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649|回复: 2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宇宙·航天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在青奠基开工

 [复制链接]
  2020年3月3日,吉利卫星项目在台州开工,这是国内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
  吉利卫星规划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测控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设施,借鉴汽车行业先进的总装工艺,打造模块化、柔性化、智能化制造工厂,可以灵活满足不同型号规格的卫星总装与测试。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兰草卡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兰草卡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兰草卡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兰草卡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兰草卡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兰草卡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财政部预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4亿元防控病虫害 让贫困群众喝水不再难(小康路上·绿色力量)
20#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于: 2021-4-7 09:1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在青奠基开工

源自:青岛政务网
原文标题: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在青奠基开工

  青岛日报4月6日消息,上合示范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又取得重大成果。今天上午,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奠基仪式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举行。据悉,项目将建设国内首个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助力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由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浙江时空道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将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布局建设全球卫星星座业务总部、全球卫星星座测运控中心、智慧物流应用基地、智慧海洋应用基地、AI数据运营中心、终端模组设计研发中心等,建成国内首个全球低轨卫星星座,打造世界领先的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示范项目。
  项目落地过程充分体现“吉利效率”和“上合生态”的高度匹配。据悉,为了引来“金凤凰”,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实行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从项目洽谈初期开始就做好顶层设计,进行高水平策划,充分体现出加强协同、有效沟通、整合资源后营商环境赋予的“加速度”。项目从初次接洽到正式签约60天,从拿地到开工建设用时90天。“上合示范区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区位、交通、生态条件,最为关键的是满满的诚意,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亲赴吉利控股集团,商洽合作事宜,推动项目落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吉利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志豪说。
  2020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发展卫星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的开工奠基,正是我们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抢抓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窗口期的具体行动。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能够初步构建起一条包括制造、发射、应用于一体的卫星产业链体系,将卫星产业打造成关键技术实现突破、行业应用独具特色、产品检测服务共享的优势产业集群。”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阳介绍,卫星产业是青岛正在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
  时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洋认为,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将建设并运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全球低轨卫星星座,打造全球领先的天基卫星互联网,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生态,连接人和万物。“通过该项目深入推进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开展航天产业的首次大规模商用,抢抓天地一体化新赛道”。
  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将为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才、经贸、教育、商旅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在上合示范区打造一个全球顶尖水平的互联网络。
  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建军参加项目奠基仪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梅溪河 发表于: 2020-9-2 12:15:51|只看该作者

吉利在青岛成立物联网、卫星技术新公司,实控人为李书福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吉利在青岛成立物联网、卫星技术新公司,实控人为李书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企查查APP显示,8月31日,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由吉利科技集团间接控股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全资控股,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丁晟,主要经营范围为基础电信业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卫星通信服务;卫星导航服务;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等。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
据企查查,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20日,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洋。该公司是吉利战略投资的科技创新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AICT(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加速中国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编辑:赵泽 校对:陈荻雁
18#
 跳台 发表于: 2020-8-12 16:44:00|只看该作者

再落一子!吉利卫星项目又有新动作

源自:艾肯家电网
原文标题:再落一子!吉利卫星项目又有新动作

  吉利集团卫星互联网项目签约仪式8月8日在青岛举行。双方将在上合示范区布局建设卫星互联网相关业态。据青岛方面透露,该项目将由吉利旗下子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承接。
  2018年,吉利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开始布局航天卫星领域,覆盖从研发、制造到应用全产业链。据悉,吉利旗下子公司时空道宇估值已过百亿。
  吉利全面布局商业航天领域,全国首个民企卫星智能AIT中心落户浙江台州,吉利自主研发的两颗低轨卫星,也定于年内发射升空。此前,有媒体报道吉利计划研制火箭,正在大规模招聘。据了解,吉利下一步计划成立航天集团,构建“天地一体化”立体出行生态,为未来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系统化服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刘作 发表于: 2020-4-26 09:44:00|只看该作者

吉利控股年底射卫星,李书福想当马斯克?

