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87|回复: 1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陈炜 发表于: 2004-8-28 10:19:5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对族谱文化的几点认识

 [复制链接]
作者:牯牛 古人云:“源远流长,本固枝荣”,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姓氏,组成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我们为之深感自豪和骄傲。据悉,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祭祀已升格为国家级,足以体现国家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近几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联宗、修谱的热潮高涨,足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号召力令人惊叹不已。现在我就族谱文化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供交流,望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一、中华民族是一家。父系血脉是经,母系血脉是纬,经纬交织从而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群体,每一个炎黄子孙就是经纬交织的一个点。 二、姓氏无高低贵贱。每一姓氏就如一条江河亦或小溪,最终都汇入中华民族这一大海洋,姓氏(包括少数民族姓氏)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也无所谓大姓小姓。 三、爱自己的姓氏就是爱自己的父母兄弟,爱自己的祖先,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一个对自己的姓氏都毫无爱心的人,很难爱自己,更不会去关心别人。 四、姓氏之事不可不慎。古人改姓乃耻辱和迫不得已之事,最终稍有起色,即复姓认宗。但现在有一些人认为,一个人姓什么无所谓,可以随意改姓。我认为此事宜慎。其一,姓氏乃血缘的标志,父母授之以血,也授之以姓(父系社会从父姓),再按传统字辈取名,就有了生命血脉的准确坐标,如此可有效防止近亲婚配发生,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其二,一个人无论飘泊天涯,最终都能按自己的姓氏字辈找到自己的根,特别是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此事更为便捷。只有每个人对自己的宗族、自己的民族产生强大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才能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化力。 五、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外域文化必须有选择地吸收,该抵制的必须抵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是我们某些人却视珠宝为垃圾,令人为之心寒,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我们传统的文化遭到了空前的冲击,现代社会的科技化、都市化、信息化,商品经济的竞争,外来物质文化的侵入,一方面带来物质和消费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一些人的精神沙漠化倾向日趋严重,“现代人”的孤独感、无助感,恰似无根的浮萍,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团结统一,必须尊重、继承、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道德,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先进的外域文化,但同时也要防止外域文化(有的以物质形式出现)的侵略,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在传统道德文化继承方面,我认为也可以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特色的保护和持续。优良的文化和道德观念必须加之继承,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完全可以注入新的内涵,和现代社会接轨;祭祖敬宗,矜孤恤贫、互帮互助理当保持等等。传统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必须摒弃,如摒弃封闭意识、树立开放观念;摒弃宗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摒弃“学而优则仕”,轻商贾意识,树商品经济观念;摒弃官贵民贱,男尊女卑意识,树立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观念;摒弃封建专制意识,树立民主观念等等。传统文化中一些精华与糟粕共存的东西要批判地吸收,如民居风水文化,既有迷信成份,但同时也含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原始的环境生态学等科学成份。另外传统纪念建筑有大量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亟待保护。 六、族谱文化这种传统形式可以丰富和充实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促进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我们的祖先历来就有“轻鬼神而重祖宗”的传统,“族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族谱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归属感,增强个体生命的自信心和承受力,个体的生命是脆弱的、有限的,但群体的生命是强大与无限的,个体生命只有汇入群体生命之后才是不灭的。对祖宗的敬重与崇拜,能够激发后人的努力与奋进,为了维护一个群体的荣誉,他会时时警醒自己,凡是孝顺父母、敬爱祖宗、热爱自己民族的人都会尽力为民族繁荣进步,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作应有贡献。 七、在族谱文化(或宗族文化)活动中要有虔诚整肃之心和正确的观念。修族谱,不是夸门第,而是启发激励后人;联宗族不能拉宗派,而要大家友爱互助;有关活动必须遵守政府法令,不得从事封建迷信和其他非法活动。每个人都要以推动文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弘扬优秀道德文化传统为己任,在这些活动中,任何的违法违规言行和名利之心都是对祖宗的不敬和不孝。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陈炜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陈炜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陈炜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陈炜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陈炜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陈炜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03-3-15日:自驾车罗城古镇游记 临邛奇石
2# 四姑娘山
 曹斌 发表于: 2004-8-28 14:26:4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人就讲究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7:2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