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308|回复: 2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外交官基辛格:台湾问题不能成为美中关系中心

 [复制链接]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5.27~),德国犹太人后裔,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
  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由于纳粹党的迫害,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入美国籍。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16年5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获得国防部卓越公共服务奖章。2018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18年11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京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阿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阿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创新偏离人间正道(摘要) 厅官刘小华自杀前后 2个多月前调离湛江市
21#
 yuelangfeng 发表于: 2022-5-24 10:2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基辛格:台湾问题不能成为美中关系中心

源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24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台湾问题不能成为美中之间的谈判中心,他还相信美中之间避免直接冲突符合国际间的和平利益。
  据报道,基辛格23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说,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紧张,双方须设法避免让台湾问题成为两国关系的中心点。
  报道称,基辛格认为,美国不应通过诡计或循序渐进的方式,制定“两个中国”解决方案,并说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一直保持耐性,日后也会继续这么做。
  据报道,基辛格也认为,为确保世界总体和平,美中应减少两国之间对抗性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并说此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早前在日本表明,如果台海发生武装冲突,美国愿意动用军力“保卫”台湾。白宫发言人随后澄清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与对台承诺不变。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呼吁任何人都不要站在14亿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0#
 寨坝河 发表于: 2021-4-25 06:55:02|只看该作者

基辛格:中美分歧之时 “乒乓外交”代表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中美人士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 基辛格:中美分歧之时,“乒乓外交”代表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胡雨薇]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2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国家副主席王岐山通过视频发表致辞称,“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50年来,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不断前行,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稳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活动上发表视频致辞表示,“乒乓外交”的重要启示在于,要做出重大决策,有时要从一些小的步骤做起。同时,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是美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乒乓外交”距今已有半个世纪,而中美关系再一次来到重要关口,此时纪念“乒乓外交”更具有现实意义。王岐山说,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双方要按照两国元首除夕通话精神,从两国人民福祉出发,从历史中汲取灵感和动力,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共同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对于‘乒乓外交’最好的纪念。”
  基辛格表示,在当前美中两国围绕某些重要问题存在分歧之时,这一事件也代表了我们许多人对于未来的一份期待,那就是美中两国人民能够基于两国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彼此之间达成一种谅解。期待美中两国都确认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秩序。
  美联社评论称,半个世纪后,美中关系处于另一种不确定时期,“乒乓外交”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它是体育和政治发生碰撞时可能带来改变的一个例子。“重振乒乓外交精神是华盛顿的责任。”香港《南华早报》社评称,与北京合作而不是对抗,将带来互利共赢,有助于解决世界面临的挑战。“乒乓外交”精神的回归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现场,“乒乓外交”亲历者李富荣、梁戈亮和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朱蒂分享了当年中美乒乓运动员友好交流的美好时光,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远程打起了乒乓球。作为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访美代表团的一员,李富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回忆称:“尼克松总统在接见我们时说,乒乓球比赛互有胜负,而这次获得胜利的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
  当天,中美体育界知名人士刘国梁、姚明、马布里等人也均通过自身经历,表达出通过体育交流推动中美人民互相理解的期望。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天然存在的,交流是唯一的办法。交流有很多方式,体育比赛作为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更容易让人接受。
  “当年的友谊并未被人们遗忘,记住这段历史意味着中美双方仍有恢复关系的意愿。”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2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很大程度地伤害了中美关系,现在纪念“乒乓外交”可以正确引导彼此舆论,并为恢复双边关系注入积极动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今中美两国依然需要民间层面的互动,一方面是保持双边关系中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政府传递希望加强两国交流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3日晚在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视频交流时,也强调了中美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王毅表示,处理中美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加强对话、深化合作、缩小分歧、避免对抗。他同时提出对中美关系的五点希望,包括希望美国客观认识和理性对待中国的发展,希望美国同中国走出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路,希望美国尊重和包容中国自主选择的道路和制度,希望美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希望美国不要动辄干涉中国的内政。“中美把合作搞起来,就能让各种‘不可能’成为‘可能’,就能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和稳定的方向发展。”王毅说。
  中美关系
19#
 梅溪河 发表于: 2019-11-22 21:23:00|只看该作者