源自:IT时代网
原文标题:吉利控股年底射卫星,李书福想当马斯克? 来源:虎嗅

  今天是中国第5个航天日,消息多的有点让人应接不暇。
  譬如,距离中国发射首枚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再譬如,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3月初宣布要发射导航卫星后,公开了这两枚卫星的更多细节。
  对于吉利放卫星,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是──
  作为一介平民,还没等到机会去“试乘”据称售价为220万元,宣传照片3年都没有变样的吉利牌飞行汽车,怎么更魔幻的卫星,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
  当然,这个消息来得恰到好处。
  就在几天前,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名正言顺地与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一起,成为“新基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与此同时,李书福曾在2011年发表的“宇宙观”演说,与吉利这次发射卫星,构建天地一体化服务系统的雄心壮志一起,被重新大力宣扬:
  “在扎根一个地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放眼浩瀚的宇宙,那里有无数个星球。人类应该以更加大胆和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与加快开发太空世界与宇宙未来,在保护与发展地球经济的同时,完全可以开拓更加广阔的宇宙世界。停留在一个地球上的思维是局限而狭隘的,不利于地球人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不过,这段话是有背景的。
  同年8月,吉利刚刚与福特完成了沃尔沃的交割,书福老师随后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其实是用这套“宇宙观”来强调发展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对气候变暖与拯救地球的价值。
  当然,无论如何我们都首先要对书福老师这个宏大的宇宙开发布局深表敬佩。毕竟卫星发射计划已经进入了执行阶段。
  吉利专攻航空航天方向的子公司时空道宇将在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并将于2020年底前在酒泉,完成两颗导航增强卫星的发射。而搭载两颗卫星的,是航天科工研制的小型固态运载火箭──“快舟系列”。
  再者,根据吉利的描述,这两颗低轨导航增强卫星将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精度高达0.5厘米级的定位服务。官方信息还重点突出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低轨卫星的一体化服务,自动驾驶将会成为无稽之谈”。
  吉利方面称,天上的卫星,将与吉利在地上的业务──造车、造车载芯片以及车联网服务,构成强大生态,覆盖未来所有出行场景,推动交通变革……
  构想无懈可击。让我们差点迷失在这个“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了不起愿景中。
  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又把我们拉回了现实中:既然没有低轨卫星,自动驾驶将成为无稽之谈。那么,自动驾驶之前都靠什么进行导航的(谷歌表示不服)?
  而一个疑问,又触发了接下来的一连串疑问:
  这两颗卫星跟已经建设完备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什么关系?两颗卫星,就能满足自动驾驶的导航定位?如果要发射很多颗,那要烧一家民营企业多少钱?
  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这两颗卫星的本质,看得更清楚些。毕竟,“中国版马斯克”不是这么好当的。
  导航增强不是导航卫星
  其实吉利要发射导航类卫星的消息一出,很多关心汽车导航技术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迷惑──中国不是已经建立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了吗?该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一块,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核心供应商。
