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745|回复: 2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宇宙新视野号传回“天涯海角”首张照片:外观似哑铃

 [复制链接]
  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英文:New Horizons)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6年1月19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冥王星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冥卫一)和探测位于柯伊柏带的小行星群。
  考察冥王星任务结束后,“新地平线”号会继续向离地球更远的宇宙空飞,将在2017至2020年抵达一个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构成的中间环带──柯伊柏带,探测至少两个直径为40至90千米的柯伊伯带天体,这一阶段可能会持续5至10年。


  新地平线号是人类发射过起始速度最快的太空探测器,已经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飞掠冥王星。
  目前,新地平线号(即新视野号)正在快速飞离冥王星、进入柯依伯带中心地带。2015年8月2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这艘探测器的下一个目的地:编号为2014 MU69的柯依伯带天体。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杨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讨论]大家的看法 华为2020年营收仍超千亿美元 拿出百亿分红
2# 四姑娘山
 王至秦 发表于: 2006-1-27 20:48:0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工作历程

  第一发射窗口:2006年1月17日~2月14日,并于2015年~2017年抵达。
  第二发射窗口:2007年2月2日~15日,如果在这期间发射,那么新地平线号将直接飞往冥王星,并于2019年~2020年抵达。
  任务级别:NASA“新疆界”探测计划的第一项任务
  承包商:西南研究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
  发射时间: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月19日14时00分00秒(EST)
  运载器:联合发射联盟(ULA)研制的Atlas-V551火箭(AV-010)装有ATK公司研制的STAR-48B第三级固体助推引擎
  发射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41号发射台
  2001年6月8日,新地平线号任务计划正式得到NASA的采纳。
  2005年6月13日,NASA对新地平线号探测器作正式测试。
  2005年9月24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被运往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
  2006年1月11日,主要发射窗口打开,探测器作最后的测试。
  2006年1月16日,Atlas V 551火箭搬运至发射架。
  2006年1月17日,由于大风影响发射推迟。
  2006年1月18日,由于电力供应暂时中断时发射再次推迟。
  2006年1月19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EDT)14时00分00秒(协调世界时(UTC)19时00分00秒),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06年4月7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穿过火星轨道。
  2006年5月上旬,探测器进入小行星带。
  2006年6月13日,协调世界时(UTC)04时05分,探测器与一颗编号为132524 APL的小行星在101867公里处掠过,并拍摄照片。
  2006年10月下旬,探测器离开小行星带。
  2006年11月28日,探测器首次拍摄传回小行星的照片。
  2007年1月8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开始木星探测。
  2007年1月10日,探测器观测木卫十七(Callirrhoe)。
  2007年2月28日,协调世界时05时43分40秒,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跃木星,最近距离2305000公里,速度达到21.219公里/秒。
  2007年3月5日,结束木星探测。
  2008年6月8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穿过土星轨道。
  2009年12月29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越过地球与冥王星的连线中点,距离地球大约是15.27亿英里(24.57亿公里),从此以后探测器距离冥王星比距离地球更近。
  2011年3月18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穿过天王星轨道。
  2014年8月24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穿过海王星轨道。
  2014年12月8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被成功唤醒。途中累计休眠1873天,相当于飞行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便节约电力消耗。
  2015年7月14日,协调世界时11时49分,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跃冥王星,最近距离13695公里,速度每秒13.78公里;协调世界时12时00分,飞越冥卫一,最近距离29473公里,每秒13.87公里。并测得冥王星直径约2370千米,卡戎直径约1208千米。
  2016~2020年,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在柯伊伯带中穿行,探测可能的近距离柯伊伯带天体。
  2017年2月6日,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用六天的时间对6颗遥远的柯伊伯带天体进行了成像,并启动发动机进行了飞行轨道修正,开始向两年后抵达的目标──柯伊伯带小天体2014 MU69冲刺。
  2029年,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离开太阳系。
  2019年1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一艘宇宙飞船“新视野”号飞越了人类迄今研究过的最遥远的天体。“新视野”号飞越的是名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超过64亿公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纸帆船 发表于: 2006-1-28 07:00:07|只看该作者

