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88|回复: 8
 3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往事借粮

 [复制链接]
⊙作者:张三才 ◎摄影:雷康

  借钱、借粮、借物……,在现实生活中,但凡沾上一个“借”字,一般说来,这个过程都不会轻松。
  公元一九六八年,我十五岁。当时,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正处于如火如荼的狂热之中。但是,政治并不能当饭吃。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我所在家乡,乡亲们的基本生存都是个大问题。
  辍学参加生产队劳动不久的我,由于出生不几年恰逢三年困难时期举国上下正在过“粮食关”,侥幸保住一条小命都算是上天开恩,如此,身体单薄、体质瘦弱便一直伴随着我。每天随同父母下地拼命干活,换来的仅有4个工分。那时的农村,一个全劳力干一天是10个工分,我连个半劳力都算不上。而10个工分,在我们生产队当时的价值是人民币0.26元。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全队200多号人,每人每年能够分到手的基本口粮,大小春在内总共不足300斤,这还包括薯类按照五折一的标准都悉数计算在内。整个生产队,绝大多数人家每年欠缺粮食的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那时老家的贫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2008-03-13 15:13:02,农家茅草屋,屏山县中都镇新坪村  R1096653.jpg  保存到相册
2008-03-13 15:13:02,农家茅草屋,屏山中都镇新坪村

  生存是人的本能。即使在物质如此贫乏的年代,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依然坚定地支撑着我们脆弱的神经。我们当时这个五口之家的家庭,父母是主劳,算上我,也仅有不足两个半的劳动力。每年年终决算时,多数年份都属于“倒差户”,可谓雪上加霜。以至于每年欠缺粮食的时间比其他农家更甚,属生产队两三户最穷农户之例。在乡人眼中,乞讨是令人不齿的。于是,千方百计借粮度日便成为必然。
  借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处于那样一个贫穷的年代,在我们所处的人多地少的河谷地带,大多数农家要能做到自家有饭吃都不是一件易事,哪有余粮借给别人?那年春节刚过不久,正是青黄不接之际,我们生产队当时的20多户人家,除两三户能够勉强度日外,几乎都到了“锅儿吊起做钟打”的地步。人穷志短。为了生存,家长们便调动一切想象能力,拼命回忆印象中稍为富足些的亲朋好友,然后背上背兜,备上粮袋,迈开双腿,厚着脸皮,低三下四八方求人借粮“吊命”。然而,多数都是无功而返。即使有三五户侥幸能有一点点收获,但所能借到的,也不过是亲戚朋友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三五斤主粮罢了。当时我们生产队一两百饥民那种万般无奈的绝望眼神,不是亲历者,肯定很难想象。

2008-03-13 16:56:31,背背兜的村民,屏山县中都镇新坪村  R1096739.jpg  保存到相册
2008-03-13 16:56:31,背背兜的村民,屏山县中都镇新坪村

  好在我们有一个能说会道、交际甚广的生产队长。队长姓刘,年龄接近四十,比常人高半个头。他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五六个人,同我家经济状况相差无几,也是属于我们这个队为数不多的最穷农户之一。刘队长是个热心人,他通过一个远房亲戚,千方百计终于打听到,在远离我们三十多里外、属于邻近新市区管辖的钓岩乡一个高山村落的生产队有粮外借,全是苞谷(当地人对玉米的习惯称谓),并且总量有两三千斤。这无疑是个天大的福音,听到这个消息,我们这批饱受饥饿之苦、早就求援无门的缺粮户在当时可高兴了。
  但是,有句古话说的好──天上不会自动掉馅饼。钓岩这个可以借粮的生产队,开出的条件高得离谱。他们说,这是生产队的储备粮,一般是不能动的,既然是亲戚找上门,我们就冒个风险借给你们。你们现在借1斤苞谷,秋收后归还1.2斤黄谷,并且由你们上交到新市粮站,到时凭粮站出据的票证统一结算。行,就借给你们;不行就算啦!这前半句让人惊喜万分、后半句让人心底发凉的消息,让大家惊诧不已。要知道,国营粮站按标准收购的1.2斤黄谷,事实上就相当于1斤大米了呀。借这么一斤属于粗粮的苞谷,到秋收后归还1斤细粮大米,而且来回还得自己搬运,需知,从我们生产队到新市粮站,依然是有三十里左右的路程呀!按照常规,这纯属不平等条约,断断不能接受。但是,人穷志短。在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前提下,一行人权衡左右,唉声叹气一番之后,为抓住这根唯一的“救命稻草”,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只好应承下来。
  搬运粮食来回历程的艰辛让我至今难忘。那时在我们老家,甚至全公社,没有任何一家人能够买得起自行车,更不用说拥有拖拉机或者汽车。上山打柴火、下地收庄稼,上街卖菜蔬、秋后交公粮,无论男女老少,一律都是使用背兜背运。老家的孩子,从小就饱受这肩挑背磨之苦。