  而且北斗系统在轨的54颗卫星,是从1994年开始,经过3次系统工程建设,历时25年发射完成的,目前还差最后一颗就将完成全球组网。
  此外,从建设成本角度来看,虽然北斗导航系统到底耗资多少没有官方信息可以佐证,但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从一开始的90亿美元预算,飙升到后来的200亿欧元,直到现在还处于初步测试阶段。
  所以,吉利发射的两颗卫星,名为“导航增强卫星”,而非“导航卫星”。用一位航空航天行业人士的玩笑话来说,假如吉利真发射导航卫星,那才是脑子被烧坏了。
  那么,导航增强卫星究竟是什么?
  简单理解,这种卫星类似于一个“信号增强器”。就是对各种导航卫星的信号进行再放大,最后让地面设备接收到一个增强信号。
  所以,吉利所构想的,是一个“放大和处理导航信号与数据,再把处理完的导航服务卖给车厂或其他导航设备厂商”的中间运营商生意。
  这个模式,与中国导航领域另一家知名企业──千寻位置做的事情有点像。
  “千寻是在地面建差分站,接收导航卫星信号再进行数字差分处理,实现更高的导航精度。”商业航天公司天仪研究院CEO杨峰告诉虎嗅,导航增强卫星,其实可以理解为把“地面导航增强基站”搬到了天上。
  根据千寻位置的官方信息显示,这家在地上做导航增强的公司,正在通过两种手段解决覆盖性问题:一是通过天上的卫星在没有互联网的地方进行服务;二是在全国建设了24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覆盖了全国除了无人区之外的全部地区。
  而一位内部人士也默认了千寻与这种低轨导航增强卫星存在竞争关系:
  “千寻的技术方案是‘地基增强站+星基,卫星的作用是播发我们高精度定位服务。这种技术方案已经与国内大部分车厂完成定点;而低轨导航增强,显然是另一种对标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低轨导航增强卫星未来的服务对象之一──自动驾驶与高精地图公司也对“用导航增强卫星来实现汽车高精度定位”这个做法表示不解。
  “如果它只是可以提高GPS等导航系统的精度,那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作用其实是比较有限的。因为GPS只是众多自动驾驶汽车定位方案中的一种。”
  自动驾驶硬件集成方案供应商惠尔智能CEO常宇飞认为,外界夸大了外部基础设施力量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实际应用价值
  “像在隧道里,是根本没有GPS信号的,要靠高精地图与激光雷达以及摄像头来判断所在的位置。许多自动驾驶公司,像谷歌和通用的Cruise精度早就可以达到厘米级。”
  而服务于车厂的硅谷激光雷达创业公司Deepmap更是觉得“0.5厘米”(上面有提到)的精度有点匪夷所思:“不知道为什么要强调1厘米内,如果你开车,就知道1厘米的停靠其实可以忽略不记。
  他们强调,目前GPS等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都不高,10米级开外。对于卫星导航增强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没有任何实际的验证结果。
  “目前大部分自动驾驶公司与高精地图公司,都可以依靠激光雷达+GNNS+惯导+摄像头的相关方案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稳定性也不错。”
  不过,也有不具名人士认同吉利发射导航增强卫星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价值。
  因为就目前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部署情况和应用进程来看,大部分地区还是在使用免费向全球开放的美国GPS系统。从国家安全角度考量,我们需要研发自己的卫星导航与导航增强系统。
  另外,其实目前在国内很多车流量密集的区域,GPS导航定位并不总能发挥稳定,因此做相应的导航增强是有必要的。
  “发射导航增强卫星,开发汽车联网+导航芯片,从理论上看,闭环的思路是没错的。”
  因此,加上导航增强卫星,目前基本有了三条可以通向“让汽车具备高精度导航定位能力”的罗马之路:
  寄希望于激光雷达等硬件的成本降低,制作高精地图,在单车上实现高精度定位。
  建立导航增强等地面基站,利用已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建立导航增强卫星,与车载联网芯片、计算平台研发同步进行,完成闭环生态。
