已经拨打了110报警并布置了简易围挡。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23日透露,中石化在漏油后已经通知了黄岛区政府及区一级的消防、交警部门。
  那么,青岛警方是否有出警记录,又如何进行了相应处置?11月25日,青岛市公安局副巡视王海安对此没有正面回应,只称将对此进行了解。
  不少人想起1989年8月发生的黄岛油库爆炸。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青岛黄岛油库的原油罐群因雷击发生爆炸起火。这场事故造成5个油罐报废,4万吨原油燃烧,损失1401万元,19人死亡,74人受伤。到16日,残火已全部扑灭。
  黄岛不但有稠密的居民区,而且是油港,是我国重要的原油码头。胜利油田原油通过输油管线送到这里储存外运。
  近些年,青岛政府网上也已经有了发生化工紧急事故的应急条例的记载。但是事故还是发生了,不仅11月22日9时30分到10时30分的上网记录没有政府的身影,而且长达七个小时中,黄岛相关人员和居民在没有得到警示。
  我们可以拿北京721雨灾来对比,2012年7月21日,北京大雨。19时14分,被困房山青龙湖一带的网友“亘秦”打不通电话,于是选择在微博上发出求救信息──“山洪暴发,被困北京房山青龙湖少年军校基地,有上百个小学生,110打不通。”半个小时后,19时46分,北京消防的官方微博“北京消防”转发并评论“我们已经调派警力前去救援”。
  北京不知道有多少网民一直通过网络、微博关注北京暴雨事态的进展。看到并转发了房山被困一百多军训的学生、老外在马路游泳的微博、视频。不知道有多少家子一直在关注暴雨对北京百姓生活的影响和进展:直至官方一次次的刷新暴雨中遇难的百姓数据。
  这种关注一直延续了二三天,北京网民和广大市民、世界各地的网民一样关心、关注着721暴雨对北京(房山)人民所造成的伤害和影响。
  在这次暴雨中,很多网友通过微博了解雨情和路况信息。北京市相关部门的政务微博也高速运转,“北京消防”、“水润京华”、“平安北京”、“交通北京”与16区县政务微博持续不断发送官方消息、雨情信息。
  当时北京的网民总结的好,灾难并不可怕,就怕相关部门不能对“一场雨竟然能死这么多人”进行反思,怕的是信息不能准确公开而让更多网名怀疑政府信任度。
  2012年北京721雨灾,网民的总结是一针见血非常到位的。
  这种总结,为什么不能在青岛此次爆燃事故中,得到“万家”和“全国”的教育和警示呢。

二:不管市政府与中石化之间的矛盾怎样,能否先让市民知情
  在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表示,爆燃的初步成因是原油管道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起火。此次污油进入的市政管网实际上只是一个地下开放式的排污沟,这个排污沟通向海洋,它并非密封的管道。而在它底下就埋着中石化的石油管道,因为地下是密闭空间,排污沟形成大量沼气,是可燃气体,在石油管道漏油后不仅会污染排污沟并顺势入海,并且与沼气混合后爆炸的概率增大。
  而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则表示,此次管道内原油泄漏至市政管道,说明两者间交叉或挨得比较近,这在设计上是一个缺陷。油气管道极具危险性,管道设计、建设时,应尽量避免与建筑物和民用管道等市政设施相邻。拥挤的管线 离居民楼最近不足5米。
  据悉,发生事故的东黄复线管道动工于1985年,1986年投入使用。一位在事故现场指挥的中石化管道工程师称,当年修建东黄复线时周围还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周边500米内既没有化工厂也没有学校,市政管网亦未铺设。这位工程师说,在化工厂和市政管网建设之前,中石化曾经提过建议认为这样存在安全隐患,但均未被有关部门采纳。
  这位工程师的说法似乎代表了中石化内部大部分人的共同意见。
  也就是说,中石化认为是地方政府为了房地产开发,不顾中石化的意见,在当地建居民区。查历史记载,在2011年,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半岛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管线所处地区已经变为繁华市区,甚至有的楼房离管线的距离不足5米”。
  在建设了稠密居民区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当时,中石化也准备对包括东黄复线在内的几条面临相同情况的输油管道进行大搬家,该负责人当时表示项目正在进行环评公示。而青岛环保局网站上亦公开发布了此次公示公告。在2011年9月中石化发出环评公示,称要发起一次彻底解决安全隐患的改造后,2013年4月,中石化再次发出第二次环评。遗憾的是截至事故发生前,项目筹划一年半仍未动工。
  为该项目做环评的山东省环保科学研究设计院的相关人士对媒体称,环评通不过项目就无法动工,但至今报告还没有批下来。
  就此,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在发布会上也承认,市政管线铺设与原油管线存在一定冲突。“黄岛管线情况非常复杂,至少铺设了11条各类管线。”青岛市政府表示,经过20多年发展,黄岛油库从没有规划到有规划,各种线路比较拥挤,部分管线有交叉,存在安全隐患。
  站在市民的立场上,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由于地方政府与中石化的矛盾,我们就只能被动地等待事故的发生呢?
