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037|回复: 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民间学者郑光路 再抛"张献忠屠川"论据

 [复制链接]
【来源: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0 ~( ^# C+ W# F, P, G% O7 C1 O  R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L3 M5 ~- b' H  虽细雨连绵,但天府广场依旧游人如织。可郑光路却说,在张献忠死后的十几年里,天府广场一带曾经人迹罕至到了虎狼出没,麋鹿乱跑。为了证明张献忠屠四川的学术观点,郑光路昨日再次向记者提供了证据。“这是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也是张献忠屠杀成都人的明证”! I6 b& e* F- e% Y, E http://www.phoer.net
  史问7 n* Z& X1 `( X% N http://www.phoer.net
  往事并不如烟
http://www.phoer.net * B" O4 Z& O% [6 x1 G  1644年到1659年,四川到底发生了什么?7 \/ @  n5 [( M& A! P' R) ]3 \7 K- x% [ http://www.phoer.net
  清军屠四川,还是张献忠屠四川?
http://www.phoer.net 0 d$ l4 d: I1 L$ n  针对张献忠是否屠四川,学术界有两种观点。9 C/ c+ a5 a8 l1 Z2 S" A http://www.phoer.net
  首先是多年来,人们一直深信的:张献忠确实曾屠四川,如鲁迅先生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
http://www.phoer.net 8 n, y; b7 J* V; s) i  另一种观点是:明末清初时,四川确实出现大规模屠杀行文,但施暴者是清军,而非张献忠。清朝统治阶级为将这一暴行的真相掩盖,篡改历史,将责任推脱到了张献忠头上。
http://www.phoer.net 3 ]; u0 C, n% s; X& ^  其主要学术论证为:1646年,清军入关第二年,清军宣布张献忠已战死,四川平定。但在张献忠死后13年的1659年,清军才攻陷重庆。这相隔的13年中,清军在与谁作战?学者们推论:张献忠余部及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搏斗。清军在这13年中将四川人不分兵民地进行了大屠杀。
http://www.phoer.net ) q) K/ ^; B% O- e6 I) U  学者们还通过一份清军1649年的公告佐证这一猜想:“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w: p% K$ d; l" ^ http://www.phoer.net
  史乱/ [2 @/ [) C7 W/ Q, c* s1 t( J http://www.phoer.net
  新南门挖出枯骨坑天府广场成动物乐园
http://www.phoer.net 8 G; [4 {2 @$ E1 a2 ^% L  对以上两种观点,郑光路说,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张献忠杀进四川。同年9月9日攻进成都,建大西国。1 o& }/ x& m" ?7 R http://www.phoer.net
  后清军逼近成都。“张献忠晓得大势已去,纵火烧成都‘成焦土’。两千年的古城,尽毁张献忠之手。”郑光路表示:“李劼人也说:‘元兵之残毒,也从未能像张献忠这样……一干二净!’我在《“张献忠剿四川”真相》一书中,也用大量真实史料证明了这一点。”
http://www.phoer.net 4 ]4 D$ ^" g) k) V1 i5 y  [  他随后又翻开了曾亲历乱世的沈荀蔚写的《蜀难叙略》,书中说:“时成都城中绝人迹者十五六年,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也就是说,“当时的成都城实际上已变成超级野生动物园,虎狼出没,人迹荒芜”──连以前巍峨无比的蜀王府内(现市中心天府广场一带)也草茂林密。
http://www.phoer.net 4 H6 @. }! F! J' ?  史料更记载了非常惊人的一幕:清军1659年带领一些陕西移民进入成都,还可以在老皇城中打到野味!/ ~- v' l- [* I6 L$ W: u http://www.phoer.net
  郑光路说:“大西皇帝逃离成都前,又开始了一场中外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大屠杀。张献忠令士兵挖掘许多大坑,活埋百姓……2002年,成都新南门修路时惊现‘万人枯骨坑’,‘随处可见散乱的骷髅、腿骨……凌乱地堆放在工地。’”, J0 {: Q/ @, v) D" m0 b: ? http://www.phoer.net
  “张献忠进入四川3年,给四川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川西平原减少了近200万人口。”郑光路对张屠四川的理由,认为是他在占据成都后堕落为耽酒好色的“西朝皇帝”,不谋发展,只是不断在自己“国家”内“杀鸡取卵”一样地抢掠、剿杀,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军队的给养。