  “导航增强卫星与地面增强基站不一定就是竞争关系,可能在某些地区用卫星增强更好,有些地区地面基站可以覆盖。也没有说两者不能进行融合处理,只是一切都是未知数。”杨峰表示。
  低轨卫星的成本,是天文数字?
  部署导航增强卫星,未必不可以作为新一层实现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的安全冗余保障。但如果只是为了辅助,成本代价似乎有些大。
  因为这里的导航增强卫星,有一个前缀,叫“低轨”。
  如果你稍微了解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就知道他曾放出“要在2027年之前,投资100亿美元部署1.2万颗低轨通信卫星,为全球千万客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的豪言。而且目前,已经成功发射了422颗。
  这是第一批starlink计划的卫星刚被送上天的样子
  为什么要这么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低轨”相关。
  如同字面意思,“低轨”其实就是距离地球比较近。按照定义,这类卫星的飞行高度小于1000公里。那么距离近,飞的低,数据传输延迟自然就低,路径损耗就小,信号就更强。
  但反过来,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既然距离近,那么一颗低轨卫星的“辐射面”就小。
  同理,距离越远,一颗卫星就能覆盖地球越大的面积,这就是为何北斗导航卫星都位于2万~3.6万公里的中轨与远轨上,因为要用尽量少的卫星来形成全球组网。
  low earth orbit为近地轨道,也就是低轨;GOES意为“地球静止轨道”,属于高轨。低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小于1000公里;中高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在1000公里到20000公里之间;高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大于20000公里。
  “所以当前大部分的通信卫星与导航卫星,都部署在中高轨。像印尼这种岛国国家,架设地面通信网络比较费劲,但用一颗同步轨道卫星就可以持续覆盖一个地方,所以应用效率更高。
  而遥感卫星,为了‘拍照不糊’,最好是部署在低轨。”杨峰形象地解释了当前三大用途人造卫星所在位置不同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用低轨卫星来实现高速联网,就一定需要成百上千颗卫星来实现地面全覆盖。
  当然,马斯克这种用来联网的通信卫星与导航增强卫星是两个概念(两种是用途完全不同的卫星,所以本质上,吉利这两颗星与“卫星互联网”其实没有直接关系)。不过用于导航增强,低轨卫星也需要发射很多才能发挥作用。
  不然,要么这颗只能服务于某一个限定区域,要么只能在一天里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信号增强。
  我们尚且不知需要多少低轨导航增强卫星才能覆盖全国或全球,但两颗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一位行业人士并不是很看好民营公司部署这类卫星:“理论上,一颗导航增强卫星的覆盖范围会比地面导航增强基站大非常多,但也需要部署至少几十颗。这两颗显然是实验星,距离真正应用还有很长的路。”
  同时,他提出了成本的疑问──
  “需要的资金不仅仅是cover卫星研发和制造的成本,还有按卫星公斤数来算的发射成本,以及后续维护和地面导航增强终端的配套成本……发射一次就可能上千万元,这对于一家造车的民营公司来说,完成整个计划是天文数字。”
  此外,即便能够实现偏远地区的导航应用,但那里的车到底会有多少,使用的人到底有多少,什么时候能把成本抵消掉?此外,理论上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的“高精度”定位能力,效果上目前也无从考量。
  这显然是一个漫长的、需借各方之力,集体完成的新赌局。也因此有人认为,工业用途及国防用途也许会更具价值。
  “不如先把车卖好了,再谈卫星导航的事情。当然,因为时间跨度过长,怎么说都无所谓。”一位不具名人士吐槽这种有点噱头的行为──不如先把本职工作做好,疯狂只属于马斯克。
  “就怕这个小众且技术高端的市场被外界炒作误读为‘风口’,人人都掺上一脚。但系统工程,恰恰是一个万万不能谈价值观与梦想的东西。”【责任编辑/古飞燕】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16#
 外茂家 发表于: 2020-4-25 15:22:45|只看该作者

