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1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天文星 发表于: 2013-10-16 17:31: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人作家与作品要否经营如何经营?

 [复制链接]
  不宣传、不造势,就让作品静静地躺在那里,能火吗?能有机会进好书榜或畅销榜吗?答案是NO。在如今这个碎片化信息漫天飞舞的时代,同娱乐圈那些能作秀有光环的明星们相比,作家们再不懂经营恐怕就OUT了。
  8月18日,著名作家苏童与麦家作客第二届南方国际文学周,携手展开了一场关于“作家与经营”话题深入探讨,得出结论:作家必须懂经营,不经营者必吃闷亏。好书没人理,才华被淹没。一段时间里,作家需不需要经营?作家如何经营自己?作家经营自己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究竟有哪些影响?就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相关作家和出版人士。

当下国内最会经营的作家是莫言
  苏童和麦家都是因小说改编为影视剧而出名,苏童的《妻妾成群》(上海文艺出版社)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麦家的《暗算》(人民文学出版社)、《风声》(浙江文艺出版社)等更是蜚声影视界。
  在麦家看来,苏童的《妻妾成群》坚持不改名字,如果改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话至少多卖50万册。但苏童当时的理念就是写完了就拉倒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宣传。
  对此,苏童则认为,任何作品都需要传播。“写作的时候,作家确实不会考虑读者,但是当写作行为完成之后,你就需要面对读者。一旦形成一个作品,经过传播,连接你们的,其实是一个市场。”
  在麦家眼中,中国当今最会经营的作家无疑是莫言,但经营者不是他自己。首先,莫言文学村以对莫言新作──《盛典──诺奖之行》(长江文艺出版社)这部图书的团队策划意识及理念,获得非虚构写作大赛编辑创意奖。其次,莫言本人来担任颁奖典礼嘉宾,而莫言的女儿管笑笑因编辑策划这部作品,代表团队前去领奖。一家人因为诺奖一书齐聚,成为当时各类文学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最后,管笑笑、李傻傻在广州举办莫言新作《盛典──诺奖之行》分享会,而“莫言与八十年代”、“读懂莫言的小说”两场报告会也分别让莫言与诺奖的话题持续发酵。

古今作家都有推销和营销自己的意识
  提到作家需不需要经营?应该如何经营自己?中国作家协会员、《狱警手记》(重庆出版社)作者鲁奇指出,从个人理解,作家是需要经营自己的,但经营需要两个面:一是首先要经营好自己的作品,作家以作品立身,以作品的质量优劣决定其存在价值,更以其作品风格体现其生活态度、创作理念、表达方式等。作家只有先写好作品,才能谈得上经营,如若连作品都拿不出手,还去经营什么呢?经营作品,不仅包括丰富生活阅历、提高文学素养、锤炼文字水平,还包括提升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认识,并能融入作品中,以此来经营好作品,打牢立身基础。二是适当经营出版后的作品是可以的。在图书出版后,作家应该积极配合出版机构的宣传,出席活动、签售、讲座等多种形式,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积极挖掘作品中包括的特点,适当提供给感兴趣的媒体;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向博客、微博、网络自媒体等媒介宣传新书,与读者互动,放下身段,提高在作者中的认知度。
  青年学者、海豚出版社文学馆总监眉睫纵横对比之后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指出,文人、作家自古以来就有“秀”出自己的意识,只是时代不同,方法各异。在图书消费市场不甚发达的古代,作家不会考虑市场,但会考虑名气和身价。六朝文人最谙此道,一部《世说新语》(中华书局)道破其中玄机。所谓“开门立派”、“门户之争”、改写文学史等都是一般作家的惯用方法,甚至,“归隐”都是极佳的自我推销和宣传的手段。所以,作家的自我经营是古已有之,几乎不存在“需要不需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作家的创作本身,既是创作过程,也是自我表现(经营)的过程。只有极少数类似曹雪芹、沈复这样的作家,没有去经营自己,而这样的作家往往都是无名氏、落魄文人,同时又是天才。
  眉睫进一步指出,文学与文学活动是两码事。善于经营自己的人,最会来事,能够参与或发起各种文学活动,即使自身文学水平不高,往往也能博得一些时誉、出版几本书、获得一些酬劳。一般来说,作家自我经营的意义主要是现世的、一时的,而真正能够流传下去的还是靠作品。如果一个作家,没有物质上的隐忧,不以写作为生,而是为自己写作、为历史写作,不管在当时有多大影响,在后世都有被传承的可能。
  与眉睫的观点相映成趣,蓝狮子旗下蓝耳文学总编辑、青年新生态作家王千马也提出,作家有点市场意识、营销意识是应该的。事实上,不少古代的作家就很能推销自己,像陈子昂,当年他要不是在帝都长安搞了一次“行为艺术”,先是花大钱买了把胡琴,最后却将它当众给砸了,别人也不会注意到他的诗文。“我对他这种推销自己的方式佩服得很。换我未必能想得出来,顶多就开开新闻发布会,利用一下微博、微信这样的平台,花费的气力很大,但应者未必很多。当然了,我很不屑于那些作品写不好,但营销却很下功夫的人。这叫舍本逐末。对真正的作家的来说,营销只能是锦上添花,永远也不能是雪中送炭。”