http://www.phoer.net , X2 @: S. J; e& k6 Q0 @  史证* f- S& T1 v" q; j: N% a# B http://www.phoer.net
  外国人也曾记载万里桥边血流成河
http://www.phoer.net # M7 I1 q0 G3 Y* P: w$ T0 M  翻完中国的一些史料后,郑光路又拿出一本《圣教入川记》说,这是根据张献忠身边的“天学国师”、外国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原始记录写成的书,确切记载大屠杀这一天的准确日期,是1645年11月23日(张献忠战死前一年)。书里记录的屠杀如下:5 d) p0 A9 U3 k- W9 h http://www.phoer.net
  万里桥(现在的南门大桥)一带是最主要的杀人刑场。传教士被带到南门城楼上,亲眼目睹无数百姓被聚集于万里桥边沙岸,“一见张献忠到来,众皆跪伏地下,齐声悲哭求赦,云:‘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百姓,我等未犯国法,何故杀无辜百姓?何故畏惧百姓?我等无军器,亦不是兵,亦不是敌,乃是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 H& o; P  v( q0 T1 U( K http://www.phoer.net
  郑光路手指文字激动地说:传教士看到张献忠“不独无哀怜之意,反而厉声痛骂百姓:‘私通敌人!’随即纵马跃入人中,任马乱跳乱踢,并高声狂吼:‘该杀该死之反叛!’随令军士急速动刑……无辜百姓男女被杀,呼号之声惨绝心目,血流成渠……”% l* c# o; v/ I- \7 A http://www.phoer.net
  史辩
http://www.phoer.net : @9 W$ e2 a' H# }6 T  张献忠屠四川绝非造假: Q; s' Y- k' T( \ http://www.phoer.net
  郑光路说,近几十年来,有人常把记录张献忠暴行的中国史籍,斥责为“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污蔑”作为给张献忠“辩诬”的理由。其实这类史籍,大都是明朝遗民私人修史,而且基本上都是被清政府严厉查禁的“禁书”。既要“污蔑”,又怎会让这些书成为禁书?而利类思、安文思的原始记录在海外保存近273年,1918年才在中国出版,与中国史籍是惊人的相同。
http://www.phoer.net & I: e5 D; ^) y/ S  清军肯定也有屠川行为
http://www.phoer.net 8 {! A: F7 k) V& c$ o6 w. O% V: i  同时,郑光路也指出,虽然张献忠任意的草菅人命,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不能完全归咎于张献忠一人。
http://www.phoer.net ( t" W) A% c9 w4 B2 r' Z' F0 l2 H  但造成四川人烟荒芜的原因,还有此后清军、土匪、南明军队也曾乱杀四川人。而同时,瘟疫、虎患、灾荒都使得被屠杀后的四川人口更加减少。天府早报记者:杨法礼 实习生 徐征 周娜 肖潇
http://www.phoer.net 4 H% f, G6 o6 m1 M& ~( U. z; f  历史之外的争论>>>/ y* j1 [! c, n% `; D( c http://www.phoer.net
  郑光路:继续悬赏10万+ ^+ f4 E/ f1 T0 Y% V http://www.phoer.net
  希望学者出示可信证据
http://www.phoer.net + n6 N' a% k, z/ Y  郑光路在天涯论坛和新书《“张献忠围剿四川”真相》中,对诸多张献忠问题的研究专家直接点名批驳,引起广泛争议。* K& K% [  m+ H  l% J http://www.phoer.net
  对于争议和点名,郑光路说,作为一个民间学人,知道那么多四川人曾经被杀死,而时到今日,居然还有很多专业学者为张献忠“辩诬”。“不说出来,我良心不安。而且是学术争论,不存在其他意思。”
http://www.phoer.net : L6 x4 O; D2 n* y2 x1 }  此外,他还表示希望“张献忠未屠四川”说法的学者们,能拿出“可信史料来证明”,他非常希望看到,并且10万元悬赏继续有效。5 h8 @- ^( M- }+ M- e http://www.phoer.net
  郑光路简介; Z( h* E6 I: |6 ^ http://www.phoer.net
  民间学者,作家。已出版长篇文史专著作9本,曾获第五届四川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多部著作被中国863计划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外图书馆正式收藏。
http://www.phoer.net 7 u& d. v3 N9 y" v# N% _  今2002年·新南门
http://www.phoer.net / I* e2 t; h0 A% i  修路时惊现“万人枯骨坑”,坑内随处可见散乱的骷髅、腿骨……凌乱地堆放在工地。
http://www.phoer.net ' c4 K* a8 u% m5 z& E! k; I- S, e  昔1645年·老成都南门/ B& D% z3 r/ N; ?! r* j http://www.phoer.net
  万里桥边,张献忠纵马跃入人中,任马乱跳乱踢,并高声狂吼:该杀该死……随令军士急速动刑,无辜百姓男女被杀,血流成渠。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川南窨酒小考 拆出人命的地方 官员果然个个还在