你那么牛咋不“上天”呢 最新消息吉利准备放卫星

源自:新浪财经综合
原文标题:你那么牛咋不“上天”呢 最新消息吉利准备放卫星 来源:华夏时报

  特斯拉之后,吉利也迈入“造火箭”序列。
  日前,吉利科技集团下属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发布的招聘“火箭总师”职位引起热议。招聘公告显示,火箭总师的岗位要求是负责火箭整体工作的总策划。
  4月18日,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在其微博上转发了上述招聘博文并回应称:“火箭是买的,卫星是自己做的。我们招火箭总师是为了星箭融合,不是为了自己做火箭。”
  不同于特斯拉
  根据吉利招聘上的聘用内容显示,最高月薪5万,招聘涉及包括火箭总师在内的40多个职位。工作内容是负责火箭的总策划,及队伍管理工作。
  汽车企业涉及航天,吉利并不是第一家。在此之前还有特斯拉CEO马斯克,只不过马斯克的SPACE X与特斯拉是独立平行的两家公司,目前SPACE X已经成立十多年,每年可以出售十多份猎鹰运载火箭的合同,并且已经开始盈利。
  记者了解到,原来,近年来吉利在数字科技领域加大投入,正积极向创新型科技企业转型,其中一项重要决策便是“造卫星”,这也让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
  事实上,今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就已宣布全面布局商业卫星领域,吉利科技集团在浙江台州打造的国内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项目已开工,并预计在今年内完成两颗低轨卫星的发射工作。吉利控股集团方面称,卫星项目是吉利科技转型的助推器,未来还将加快向创新型科技企业转型。
  吉利入局商业卫星领域并非临时起意。自2018年起,吉利就开始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布局天地一体化的出行生态。启信宝显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投资公司杭州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是时空道宇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0%。时空道宇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卫星通信系统、光电技术、电子产品、电信业务等。
  其中“低轨卫星”就成为了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2020年,在计划发射两颗自主研发的低轨卫星的同时,吉利还将配套展开全球首个商用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的验证,据了解,此商用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所有核心技术,将为吉利全自主可控。
  做卫星为哪般
  从吉利目前的规划来看,进军商用卫星领域,主要是为与自动驾驶、智能移动出行、大数据等相关业务而蓄力。从而,在未来汽车行业的变革之中,抢占先机。
  吉利的卫星项目,主要偏重导航功能。因为在无人驾驶场景中,光有5G还是不行的,还需要绝对精准定位,且低延迟才能保证驾驶安全,因此对高精地图要求达到0.5厘米级和毫秒级协同更新。
  而这正需要有低轨卫星一体化服务的支撑。虽然现有的北斗和GPS可以满足用户90%以上的导航定位需求,但导航卫星也不是万能的,2万多公里的距离,信号到达地面就会被削弱。
  此时,低轨卫星就可以派上用场,可与无人驾驶汽车相结合,成为自动驾驶系统工程中的必要一环。
  根据时空道宇最新消息显示,今年3月自主研发的两颗卫星已通过各项测试,并计划2020年发射,为吉利汽车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目前吉利正从卫星通信网络、卫星数据应用、高精时空服务等领域入手,打造立体化出行生态系统。接下来,在航空航天方面,吉利还将有怎样的计划与动作?杨学良透露,4月24,中国航天日,吉利将进一步发布更多相关信息。
⊙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落语 发表于: 2020-4-24 14:24:00|只看该作者

吉利"上天入地" 年底前送卫星上天布局天地一体化

源自:企业观察报
原文标题:吉利"上天入地"年底前送卫星上天布局天地一体化

  在吉利的造车事业遍布中国、欧洲和东南亚之后,董事长李书福将视野放到了更广袤的宇宙空间。今天吉利控股宣布,“首发双星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年底前酒泉发射。”
  近日,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曾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透露,吉利正招聘火箭总师,同时还表示,年底即将发射的卫星是吉利自己研发制造的。
  国内首家民营车企进阶商业航天领域
  虽然吉利造卫星这个消息来得突然,但是吉利却早有布局航天领域的打算。
  2018年,吉利战略投资时空道宇,致力于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和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据悉,时空道宇在技术与人才上具备丰富积累,拥有卫星研发人员百余人,其中核心团队成员均为来自国家重点航空单位,是中国航天系统工程、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最出色、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人均拥有超过十年的卫星研制经验以及国家级重大卫星型号项目经验。
  据吉利方面的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发双星各分系统正样产品已生产齐套,关键载荷完成地面应用验证,性能指标满足设计预期。
  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试验的项目包括:模拟卫星随火箭上升阶段状况的振动试验、模拟卫星在近零下270℃的太空运行状况的热真空试验等,预计双星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
  完成这些试验考核后,卫星就可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正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今年两颗低轨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吉利全面进入天地一体化高精定位系统商用验证阶段。
  布局天地一体化
  吉利此次从陆地延伸到宇宙空间并非“异想天开”,褪去传统汽车制造角色,吉利正在向创新型科技公司转型。
  据吉利介绍,低轨卫星布局形成后,时空道宇不仅将打造自身立体出行,还将与汽车制造、大数据等行业融合形成开放的平台,推出国内首个航天AI数据云OmniCloud──将航天AI数据、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进行融合,以卫星技术(通信、导航、遥感)为核心,以卫星信息服务为内容,提供卫星云产品、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等在线服务。
  时空道宇两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赋能用户包括高精度定位在内的各项业务,这些业务产生的海量数据在经过OmniCloud平台后,将实现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
  卫星与地面交通形成立体网络,在城市出行方面,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人工智能等服务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车辆进行监管,提供城市公共车辆监管、网约车监管、共享汽车监管服务。这将直接服务吉利旗下的出行公司,如曹操出行、耀出行。
  在智能驾驶方面,助力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控制,打造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服务于高速公路自动巡航(HWA),车路协同(V2×)、AR车道级导航解决方案和高级自动驾驶(HAD)。同时在工业制造方面,通过在设备上加装相应的传感器,使设备厂商可以远程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监控、升级和维护等操作。
  马斯克将SpaceX制造的卫星送上天后,特斯拉的市值也大幅增长,紧随其后的吉利能否在卫星发生成功之后,追赶特斯拉?
  (编辑:王星)
14#
 楼主|兰草卡吉 发表于: 2020-4-24 12:04:00|只看该作者