作家经营应该紧紧围绕作品来展开
  出版界和作家们所讨论的“作家经营”这个文学话题,应该是指:作家的自我宣传和作品宣传,如何获得知名度,怎样利用信息传播平台,怎样利用营销手段增加作品的销量,需要有读者意识、市场意识,善于利用文化媒体为自己造势,甚至要有自己的团队、宣传顾问……而在对待“经营”的态度上,有的作家采取的是主动的、积极的方式,有的被动一些,其作品、名誉和品牌是“被消费”的。总之,这个“经营”,更多的是文学本体或文学文本之外的技术手段的问题,是工具理性的问题,这正像苏童所说是“生存技能的问题,跟写作无关”。换言之,作家与作品需要经营,但写作不能被经营。
  然而,年轻一代作家中,“80后”作家郭敬明对自己360度全方位的经营,以及抓牢狂热忠诚粉丝的能力,可谓中国作家中的终极范例。针对此现象,眉睫认为,郭敬明的成功只是市场的畅销。他正是善于自我经营的写手。不过,这种经营,是营销作品,不是经营自己的文学世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如果有自己的团队、宣传顾问,当然无可厚非,但作家完全不必太在意这个,它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出版“东家”来包办。对于一个优秀的作家、真正的作家来说,应该始终是在“经营”自己的文学天地,不断地写作风格各异的作品,不断地突破自己。“当然,在图书出版日益艰难的时代,几乎已经到了所谓‘文人末世’,作家们倒也不妨参与世俗的经营,尤其是对于尚没有被某家出版公司、营销团队包装的作家。这些作家甚至可以考虑自助出版、自办发行,以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大利润比。这种自我经营模式,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多,毕竟被公司包装的畅销书作家是极少数。”
  不过,鲁奇和王千马对此现象却持批评的态度。鲁奇认为,作家经营需要有个度,不能超越、不能过分。作家始终是与作品相关的,营销应该紧紧围绕作品来展开,宣传的重点应该是书的内容与特点,而不应该过多的以宣传作家本人为卖点,作家不是演员,读者也不是观众。读者更希望看到值得读的作品,不是像演员一样的作家,那样,岂不如追星实在。营销过度就会造成读者的逆反心理,会对作品的质量和内容有质疑,读者更希望内容如何好,而不是形式如何花哨。王千马则指出:“一个好的作家就像一个好的明星,只需要提供作品,然后有其他人为其打理有关营销、推广的事务。但可悲的是,作家在今天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明星,一部几十万字的作品的卖价未必比得上一个明星在某片中露脸几秒钟,所以能像郭敬明那样拥有自己的团队,只能是大多数作家的白日梦而已。”
  谈到国外作家有哪些好的“自我经营”值得国内的作家们学习和借鉴。鲁奇和王千马都认为,英国作家J.K。罗琳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性──此前,她似乎很反感自己被过度消费,所以匿名写了《哈利·波特》(人民文学出版社),结果真的就反响寥寥。这从反面很好地印证了,在市场化年代,一个再好的作家没有“自我经营”,也很容易被忽视。(源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丫头争宠:袭人和晴雯的“侍妾”争夺战 风流天子乾隆为何对那拉氏皇后恨之入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8:08,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