基辛格:熟悉的美国客人带来新的见解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基辛格:熟悉的美国客人带来新的见解

  基辛格博士于11月20日抵达北京,这位96岁的老人再一次到访中国,参加21日~22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创新经济论坛。现身会场的他虽然拄着拐杖步履缓缓,但西服领带一丝不苟,谈吐顺畅逻辑缜密,获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基辛格: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观是必须要做的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基辛格博士在他的发言中回顾了中美关系不平凡的历程。他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国际关系存在周期性的波动,一段时间的相对紧张之后,往往接续着一段彼此深入了解的过程。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观是必须要做的。国际体系需要平衡,而中国是国际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辛格:中国的谋发展不应被看作威胁
  发言中基辛格还表示,在新的形势下,两国都需要新的诠释。中国体量巨大,一直在为自身的强盛不断努力,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源头,也不应该被看作是对外界的威胁。从战略意义考虑,中美需要更密切的关系。

基辛格博士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的特使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四十多年前,一个闷热的夏日,这位正在伊斯兰堡晚宴上的美国高级外交官,突然“肚子疼”。随即,他被送往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远在深山的官邸,以此避开了众多记者的耳目。基辛格在1971年7月9日凌晨四点半,秘密乘坐巴基斯坦民航707飞机直飞北京,并于当天12时15分顺利到达北京南苑机场,开始了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次秘密访问。著名的“乒乓外交”,自此拉开历史序幕。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发展的道路。

  50多年来,基辛格近百次访华,和中国结下了深厚的缘份。他曾接受过多位中方领导人的会见。他在2011年发表的著作《论中国》一书中,描述了他40年来以美国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以及外交政策专家等身份,50多次访问中国的经历。书中,基辛格作为中美建交和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亲历者,深刻而细腻地还原了这段外交历史。
  基辛格表示,50年来,美中关系有过起伏波动,但总的方向始终是向前的。现在,时代背景已发生了变化,美中关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双方应该加强战略沟通,努力找到妥善解决分歧的办法,继续开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这对两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美国前国务卿、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入美国籍。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相关链接
  • 王岐山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习近平见了基辛格等600多位重量级国际大咖 说了啥?
  •  许其亮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习近平会见基辛格:中美应该就战略性问题加强沟通
  •  王毅会见美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永远是中国好朋友
  •  对于中美经贸摩擦 96岁的基辛格说了句大实话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健哥纯爷们 发表于: 2019-11-17 11:08:00|只看该作者

    基辛格促中美适应竞争共存:“中美冲突比世界大战更糟糕”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基辛格促中美适应竞争共存:“中美冲突比世界大战更糟糕”

      参考消息网11月17日报道 港媒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中美两国应妥善管控分歧,形成对未来的共同信念,努力构建“坦诚以待”的双边关系。

    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年度晚宴发表讲话。(王迎 摄)  2d17-iikmuti7488365.jpg  保存到相册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5日报道,基辛格14日在纽约出席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办的一个活动。他在活动中说:“现在我们处于困难时期。我相信,中美领导人将会意识到,世界的未来取决于双方找到解决办法并控制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
      他说,中美之间的长期冲突不可能有赢家。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办法,“这将比摧毁了欧洲文明的两次世界大战更糟糕”。
      他说:“如今再也不可能设想一方可以支配另一方。他们不得不习惯于这一事实:他们之间存在竞争。”
      报道称,基辛格是1972年美国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中国的开创性访问背后的外交推动力量。
      他说:“中美关系在开始的时候就存在分歧。然而,几十年来我们已经学会共存。”
      展望未来,他说,他相信两国间的贸易争端将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得到解决。
    17#
     灰头 发表于: 2019-9-7 15:37:30|只看该作者

