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269|回复: 0

[股市湘财证券沉浮史:黄伟恩怨情仇二十年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湘财证券沉浮史:黄伟恩怨情仇二十年
  先机财经 虞东箭
  那曾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中经开联合众多盟友,一天之内屠灭万国证券,号称一战赚到70亿,成就无数资本市场大佬。

  这些年,参加了“327”国债之战的“大神”,接连不断陨落,一如特洛伊战争的尾声。


  2018年,皖省原副省长陈树隆在厦门法院认罪,受贿2.75亿,内幕交易获利1.37亿,坐实“股神省长”之名。
  陈树隆当年曾是皖省国债中心主任,在1995年的“327国债”一战为国债中心赚到4亿,从此在皖省的仕途风生水起。

  2015年4月25日,英国公民乔弗瑞·戴在合肥的海顿公馆小区被捕,以挪用公款3300万,被定刑6年。
  乔弗瑞·戴的原名叫戴学民,皖省蒙城人,曾任中经开公司上海营业部总经理,“327国债”事件中的多头总司令。陈树隆在“327”中的信息,即得自这位老乡、前同事大哥。
  2001年戴学民潜逃出境,在国外14年间尝尽辛酸,偷偷潜回国内定居,一年后,人脸识别技术被我国刑侦部门采用,戴学民成为首个红色通缉令落网者。

  2015年2月,刘汉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湖北咸宁被执行死刑,400亿身家和四川商界巨挚汉龙集团一起烟消云散。
  有说法称刘汉的第一桶金,也起自“327国债”。

  2008年4月29日下午4点,魏东从位于北京“中海紫金苑”的家中,跳楼身亡。
  魏东的涌金系当时如日中天,控股云南国际信托、国金证券、九芝堂等多家公司,身家超过50亿元。
  “327国债”事件之前,魏东是戴学民在中经开的下属,1995年2月23日之后,涌金系崛起。

  2006年3月,辽宁籍亿万富翁袁宝璟,因雇凶杀死昔日朋友──原刑警汪兴,在辽阳市被执行注射死刑。
  袁宝璟在1992年以农产品起家,1995年起突然做大,吞下60多加企业,号称“北京李嘉诚”。
  1996年,袁宝璟在期货生意上遭受9000万损失,认定是受到刘汉操纵市场所致,于是出资让汪兴潜入四川刺杀刘汉。
  汪兴的子弹没有打中刘汉,却成为汪兴日后用来敲诈袁宝璟、最终两人同归于尽的导火索。

  2003年,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7年的管金生获得保外就医的机会出狱。
  管金生是申银万国前身万国证券的创始人。1992年,万国证券一度占据国内70%的A股交易量和几乎全部的B股交易量。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大战尘埃落定,万国证券亏16亿,临近破产边缘。5月份,管金生被判处17年徒刑,罪名是挪用公款269万元。
  1995年管金生出事前后,“327国债”事件中的另一大巨头辽宁国发集团发生重大债券交收违约,超过17亿债务无法清偿,上交所选择向公安局报案。辽国发的实际控制人高原、高岭兄弟从此人间蒸发。
  命运之轮永不停转,“327国债”魔咒从未完结。
  目前,只有一个人是例外,新湖,黄伟。


  股神省长陈树隆的第一份工作,是皖省财贸学院教师,后来转到皖省财政厅当科员。
  湖南,有个大佬的起步经历与陈树隆类似。
  陈学荣,曾经是湖南财经学院最年轻的系主任。1993年陈学荣带着从学院出来的几十名教师和学生,筹办成立湖南省湘财证券营业部。

  1999年,湘财证券成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并展开了资本市场上的多层次探索。
  2003年,湘财证券与法国里昂证券组建合资券商华欧国际,与荷兰银行组建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
  陈学荣没有像陈树隆那样选择仕途,但他却与湘财证券一起卷入了熊市的漩涡。
  2004年底,湘财证券委托理财与自营合计亏损接近14亿,债务窟窿达到30亿,并挪用了保证金。
  不得已,湘财证券将华欧国际证券和湘财荷银两家公司的股权转让,旗下大批骨干流失,如湘财前私人金融部总经理汪静波,就带领团队出走,在上海创立了诺亚财富。