2# 四姑娘山
 司馬昭 发表于: 2010-4-14 12:52: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張獻忠的成都大屠殺其實不亞於南京大屠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何晓 发表于: 2010-5-11 17:26:39|只看该作者
屠川的只有张献忠吗?呵呵,找几个新鲜的说说啊
4# 金佛山
 慕陶 发表于: 2010-7-18 12:48:24|只看该作者
关于编辑出版《<烬余录>注》及召开学术研讨会的建议
http://www.phoer.net 3 @* c4 D8 W3 V, q. Q$ c( ]- o" M: r% z/ z- Y% Y2 G) \+ F http://www.phoer.net
公元1713年,正逢康熙六十大寿,清代名臣、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鹏翮之父张烺(现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人),穿巫峡,渡黄河,经数千里到京城为康熙祝寿。天颜大喜,颁赐珍膳,言问“明末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于是张烺撰写平生见闻回忆录,潜心撰著成《烬余录》,张鹏翮缮疏上闻,其事载于《大清实录》。为深入挖掘蓬溪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张氏祖居地、清代四川第一望族”旅游区,建议编辑出版《<烬余录>注──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的书》,并组织召开《<烬余录>注》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 V- i) N" p4 Y) J6 e: g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P8 c. ]4 J5 ^# r# Y一、建议理由如下:4 x- u* Z/ l# e& `" y0 ^: ^3 _: t8 n: _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N7 x1 k, m" C& ]# w(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烬余录》是罕见的记载明末清初历史的亲历记。该书视角特殊,记录了明末清初80余年巴蜀社会这个特殊历史时代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对张献忠据蜀记载尤详,对研究明末清初四川历史、张献忠在川史实以及湖广填四川等极具研究价值;对挖掘历史文化,开发人文旅游,推进地方发展颇具现实意义。
http://www.phoer.net # C- `, m6 Y4 N" I
http://www.phoer.net ) w, h: ?1 b/ }5 j/ o! F(二)从未公开出版。张烺奉康熙皇帝之命,所撰写的见闻回忆──《烬余录》,共约一万余字,经蓬溪张氏宗祠刻版刊印,只保存在清代和民国的《张氏族谱》之中,至今全文未见公开发行。3 O3 C% T; A9 R9 |. L http://www.phoer.net
! S% ]+ n: q% P http://www.phoer.net
(三)借此扩大蓬溪影响。《<烬余录>注》不仅可以显现存史功能,还可以借题发挥,宣扬其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挖掘出契合时代需要、推进旅游产业、配套金桥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蓬溪社会影响和知名度。可通过召开研讨会,为蓬溪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和打造巴蜀名人文化品牌造势。
http://www.phoer.net # ^% A" a9 Z7 X& Q6 u" l5 T5 q. h/ O" i& X( ^. Y! v. Y2 y5 t http://www.phoer.net
(四)利于打造张氏祖居地。《烬余录》出版和举办研讨会,将会向外界大力宣传蓬溪,乘势推动蓬溪县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将推动张氏文化研究者深入蓬溪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将进一步扩大蓬溪张氏家族影响;将有利于加快打造“张氏祖居地、清代第一家、移民寻根处、休闲养生园”人文风景旅游区。) F: o' M% g$ e' a# r http://www.phoer.net
/ M6 V/ [3 i% J6 M7 a. C/ g$ } http://www.phoer.net
二、建议措施:8 F6 H5 Q5 R( p' D" v0 e$ K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9 v. @/ K* f' k(一)尽快出版由蓬溪县政协主编、省社科院修改审定的《<烬余录>注──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的书》。该书初稿已由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编注成稿,正交省社科院专家审改。3 b! J" Q+ D5 q* g; j+ ^4 s0 o http://www.phoer.net