  郭继山说,漏油的输油管线埋在地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了解情况。而韩国等国家的输油管道铺设在地上,能看得见,出了问题容易排查,这种设计方式值得参考。
  除了郭秘书长提到的办法之外,智慧城市的网络信息建设也是一种信息监控和公开的好方法。
  昆明市于2007年~2010年开展了城市地下排水管线普查探测工作,共完成昆明市主城区330km2的市政道路综合管线12,000km,该数据资料已经通过验收并入库。同时,昆明市还开展了小区庭院排水管线的普查。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的外业管线探测工作,正转入内业修改、完善及数据入库前的准备阶段。昆明市共完成城市地下管线20000余千米的普查探测任务,其中探明昆明市主城区地下管线井位40万余座、同时通过规范化的数据采集标准要求,以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统一将这些数据使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现代新昆明建设快速推进,大量道路与河道工程经过不断地实施改造,使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资源数据面临着不断更新完善的压力。
  特别是2009年,昆明市实施了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等大型的市政工程以及一批重要地城市地下排水管线改造工程,使昆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每天面临大量数据进出的实际。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弥补这一问题,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向市民公开。
  另外一个例子在美国。和大多数城市一样,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面临水电等市政管道因历史数据不准确而在施工中被挖断的威胁。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拉斯维加斯利用智能数据开发了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仿真模型。咨询公司VTN帮助拉斯维加斯市整合来自各个数据源的数据,利用Autodesk的技术生成一个三维实时模型,能够显示路面和地下的各种管线设施,有了这个模型,拉斯维加斯市政管理者可以对地下关键资产的位置和状况了如指掌。
  也就是说,回到青岛爆燃事故当中,在一个事故隐患发酵的历史延续过程中,抛开地方政府与中石化的矛盾不管,市民是有办法了解当地的信息公开相关内容的,也可以针对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防范。
  问题是,在明知道当地大型企业与市政环境有着巨大隐患情况下,我们的各级政府负起了为人民从信息建设方面的具体责任了吗。
  一旦做到了信息完备和市民进入政府查询渠道畅通,还会发生伤亡上百人的青岛爆燃事故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佘言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佘言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佘言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佘言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佘言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佘言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庆元党禁:南宋历史的大逆转 虹影等11名中外作家任“文学电影大使”
2# 四姑娘山
 楼主|佘言 发表于: 2013-11-29 15:32:5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三:事故后干部们的敷衍塞责、支吾搪塞,要问一个为什么
  青岛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爆炸事故,已导致55人死亡、9人失踪、145人受伤,但是尤其显得刺眼的是事故发生以后的干部们的敷衍塞责、支吾搪塞的表现。
  对此我们要问一个为什么?这里面有一个重大关系要搞清,那就是市场多元配置资源与统配干部单一标准的关系。
  青岛市政府的领导干部与中石化地方项目的领导干部,在青岛爆燃事故中的表现,都有一个基本的角度,那就是只对上级一个点负责,不对各自所处的市场角色负责,不对各自负责的群众利益面负责。
  但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这两类干部是应当有着很大不同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们广泛认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是决定精神实质。人们也广泛期望国家政治制度和党的干部制度能够真正与之配合起来,将这种精神体现出来。
  人们在三中全会决定的字里行间寻找与之配套的改革方向,也的确看到了三中全会决定有这方面的内容。
  第一,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以此来看中石化的干部首先是个企业家,无论是行动还是语言,都应当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第二,三中全会决定还指出,“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
  以此来看青岛市的干部首先不是个吏部的官人,而是应当是一个满足市场配置资源角度标准的公务员。无论是行动还是语言,也应当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翻过来,看此次青岛石油管道泄露爆燃事故从隐患酝酿、到苗头暴露、再到造成大祸的整个过程看,在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任职的这两大类干部的身份、作风和行为方式上,可以分析出很多问题。
  发生事故的东黄复线管道动工于1985年,1986年投入使用,当时周围是盐碱滩,还没有市政管线和居民区,根本构不成对于地方政府管辖的居民的事故隐患,也没有与地方政府职责交叉。
  但是,东黄复线管道建成27年来,青岛市政府在黄岛重化工区周围、在石油管道上进行民居建设,却没有考虑到市场建设的基本安全要素。按说,在市场经济中,房屋建设和市场价值与环评中的危险因素相关。但是,青岛市没有进行环评,就在原油管线的埋设地,把住房建设起来,市政管线铺设起来。
