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扬子鳄 发表于: 2024-5-20 09:08: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3年步入“下半场”,新能源汽车如何加速驶向智能化

 [复制链接]
  : 媒体滚动
  (视觉中国供图)
⊙记者:姚政宇

  前不久,埃隆·马斯克发布了一则消息,所有配备FSD V12版本(即“完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车,都有一个月免费试用期,也就是说,美国的每一辆特斯拉,都可以实现自己“开车”了。
  不光是特斯拉,国产新能源车也在智能化上集中发力。今年“五一”期间,2024第十七届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智能汽车展举办,近30个新能源品牌悉数亮相,智能驾驶技术是本届车展最大亮点,比亚迪、iCAR等品牌的高速公路导航辅助系统(NOA),鸿蒙智行问界M9新车搭载的鸿蒙4.0系统,800V超快充等“黑科技”让人应接不暇。
  底层技术不断迭代,产业整合与变革加速演进。继电动化之后,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化趋势已经渐成主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半场”势不可当,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正当其时。
  “智能驾驶”,走出实验室开进百姓家
  王春华是南京一名年轻的代驾小哥,他告诉记者,最近他赚到了自己近些年“最轻松”的一笔钱。
  5月13日晚上11点30分,王春华接到一单代驾业务,从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的华采天地商场出发到南京市鼓楼区漓江路的中保绿苑小区,全程一共69元。此次他代驾的是一台问界M7车型,车主设定好了起点和终点,开启自动驾驶后,车辆就开始沿着车机上的路线行驶了。
  王春华介绍,在整个行驶过程中,这台车能自动识别红绿灯和障碍物,左右转向时自动开启转向灯,加速和减速也很流畅,一系列操作都由车辆自主控制,作为驾驶员的他竟然显得有些“多余”,全程他只需要把手放在方向盘上并观察前方即可,没过多久,车辆就到达了目的地。
  “这次代驾费用赚得好轻松!”王春华感叹道,“新能源车我也代驾过不少,但这次体验了自动驾驶还是让我感到震撼,说不准以后我们这些代驾小哥也要‘下岗’了。”
  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也让驾龄30多年的“老司机”陈俊改变了对新能源车的“陈见”。近日,家住苏州相城区的陈俊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智能化驾驶带来的便利。
  Robotaxi就是基于自动驾驶的智能化出租车。陈俊来到了苏州高铁新城Robotaxi候车室,在APP上打到一台车牌号为“苏E 0712试”的白色飞凡品牌Marvel R型号汽车,这台车自从2021年底开始运营以来,已累计出行6万多公里,接待2万多名乘客。车辆到达,陈俊在进行人脸认证后,便开始了这次“智驾之旅”。
  和普通网约车不同,车上大屏显示的仿真路况几乎跟实际情况一致;在遇到路口车辆驶入车道时,AI还能提前减速避让。此外,他还可以调整车内空调温度、音乐、声音大小等。根据相关规定,车辆驾驶位必须配备安全员。这台车的安全员介绍,在车辆能够正常进行自动驾驶时他们不会触碰方向盘,只有在部分特殊路段才会进行人工接管。
  近年来,新能源车发展势头异常迅猛。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近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4月上半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市场占比首次超过燃油车。
  不论是王春华还是陈俊,都是新能源车智能化时代的受益者与见证者。新能源车智能化,早已驶出了实验室,开进了寻常百姓家。
  “智能网联”,加速重构产业新生态
  “新能源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如果说上半场看电池,下半场则看芯片。”4月24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地平线2024智驾科技产品发布会上说。
  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国乘用车智能驾驶渗透率为54.7%,自主品牌乘用车NOA渗透率达到8.7%,为高阶智驾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此外也可以看到,我国用户对智能化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为智能驾驶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动力。
  “我国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头部,我国汽车市场的演进速度越来越快,汽车厂家对新技术的适应速度之快以及受众的接受意愿之高,令国外的传统车企感到惊讶。”广汽商贸华东区域大客户经理赵上斌说。
  近年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2023年发布的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我省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1.22万亿元,集聚车联网相关企业779家,产业营收达到1458.4亿元,占全国产值比重达到42%;全省智能整车、执行与控制、汽车电子等产业链环产值均保持较高的发展增速,预计到2030年,智能驾驶系统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100%,市场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
  政策层面上,近年来,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加快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2023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1月1日,《关于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定》在我省正式施行,这也是全国在这一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此前,无锡、苏州已分别于2023年3月、12月开始施行促进车联网发展相关政策;
  在产业链方面,我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率目前已达50%,车载以太网关、仿真测试系统、高性能计算芯片、车载激光雷达等一个又一个“卡脖子”的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逐渐被突破,12个产业链环的81个关键产业节点中,江苏产业链节点覆盖率达到85.2%,并围绕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应用,共申请3000余项相关专利,其中2019~2022年授权专利数量平均增长率高达120.67%;
  此外,我省抢抓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发展机遇,积极争创全国试点,先后入选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无锡)、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南京、无锡)、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南京)、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南通、苏州)等试点,探索构建新兴产业生态。
  破除路障,“智慧的车”加速向未来
  无人环卫车清扫垃圾、智慧物流车派送快递、无人公交常态化运营、智能驾驶出租车……乘坐“智慧的车”驶上“智慧的路”,这样的场景已逐步成为现实。
  “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在快速推进汽车电动化条件上,加速向智能化的‘新高地’驶去,这不仅是新能源车当前的状况,也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在汽车电动化上领先一步,想要保持领先的优势,还需要通过智能化形成新的竞争力,况且我们也具备发展“智慧的车”的基础条件。
  那么,步入“下半场”,新能源车该如何加速驶向智能化?
  首先依旧是政策“领航”。张春龙认为,政府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适时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激励和引导,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并牵头出台和完善相应的行业标准,同时还要继续给予头部企业更多的优惠和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提高和增强车联网产业创新能力,引领企业和行业发展。
  其次是产业合理布局,扬长补短。我省经济和科技基底良好,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各地拥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苏州在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常州在新能源电池与整车制造方面,无锡在车联网与智慧交通方面等都具有自身相应的长处,在持续发挥各地产业优势的同时,要做好产业互补,形成合力,持续将我省产业链做大做强。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加速,其高速、低时延、大容量等特点,将为车联网应用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推动智能驾驶、车联网通信、远程车辆控制等领域实现突破。因此,要推动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时获取车辆、道路、交通信号等信息,车联网技术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并带动汽车、传感器、通信、算力等细分领域共同发展。
  此外,还要继续吸引更多资本融入。此前几年,“融资难”是影响新能源车智能化的“拦路虎”。今年以来,智能化势头更为迅猛,亿元级的融资似乎成了“行业标配”,仅在今年4月,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就公开17起重要投融资,毫末智行、苇渡科技、寅家科技、此芯科技均获得亿元规模的融资,当月披露的融资总金额超15亿元,因此,步入下半场,持续吸引融资也将是关键一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扬子鳄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扬子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跨境“新势力”,电商“潜力板” 世界汽车巨头CEO:对中国汽车加税是“巨大陷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5:2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