  2006年底,面对证监会要求限期偿还6.26亿元客户保证金的通牒,湘财证券陷入窘境。当时不少的债权人,是新疆、黑龙江、湖南地方上的住房公积金中心。
  两个资本大佬开始与陈学荣接触。一个是湖南老乡魏东,一个是浙江人黄伟。
  早在2005年,魏东的涌金系已经收购了成都证券,并改名为国金证券。据称当时魏东给的估值是31亿元,湘财证券全面并入国金证券,商号注销。
  而在金融圈尚不引人注目的黄伟,提出增资入股,解决债务,保留湘财证券的招牌,注册地留在湖南。
  以先机君的了解,很多时候,注册地是否保留在原省,往往成为并购能否在地方监管机构审批通过的关键。有关湘财证券的这场并购中,估值、商号、注册地,以及事后对创始人陈学荣的补偿,黄伟无不做到了妥贴之极。
  事实上,黄伟与魏东因缘深厚,他们的关系,可以追溯至“327”时代。魏东当时是中经开的操盘手,黄伟是中经开最大的客户和受益者之一,“327”之后两人在股市上也偶有联手。因此,对湘财证券股权的收购,到底是一场公开争夺,还是一次默契的联手,先机君一直存在疑问。
  2007年初,黄伟注资24亿元,将湘财证券收入囊中。这一年是牛市,湘财证券盈利8.8个亿。
  2008年5月9日,北京,魏东追悼会,一向低调的黄伟亲自到场,献上了花圈。


  那个年代的老师都很牛。马云是老师出身,陈树隆、陈学荣是老师起家,黄伟也曾是老师。
  黄伟毕业于温州师范,最开始在瑞安一中和温州市委党校任教,90年代初,放下铁饭碗,到杭州国际大厦租下几个柜台卖眼镜。

  眼镜业到现在依然是暴利生意,黄伟攒到第一桶金的同时,并不满足,慢慢涉足倒卖股票认购证、介入国债和期货市场。
  1994年,黄伟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成立了浙江新湖集团。1995年的“327国债”大战,黄伟跟随中经开和魏东,获利达到7.5亿。
  1996年左右,新湖集团取得温州瑞安外滩工程,正式进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期货、股票,是黄伟早年三大主营业务。
  在股市,黄伟的新湖与魏东的涌金一开始如影随形,1999年新上市的中宝股份(如今的新湖中宝:600208)招股说明书中,黄伟持有7.18%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魏东旗下的上海涌金实业以3.24%持股比例为第六大股东。
  2006年,中宝股份获得新湖集团旗下住宅地产业务注入,改名新湖中宝。
  而在2000年,新湖集团即已拿下绍兴百大29%的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这家上市公司后改名新湖创业(600840)。
  加上2006年新湖系拿下的哈高科(600095)42.24%的股份,收购湘财证券之前,黄伟手中已经握有三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黄伟的布局很深远,他喜欢做期货,旗下的哈高科是大豆主产地黑龙江的大豆深加工企业。做房地产,在楼市低潮期进军上海,苏州河畔的新湖明珠城项目,占地420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是上海内“365旧城改造计划”的一部份,享受到了土地出让金减免和财税补贴政策,新湖系滚动开发了14年,如今每平米单价在70000元以上。
  2009年的时候,先机君与湘财证券的朋友一直在打赌,到底这家券商会乘坐新湖的哪一家马车上市,但事实上一直没答案,尽管2007年以后,湘财证券早已满足了IPO的标准。
  曾经的券商大佬陈学荣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新湖系入主湘财后,历经两年的过渡期,陈学荣将湘财证券的董事长之位移交给新湖派来的林俊波,自己转任党委书记一职,除此以外,陈还获得了补偿,以及湘财祈年期货公司的股权。
  2013年,长江证券旗下长江期货以2.2亿元对价收购湘财祈年期货,陈学荣圆满隐退。不过那场收购背后,有一连串的家庭事故,总之一句话,陈总不容易。


  2014年6月10日早上8点40,上海浦东陆家嘴软件园,一群投资人在大智慧(维权)公司楼下拉出维权横幅,中午11点,人民网刊发了报道和维权照片。
  大智慧维权QQ群里当时有147名受害人,因为购买了大智慧的荐股、代客理财、白银投资等产品,据报道称,合计损失金额超过600万元。