结构系统

数据参数
  飞行速度3.1万英里每小时(4.99万公里每小时)。
  位于冥王星附近时的功率:228瓦特位于冥王星时数据传输率:768bps
  耗资:7亿美元,发射过程耗资5.5亿美元
  尺寸规格:长约2.1米,最宽处仅2.7米。
  发射时重量:478千克
  动力:10.9千克的钚放射性衰变提供能源。
  发电机:同位素温差发电机(10.9千克钚内置)。
  全艘探测船包括推进剂在内,重约450公斤(一千磅)
  核能发电机是由美国能源部提供
  保温瓶式设计的机舱,确保所有仪器机械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首次使用的船载再生测距存储器,将多获取三十dB的数据
  使用八种不同的识别信号,来显示探测船的健康状态
  先进的数码接收器可以节省60%耗电量
  装备有三维立体相位及陀螺仪
  利用十六个喷嘴来控制船身位置,以便修正航道、观察目标、和进行速度调整。改变方向接近柯伊伯带天体。
  使用改良的“冬眠”装置,可以节省宝贵的燃料包括核能电池
  其他主要辅助仪器包括有:星踪导航仪及资料数据记录器等
  携带有冥王星发现人克莱德·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的部分骨灰,一件是美国国旗,另一件是一张CD,CD上刻有曾在“飞向冥王星”网站上将近45万签名的网友姓名

科学仪器
  高清晰度彩色地图和冥王星及其冥卫一表面成分的设备(Ralph)。该设备主要由多谱线可见光成像相机(MVIC)和线性标准成像光谱阵列(LEISA)组成。MVIC在可见光范围内工作,它有四个不同的滤光器。一个用来测量分布于表面的甲烷霜,其它的分别覆盖蓝、红和近红外等光谱区域。此外,还有两个全色滤光器,当测量发微光的遥远物体时,可让所有可见光通过,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仪器的敏感性。从滤光器穿过的光线均被聚焦到一个电偶合器件上通过该相机可产生彩色地图。LEISA利用热辐射在红外光谱范围内工作它可像棱镜一样使不同波长的光按不同比率弯曲,这样就可以分别对每种光进行分析。根据量子物理,不同分子辐射和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因此,对光的成分进行分析,就可以鉴别不同的分子。它将用于描绘冥王星表面甲烷霜、氮、一氧化碳、水及冥卫一表面水冰的分布情况。
  放射性实验仪器(REX)。它由一小块集成到探测器通信系统中的含先进电子设备的印刷线路板构成,探测器向地球传输科学数据等所有电信联系均通过它来完成,对探测任务能否成功关系重大。当探测器飞临冥王星时,它上面的83英寸的无线电天线将指向地球。美国宇航局功能强大的深空网络无线电发射机同时对准新视野探测器并向其发出信号。当探测器飞到冥王星背面,冥王星大气将使无线电波产生弯曲,弯曲程度依气体分子的平均重量和大气温度而定。此时,该仪器将记录到的无线电波数据发送回地球进行分析。该仪器还有一种辐射线测定模式,可测量冥王星本身微弱的电磁辐射。当这种辐射线测定在探测器飞过冥王星后回望时,可准确测定冥王星的夜间温度。
  紫外线成像光谱仪(Alice)。它用来探测冥王星大气构成,不仅可以像棱镜一样将不同组分发出的光分别开来,而且能形成不同波长探测物的影像。
  远程勘测成像仪(LORRI)。由一个20.8厘米孔径望远镜组成,能将可见光汇聚到电偶合器件上,产生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当探测器到达距冥王星最近点时,将由它拍摄高解析度图像。
  太阳风分析仪(SWAP)。可用来测量冥王星附近来自太阳风的带电粒子,以决定这颗行星是否有磁场圈及其大气逃逸速度。
  高能粒子频谱仪(PEPSSI)。可用来寻找从冥王星大气中逃逸的中性原子。这些原子逃逸后即与太阳风作用变为带电粒子。
  尘埃计数器(SDC)。它将沿轨道测量由彗星脱落物和柯伊伯带天体相互碰撞产生的尘埃粒子大小,其中包括从未取样的星际空间。这些仪器将在“新地平线”飞临冥王星的过程中,为这颗遥远的星球描绘出一幅全新的图像。