吉利旗下首发双卫星6月将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年底前酒泉发射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吉利旗下首发双卫星6月将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年底前酒泉发射

  4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方面获悉,其旗下公司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发双星各分系统正样产品已生产齐套,关键载荷完成地面应用验证,性能指标满足设计预期。首发双卫星即将转入卫星装配后的各项环境试验,双星预计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
  吉利控股称,待双星完成全部试验考核后,卫星就可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正式在今年年底前搭载由航天科工研发制造的快舟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而今年两颗低轨卫星的发射,是吉利开启天地一体化高精定位系统的商用验证阶段的开端。在低轨卫星布局形成后,不仅打造自身立体出行,还将与汽车制造、大数据等行业融合形成开放的平台。
  据吉利控股方面介绍,该首发双星全部原型设计均由时空道宇自主完成。此商用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所有核心技术全自主可控。吉利低轨卫星布局形成后,将提升导航高精度达厘米级,不仅有利于自身立体出行布局,还并与汽车制造、未来出行、大数据等行业深度融合,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此外,时空道宇将推出航天AI数据云OmniCloud。将航天AI数据、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进行融合。该平台以卫星技术(通信、导航、遥感)为核心,以卫星信息服务为内容,提供卫星云产品、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等在线服务。
  吉利控股表示,预计双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赋能用户包括高精度定位在内的各项业务。在城市出行方面,将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人工智能等服务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车辆进行监管,提供城市公共车辆监管、网约车监管、共享汽车监管服务;在智能驾驶方面,将助力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控制,打造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服务于高速公路自动巡航(HWA),车路协同(V2×)、AR车道级导航解决方案和高级自动驾驶(HAD);在工业制造方面,将通过在设备上加装相应的传感器,设备厂商可以远程、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监控、升级和维护等操作。
  天眼查信息显示,李书福和其子李星星直接控股的吉利科技集团为时空道宇的大股东,同时李书福也为时空道宇的董事长。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有很多高科技业务,例如涉及共享出行和低空出行的、曹操专车、太力飞行汽车等。
  为搭建全球卫星互联网,特斯拉CEO马斯克早早成立SpaceX入局,在去年5月,SpaceX就曾送首批60颗卫星上天。如今,吉利控股将成为全球第二家、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事实上,早在2010年,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董事长就提出,在扎根一个地球的同时,还应该放眼浩瀚的宇宙,那里有无数个星球。人类应该以更加大胆和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与加快开发太空世界与宇宙未来,在保护与发展地球经济的同时,完全可以开拓更加广阔的宇宙世界。
  汽车分析师张翔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吉利控股发射卫星是很好的业务布局战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地图,吉利提前谋划入局,很有战略眼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灰鸽子 发表于: 2020-4-24 09:24:00|只看该作者

深层次布局智慧交通 造汽车的吉利控股年底发射两颗低轨卫星

源自:IT时代网
原文标题:深层次布局智慧交通 造汽车的吉利控股年底发射两颗低轨卫星

  50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太空中第一次有了中国的声音。50年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日新月异,一大批民营企业也开始投射航天竞技的大舞台。为了深度参与未来智能交通变革探索,积极布局商业航天领域,打造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造汽车的吉利控股也开始发射卫星。
  据了解,早在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董事长就提出:在扎根一个地球的同时,人类应该以更加大胆和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与加快开发太空世界与宇宙未来,在保护与发展地球经济的同时,完全可以开拓更加广阔的宇宙世界。
  2018年,吉利开始布局航天领域,战略投资时空道宇,致力于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和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目前,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发双星各分系统正样产品已生产齐套。关键载荷完成地面应用验证,性能指标满足设计预期。