  600万元,蝴蝶效应引发滔天巨浪。
  大智慧当时的市值140亿,6月11日早盘直接冲向跌停,一下十多亿没了。
  早在大智慧上市之前,黄伟旗下的新湖中宝即已投入3.52亿元入股,入股价3块不到。理财维权事发后的不到20天,新湖中宝宣布已清仓大智慧所有1.21亿股,获利4.43亿元。
  新湖系减持时机踏得极准,也很厚道,其实他们本来有更好的收割时机。
  两个月后,大智慧宣布拟以90亿元收购湘财证券100%股权,当时新湖控股和新湖中宝合计持有湘财证券74.59%的股权。2015年1月,大智慧复牌连续12个涨停板,4月份最高价达到35元。

  新湖是这场收购的参与方,如果事前1.21亿股不减持,账面上将多赚超过30亿。可见,黄伟是个能拒绝诱惑的人。
  黄伟手上一不缺钱,二不缺壳。拒绝诱惑,或许是他至今不被“327”魔咒缠绕的本因。
  2009年8月27日,新湖中宝与新湖创业并股合并,新湖系主动砍掉了一个壳。
  当所有券商都在做加法的时候,湘财证券却在做减法,注册资本由42.69亿减少到29.97亿元、再增资到31.97亿元。
  减资的过程,新湖系对湘财的小股东进行了再整合,将部分债权转换来的股权回购注销,或是收购,新湖系另外再出钱增资,股权比例由55.94%逐渐上升到74.59%。这个过程,历时五年之久。显然,黄伟非常有耐心,而且绝对在乎对湘财证券的控股权。
  2014年1月24日,湘财证券在新三板挂牌。挂牌后仅7个月,就要把湘财放进大智慧,在先机君看来,这其中江湖救急的可能性居多。毕竟新湖刚刚清仓了1.21亿股,说明当时黄伟不看好大智慧这个投资标的。
  2015年4月17日,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的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根据该方案,新湖系依照对价将在上市公司获得26.02%的股份,大智慧原实际控制人张长虹家族持股比例下降到33.11%,仍是控股股东。
  张长虹其实是个低调谦和的大佬,同样也当过老师,为人大气,不分贵贱、朋友很多,怎奈那几年业务做得确实有些太疯狂,大智慧的荐股、卖软件、拉贵金属投资电话铺天盖地。

  收购方案过会后仅13天,证监会宣布对大智慧立案调查,湘财证券的上市半途夭折。
  2017年6月,大智慧已陷入亏损漩涡,张长虹麻烦缠身。黄伟再次出手江湖救急,新湖系以17.2亿元受让张长虹持有的4亿股,成为大智慧第二大股东。受让价每股4.3元,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4.14元。


  7月2日晚间,新湖系旗下两驾马车之一的哈高科(600095)宣布收购湘财证券,估值100亿到140亿。左手换到右手,实际控制人不变。这本来就是难度最低的挑战。
  据媒体对其前同事的采访,温州党校教书时期,黄伟就开始炒期货。和刘汉等人对金钱的执着不同,先机君认为黄伟一直是一个热衷于新事物、新浪潮的探索者。
  从早年的认股权证、国债期货、屯壳潮,到2011年左右的矿业潮、信托潮、第三方财富潮,2014年的新三板,近几年的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所有浪潮,黄伟和新湖系都奋勇在前,大部分浪潮踩点时机和介入对象都极为精准。
  湘财证券此前的IPO、新三板挂牌、借壳大智慧种种,或许也只是尝试。
  魏东之后,黄伟的另一个好朋友是中植系的解直锟。

  2012年前后,黄伟与中植系联手做了很多动作,包括一起收购西北矿业,一起合股成立财富销售公司新湖财富。
  截至2017年6月,新湖财富旗下累计管理规模突破5000亿元。
  中植系最近估计很是焦头烂额,想把中融信托交给央企旗下的经纬纺机,结果碰上一堆麻烦,无法成行。
  这个时间点上,黄伟选择将湘财证券装入哈高科,不知是否有着“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意味。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灵机睛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灵机睛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灵机睛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灵机睛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灵机睛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灵机睛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长安汽车7亿补贴背后困局:补贴成主要利润源 前置摄像头被“消灭”,屏下摄像头谁将抢占先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1:20,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