4 D2 i' X2 w8 v4 e http://www.phoer.net
(二)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政协、县委宣传部承办,由四川省社科院协办,召开《<烬余录>注──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的书》全国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参加研究,进一步宣传蓬溪、推介蓬溪,弘扬蓬溪的地方文化。
http://www.phoer.net * @4 ~* u* {$ p) q! S9 q0 W
http://www.phoer.net   L8 _& r3 L' J1 }" q# u(三)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到金桥张氏祖居地采风,感受张氏大家庭的人文风貌,追寻张氏故居、祠堂、古墓、古庙、古寨遗址,欣赏张氏故居地官帽山、狮子山、人形山、七瓣莲花山以及99个太极图等神奇的自然风貌。
http://www.phoer.net ( S: j" {3 k3 q8 i; c: k
http://www.phoer.net 7 F0 I0 Z0 q3 M(四)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金桥开发,编制开发规划,保护和开发张氏祖居地及周边旅游资源。
http://www.phoer.net 6 M- g+ N+ s8 S2 _/ A1 d# x
http://www.phoer.net - c) O, X7 F7 G9 U% m8 j) z; w: `2 |(蓬溪县政协文史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慕陶 发表于: 2010-7-18 12:50:42|只看该作者
关于开发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的构想与建议) o/ i+ k- s4 m- l* \- v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k/ `+ ^. H) G; I蓬溪县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独具特点,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方针,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提升蓬溪县在遂宁市和四川省的战略地位和形象,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经过我们的初步研究,现提出三点开发构想与建议。7 d& W2 w0 m" X& B! `6 p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U# m+ A8 }+ e1 P一、推出一本新书,做好破题文章- j4 @  W7 @5 D" ?* r"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M1 e' W7 ~2 S8 t# q' _( V大清户部尚书、蓬溪人张鹏翮之父张烺,奉康熙皇帝之命,撰写平生见闻回忆,其事载于《大清实录》。由张烺所撰写之见闻回忆──《烬余录》,共约一万余字,经蓬溪张氏宗祠刻版刊印,保存在清代和民国的《张氏族谱》之中,至今全文未见公开。《烬余录》视角特殊,记录了明末清初巴蜀社会一个特殊历史时代变迁的见闻,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0 C0 _* ^4 {* W2 U4 x( h. `3 Z http://www.phoer.net
* |8 j, d0 Z: G& h) p http://www.phoer.net
由于张氏系川中蓬溪的一个名门望族,在清代历史和巴蜀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由其所承载的名人文化、移民文化、科举文化、宗族文化、诗书画文化,内涵深厚,文脉绵延不绝,是蓬溪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和重要组成部份。因此,作为第一步,可考虑以整理出版《烬余录》为契机,为开发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破题。整理出版《烬余录》,不仅为了显现存史功能,更主要的还要借题发挥,宣扬其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挖掘出契合时代需要、推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资源与选题,以提升蓬溪县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h; S! ?  H, s  J# t http://www.phoer.net
! g( A7 p4 ~- H0 w9 m6 s+ s! H http://www.phoer.net