时空道宇首发卫星示意图
  首发双卫星即将转入卫星装配后的各项环境试验,如模拟卫星随火箭上升阶段状况的振动试验、模拟卫星在近零下270℃的太空运行状况的热真空试验等。预计双星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完成这些试验考核后,卫星就可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正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智慧城市出行
  据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50%的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吉利将深度结合汽车主业优势,布局更高层面的智慧交通立体出行生态。今年两颗低轨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吉利全面进入天地一体化高精定位系统商用验证阶段。同时,领克宣布与时空道宇共同启动双卫星发射计划。
  低轨卫星布局形成后,时空道宇不仅将打造自身立体出行,还将与汽车制造、大数据等行业融合形成开放的平台,推出国内首个航天AI数据云OmniCloud,将航天AI数据、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进行融合,以卫星技术(通信、导航、遥感)为核心,以卫星信息服务为内容,提供卫星云产品、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等在线服务。

时空道宇卫星监控平台
  时空道宇两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赋能用户包括高精度定位在内的各项业务,这些业务产生的海量数据在经过OmniCloud平台后,将实现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
  在城市出行方面,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人工智能等服务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车辆进行监管,提供城市公共车辆监管、网约车监管、共享汽车监管服务;在智能驾驶方面,助力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控制,打造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服务于高速公路自动巡航(HWA),车路协同(V2×)、AR车道级导航解决方案和高级自动驾驶(HAD)。同时在工业制造方面,通过在设备上加装相应的传感器,使设备厂商可以远程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监控、升级和维护等操作。

时空道宇OmniCloud:卫星平台设备实时监控
  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强大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0开年以来,各地积极培育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技术产业,为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首次列入“新基建”,大通信的“星时代”序幕开启。卫星项目是吉利“新基建”投入的典型,不仅为吉利自身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提供基础设施,还为未来出行、智能制造、无人机运输、城市管理等多领域提供支撑,构建科技生态链优势。【责任编辑/额华】
源自:IT时代网
12#
 淡淡味道 发表于: 2020-4-21 23:54:00|只看该作者

买火箭造卫星 吉利和特斯拉PK“上天”

源自:每经网
原文标题:买火箭造卫星 吉利和特斯拉PK“上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张 北每经编辑:裴健如

  吉利要造火箭了?日前,吉利科技集团下属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发布的招聘“火箭总师”职位引起热议。招聘公告显示,火箭总师的岗位要求是负责火箭整体工作的总策划。
  4月18日,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在其微博上转发了上述招聘博文并回应称:“火箭是买的,卫星是自己做的。我们招火箭总师是为了星箭融合,不是为了自己做火箭。”吉利控股集团一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招聘火箭总师主要为了对接卫星方面的业务,因为卫星要通过火箭来运送。”
  今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就已宣布全面布局商业卫星领域,吉利科技集团在浙江台州打造的国内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项目已开工,并预计在今年内完成两颗低轨卫星的发射工作。吉利控股集团方面称,卫星项目是吉利科技转型的助推器,未来还将加快向创新型科技企业转型。
  “招兵买马”推进卫星业务
  近年来,吉利不断加大对数字科技领域的投入,台州吉利卫星项目就是吉利布局卫星全产业链的一部分。
  今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台州卫星项目开工,规划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测控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设施,借鉴汽车行业的总装工艺,打造模块化、柔性化、智能化制造工厂,可以灵活满足不同型号规格的卫星总装与测试。
  吉利控股集团预计在今年内完成两颗低轨卫星发射工作,低轨卫星布局将为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全面提升用户智能出行体验。同时还计划在今年展开全球首个商用低轨导航增强系统验证,实现此商用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所有核心技术全自主可控。
  吉利入局商业卫星领域并非临时起意。自2018年起,吉利就开始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布局天地一体化的出行生态。
  启信宝显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投资公司杭州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是时空道宇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0%。时空道宇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卫星通信系统、光电技术、电信业务等。
  据了解,除网友最关注的火箭总师外,时空道宇近期招聘的职位还包括硬件工程师、卫星综测专家、射频工程师、卫星载荷设计师、雷达工程师(光学)、电子信息工程师(遥控遥测)等近40个职位,最高月薪达5万元。由此来看,时空道宇正在为其卫星项目“招兵买马”。
  抢占自动驾驶制高点
  在吉利之前,同样布局航天领域的还有SpaceX。
  2015年1月,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出“星链”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星座。根据马斯克的计划,2020年底将有800颗星链卫星投入使用,并且初步组建成网,为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客户提供“星链”服务,并在2021年初步实现全球的覆盖。2024年,将4425颗卫星送到轨道平面,为全球客户提供高速宽带互联网服务。按照规划,整个“星链”项目要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部署。
  据了解,低轨卫星对自动驾驶的价值主要在定位、导航精度方面。当低轨卫星的整个密度达到一定要求后,可以实现低延时,使信息损耗较小,由此提升信息的准确度等。在多址定位方面,对于一辆汽车而言,汽车可以让附近的卫星为其辅助,以此提高定位、导航精度。此外,低轨卫星还可降低网络全覆盖成本,能低成本实现覆盖全国的较低延时通信。
  一位从事自动驾驶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导航系统中查分导航系统的星基解决方案可能需要用到卫星,而目前车企布局自动驾驶遇到这一问题通常会找合作伙伴解决。”
  有分析认为,未来,汽车电气化全面铺开,车企的核心技术将不再是发动机和传动器,而是车联网等核心技术。据普华永道此前预测,在乘用车领域,到2030年,中国将有50%的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全球无人驾驶4/5级的汽车也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面对这一趋势,车联网涉及的数据传输是交给科技巨头,还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将是所有车企重点考虑的课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丁丹 发表于: 2020-4-20 11:43:24|只看该作者