动力系统
  新地平线号探测船的动力皆来自一台核能电池,这台发电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二氧化钚自然衰变时所释放出来的热,以热电偶形式发电。由于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阳光由太阳去到冥王星需要四小时,在冥王星附近能接受的太阳能只及地球千分之一,探测船无法利用太阳能产生充够的能量供活动所需,因此核能电池是唯一的选择。其实,所有外空间探测器都采用相同的设计,包括“卡西尼号”探测船。
  探测船有一台引擎提供转向动力,用以调节探测船相位,在差不多十年多航行时间之间,可以修正飞向冥王星的轨道。当探测船接近冥王星时,要调校船身以便所有探测仪指向冥王星。当飞越过冥王星之后,又要调校船身以便观察卡戎,待完成探测后,又要再转校船身,使高增益天线指向地球,将收集到的数据送回地球。这个设计是由于预算所限,“新视野”探测船不可以像它的前辈“旅行者”一、二号一样,使用旋转式平台,可以较简单的执行指令,而只能以调节船身相位这个较复杂方法来完成任务。

通讯系统
  “新地平线”探测船安装了一只直径2.1米(83英寸)的高增益天线,能够与地球的深空网络保持联系,接收来自地球的指令,以及将收集得到的科学资料输送回去地球。另外安装在高增益天线正上方的是低增益天线,是高增益天线的后备,以备不时之须。高增益天线有两条频带收发讯号,频谱宽阔,上传下载速度高,相比之下,低增益天线只有一条窄频带,效率较低,但是在紧急情况之下,可以顶替高增益天线的工作。

运载器
  “新地平线号”冥王星探测器以美国宇宙神-V551型(Altas-V551)火箭携带,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基地41号发射台发射,将探测器推出外太空,再由半人马座(Centaur)火箭送入绕地轨道,最后由星-48B型(STAR 48B)固体燃料火箭冲出地球引力,飞向冥王星。
  (发射初始速度为每小时59384公里),它飞越月亮绕地球轨道不用九个小时,到达木星引力区只须13个月时间,相对1960年代“阿波罗”登月任务相同航程要飞行三天时间,“伽利略号”飞抵木星亦需四年时间而言,“新地平线号”航速可谓十分惊人。
4# 金佛山
 kevinyu 发表于: 2006-1-28 08:37:29|只看该作者

技术难题

穿越太阳系
  在新地平线号冥王星之旅的最后8年时间里,工作人员会对整个探测器及其所携带的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修正它的飞行轨道,并为接近冥王星做准备。

星体碎片
  2012年10月16日,随着工作小组透过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冥王星的两个新卫星和众多星体碎片,新地平线号团队发表了一篇文章,指新地平线号在飞越冥王星的时候,有可能毁于冥王星卫星轨道中的星体碎片,所以工作小组在研究是否要改变新地平线号的轨道,去避免和这些碎片碰撞,保护新地平线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鱼城衰哥 发表于: 2006-1-28 17:11:03|只看该作者

探测任务

探测冥王星
  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将在两个月后抵达冥王星轨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正在通过探测器上的远程侦察相机系统观测冥王星系统是否存在未发现的卫星或者环结构。因为探测器将在近距离与冥王星擦肩而过,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存在的碎片环,那么探测器可能撞上并报废。“新视野”号第一次飞掠的时间为7月14日,来自探测器任务小组的消息,我们每周都会动用远程侦察相机对冥王星进行观测,随着距离的不断接近,我们会彻底查明冥王星周围是否还有未发现的天体。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西南研究所的科学家艾伦·斯特恩是探测器的主要研究人员,他认为如果我们将好奇号进入火星大气层称为恐怖的七分钟,那么冥王星任务则可称为具有悬念的七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不断观测冥王星周围的轨道,确定是否有未发现的卫星或者碎片环。
  2015年7月14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New Horizon)传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仅发现一个绰号名为“鲸鱼”(The Whale)的阴影区,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现一个心型。
  这个“完美之心”的浅色光影,横跨约2000公里。而在旁有一个颜色较深的光影区,被科学家称为“鲸鱼”。此外,科学家早前亦从相片发现,冥王星两极特别明亮,或许有氮冰覆盖。“新地平线号”将于周二飞近冥王星,有助进一步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
  “心形暗斑”被命名汤博斑,它的发现者的名字,是一片由液化氮冷冻组成的冰原。
6# 青城山
 夏岚 发表于: 2006-2-1 19:51:30|只看该作者

