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576|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初旭 发表于: 2005-11-16 14:19:5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青城派掌门刘绥滨

 [复制链接]
刘绥滨,出生于东北,长于四川都江堰市人,泸州纳溪(已故)武林高手,名老中医余国雄的高徒,系青城武术馆长,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四川省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6段、世界传统武术联合委员,中国香港气功太极社名誉社长,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曾获中国电视吉尼斯大赛擂主、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银奖、国际武术比赛冠军。以他为代表的青城派武功,2003年载入目前国内武术界最高级别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2004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都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上,刘绥滨被授予"特别成就奖"

青城派掌门刘绥滨[原创]

文图

最近,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访谈节目组给"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刘绥滨发来邀请函。约请他上该节目,讲述他的人生故事,回忆生命之中曾经的过往经历,共同记录一段共和国历史,一代人的年华岁月,在他出发做客凤凰卫视之前,记者有幸采访了他。

双手撑起青城派

清晨,初阳灿灿,一束束阳光透过密林,在湿润的大地上撒下一片金色的光斑。青城山门前地势开阔处,一幅上书"大道演艺团"五个隶书大字的杏黄大旗下,一个身材颀长美髯飘逸的青年汉子宽衣大袖,对着青山绿水闭目凝神,一番吐纳之后,只见他轻舒猿臂,捷步轻移,动作势沉力雄;招式演到酣畅处,犹如一团白影在晨曦中晃动,山在眼前、人在画中。一套"白虎鞭杆""青城八仙剑"演练下来,青年汉子若有所思地望着霞光里的青峰翠影,脸上露出些"寂寞高手"的惆怅……这位高人便是"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刘绥滨先生。

他来自遥远的东北,幼时随父亲所在部队南迁至四川都江堰。儿时赢弱多病,经常被父母送到医院,成为那里的"常客"。他自小性格内向,时常被人欺凌,每一次痛定思痛,他总想深入名山大川,遍访江湖高人,做天下第一高手,惩强扶弱,匡护正义。20多年的蹉跎岁月,他经历了骨折、离婚、咯血、负债、官司等,许多人一辈子不愿遇上的倒霉事,让他给惹上了。他没有因此退却,而是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挺进。

上世纪90年代初,那是一个武术热潮风起云涌的年代,视武术高于生命的刘绥滨从历史的断层处站起来,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从稳定的医师岗位上退职,走上专心研习武术的道路,少时曾先后师从中华武林百杰王树田、四川省武协副主席邹德发、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四川黄林派宗师宋德照,川西武林第一好汉、自然门宗师陈述礼,青城二十四侠之一、三元门宗师祁玉祥,蜀中第一快手、僧门宗师彭元植等武林隐士、名宿习传统武术及道家文化;最后方因缘时会,拜在青城派前辈余国雄(四川泸州纳溪人,2003年病故)宗师门下。成为国家武术协会唯一承认的青城派武术传人余国雄正式授权的"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人"

由于他创造性地将道家洞经音乐和武术相结合,音乐世界名人、云南丽江纳西古乐的发掘整理者宣科携儿子宣六斤拜在刘绥滨名下,国际模特大赛冠军、台湾著名电视主持人倪景阳也拜刘绥滨为师,其海外弟子遍及英、美、法、意、日、韩、罗马尼亚、加拿大等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为进一步扩大武术的社会功用,刘绥滨现正在将青城武术基本功创编为广播体操,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希望在中小学推广。多少年来,他用自己坚强有力的双手执掌着"青城派",撑起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青城武术。

寂寞高人显伸手

中国当代武术因武侠文学而复苏,但刘绥滨却反对人们一味地将武术娱乐化和游戏化。他说,武侠影视和小说中将"武功"描写得神乎其神,但那多是音响效果和出于人们的想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武术,但同时也扭曲了现实中武术的正常发展。

与近世武侠小说中"青城派"给人偏狭、凶戾、阴狠的印象不同,刘绥滨虽身怀绝技,但自出道以来,从没听说过刘绥滨随意出手或跟谁闹过什么"武林"纷争。他甚至反对一些媒体神话自己。他不讳言自己今天的成就是历尽艰难所取得的:

刘绥滨精于各拳种及武术刀剑技法,在一次武术切磋中,曾以52公斤的体重打败日本体重100公斤的空手道高手柳和光,当下,这位日本高手拜刘绥滨为师,他还多次赢得国内国际各类武术比赛冠军;还不到40岁的时候,其"劈空拳"功夫已臻上乘境界:那是200012月的事,中国武术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应中国电视吉尼斯总部之邀,在北京广播学院进行了青城派武功绝技--劈空拳的表演,这天下午,在北京广播学院演播大厅,包括世界定点跳伞冠军卫宁、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龚宁、明星戴军、汪正正在内的数百名凤众,第一次看到了青城派武术镇山 绝技之一的劈空拳表演。桌上立着八支燃烧的蜡烛,七名高大的观众被 邀请到台上站在战蜡烛一米远的地方,虽使尽浑身解数,仍不能打熄一支蜡烛。体重只有515公斤的青城派武术掌门人刘绥滨轻盈地上场了,只见他轻摆功阵,挥出一拳,将两尺开外的第一支蜡烛打灭,眨眼之间,他又连发三拳,将第二、三、四根蜡烛同时打灭。稍事运气这后,刘绥滨又发迅雷不及掩耳的第五拳,第五、六支蜡烛又熄灭了。最后,他连发数拳,将第七、第八支蜡烛火焰打到最低点,接近熄灭。场下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刘绥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拳打蜡烛火焰前,他坐在嘉宾席时,已被各种强光射灯照得头大汗,头有些晕,最后未能发挥出最高的的水平。据介绍,刘绥滨在成都某电视台表演时曾一气击灭九支蜡烛,而且使用的是前面不灭先灭后面的绝技。并且在状态好时可以任意先灭中间或者两头,自2000年应中国电视吉尼斯总部邀请表演获证后,至今仍是该项纪录的保持者。

刘绥滨的精湛武技和卓然成就,先后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体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加坡《联合早报》、《广州日报》、韩国家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美国《功夫》杂志等全球400余家媒体近万次报道。2001年,刘绥滨作为青城武术的代表,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出版的邮册《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共5张明信片,其中4张是风景,1张便是刘绥滨。2001年,刘绥滨作为青城武术的代表,由国家邮政总局出版邮册发行;2003年,载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神州风采--世界遗产在中国》大型展览;200410月,金庸先生专程到青城山,对自己在小说中对青城武术的描绘致以歉意,并和刘绥滨先生就青城功夫进行了切磋,分别时双方还了互赠字画。 20053月,央视国际频道"华夏文明"栏目组专程赴青城山录制有关青城武术的节目……

青城山背靠藏羌文化,充满原始、朴实和自然野性;刘绥滨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以自己在青城山下的武馆为支撑点,以传播者的身份,揭开青城武术的神秘面纱,把青城武术推向时代潮流,可以说,青城武术刘绥滨功不可没。

最大对手是自己

刘绥滨的师父是我们泸州人,通过其师父记者与刘掌门成了朋友,但每次见面,都由于繁杂的事务缠身,不曾长谈,这次国庆黄金周,记者到青城山一游。刘掌门和他的夫人杨漫小姐陪记者游览了都江堰和青城山。已是初秋的青城山,空气仍盈满了柔绿。我们漫步在松茂古道,穿行于山风烟岚之中,记者与刘绥滨就武术这一命题进行对话。

记者问(下同):你觉得"武术热"和充斥荧屏的武侠古装影视剧与当下的媒体炒作是否有关系?

刘绥滨答(下同):你所说的"武术热"到现在其实已经不存在。当代武术的重兴当然和社会的开放、媒体的发达有关系,但跟其他任何一件事情一样,其中好奇者多,真正热爱并终能窥其中奥妙者少之又少,也就是俗话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问:时下,人们十分重视健身,习武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新时代的武术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样看武术的呢?

答:习武的首要目的是强身自卫。人不能在快要失去"人本"的时候才又想起人本!"侠以武犯禁""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许多人认为,""的兴起往往和战乱频繁、讼纷分争有关,可现在是和平时期,武术是否只剩下博物馆和表演的意义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一样历史悠久,历经战火纷争和艰难曲折,势如离原之草,蓬勃发展,已成为一项有益于全人类之体育活动,是全人类之和平文化。对一个人来说,身体是第一的,离开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只是空谈,有再多再大的理想和抱负都无法去实现。适逢盛世,我武威扬!在政府支持和中国武协、国际武联艰苦努力下,传统武术已迈向现代竞技体育,并走向世界,成为亚运会、世界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国际武联已成为国际奥会成员,拥有80多个会员国,遍布世界五大洲。武术已具备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之条件。在现代生活中,习武强身可以让一个人拥有见义勇为的能力,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也教会一个人怎样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去学会生存和发展。

