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29|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冉云飞 发表于: 2004-8-29 18:54:2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三闯“草龙堂”

 [复制链接]
一:文脉气韵 生于寒素之家,却像中了点风雅的毒。对江南,我一直是神往的,文化渊薮来源于文脉的氤氲流转,历千年而不颓之累积。单是江南人对藏书那份沉潜的雅兴、深广的热爱,远非其它地区的人可比。其它地区纵然偶有特出人物,然不似江南这般五彩缤纷、爱家甚众。张咏兄的网名虽以“门生”自谦,但他的生活背景却是阔大而沉着的、人文土壤深厚而不浇薄的“东吴”──南通。 南通像长江三角洲诸多面积人口都不多的中小城市一样,它们在不同之中却有共同的展览,即辖治地域的狭小与人文风景的深厚。世俗的诱惑对如今江南人的号召力虽不可轻看,但相比其它地方的人,书香世家的余脉,似乎还在空气中飘荡,总多了些有定力的文化热爱者,《草龙堂读书记》作者便是其中的一位。张咏兄日常以迎来送往为业,退食之余,杜门扫却,脱迹尘纷,买书不止,读书不辍。在他读书和买书的日记中,所记访书品茗的流连场所,加以各地文友频繁往来南通,得以晤面接谈的文脉气息,用闲闲雅致的笔记录下来,真是独有会心。 二:最难得体 不管是人事练达,还是为文著书,得体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著书行文的得体,看似寻常,好像悬的不高,其实这里面有很深的修习与历练。早有人说过二十世纪初爆发了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过他们的着眼点都落在天崩地解之类的政治、军事诸多宏大领域。如果让我来遴选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的大事件,会毫不犹豫地首选“废文言,兴白话”的“文学革命”(当然包括新式标点和注音运动)。事实上正是此一文化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写作自然是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核心区域。 如今,“文学革命”的硝烟已然散尽,白话文和文言文偶尔的争论,也只是些微澜而已。不过,四九年后文字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化,汉语的鄙俗,却是有目共睹的。不少热爱语文的朋友吁请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接续,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和写作实践。老一代先且不表,新一代在这方面鼓吹甚为有力者,便是伍立杨兄,而《草龙堂读书记》的作者张咏兄也是其中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应该说伍、张二兄浅白的文言都是有功力的。但由于古文并非现代人的童子功,且丧失了得以承载的日常生活土壤,难免写出照顾不周的文字。大致有两点是常见的病:一为虚字助词太多,徒添浮泛累赘之病,二来是为了辞章上的美好──古文对节奏韵律、平仄对仗的过分讲究,难免先天带有此病──不小心患上以辞害意的毛病,以至评人论事不够确当。张咏推崇的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半文半白”的行文方式,犹如张咏评价薛冰半文半白不够妥帖圆润,陈巨来“行文间文白不一,颇为生硬,读来少觉别扭耳”一样,因为刻意的文白夹杂,难免太多做的痕迹。不少半生不熟的“划时代”文体(刘大任语)诚然可恨,然文白夹杂即便是弄得好,何尝又不是“古文今文焊接得好,那焊疤极美”(木心语),何况大多数文白夹杂常是失败的例证。 我并不片面反对学写古文,关键是如今写作除了有特殊用途的场合,如对联、墓志铭、赋文外,其它用文言哪怕是用半文半白的文体,除非是高手,都难免有太多的人为,要么佶倔骜牙,要么炫博掉袋。具体到《草龙堂读书记》的几辑,最适合用文言或半文半白这种文体格式来表现的,便是衡人品艺的“草龙堂小品”,而其它则更宜用简约有趣的白话来展示。文章最难是得体,寄寓遥深,愿与张咏兄共勉。 三:衡人论艺 见解的透辟,议论的忠实,是《草龙堂读书记》里不少篇章之所以引人入胜之处。谈及作家各有文体擅长时,“作家中善为小说者,写起散文来并不见得轻松拿手,反倒由于篇幅所限,要讲出独到的见解来,得有真功夫方可”。提及韩寒,作者说“才情固然可观,……到处可看到玩世不恭、不屑一顾的冷峻与傲慢,过于老成持重,对周遭的人与事没有静观的容量,到底年少轻狂也”。自以为是的书论,浩如烟海,然明清史专家谢国桢先生说“古代法书本有应用及美术二体,征诸古籍,亦有可言:一为官府文书,二则民间习用文书” (《晋谢鲲墓碣跋》),张咏认为“可见于书法一道非徒饶口舌,当具真识灼见也”,他的识见由此可见一斑。 复次,乐道人善,赞赏比批评更多,这是《草龙堂读书记》作者的厚道。作者心地温婉,与人为善,加以平日里所读皆是自己喜好的作家作品,便会不自觉形成此种谈人论文的模式。也许是我的偏见,《草龙堂读书记》里批评比赞赏来得更有见地。如评张中行《文言津逮》行文简洁,远胜其散文的啰嗦,陈巨来论人之刻薄唠叨,贾平凹书《美文》二字“因点画落墨稍少浓重,有误以为美女者”,这何尝不是对贾氏业余书法,自我期许过高的暗讽。指陈时事,张咏评唐师僧“强作解人,故弄玄虚,有云‘性格即命运,只有纯正的阿拉伯兄弟才能真正进入萨达姆的内心世界’,此番论断的口气,有若唐本人即为萨氏腹中蛔虫,惟彼知晓了”,真是痛快之至论。见木不见林的唐师曾,与国产“著名军事评论家”张召忠一起,不愧是媒体培养出来的双料活宝。 