    基辛格:合作解决问题是中美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共同责任

    源自:新华视点
    原文标题:基辛格:以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是中美两国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共同责任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7日为当天在北京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专题研讨会发来视频致辞。他表示此次专题研讨会召开的时间点非常重要。中国和美国是在技术、政治经验和历史方面最有能力影响世界进步与和平的国家。两国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决定双方合作面临的挑战非常大。自己有幸见证中美关系四十年,始终坚信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双方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中美两国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共同责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爱财小章 发表于: 2019-9-7 13:27:48|只看该作者

    视频|基辛格:中美都有责任为了世界和平寻找合作方式

    源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基辛格:中美都有责任为了世界和平与进步,寻找合作方式
      2019年是中美建交四十周年,在“2019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基辛格协会主席、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带来几句话。

      视频在9月7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中美建交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环节播出。视频中,基辛格表示此次专题研讨会召开的时间点“非常重要”。
       他认为,目前中美两国都有责任为了世界和平与进步,寻找合作的方式。

    以下是基辛格视频全文:
      我很荣幸能够像以往一样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说几句话。
      此次专题研讨会召开的时间点非常重要。
      中国和美国是在技术,政治经验和历史方面最有能力影响世界进步与和平的国家。
      他们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因此他们之间合作的挑战非常大。
      我有机会参与中美关系四十年,我坚信两国都有责任为世界和平与进步找到合作方式,解决他们面对的重大问题。
      我希望这次的会议能为这项工作做出贡献。
      谢谢。
      It is my honor to say a few words to the China development forum as I have done on a number of previous occasions。
      You are meeting at a very important momen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 two countrie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capacity in terms of their technology,their political experience,and history,to influence the progress and peace of the world。
      They have a different history and a different culture so that the challenge of cooperating between them is very great。
      Having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Sino-American relationship for forty years,I believe strongly that both countries have a duty to the peace of the world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world to find means of cooperation to solve the important problems they have before them。
      I hope that your conference will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effort。
      Thank you for asking me。
    15#
     haosijia 发表于: 2019-1-13 09:57:00|只看该作者

    美媒: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居住的大楼 着火了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商务部长罗斯曾居住的大楼,着火了

      [⊙ 赵衍龙]曼哈顿一幢高级住宅周六(12日)清晨起火,一对年老夫妇死亡,3名消防员扑救时受伤但没有生命危险。事发大楼曾有不少名人居住过,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商务部长罗斯等。
      美国《时代》杂志1月12日报道,事发在清晨5时左右,大楼内10多个房间被浓烟笼罩,窗口更冒出熊熊大火。
      消防员之后在楼内一房间发现一名85岁女子昏迷,身体被严重烧伤,送院后证实不治身亡,她89岁的丈夫也在送院后伤重死亡。警方没有立即公布遇难者的姓名。
      《时代》称,事发的高级住宅建于1931年,这里曾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演员乌玛·瑟曼(Uma Thurman)和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 Jr。)等知名人士的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11-16 23:23:00|只看该作者

    基辛格:希望美中两国确立新的经贸关系和对话模式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国际)美专家认为美中能够超越分歧携手向前

      新华社纽约11月16日电(记者:长远 李飞虎)美国多位知名专家15日晚在纽约表示,相信美中两国能够共同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更为良性的方向迈进。
      在纽约非营利机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年度晚宴上,现年95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应邀致辞时强调,美中关系当前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
      他说,美中关系的根本问题不在于美中两国能否平息既有经贸摩擦,而在于两国能否在新的国际政治环境下相安共处,能否对双边关系彼此做个清晰界定。一方面承认双方之间存在分歧,一方面认清双方往来的目的是要超越胜负之争,并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突出两国增进关系、彼此共存的重要性。
      他表示,“我认为,美中双方能够做到这一点”。
      基辛格提出,希望美中两国找到办法,确立一种新的经贸关系和对话模式,不避讳挑战性难题,同时又致力于克服这些难题。
      东道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欧伦斯在致辞中说,当前,美中外交关系呈现紧绷态势,但“希望之光仍在闪耀,因为最终决定美中关系未来走向的是两国人民,而现在两国人民之间的纽带依然牢固,两国人民之间有大量的交集”。
      欧伦斯强调,美中两国迫切需要而且一定会找到办法,合作应对共同面临的真正威胁,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流行疾病、经济危机等。他相信,美中双方定会携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安全、更具可持续性和更加繁荣。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及美国政商学界约400人出席了晚宴。 ●
    13#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9-14 19:58:00|只看该作者

