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3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qwer222 发表于: 2018-12-4 10:08: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成都1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123亿元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日报
  3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都区的天府大道北延线项目建设现场,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各种工程车辆、机械设备喇叭齐鸣,标志着我省2018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
  “主干”城市,必须担当“主干”责任,做强“主干”支撑。在集中开工仪式上,成都第四季度共1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23亿元。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将进一步夯实成都经济发展底盘,成为拉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我市聚焦聚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从抓好项目储备、推进项目落地、优化项目结构、做好项目促建、保障关键要素、主动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推动创新攻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投资成绩单,极大地提振了发展信心。
  记者了解到,今年1~10月,全市1088个重点项目已经完成投资4052.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93%,同比增长15.88%。同时,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高于全国增速(5.7%)4.4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成都报盘】
  重点项目推进
  1~10月全市1088个重点项目
  完成投资4052.36亿元
  1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123亿元──这是昨日集中开工仪式上的成都数据。
  从行业类别看,基础设施项目37个,总投资223.2亿元;产业发展项目54个,总投资595.8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42个,总投资236.7亿元;其他项目7个,总投资6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开工的140个重大项目中,民营企业投资项目56个,总投资696亿元,占总投资的61.9%。
  项目,是筑牢经济的“压舱石”,重大项目更是“顶梁柱”。从全市第四季度集中开工的数据不难看出成都坚实的发展信心。事实上,这样“亮眼”的数据有迹可循──今年1~10月,全市1088个重点项目已经完成投资4052.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93%,同比增长15.88%。
  从行业类别看,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2059.5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8.1%;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273.2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9.37%;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539.8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4.29%;生态环保项目完成投资179.7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4.06%。
  从续建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来看,1~10月,全市566个重点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177.4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4.2%,其中,91个省重点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411.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1.7%,高于全省投资完成率7.6个百分点,占全部市(州)完成投资的48.9%。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2018年计划新开工市重点项目已有341个项目顺利开工,省重点项目已有38个顺利开工。
  固定资产投资
  1-10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
  投资总量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1-10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高于全国增速(5.7%)4.4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我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奋斗目标为增长10%,与1~10月全市完成情况相当。与全国副省级城市横向对比,成都投资总量居于首位,增速位列第6。
  从项目规模看,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836.3亿元,同比增长12.3%;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668.8亿元,同比增长19.7%。
  从产业结构看,一产投资增长放缓,完成投资159.6亿元,同比增长4.0%。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完成投资1881.3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医药工业完成投资125.6亿元,增长24.1%;机械工业完成投资434.5亿元,增长67.0%,投资增长较快。服务业平稳运行,完成投资4920.4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投资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6%,增长率远高于传统服务业。记者了解到,传统服务业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分别同比增长3.2%、0.4%。
  从投资主体看,1~10月,民间投资完成3461.6亿元,占比达到49.7%。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民间投资更多向实体经济聚焦──1~10月,全市非房地产民间投资完成1992.8亿元,同比增长6.3%,完成工业投资1375.6亿元,同比增长5.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主要投向制造业等重点行业。
  同时,国有投资向“补短板”方向发力。完成投资2223.6亿元,同比增长34.7%,国有投资完成城建投资1819.8亿元,同比增长55.2%,占国有投资的81.8%。
  外商投资逆势增长,1~10月,我市外商投资完成182.9亿元,同比增长8.1%。分析数据发现,在区域上外商投资更“偏爱”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外商投资完成160.4亿元,占比达87.6%。
  【成都行动】
  抓好项目储备
  200余场投促活动 累计新签约协议项目556个
  在抓好项目储备上,我市策划招引齐发力。记者了解到,坚持规划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策划了天府绿道、天府奥体城、天府锦城、天府中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空港新城等重大功能性项目。
  同时,深入开展“百日擂台赛”,前三季度,举行200余场投资促进专题活动,拜访和会见企业6450余家(次),全市累计新签约协议项目556个,协议总投资7326亿元。
  创新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工作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重大储备项目服务平台”,对招引项目和策划项目进行“统一入库管理、统一调度问题、统一推进实施”。
  促进项目落地
  专项督导全市重大招引项目
  促进154个项目开工建设
  在抓项目落地上,倒排工期促开工。据了解,我市对计划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抓紧推进。
  1~10月,在蓉省重点新开工项目已开工38个,开工数量远高于其他市(州),开工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对全市200个已签约注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展专项督导,通过现场督导、问题调度、跟踪回访等方式,促进154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893.11亿元。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在全市范围全面部署多主题、多层级、高密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着力营造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强大声势。
  优化项目结构
  建立重点项目综合评价体系
  超前谋划一批明年重点项目
  打破只看投资体量的固有模式,探索建立体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点项目综合评价体系。
  记者了解到,我市着力优化调整项目结构,坚定落实省委赋予成都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主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开展了重点项目结构优化研究。
  同时,抓好关键领域重点项目,特别是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合作领域、“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对外开放领域、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领域、全市“5+5+1”重点产业及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领域、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领域,超前谋划一批2019年亟待实施的项目,纳入2019年省、市重点项目备选名单。
  做好项目促建
  实施招引项目分段责任制
  “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
  记者了解到,我市出台了《改进重点项目管理工作的十条措施》,创新提出招商引资项目分段责任制,建立重点项目问题按月“行业调度+综合调度”机制等,用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重构重大项目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同时,全市聚焦聚力100个重点攻坚项目,实施“挂图作战”,每个项目逐一明确牵头市领导包干督导、协调、推进,更高层级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深入开展重点项目专项督查,采用巡察暗访、交叉督导、互相监督等方式摸实情、解难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全程参与,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职能,以及行业专家实地指导效用。重点项目坚持“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时时紧盯进度、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工程进度周周有变化、月月有进展。
  保障关键要素
  打造全流程融资对接服务平台
  推进配套攻坚