衡人论文不是件轻松的事,《草龙堂读书记》里间有一些“偏见”逸出得体的评骘之外。赏识张艺谋《英雄》,在我固是一种意外;谈及《万象》封面,“如若期期皆为西洋货色,感觉有失吾国威仪,总是拱手让地盘予外人,其亦可乎?费解费解”,我是想不出封面设计和国家威仪有何关系;“今为西方之愚人节,西风东渐蔚为大观,恐非良兆也”。在全球化的今天,国人受此影响,实是不免,但说“西风东渐蔚为大观,恐非良兆”,多少有些耸人听闻。近年来韩石山时有惊人之论,才大则可学鲁迅,中人之质则可学胡适。而张咏兄则同意这种率尔操觚之论,殊为不解。胡适的文章明白如话,但他拥有的自由主义理念和思想,一生为中国带来的巨大文化积累,大陆有多少大才者能得其皮毛?看来韩石山真没仔细琢磨过他身边的朋友谢泳、智效民的文章。《古文小品咀华》的编者王曾符激赏宋代王十朋的《谒昭烈庙文》,张咏从文章学的角度认为“又将此意上推一层,兴尽也”。“二王”所论固受时代局限,其实正统只不过是成王败寇的俗滥翻版,给自己没有合法性的统治涂上一层麻醉药,当今的执政党又何尝不是以王命接续、民众之救星来愚弄大众?王十朋文字功夫不错,对仗极工,不过这是典型的因语言的胜利,而自动放弃个人思想和识见的例子。说句不大恭敬的话,在极端欣赏古文语言之美的一路人中,无有现代人识见之人,正不在少数。 爱重一个人,完全个人的喜好和权利,正所谓“趣味无争辩”。但张咏兄对范曾的爱重态度,是一个现代人不应该采取的,因为在这里面我多少嗅出了些太过崇拜的乡愿态度。我承认世界上有些了不起的文化人,值得我们爱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得到我无可置疑的爱重,这样的人在我视野里永远不会诞生。范曾是一个有特点的文化人,于书画我不能赞一词,他文章或许能自成一格,仅此而已。与侯军、李存葆互称骈文三子,别说你骈文输前人远甚,就是好到极致,也只不过自铸牢笼。一个元气淋漓的写作者,岂甘作某一文体的奴隶?范曾自认文怀沙为业师,别说文怀沙“以为书法第一,诗第二,词第三,京剧第四”的中国文化排序──将不同类别的文化排列先后顺序,本身就很可笑。文无第二,武无第一岂能不闻──完全是值得推敲的个人私见,其推崇毛泽东,更令人费解。在下是晚生,没经历过延安整风、反右运动、三年人祸、文化大革命大浩劫,文先生总算过来人吧,遭人奴役,仍旧推崇拜服,这和无知匹夫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何异? 不妨直说,我个人喜欢黄永玉,但并非喜欢他所有作品;对范曾先生也无多少恶感,甚至喜欢他的狂狷之姿。个人恩怨,历来是个黑幕,没有更多的真实信息披露,遽下判断,是危险的。评艺事好坏则可,论人格高下则慎,道德判断最易越出评说人之轨道,占领道德制高点最终会变成可笑的意图伦理。绘画之作伪、作品遭侵权,自古皆有,于今为烈,利之所系,奔竞者众,杜绝无期。范曾先生绘画伪作频现坊间,兼远渡台岛,确是恼人的大损失。为杜绝伪作,范先生开了一剂道德药方──“我深深感到‘再造民魂’不惟是大陆的当务之急,也同样是台湾的当务之急,倘若自幼年起,中华民族的成员倒被真善美的追求所充实,那么若干年后,若干世纪后,假画案一类的丑闻,也许会销声匿迹”──实属可笑的病急乱投医。稍具民主社会常识的人,便会知道,道德之不举,与匹配之专制制度有深刻的关联。不然,我们这块江湖老大天天喊“以德治国”的土地,早就河清海晏了,哪用得着范先生这样痛心疾首?很多时候,看上去是个道德问题,其实是对利益的正当获取程序和手段问题,这一切都不是道德的特长所能撑持的,公正而独立的司法裁决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一切均非仰赖民主自由之制度莫办。 专注于趣味赏鉴,有文章学阅读倾向的人,由于知识结构的缺陷,在评骘社会问题时,频频道出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反对的“大词”,在所不免。张咏兄爱重范曾先生,我希望他在这方面对私淑老师有所超越。 2004年8月26日至29日于成都反动居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冉云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冉云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南江·长赤·玉堂水库 广元旺苍县发现"西河恐龙"化石群(摘自中国西部网)
2# 四姑娘山
 西门添乱 发表于: 2004-9-4 10:0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此文内涵不说

排版算两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罗晖 发表于: 2004-9-4 14:07:29|只看该作者
没看此书,不好评论。
4# 金佛山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9-6 07:06:23|只看该作者
呵呵,多谢二位兄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安蓉 发表于: 2004-9-6 13:21:12|只看该作者
看名人写评论,很愉快的。
6# 青城山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9-7 18:49:07|只看该作者
呵呵,MM别戴高帽,一个人戴高帽,是文化大革命时牛鬼蛇神的受辱的游行方式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1:02,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