    基辛格称赞习近平:中国最杰出领导人之一

    源自:长江新闻

      基辛格与习近平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日前称赞习近平,“他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我认为他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
      早在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2012年,基辛格就指出,“他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有能力挑战腐败问题。”
      出版过《论中国》的基辛格曾表示,在学术界他算不上中国专家,他的专长在于“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
      阅后即焚(微信号:newstest)梳理发现,他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点赞是“热情洋溢”的。

    毛泽东:“非凡的意志力和决断力”
      1971年7月9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前期准备。
      在这次访问中,基辛格见到了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中国领导人,但并没有去见毛泽东。
      他称,如果他提出要求,毛泽东会见他,然而他没有提出此要求。因为他清楚尼克松总统希望成为第一位见到毛泽东的美国官员,如果他见到了,“回美国后会让尼克松不悦甚至动怒”。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当天,基辛格陪着尼克松与毛泽东进行了会面。这是基辛格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会面后,他称这位中国最高领袖“展现出来非凡的意志力和决断力”。
      基辛格一共5次见过毛泽东,这也成了他写书和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的“重要资源”。
      习近平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近日,基辛格接受了《人民日报》的采访。在采访中,“他首先忆起上世纪七十年代与毛泽东主席交往的经历,脸上露出笑靥。”

    江泽民:“温文尔雅,精力充沛”
      继毛泽东后,基辛格与之后的中国四代领导人也都保持了密切联系。2011年5月,基辛格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基辛格卸任美国国务卿的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正式访美,同年2月和4月,基辛格与邓小平在华盛顿和北京进行了两次会晤。
      两次会晤后,基辛格对邓小平的评价是,“邓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人物,他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之后,基辛格多次来华,均受到邓小平的接见。
      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多次受到基辛格的称赞。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基辛格便与其三次会面。胡锦涛当选总书记的2002年,基辛格也与胡锦涛多次会晤。
      基辛格对江泽民的评价是“温文尔雅,精力充沛”,对胡锦涛的评价是“慎思和谦和有礼”。
      据公开报道,基辛格与习近平至少已有5次公开会晤,其中,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第二个月,便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基辛格。同月,美国《时代》周刊将习近平选为“全球一百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为《时代》撰文的基辛格称,中国正处于复兴阶段,习近平角色最为重要。
      同年7月,基辛格与江泽民在上海进行了“家庭式、庄园式”相会,两位都称赞了习近平履新几个月来的表现。
      2015年3月,自称来华近百次的基辛格再次访华,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再一次高度评价了习近平,“他在试图指引方向,让所有这些问题可以同时被解决,同时在国际社会建立起一个崭新、强大、和平的力量。”

    在美国,基辛格并不总受欢迎
      在今年3月份的访华过程中,基辛格对媒体称,“中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除与中国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外,基辛格也与中国一些普通人相熟,甚至登上过娱乐版面。7月12日,影视明星黄奕的前夫姜凯耗资过亿元迎娶现任妻子,基辛格送上了祝福。
      基辛格每次访华都会受到高规格接待,但在美国,他在一些人眼里并不受欢迎。
      年初,基辛格出席美国国会一场听证会,一些抗议者进入听证会现场,指责基辛格担任国务卿期间犯下“战争罪行”。
      此外,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格雷格·葛兰丁写了一本《基辛格的影子》。
      作者在书中写道,“在美国战后的每一个转折点,每一个危机时刻,当善良的人们开始表达出对美国实力的怀疑时,基辛格总是站到了对立面。”
      在该书中,作者还称,基辛格不是在权力政治方面深谋远虑的实践者,而是为了自身利益自觉自愿的实干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9:17,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