后续计划

  对天王星和一些柯伊伯带天体进行考察,计划耗资5.5亿美元。“新地平线”探测船二号计划,是原计划的后备方案。计划利用相同的设计,制造多一艘探测船,于2008年3月19日发射离开地球,2009年8月12日飞越木星,2015年10月7日再飞越天王星,于2020年9月15日飞抵1999 TC36,一颗位于离地球三十一个天文单位的柯伊伯带天体。TC36体积庞大,比起任何一颗“新视野”一号所能经过造访的柯伊伯带天体,TC36都巨大十倍,就算连它的月亮也大过其它柯伊伯带天体两至三倍以上,甚俱科学探测价值。“新视野”二号飞越TC36之后,还可以观察多一至两颗体积较小的柯伊伯带天体。“新视野”二号如能按计划顺利起航,就可确保整个“新视野”计划,肯定可以获得丰盛的成果。
  “新地平线”探测船二号计划吸引之处在于:一趟巡行就能探访多个星体,如错过今次机会,下次天王星—柯伊伯带天体巡航要等到2050年才能起行。而且因探测船是利用现成设计,省却大量研究经费及所须时间。计划现尚在讨论阶段,有待美国太空署批准;美国国会已於2004年9月下旬,追加拨款以作计划之可行性研究。如计划成功获得通过,除了首次探索1999 TC36之外,还将成为继1986年航行者二号,人类30年后第二次造访天王星。

成轨道调整 2019年抵达新目标
  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目前已经成功进行四次机动,向柯伊伯带天体2014 MU69前进。该天体距离冥王星10亿英里,美国宇航局已经批准延长新视野号任务时间,探测器将在2019年1月前抵达2014 MU69天体。这四次机动是有史以来最遥远的深空轨道修正,新视野号的星载计算机载入了新的飞行程序,过程持续了不到20分钟。
  新视野号探测器的运营方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探测器接受到每秒57米的微调指令,这个操作可以让新视野号在短短三年内接近2014 MU69天体。新视野号的项目科学家科特指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探测器开启了一次有趣的旅程。目前新视野号的任务延长计划提案中提到,探测器抵达2014 MU69天体后会在大约1.2万公里的距离上掠过,对这个遥远的柯伊伯带天体进行详细观测。
  目前新视野号的仪器一切正常,根据监视数据,探测器非常健康,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将遇到柯伊伯天体,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对柯伊伯带天体进行探测。新视野号的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认为,柯伊伯带上的类似天体还有非常多,我们选择了飞行距离足够近,又具代表性的天体。探测器的系统制导与控制工程师加布·罗杰斯认为变轨机动一切都非常完美,而且探测器的指向非常精确,
  变轨过程中,新视野号探测器距离冥王星大约1.35亿英里,仍然处于传输数据的阶段。新视野号作为美国宇航局新前沿计划中的重要一员将为我们揭开冥王星系统之外的天体面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科学家指出,探测器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由该物理实验室负责,科学家任务、有效载荷的操作来自美国西南研究所。

一去不复返 最终将飞出太阳系
  旅行者系列探测器让我们第一次接触日光层之外的星际空间,增加了我们对太阳系的理解,但是“新视野”号探测器要抵达太阳系边缘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之前“新视野”号会进入柯伊伯带,寻找行星的起源之谜。目前旅行者1号比2号更快,它们都携带了代表人类文明的物件,比如金属碟片等,“新视野”号甚至还携带了冥王星发现者的骨灰。如果未来的人类有先进的星际航行技术,完全可能赶上并超越它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宦嘉煜 发表于: 2006-2-10 13:16:43|只看该作者