  我们地方政府的干部,在国民经济增长率和市政建设、房地产最容易出政绩的思想观念指引下,在短短几年搞出大成果,没有长期的给后人留下经得起考验的执政理念。这种思想埋下了此次青岛爆燃事故的隐患。
  而负责管线建设维护的东黄复线管道管理方──中石化也没有从自身应当纳入环评的角度出发,对青岛市政府进行警示。即使中石化不从环评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警示,从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企业面临巨额的赔偿责任的角度,也应当迅速作出反应消除隐患。
  也就是说,无论是青岛市政府的干部还是中石化的干部,都没有从市场配置资源必须纳入环评和一旦发生事故的市场化赔偿责任的角度考虑问题。
  以致事故隐患一直延续十多年,而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大祸。
  这只能说,我们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干部和地方政府的干部,在行为处事方式和思考问题方式上,都是一种类型。
  比如,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精神来说,中心内容就是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因此,中石化大型国企看到在自身的危险设备周围建起居民区,就应当第一时间想到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的赔偿责任,即,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你从市场的角度赔偿起来是赔不起的。可惜,在长达27年的时间里,中石化的干部都没有这样看问题。
  为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说,国有企业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干部要应当成为职业经理人?就是因为我们中石化的干部,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从一旦发生事故的市场赔偿的资源由市场配置的角度看问题。说明,这些干部还是认为国家体制和财政才是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一旦出了事故可以靠财政,而不是自身的市场责任和社会责任。
  另外,地方政府在大搞房地产等容易出政绩的工作中,应当想到市场的长期效应与环境安全基础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多年积累才能体现出来的东西。地方政府的干部不是旧式朝代吏部的官人,而应当是现代公务员。
  地方政府的干部是现代公务员,就意味着,必须有相应的责任考核和完善的干部制度体系约束,职务要能上能下、政绩要经得起历史考验。
  由此可见,青岛爆燃事故不仅仅是一个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问题,还在事故的前因后果当中暴露出大型国企与地方政府长期互相扯皮,只对上级负责、不从市场所处资源配置位置出发考虑问题的干部制度问题。
  干部制度问题不解决,我们的企业干部和政府干部就会出现身份混淆造成重大后果和重大隐患的教训。
  青岛爆燃事故不是一厂一地的矛盾,而且同时说明了现存一大普遍性矛盾。这一普遍性矛盾制约着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一普遍性矛盾,就是目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多元配置资源与目前旧式的统配干部单一标准的矛盾。
  既然,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实质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就应当把目前统一调配的领导干部群体,进行根本改变。
  比如,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使不同类别的干部,按照所处的市场调配资源的位置,划分为多元调配或者说多元考察监督。
  还比如,要把目前官本位的只对上级负责的干部机制变成考察下移和平面化。这只能在多元调配或者说多元考察监督的制度建立起来以后才能满足。
  要在干部队伍运行中,把目前只对上级、只对组织部负责的一个点,变成平行的也向群众负责、也向职工负责的一个面;变成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一个面,这样就能够做到把干部目前面临的责任比较虚的层面,变成一个明确的可以互动监督的比较实的制度层面、操作层面。
  如果做到了按照市场配置资源要求的干部队伍改革,由目前只对上负责一个点,变成各自有所区分的多元负责的一个个面,就会防止很多问题的发生。
  例如在青岛爆燃事故那样,在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经济安全隐患的扯皮中的久拖不决,就会有效防止。也会有效地防止重大事故出来以后干部们的敷衍塞责、支吾搪塞、令人气愤的情况发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佘言 发表于: 2013-11-29 15:33:41|只看该作者
四:与市场配置资源有关,应当统一党的属地领导制度
  在青岛爆燃事故中,最令人痛心的情节就是──本来中石化已经会同安全部门等商定迁移管道的问题,但是在与青岛市地方政府有关迁移管道的配合上出现扯皮,才造成已经决定的项目被拖延了下来。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教训和制度隐患。
  所谓制度隐患这一提法,就提出了,央企的地方项目能否实行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的问题。或者说叫做党组织属地管理问题。
  所谓党组织属地管理,一般是指归属地方党委领导。相对应的,归属上级行政部门党组织领导就叫做属条管理。
  党组织属地管理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以后的新名词。但严格地说,党组织属地管理的原则是与整个中共党史相伴随的。
  属地管理指的是党的下级组织和基层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管理归属问题,与属地管理相对应的是属条管理。党章没有对属地管理和属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实践中,党成立初期,下级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主要是属地管理的。随着党的组织发展和活动范围扩大,后来才出现属条管理,如军队系统、文委系统、工委系统等的条线管理。