……

谈到泸州,刘绥滨更是感慨颇多。他说其恩师余国雄就是泸州人,现在安葬于纳溪老君山公墓园。现在还有80多岁的师母住在纳溪城里。过去习武时经常往泸州跑,现在师父离去了,自己也有许多事务缠身,就只有在每年的清明节为师父扫扫墓,飘飘青,寄托自己的哀思。遇上春节、国庆节到纳溪探望两三次师母。可以说,泸州是他的第二故乡。自从师父去世后,考虑到师母一个人太孤独,他和夫人杨漫商量后,准备接师母到青城山居住,师母担心他目前经济发展不好,怕增加负担,始终没有答应。刘绥滨告诉记者,没有余老师和泸州师兄师姐们的帮助和支持,没有泸州人的无私奉献,也就没有他刘绥滨的今天。余老师是泸州的武术名人,也是都江堰市的名人,其人物传已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和《青城山志》等书中,他准备在恰当的时候,在青城山麓为老师建一个衣冠冢,也是对老师最好的纪念。

谈到武术这一话题,在刘绥滨的心目中,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武功是泸州武功的传承,他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泸州免费举办一期青城武术培训,把泸州武术还给泸州人,这也算是对泸州父老乡亲的最好回报。时下,他和全国各地的武林人士一道,加入了“武术进奥运”声援活动,力争二00八年举世瞩目的中国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中国武术的一席之地。愿中国武术界几代人之梦想早日实现,愿世界各民族人民齐能领略、享受我中华武术之魅力!
不觉间,时近下午,一抹夕阳的余辉把周围的山脊擦得透亮。接受采访完毕的刘绥滨恢复了一个武者习惯于用肢体语言"说话"的本分,他沉默地望着地远处隆起的群峰,盛满烟岚的眼睛似乎在说: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只有首先打败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初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初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初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初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初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初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祠堂的和谐与压抑 我从远方归来
2# 四姑娘山
 楼主|初旭 发表于: 2006-1-1 14:49:1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以下是引用初旭在2005-11-16 14:19:56的发言:
刘绥滨,出生于东北,长于四川都江堰市人,泸州纳溪(已故)武林高手,名老中医余国雄的高徒,系青城武术馆长,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四川省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6段、世界传统武术联合委员,中国香港气功太极社名誉社长,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曾获中国电视吉尼斯大赛擂主、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银奖、国际武术比赛冠军。以他为代表的青城派武功,2003年载入目前国内武术界最高级别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2004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都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上,刘绥滨被授予"特别成就奖"

青城派掌门刘绥滨[原创]

文图

最近,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访谈节目组给"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刘绥滨发来邀请函。约请他上该节目,讲述他的人生故事,回忆生命之中曾经的过往经历,共同记录一段共和国历史,一代人的年华岁月,在他出发做客凤凰卫视之前,记者有幸采访了他。

双手撑起青城派

清晨,初阳灿灿,一束束阳光透过密林,在湿润的大地上撒下一片金色的光斑。青城山门前地势开阔处,一幅上书"大道演艺团"五个隶书大字的杏黄大旗下,一个身材颀长美髯飘逸的青年汉子宽衣大袖,对着青山绿水闭目凝神,一番吐纳之后,只见他轻舒猿臂,捷步轻移,动作势沉力雄;招式演到酣畅处,犹如一团白影在晨曦中晃动,山在眼前、人在画中。一套"白虎鞭杆""青城八仙剑"演练下来,青年汉子若有所思地望着霞光里的青峰翠影,脸上露出些"寂寞高手"的惆怅……这位高人便是"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刘绥滨先生。

他来自遥远的东北,幼时随父亲所在部队南迁至四川都江堰。儿时赢弱多病,经常被父母送到医院,成为那里的"常客"。他自小性格内向,时常被人欺凌,每一次痛定思痛,他总想深入名山大川,遍访江湖高人,做天下第一高手,惩强扶弱,匡护正义。20多年的蹉跎岁月,他经历了骨折、离婚、咯血、负债、官司等,许多人一辈子不愿遇上的倒霉事,让他给惹上了。他没有因此退却,而是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挺进。