为此建议:(1)书名要醒目,要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可考虑以《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看的书》为题。(2)书的内容要充实,要适应各种读者群体阅读的需要,可考虑将《烬余录》的整理、注释、考证与解读起来。(3)书的立意和出版档次要高,《烬余录》的解读与出版,旨在将一个蓬溪人、一个蓬溪望族的历史记忆,与巴蜀一个特殊时代的文明变迁和历史遭遇相连接,不仅为重新解释明清之际巴蜀社会历史提供新的史料,而且更要通过这一传播载体,为蓬溪打造巴蜀名人文化品牌造势。# w1 ]. K' n! E+ C1 ]' W7 `1 B$ k4 o http://www.phoer.net
5 m1 f6 Z# b  ]3 T( C9 G) @ http://www.phoer.net
二、搭建交流平台,吹响开发号角
http://www.phoer.net . X7 O. h$ [2 @
http://www.phoer.net & y8 V3 w. N8 ~& I充分利用《烬余录》出版所带来的造势效应,继续扩大其影响作用,作为第二步,建议乘势举办一次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论坛。广邀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通过新书发布、会议座谈、现场考察、文化追踪,掀起宣传、普及蓬溪历史文化的热潮。通过举办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吸纳与会专家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蓬溪县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好铺垫,吹响蓬溪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冲锋号角。# g- ^) `% S" o5 h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4 ]6 g7 M( m5 f3 m8 q/ \$ \7 Z为此建议:(1)会议主题要鲜明,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能引起相当的社会关注度,围绕一个蓬溪人记忆中的清初历史与巴蜀社会,可考虑以“明末清初的四川社会”作为论坛主题。(2)会议地点以遂宁市较为恰当。(3)会议举办单位规格高,建议以遂宁市政府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主。(4)会议学术组织专业,会议成果丰硕,会议活动充实,会议服务周到。) Y  S) m$ k; T/ I http://www.phoer.net
3 Z( i4 l" W, ~" Q6 Y http://www.phoer.net
三、架设开发支点,撬动园区发展; G0 Q/ |3 |% @: r) u3 K" m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G2 R3 P8 R* s0 ^% y- A充分利用《烬余录》出版和会议举办所带来的广泛影响,乘势推动蓬溪县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第三步,建议以金桥经济开发区作为开发支点,通过对金桥开发区文化园区进行包装,着力将该文化园区打造为蓬溪县和遂宁市的一张新名片。深入发掘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张氏宗族所存留的故居、宗祠、墓葬等历史文化遗迹,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形成文化产业新亮点,制定文化园区规划,并将其作为蓬溪县十二五规划的支撑项目。通过文化园区打造巴蜀名人文化品牌,使之上与与四川省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下与遂宁市现有的观音故里文化、盐文化相配套,成为省市县旅游文化的新景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该项目作为蓬溪县的重大招商项目,引进有实力的开发商,以新的开发模式,对文化园区进行整体的包装和打造,实现对金桥经济开发园区的全面撬动。
http://www.phoer.net ; ~! t0 {$ o# P& @8 k
http://www.phoer.net ! b. q$ C/ X2 _% A8 |为此建议:(1)树立全局观点,统一开发思路,建议将上述三步棋的开发构想纳入蓬溪县政府的战略思考之中,从整体开发出发,责成相关部门、落实专项配套经费,尽快予以启动,以免贻误时机。(2)充分认识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充分认识以张氏家族为指向,着力打造巴蜀名人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建议在适当时机,邀请省上相关专家作一次讲座,为蓬溪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把脉支招,开阔眼界,提供思路。(3)广开门路,内引外联,上下结合,充分利用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专家团队的智力优势,充分利用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予以推进。(4)文化开路,策划先行。邀请懂行的、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团队,在对蓬溪地方历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炼蓬溪人文精髓,寻找文化园区的主题和灵魂,对文化园区未来发展方向和蓝图进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文化园区产业发展的概念规划。