  建国后的计划体制条件下,我们形成了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下级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也形成了属地管理与属条管理两大系统(当然还有双重管理的)。正如七大党章和八大党章规定的那样,基层党组织可以按地区原则设置,也可以按生产系统设置。那么下级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归属也就可以分为属地管理与属条管理两个系统、两种制度。
  党组织属地管理事实上一直存在,但过去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1956年以后政治体制改革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不允许人们关注。1987年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现在由上级行政部门党组织垂直领导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要逐步改由所在地方党委领导。”下级和基层党组织属地管理问题才逐步引起党内外的密切关注。
  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基本原因是因为在过去高度集中条块分割的计划体制下,属于上级行政部门领导的党组织数量多规模大,相对地说干部力量也比较强。特别是在工商业系统,党组织与企业的产业体系、行业分工相适应,与垂直的行政领导体制相适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领导方式和运作方式,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形态。
  十三大要求党政分开,基层党组织不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负领导责任,并在组织体系上归属地方党委领导,着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发挥保证监督作用。这种巨大的转变,不能不引起巨大的反应。另外也应该看到,地方党委管理幅度很宽,对下级党组织的政治指导和行政领导必然减少,这固然有利于下级和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这种政治指导和行政领导的减少不能不被看作是削弱了党的领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随着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深入进行,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随着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团体的发展,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与组织形式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要求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党的运行机制与运作方式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党组织的属地管理问题,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是因为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在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党组织就失去了根据属资管理原则确定的上级党组织的管理。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国家实行抓大放小的战略,中小国企要以各种形式搞活,相当数量企业要转制,企业党组织也就失去了原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深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股权更加分散化。对于国有股参股的企业来说,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党组织是无法领导数量众多的参股企业党组织的。至于非公有制企业,本来就没有上级主管部门,这些企业的党组织也就无法实行属条管理。按照这样的分析,大多数企业党组织的属地管理,就成了改革深入进行的必然结果。担负起整合领导基层党组织,提高它们战斗力的重任,就只能落在地方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肩上。
  最新通过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这就意味着,职业经理人应当超越企业中的党的干部身份的限制。实行彻底的党企分开。
  决定还指出,“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这也意味着,政府领导干部要彻底向公务员身份转化,而不是旧式朝代吏部的官人。实行彻底的党政分开。
  要贯彻这样两个领域的干部的身份转变的要求,还要实行党对于市场经济改革的统一领导,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党组织的属地领导。
  所以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党和政府的改革,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实行党组织的属地领导改革。
  一旦有了这一改革,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央企的地方项目能否实行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的问题。像当初中石化地方公司与青岛市政府就具体管道迁移问题长期扯皮的情况就有了解决的重大制度基础。对于安全的制度保障有了,就会真正做到“万厂受教育”、“全国得警示”。
  不仅如此,不仅在安全领域有了制度保障,而且一旦这样,有了这一改革,就可以解决目前我们在政府改革和国企改革中的众多问题的基础部分,即党与政府的关系、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有这一说法──改革的关键是党和政府的改革──来源所在。
  在发生了世人瞩目的11·22青岛爆燃重大责任事故以后,对于改革的这种认识,就更加醒目、更加突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23:53,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