上世纪90年代初,那是一个武术热潮风起云涌的年代,视武术高于生命的刘绥滨从历史的断层处站起来,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从稳定的医师岗位上退职,走上专心研习武术的道路,少时曾先后师从中华武林百杰王树田、四川省武协副主席邹德发、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四川黄林派宗师宋德照,川西武林第一好汉、自然门宗师陈述礼,青城二十四侠之一、三元门宗师祁玉祥,蜀中第一快手、僧门宗师彭元植等武林隐士、名宿习传统武术及道家文化;最后方因缘时会,拜在青城派前辈余国雄(四川泸州纳溪人,2003年病故)宗师门下。成为国家武术协会唯一承认的青城派武术传人余国雄正式授权的"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人"

由于他创造性地将道家洞经音乐和武术相结合,音乐世界名人、云南丽江纳西古乐的发掘整理者宣科携儿子宣六斤拜在刘绥滨名下,国际模特大赛冠军、台湾著名电视主持人倪景阳也拜刘绥滨为师,其海外弟子遍及英、美、法、意、日、韩、罗马尼亚、加拿大等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为进一步扩大武术的社会功用,刘绥滨现正在将青城武术基本功创编为广播体操,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希望在中小学推广。多少年来,他用自己坚强有力的双手执掌着"青城派",撑起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青城武术。

寂寞高人显伸手

中国当代武术因武侠文学而复苏,但刘绥滨却反对人们一味地将武术娱乐化和游戏化。他说,武侠影视和小说中将"武功"描写得神乎其神,但那多是音响效果和出于人们的想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武术,但同时也扭曲了现实中武术的正常发展。

与近世武侠小说中"青城派"给人偏狭、凶戾、阴狠的印象不同,刘绥滨虽身怀绝技,但自出道以来,从没听说过刘绥滨随意出手或跟谁闹过什么"武林"纷争。他甚至反对一些媒体神话自己。他不讳言自己今天的成就是历尽艰难所取得的:

刘绥滨精于各拳种及武术刀剑技法,在一次武术切磋中,曾以52公斤的体重打败日本体重100公斤的空手道高手柳和光,当下,这位日本高手拜刘绥滨为师,他还多次赢得国内国际各类武术比赛冠军;还不到40岁的时候,其"劈空拳"功夫已臻上乘境界:那是200012月的事,中国武术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应中国电视吉尼斯总部之邀,在北京广播学院进行了青城派武功绝技--劈空拳的表演,这天下午,在北京广播学院演播大厅,包括世界定点跳伞冠军卫宁、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龚宁、明星戴军、汪正正在内的数百名凤众,第一次看到了青城派武术镇山 绝技之一的劈空拳表演。桌上立着八支燃烧的蜡烛,七名高大的观众被 邀请到台上站在战蜡烛一米远的地方,虽使尽浑身解数,仍不能打熄一支蜡烛。体重只有515公斤的青城派武术掌门人刘绥滨轻盈地上场了,只见他轻摆功阵,挥出一拳,将两尺开外的第一支蜡烛打灭,眨眼之间,他又连发三拳,将第二、三、四根蜡烛同时打灭。稍事运气这后,刘绥滨又发迅雷不及掩耳的第五拳,第五、六支蜡烛又熄灭了。最后,他连发数拳,将第七、第八支蜡烛火焰打到最低点,接近熄灭。场下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刘绥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拳打蜡烛火焰前,他坐在嘉宾席时,已被各种强光射灯照得头大汗,头有些晕,最后未能发挥出最高的的水平。据介绍,刘绥滨在成都某电视台表演时曾一气击灭九支蜡烛,而且使用的是前面不灭先灭后面的绝技。并且在状态好时可以任意先灭中间或者两头,自2000年应中国电视吉尼斯总部邀请表演获证后,至今仍是该项纪录的保持者。

刘绥滨的精湛武技和卓然成就,先后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体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加坡《联合早报》、《广州日报》、韩国国家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美国《功夫》杂志等全球400余家媒体近万次报道。2001年,刘绥滨作为青城武术的代表,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出版的邮册《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共5张明信片,其中4张是风景,1张便是刘绥滨。2001年,刘绥滨作为青城武术的代表,由国家邮政总局出版邮册发行;2003年,载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神州风采--世界遗产在中国》大型展览;200410月,金庸先生专程到青城山,对自己在小说中对青城武术的描绘致以歉意,并和刘绥滨先生就青城功夫进行了切磋,分别时双方还了互赠字画。 20053月,央视国际频道"华夏文明"栏目组专程赴青城山录制有关青城武术的节目……