  深入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记者了解到,我市建立了以盘活存量与下达增量计划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深入推进以“一图一表”为核心的项目准入审查机制以及适应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弹性供地机制,将宝贵的土地资源精准匹配给高能级、引领性重大项目。
  同时,打造全流程融资对接服务平台,鼓励重点项目通过挂牌上市、发行债券、PPP模式,以及利用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工具,在多渠道、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缓解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压力。
  推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人才、生产生活配套攻坚,为全市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运营集聚各类优质资源。
  优化服务
  深化企业投资项目
  承诺制改革试点
  继续为省、市重点项目提供VIP绿色通道服务,成都市重点项目服务室指定主办员为项目行政审批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记者了解到,1~10月,已提供免费代办、协调服务事项223件,接受咨询、引导服务2179人次;协调解决各类项目问题96个,最大限度加快了项目落地和推进速度。
  同时,利用国务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契机,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通过把需要前置审批事项变为企业事前承诺、政府事中监管,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动工。目前,承诺制试点区域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由197天缩短为60天。
  项目点击
  天府大道向北延伸“百里”
  串联“四区一市”
  昨日,天府大道北延线重大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起于成都北二环路,止于德阳青衣江,全长58.5公里,总投资266.5亿元。其中成都段29公里,投资133亿元。本次开工建设的新线段是天府大道北延线贯通的关键段,长约5.3公里,工程投资约11亿元,计划于2020年底完工。
  据了解,成德两市共同研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段实施、同步建设的思路,规划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带动成德同城化协同发展。天府大道北延线串联“四区ー市”,即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
  该项目定位为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核心功能轴。道路建设标准按照城市快路标准主要路口全部立交化,采用与天府大道一致的主道加辅道道路断面;道路红线按80米控制,两侧绿带15-20米,车道数14条,其中主道8条,辅道6条,为四板块形式。
  据悉,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段工程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连通和提升,开工和建设新线段5.3公里,实施节点改造提升全线功能形象;第二阶段:结合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打通二环路—三环路北部通道,计划于2023年完工。届时,天府大道将成为我市贯通南北的百公里大道,以天府广场为中心,沿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延伸,形成一条北接德阳、南连眉山的城市中轴。在这条成都“地龙”上,还要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
原文标题:成都数据坚定成都信心──1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123亿元民营企业投资项目56个,投资696亿元,占总投资的61.9%

☆ 相关资讯
  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昨日开工
  我市61个项目 投资超356亿元
  四川省341个项目 投资758亿元
  昨日,我省2018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分会场在金牛区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举行。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341个,总投资758亿元。其中,规模20亿元以上的有包括成都在内的9个市。我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61个,总投资额356.8亿元,占全省的47%。
  9市投资规模均超20亿
  从全省来看,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341个,总投资758亿元。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有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巴中9个市。
  据介绍,本次开工的项目紧扣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聚焦重点区域和流域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打好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八大战役。同时立足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对照目标任务,针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加快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推动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由“治标”向“治本”转变提供保障。并且,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运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以PPP方式参与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创新机制,促进项目建设、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同时获悉,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全省2016年集中开工总投资542亿元的432个项目,已完工274个,完成投资率80%;2017年集中开工总投资737亿元的251个项目,已完工88个,其余项目推进总体顺利有序,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污染防治重大项目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让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市集中开工重大项目61个
  据悉,本次我市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61个,总投资额356.8亿元,占全省的47%。其中:大气污染防治10个,总投资2.97亿元;水污染防治26个,总投资151.68亿元;土壤污染防治15个,总投资84.7亿元;生态本底保护2个,总投资117亿元;科技支撑8个,总投资0.465亿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建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为统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力实施“三治一增”,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铁腕治霾方面,今年我市以“铁腕治霾”为纲,齐心协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截至11月24日,全市空气质量为228天优良,71天轻度污染、19天中度污染、4天重度污染,优良率70.8%。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增加4天,优良率增加2.5个百分点,重污染天减少12天。
  重拳治水方面,我市今年持续推进《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治水十条”、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完成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484个下河排污口截污、锦江流域114段黑臭水体治理。截至10月,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上半年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
  科技治土方面,今年我市持续推进《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大力实施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完成市本级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陆域、51个重点工业园区、10个正规垃圾填埋场、4个垃圾发电厂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项目点击
  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
  九道堰河流域示范段将呈现水清岸绿的美景
  “经过水生态综合治理后,九道堰河流域示范段将呈现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昨日上午,在四川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分会场,成都环境投资集团下属的成都市沱江流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本松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此次,我市选取九道堰河流域绕城高速以内的城区段作为全市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域。建设整治内容包括河道治理、截污治污、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水环境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四大类工程,涉及面积31.5平方公里。示范段项目总投资15.52亿元,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为“市级统筹+区县筹集”,实施年限2018-2020年。项目建成投用后,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工程主河道全面达到50年一遇城镇防洪标准;流域内源和外源污染得到全面治理,九道堰河入毗河前监测断面水质达Ⅲ类以上;实现示范段水生态和水景观的提升;建立流域的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构建宜居宜业的水生态环境。袁本松指出,此次综合治理,金牛区、郫都区和新都区是责任主体,环境集团是实施主体,实行“投、建、管”一体化建设和成都治水史上首创的“厂、网、河一体化”运行维护,实现流域长效管理,让示范工程变成全市乃至全省的一张名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qwer222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qwer222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qwer222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qwer222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qwer222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qwer222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举行 昆明市工商局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系列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3 04:21,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