http://www.phoer.net % m4 u# o8 w$ H0 K+ d2 F
http://www.phoer.net " [' ]. \, `) i9 U/ p) y8 O以上开发思路构想和具体建议,仅供县领导参考。如果贵县领导有意采纳上述建议,并邀请我们合作进行开发,我们愿意尽力配合支持。至于实现上述三步走设想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相关工作计划、分工责任与经费预算等问题,容相关人员进一步落实敲定。
http://www.phoer.net : h" H4 w% H( V7 c# t4 s6 Q5 {; f2 Q9 t9 g1 L http://www.phoer.net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http://www.phoer.net ; [2 i- `( D; {. i8 j9 U9 D/ e; x) A7 p+ X9 M' v# L http://www.phoer.net
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7 E- ]. c  R6 ^0 H% W) i'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J- A3 K; M# J4 `/ V% ]陈世松
http://www.phoer.net " x+ r/ V# e! v7 e/ Q/ @5 p% ~5 G8 ^9 o; V. i) J8 ^# N http://www.phoer.net
2010年7月11日
6# 青城山
 慕陶 发表于: 2010-7-18 12:51:16|只看该作者
关于修复张氏祖居,打造清代四川第一望族旅游区的建议5 E7 ?. v' d& T# ^- c' F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B6 d3 ^% h5 |" ?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和任隆镇黑柏沟村是清代刑、户、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一品大员张鹏翮及玄孙、著名性灵派诗人张问陶(号船山)和族人的家乡,以名臣张鹏翮、诗人张船山为代表人物的张氏家族,就从政、文学成就考证,可称为清代四川第一大望族,在清代历史和巴蜀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由其所承载的名人文化、移民文化、科举文化、宗族文化、诗书画文化,内涵深厚,文脉绵延不绝,是清代以来遂宁、蓬溪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依托成、渝特大城市和遂宁城区,加快蓬溪旅游大发展、配套推进金桥开发建设,建议将“张氏祖居地、清代第一家、移民寻根处、休闲养生园”列入蓬溪“十二五”规划和金桥工业港整体开发规划分步实施。4 X& \% \  \6 f) b( ^. o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8 I! c6 n* E0 f6 B/ {一、建议理由如下:
http://www.phoer.net - ]/ L+ d% x/ B( _1 U
http://www.phoer.net - U+ D/ m9 Y$ g9 X3 `(一)张氏家族人士影响深远。以张鹏翮为代表的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长达两百年,在政治上、文学上、清史上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从张鹏翮始祖张万携家人至明代迁入四川蓬溪以来,张氏家族中进士5人、举人15人、贡生18人,为官者76人;其族人中被选入《中国通史》1人,被选入《辞海》2人,被选入《清史稿》3人,被选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4人。清代名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张鹏翮和大诗人、大画家、书法家张船山二人更把张氏家族声名推上顶峰;张问安、张问陶、张问莱三兄弟及其妻陈慧殊、林韵征、杨古雪三妯娌被世人尊称为“三弟兄诗人”和“三才女”;康熙、雍正两皇帝均亲为张家赠匾赐书,当时四川蓬溪张氏誉满天下。
http://www.phoer.net ; F: W1 w; A8 j
http://www.phoer.net ! d- T: @9 q$ l. i(二)张氏文化遗迹保存较好。张氏宗族所存留的故居、宗祠、墓葬、古庙、古寨等历史文化遗迹较多,保存较好。张鹏翮父亲张烺奉康熙皇帝之命撰写的《烬余录》,被载于《张氏族谱》,流传至今。始祖张万以及张惠、张应礼、张勤望、张问安、张问陶、张问莱、林韵征、杨古雪等张氏族人古墓群,现仍存祖居地黑柏沟,并有很多张氏后人前来吊唁。
http://www.phoer.net % u8 i6 M8 @$ L9 b) C
http://www.phoer.net 8 f5 o7 J8 C* z2 ?7 G(三)张氏故居特有自然景观。张氏家族居住地自然风景多,根据清代流传至今的“十里文风出宰相”之传言,其围绕故居的官帽山、双相山、七瓣莲花山、轿顶山、文笔山、人形山、狮子山以及神奇的九十九个太极图等自然风貌极具开发价值。