2018-03-12 10:45:10,当年借粮时经过的岩壁小道,屏山县新市镇  PANO0028.jpg  保存到相册
2018-03-12 10:45:10,当年借粮时经过的岩壁小道,屏山县新市镇

  从老家到钓岩乡这个高山村落的生产队,路程虽然只有三十多里,但是,必须要翻过一座悬岩──即新市镇后山悬岩。这是一条独路,别无选择。这座岩的直径高度大约五六百米,但垂直角度却接近九十度。这是一条沿山而上的狭窄山道,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山里人到新市镇赶集的唯一通道。山道不仅狭窄,而且险峻,一些地方只能搁下一支脚,有的岩腔路段仅能一人手扶内壁,弯腰才能通过。被老百姓称为“毛狗路”(即狐狸才能行走的小道)。“上坡脚杆软”,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刘队长的带领下,我们生产队男女老少20余人身背背兜麻袋,手提“打杵”(用于负重时的支撑以及歇息时的承重工具),如同丐帮的借粮队伍沿着山路奋力向上攀爬,一个个累得直喘粗气,大汗淋淋。
  接近中午时分,一行人终于爬到了岩顶。站在岩顶往下眺望,大有“会当凌绝顶”之势,这一望,让众人浑身直冒冷汗。远处金沙江浑浊的江水在我们脚下弯弯曲曲奔流不息,好像一条浑黄的飘带;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镇的新市场镇,变成了一处微缩景观,小的令人难以置信。而正处于脚下的这处悬岩,陡峭狰狞,夸张得让人不敢多看一眼。
  稍作休息之后,我们一行人在崎岖小道上继续前行,大约又行走了二十分钟,终于到达目的地。站在山上举目一望,这里可是真正的高山地带,四面都是起伏不平的小山包,除山顶上有不多的树林外,其余全是农耕旱地,没有一块水田。农房稀稀落落,可见在此居住的农户并不多。我不由想到,如此稀少的人口,居然拥有这么宽广的土地,他们能有余粮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当地这个生产队长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他们生产队的粮食仓库门前,也就是当地人称之为保管室的地方,仓库坐落在山包脚下的低洼处,是与村小共用的一个老式祠堂。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粮食仓库,这里可是戒备深严,在库房对开的大门上,威严地悬挂着两把分别有五寸长的“牛尾巴铁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不一会儿,一老一少两个仓库保管员来到现场,在他们队长的指挥下,一人拿出一把钥匙,分别打开其中的一把锁,仓库大门才得以打开。两把门锁钥匙落实两个保管员分头掌管,可见其防范意识之老道。