青城山背靠藏羌文化,充满原始、朴实和自然野性;刘绥滨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以自己在青城山下的武馆为支撑点,以传播者的身份,揭开青城武术的神秘面纱,把青城武术推向时代潮流,可以说,青城武术刘绥滨功不可没。

最大对手是自己

刘绥滨的师父是我们泸州人,通过其师父记者与刘掌门成了朋友,但每次见面,都由于繁杂的事务缠身,不曾长谈,这次国庆黄金周,记者到青城山一游。刘掌门和他的夫人杨漫小姐陪记者游览了都江堰和青城山。已是初秋的青城山,空气仍盈满了柔绿。我们漫步在松茂古道,穿行于山风烟岚之中,记者与刘绥滨就武术这一命题进行对话。

记者问(下同):你觉得"武术热"和充斥荧屏的武侠古装影视剧与当下的媒体炒作是否有关系?

刘绥滨答(下同):你所说的"武术热"到现在其实已经不存在。当代武术的重兴当然和社会的开放、媒体的发达有关系,但跟其他任何一件事情一样,其中好奇者多,真正热爱并终能窥其中奥妙者少之又少,也就是俗话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问:时下,人们十分重视健身,习武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新时代的武术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样看武术的呢?

答:习武的首要目的是强身自卫。人不能在快要失去"人本"的时候才又想起人本!"侠以武犯禁""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许多人认为,""的兴起往往和战乱频繁、讼纷分争有关,可现在是和平时期,武术是否只剩下博物馆和表演的意义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一样历史悠久,历经战火纷争和艰难曲折,势如离原之草,蓬勃发展,已成为一项有益于全人类之体育活动,是全人类之和平文化。对一个人来说,身体是第一的,离开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只是空谈,有再多再大的理想和抱负都无法去实现。适逢盛世,我武威扬!在政府支持和中国武协、国际武联艰苦努力下,传统武术已迈向现代竞技体育,并走向世界,成为亚运会、世界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国际武联已成为国际奥会成员,拥有80多个会员国,遍布世界五大洲。武术已具备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之条件。在现代生活中,习武强身可以让一个人拥有见义勇为的能力,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也教会一个人怎样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去学会生存和发展。

……

谈到泸州,刘绥滨更是感慨颇多。他说其恩师余国雄就是泸州人,现在安葬于纳溪老君山公墓园。现在还有80多岁的师母住在纳溪城里。过去习武时经常往泸州跑,现在师父离去了,自己也有许多事务缠身,就只有在每年的清明节为师父扫扫墓,飘飘青,寄托自己的哀思。遇上春节、国庆节到纳溪探望两三次师母。可以说,泸州是他的第二故乡。自从师父去世后,考虑到师母一个人太孤独,他和夫人杨漫商量后,准备接师母到青城山居住,师母担心他目前经济发展不好,怕增加负担,始终没有答应。刘绥滨告诉记者,没有余老师和泸州师兄师姐们的帮助和支持,没有泸州人的无私奉献,也就没有他刘绥滨的今天。余老师是泸州的武术名人,也是都江堰市的名人,其人物传已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和《青城山志》等书中,他准备在恰当的时候,在青城山麓为老师建一个衣冠冢,也是对老师最好的纪念。

谈到武术这一话题,在刘绥滨的心目中,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武功是泸州武功的传承,他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泸州免费举办一期青城武术培训,把泸州武术还给泸州人,这也算是对泸州父老乡亲的最好回报。时下,他和全国各地的武林人士一道,加入了“武术进奥运”声援活动,力争二00八年举世瞩目的中国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中国武术的一席之地。愿中国武术界几代人之梦想早日实现,愿世界各民族人民齐能领略、享受我中华武术之魅力!
不觉间,时近下午,一抹夕阳的余辉把周围的山脊擦得透亮。接受采访完毕的刘绥滨恢复了一个武者习惯于用肢体语言"说话"的本分,他沉默地望着地远处隆起的群峰,盛满烟岚的眼睛似乎在说: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只有首先打败自己,才能征服世界。(图为作者与刘绥滨合影)

青城派掌门刘绥滨  fha03Wbs.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周从林 发表于: 2006-1-6 20:53:47|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觉得看过的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13:40,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