http://www.phoer.net ( S0 u+ `( I% |$ K1 }4 V2 V. w* y. } http://www.phoer.net
(四)附近风景可以连片开发。金桥乡现有的千亩松林是很好、难得的自然资源,天然氧吧,休闲胜地。离灵泉寺、玫瑰园很近,可以张氏文化为依托,以千亩松林和周边已有景区为基础,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建设“船山故里的文化遗风+千亩松林自然景观+现代工业园”的金桥经济发展区,将金桥建成蓬溪未来的一大希望和亮点,经济发展的支柱。
http://www.phoer.net 8 g1 Z) W& M0 a: E$ _' H6 j5 ^" C% g+ c6 v. x7 F http://www.phoer.net
(五)交通便捷。张氏家族祖居地背靠成都、重庆两大城市,紧邻遂宁城区,经过军渡大桥到市城区仅8公里车程。遂绵、遂广高速横贯而过,并在金桥留有上下互通,为游客参观张氏祖居地提供了便捷的旅游交通条件。
http://www.phoer.net * s6 g) x4 k) B; |# c6 U7 u1 T" z: j2 g& y4 k! Z8 _" l http://www.phoer.net
(六)地理位置优越。金桥位于遂宁市城市组团发展区域内,且处于成渝经济圈的中心,便捷的交通优势使成都、重庆、内江、绵阳、南充、巴中、广安等地人士来此参观张氏故居车程均在两小时以内;其背靠灵泉寺、上接观音湖、下连三星水库库区、紧邻玫瑰园,张氏祖居处于这几个景点的圆心位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与周边景点连成一体,打造观音故里、文化水乡一日游。3 ^) p7 |6 |( ] http://www.phoer.net
+ H1 i- T9 D9 w9 T1 ~1 P http://www.phoer.net
二、建议措施
http://www.phoer.net / `. S1 d1 b1 n1 }3 a% P7 t4 |/ `
http://www.phoer.net ) {% M4 {$ i- }: s! z3 L8 y(一)整理、提炼、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对蓬溪地方历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炼蓬溪人文精髓,启动张氏故居打造前期工作,编辑出版《<烬余录>注—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的书》《张鹏翮研究》,整理《船山诗草》及历史资料,召开《<烬余录>注》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全面提高蓬溪知名度,宣传蓬溪张氏故居。
http://www.phoer.net 7 j( n3 o( X! E8 k# T% y5 J2 |2 V/ w9 U* r5 t! M http://www.phoer.net
(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张氏祖居地位于两河汇流所形成的区域内,张氏家族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浓厚的内涵积淀,赋予了这个区域可开发和利用的、不可多得的厚实资源。要尽快确定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予以严格的保护,建立鲜明的保护标志。通过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特别是利用张氏族人,有效地保护现存历史文化资源。
http://www.phoer.net 6 v0 y# c2 F* G- g* j- T) ~3 h5 ?) p+ c1 f1 \1 f. t) l http://www.phoer.net
(三)合理规划布局。建议将该项目列入蓬溪县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实施。与四川省、遂宁市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把上游观音故里文化和张氏文化联系一体发掘。将该区域定位为:张氏祖居地、四川第一家、移民寻根处、休闲养生园。还可开发建设宰相读书台、张氏祖墓群、张家书院、张氏祖祠、家谱藏馆、寻根园、御赐匾额牌坊、旅游房地产及附近自然风景等旅游景点;可以结合周边自然景区,通过挖掘张氏历史人物、附近名胜古迹、民间传说故事、老字号、名门望族故事、古街等,让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成为旅游产品。* P0 i5 {- F8 _ http://www.phoer.net
( ?  s5 V8 G3 R: X http://www.phoer.net