2016-09-28 11:47:09 雷康/摄  5D142466.jpg  保存到相册

  我们一行望眼欲穿地早想亲眼看看这高山苞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相拥着走进库房。库房不小,至少有四五十平方米。库房左右两角转角处,有两个用篱席一圈一圈逐步升高围起来的大围包,每个围包都有一人多高,直径至少有三米。他们队长指着这两个围包对我们说,苞谷都在里面,你们先看吧。一行人便站立于两个围包跟前,垫起脚尖,伸长脑袋,睁大双眼,尽情观瞻。两个围包中,盛满着金光灿灿的黄苞谷粒,那时还没有良种玉米,都是地地道道的土苞谷。这些苞谷颗粒饱满,颗颗都比黄豆大,色彩也要比黄豆深,光光鲜鲜地聚集在一起,在我们眼前闪闪发光,这可全是救命的东东呀!黄金白银,在此时此刻,于饥饿者而言似乎都没有它们如此现实和金贵。大家好像见到了一桌盛宴似的兴奋和激动,众人脸上写满了欣喜惊谔的表情,眼睛充满绿光,看那个样子,恨不得立即抓两把苞谷粒填到嘴里方才痛快。那一刻,我们一行真是有如一大群蝗虫突然发现一片成熟麦田般的贪婪和夸张。睁眼再看四周,与我年纪相当的几个半大小子和姑娘,也许是因为长时期的饥饿所致,他们可不像上一辈人那样能够咬牙尽力地稳住阵脚,而是同我一样,喉咙一直在不停涌动,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
  看了库存粮食之后,在仓库外面的地坝里,刘队长代表我们一行,与对方生产队长按照约定条件签定借粮协议并附上借粮清单,我们一行人便拿出麻袋,依次到他们仓库装粮,然后过秤。记得我们家所借数量是150斤,已是花甲之年的父亲承受的是100斤的负重,而我,只背了50斤。
  “下坡脚打闪”,下山的行程则更为艰难。首先是负重,其次是心惊。所有人根本不敢向远方打望,只能盯着自己脚下,一步一颠地谨慎前行。空旷的天空一望无际,远方的金沙江虚无飘渺,足下的岩道似有似无,如果一不小心摔下去,恐怕就只能在山脚下去找背兜口袋了。负重挤出的热汗和恐惧生发的冷汗相互交织,难以区分。一行人均是胆战心惊,小心翼翼慢慢行进。归途中,父亲一直紧随我身后,不断叮嘱,其担忧的心情溢于言表。行至半山腰,看我一路举步维艰的可怜样子,他几次说叫你少背点你不信,让我倒一点给他,说是这么陡立的悬崖要是摔下去咋个得了。说实话,当时双肩压得生疼、两脚不断发抖,真希望有人一把把我肩上的负重卸掉才好。但是,想到年迈的父亲背上承受那么大的负重已是十分不易,我咋忍心再给他雪上加霜?便执意坚持。还好,我们一行人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平安地下了山,大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之后,平安地回到期盼良久、“等米下锅”的家人面前。

2008-03-13 14:56:09,翻晒粮食的大爷,屏山县中都镇新坪村  R1096615.jpg  保存到相册
2008-03-13 14:56:09,翻晒粮食的大爷,屏山县中都镇新坪村

  往事已成追忆。在当时那样一个举国上下都在闹革命的特殊年代,与我们类似的人群和相同遭遇者肯定不少。后来,特别是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至今,这样的经历早已销声匿迹,成为永远的历史。于当代人而言,更是天方夜谭。但是,这个发生在那个困难年代的令人辛酸的借粮故事,如同电影般地在我的头脑里刻下深深的烙印,多年来一直存留于我的心中,挥之不去。
  它让我感受的,不仅有穷困潦倒的无奈和艰辛,更让我明白了一些基本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关。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我们生产队200多号人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前连饭都吃不饱,而之后却在突然之间便开始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前后居然就是两个样?这就说明,只有国家的稳定、领导的开明、政策的英明,才会有人民的幸福。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试想,如果当时不是全国一片动乱,绝大多数老百姓步入温饱不能自理、走投无路之境,谁会心甘情愿地走向这条布满荆棘的借粮之路呢?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三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三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Uber战略重心转移 加速推进共享电动自行车业务 深圳文交所音乐资产托管平台新闻发布会今日举行
2# 四姑娘山
 楼主|张三才 发表于: 2018-8-29 08:12: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本帖最后由 张三才 于 2018-9-1 20:41 编辑:

谢谢巴蜀网的刊发!更要谢谢雷康先生的精美配图!特别是第三张图片,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借粮的艰难路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大海_hY93I 发表于: 2018-8-29 23:10:34|只看该作者
  张三才的文章结尾搞了个总结性的结论,不准确。
  通篇文章,作者是否在有意回避一个文革致命的话题?那就是谁造成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辛酸岁月?
  那个时代,是近代史上最贫穷的时期。其背景就是搞革命,搞政治。那个时期,人民在政治和经济上基本平等了,但生活却是如此糟糕。
  如果结合现在的社会,人们虽然政治上和经济上有巨大的不平等,但起码人们的生活是有了基本的保障,不再有借粮度春荒的现象了。
  作者在结尾说:国强才能民富。没有强大的祖国,就不会有经济政治上的平等;若不艰苦奋斗,就无法自强自立,个人、家庭、民族尊严,一切都无从谈起。试想,如果当时不是到了温饱不能自理、走投无路之境,谁会心甘情愿地走向这条布满荆棘的借粮之路呢?
  好像借粮之路之苦,全是国不强,全是政治上经济上不平等,不艰苦奋斗造成的。
  人们在 文革时期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对来说,应该比现在还平等,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比现在还强。我不知道作者怎能会得出那样的结论呢?
  文革时期,全国一盘棋,一个调,一个步子,革命高于一切。革命才是造成我们贫穷的根本原因。大家都去干革命,没有人认真去种庄稼,庄稼能有好收成吗?没有好收成不闹饥荒才怪。
  所以,才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从革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议。
  作者用完全纪实的手笔写了那个时期借粮的辛酸故事,让人不要忘记它,是有其很强的现实意义的。读者只想说,作者应该把借粮事件放在文革全民搞革命的背景来写,这样写,也许更让人信服。
  乱说的,请不必介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大海_hY93I 发表于: 2018-8-29 23:11:00|只看该作者
那个年代,我们生产队为了革命,还发生过一件怪事:去借钱买笔墨纸张办大宇报专栏,最后用小春粮食抵价还的钱。再穷,也不能穷了革命
饿起肚皮也要把革命搞好
6# 青城山
 大海_hY93I 发表于: 2018-8-29 23:13:15|只看该作者
只是一点读后感哈,个见,不必见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leikang 发表于: 2018-8-29 23:16:33|只看该作者
谢谢张大哥,告诉了我一段他的少年时期的艰辛故事。
谢谢刘哥的友情点评
有争有辨,文章才有意
8#
 大海_hY93I 发表于: 2018-8-29 23:18:31|只看该作者
是的。个人认为,这个纪实作品,如果放在文革大背景上去写,也许主題更深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张三才 发表于: 2018-8-30 07:06:19|只看该作者
大海_hY93I 发表于 2018-8-29 23:10
  张三才的文章结尾搞了个总结性的结论,不准确。
  通篇文章,作者是否在有意回避一个文 ...

真诚感谢大海先生的中肯意见!只有认真读完这篇文稿的人,才能讲出如此一语中的的宝贵意见。从这个意义上,再次致谢!
最后的结论,的确有不适当之处,真心诚意地接受批评!
思考了一段话,准备在本文正式发表时采用。不知是否更为恰当一些?现附后,请提意见。

它让我感受的,不仅有穷困潦倒的无奈和艰辛,更让我明白了一些基本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关。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我们生产队200多号人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前连饭都吃不饱,而之后却在突然之间便开始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前后居然就是两个样?这就说明,只有国家的稳定、领导的开明、政策的英明,才会有人民的幸福。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试想,如果当时不是国家一片动乱,老百姓步入温饱不能自理、走投无路之境,谁会心甘情愿地走向这条布满荆棘的借粮之路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09:55,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