低轨卫星赛道竞争如火如荼:吉利加入 民用航天标的获关注

源自:财联社
原文标题:低轨卫星赛道竞争如火如荼:吉利加入 民用航天标的获关注

  财联社4月20日消息,日前,有网友发现了一则吉利科技集团下属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火箭总师的信息,稍后,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证实吉利将涉足 火箭 领域。

  天风证券分析师李鲁靖等总结,吉利时空道宇高薪聘多名专家,意在打造中国马斯克体系“基于天基系统的万物互联智能汽车”。
  渤海证券徐勇研究组提到,近年来,吉利控股加大对数字科技领域投入,积极布局智慧立体出行生态,加快向创新型科技企业转型。
  时空道宇成立于2018年,据其公司资料,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AICT(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2019年公司自主完成首发双星原型设计,预计于2020年完成首发、展开全球首个商用低轨导航增强系统验证,商业场景测试已在汽车自动驾驶、未来出行、无人机运输、重工机械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完成验证,中国商业航天首次大规模商用可期。
  据相关产业战略,到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基础设施要取得积极进展,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车用无线通信网络是智能汽车的通信基础设施,是智能汽车时代(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三大应用场景)中“人-车-路-云”系统的信息管道。高精度时空基准网络则是三大场景应用中的时间参考系、地理参考系,是云和端在决断时的参考标准。而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则是自动驾驶所必须的高精度3D地图就是高精度时空基准的应用产物。
  在海外赛道,特斯拉旗下卫星互联网星座Starlink将于2020年开启北美服务,全球初步覆盖将于2021年实现。因其全球无间断且网速达到5G水平,CleanTechnica认为,Starlink 卫星互联网星座未来将成为特斯拉汽车的网络基础设施。
  天风证券建议关注天基基础设施建设机会。此方向为产业赛道投资,目前国外的星链计划和OneWeb星座、国内的鸿雁星座和虹云星座都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低轨卫星重量轻,卫星数量大,覆盖范围广,研发迭代周期短,成本低廉,便于组网,已于近年形成了快速发展、竞争的趋势。
  天风推荐关注低估值核心配套企业及赛道龙头:
  1)赛道龙头:中国卫星\中国卫通;核心配套:航天电器(连接器)、航天电子(航天电子设备)、和而泰(相控阵射频芯片)
  2)测试服务:航天发展(微波暗室)、苏试试验(力学、环境试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0 20:03, Processed in 0.6552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