(四)分步分项打造。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业态,不仅具有知识含量多、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等特点,而且覆盖面也比较广,历史文化资源是可以重点利用的良好资源,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张氏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深入拓展文化内涵,开辟文化产业,服务我县经济发展。一是通过张氏族人回乡寻根问祖和移民文化研究,吸引有实力的开发商,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规划对金桥张氏居住地进行整体打造,利用招商引资强力打造张船山等张氏族人故居,修复张家祠堂,开发金桥旅游;二是可以对来我县旅游的人员免费设计针对不同人群的旅游线路和导游词,营造经典旅游项目,积极宣传推广我县的历史文化;三是将历史文物与传承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的参观氛围;四是设计旅游纪念品,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特色;五是建设休闲养生区,吸引成渝和遂宁及周边人士节假时休闲、养生。
http://www.phoer.net " s4 C. d' ~9 o: D
http://www.phoer.net # ^0 i/ n1 j+ N(蓬溪县政协办公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孟良 发表于: 2010-7-26 23:25:36|只看该作者
俺这有很多古董,谁要?但别屠四川
8#
 慕陶 发表于: 2010-12-30 16:51:51|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起去梓潼大庙山把杀人魔王张献忠的塑像砸碎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慕陶 发表于: 2011-3-23 18:48:28|只看该作者
《烬余录注》出版4 t6 z% q& E, \) d$ u4 Q. h) f3 T http://www.phoer.net
# x7 ~) ?7 @1 ?! X http://www.phoer.net
《烬余录》,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看的书;《烬余录注》,2010年1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http://www.phoer.net 0 a1 ?3 A1 D; d! v. Y3 v
http://www.phoer.net & W4 T% ^" H, i9 g7 y5 G; s1 d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受到了今人难以想象的灾难。从宏观上看,可以说是四川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烬余录》就是记载明末清初张献忠起义军在巴蜀地区活动情况及这场浩劫的亲历记。撰者张烺(1627—1715),清代四川遂宁黑柏沟(今遂宁市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清初宰相张鹏翮之父。0 ^: ]) i. e% j& R9 C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4 x1 J: d0 P6 B, s. ?1 B' q, K康熙五十二年(1713)四月,康熙帝问尚书张鹏翮:“明末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四川人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张鹏翮奏:“无有记其事者。”上曰:“尔父今年八十有七,以张献忠入川时计,约已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尔问明缮折进呈。”康熙五十四年(1715),按康熙旨意,张烺撰写成《烬余录》一书,由张鹏翮缮疏上闻。详尽记录明末清初四川大毁灭历史真相的史书──《烬余录》,终于问世了。4 B( P( a; k; b' g  c1 g0 C'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1 v7 B" l; |9 o' S8 z《烬余录》自录张烺之生平,起于明天启七年(1627),止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记载了明清之际80余年见闻,对张献忠据蜀记载甚详,是最可信、最珍贵的“三亲”史料,对研究明史、清史、中国战争史、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中国农民起义、四川地方史、“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和张献忠起义等,均极有价值。
http://www.phoer.net 8 v( }2 l2 @/ K" M3 ?0 @
http://www.phoer.net + j% @! X/ e& V# ~& ~: P$ O近三百年来,《烬余录》一书一直没有单行刻本问世,更无注本,流传匪广,影响到人们对它的阅读与研究。有鉴于此,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胡传淮先生以清光绪九年(1883)《遂宁张氏家乘》卷四收录之《烬余录》为底本,加以点校、注释,并于书后附录了清代礼部尚书陈诜、状元王敬铭、武英殿大学士熊赐履等人撰写的有关张烺及其夫人景氏之碑传资料,知人论世,对人们阅读该书颇有助益。
10#
 慕陶 发表于: 2011-3-23 18:49:15|只看该作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8:00,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