各方评价

  美国华盛顿NASA总部行星科学分部的主管吉姆·格林(Jim Green):NASA对遥远的冥王星展开的首次探测任务,也将是全人类对我们太阳系中这个寒冷而又从未被探测过的世界所作的第一次近距离探查。“新地平线”团队工作非常努力,做好了进入第一阶段的准备,表现毫无瑕疵。
  新地平线号首席研究员、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西南研究院的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说:从地球出发抵达首要探测目标,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的这段旅程是所有航天器里最长的。
8#
 红英 发表于: 2017-7-24 01:35:00|只看该作者

新视野探测器团队将让其探测太阳系边缘的全新目标

源自:太平洋电脑网
  这个周末,派出新视野探测器到冥王星进行探测的科学家团队为新视野探测器制定了下一个目的地:太阳系边缘一个微小的原始空间岩石。任务团队的成员跋涉到阿根廷的一个偏远地区,通过背景星光瞬即遮蔽发现了这颗遥远的物体,当时它通过背景恒星之前,阻挡了恒星的光芒。这是一个瞬间日食,尽管它只持续了几秒钟,但是已经提供了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新视野探测器于2015年7月8000英里的距离上飞跃冥王星,在观察冥王星同时,借助其引力,将自身速度提升到超过每小时30000英里,在太阳系中越飞越远。新视野探测器在执行多年探测任务之后,自身情况良好,因此,NASA决定延续新视野的使命,并将其发送到太阳系边缘探测这个编号为2014 MU69的物体。
  2014 MU69位于太阳系边缘克伊伯带(Kuiper Belt),它被认为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旧太空岩,自太阳系46亿年形成以来保持相对不变。但跟踪2014 MU69已经相当艰难,它只有大约30英里宽,它距离地球超过40亿英里,这使得它的影像令人难以置信的微弱而难以看清。到这个周末之前,哈勃太空望远镜是唯一可以发现2014 MU69的天文台,但是仍然无法告诉科学家该物体的确切形状和大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红英 发表于: 2017-8-10 23:35:00|只看该作者

飞过冥王星之后,“新视野”号为何要去约会它

源自:cnbeta
  7月17日,午夜刚过。遥远的天际,一颗恒星突然眨了一眨眼。暗下,又亮起。布在阿根廷境内24台望远镜中的5台,捉住了这一刻。那不过是一颗连名字都没有的恒星,那不过是稍微走神就会错过的瞬间。但是,“新视野”团队的科学家为了这一刻,准备了好几个月。2014MU69,一颗古老的柯伊伯带天体,从一颗恒星面前匆匆掠过,并短暂地遮住了它。
  2014MU69小行星7月10日和7月17日掩食带的预计路径(图片来源厄尔天文台)
⊙记者:张盖伦

  这就是“新视野”科学团队要看到的掩星现象。他们想知道,2014MU69到底是啥模样、是何大小。因为,它就是“新视野”号在继冥王星之后的下一个飞越目标。
  8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从这次掩星观测获得的初步信息。
  那颗小行星有点暗
  在历史性飞越冥王星和冥卫一后,“新视野”号其实已经圆满完成了探测任务。但是,它状态良好,还能在太阳系边缘继续“搞事情”。天文学家“掐指一算”,发现2014MU69就在“新视野”号的原定飞行路线附近,去那串串门,顺路还省燃料。
  2014MU69运行在冥王星以远16亿千米的轨道上,距离地球的距离大约65亿千米。
  一切都很完美,除了一点──它暗。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颗小行星的视星等约为27等,比冥王星还要暗上10万倍。就算是在各式各样大型地面望远镜眼里,它都暗得毫无存在感。
  “新视野”科学团队从2011年起就在柯伊伯带上苦苦搜寻适合的飞掠对象,一直到2014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出手,这个目标才最终现身。
  科学家之前估计,2014MU69直径45公里左右,重量仅为冥王星的万分之一。
  不过,8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更新了这一信息──2014MU69形状非常富有想象力,它像是一颗极扁的椭球,还有可能是由两部分紧挨在一起构成。它的长度不超过30公里,如果它真是一个双星天体,那么其每个构成部分的直径大约为15到20公里。
  这些新信息,就来自7月17日南半球天空上那关键的一眨眼,也就是“掩星现象”。
  一场“曲线救国”的观测
  6月3日、7月10日和7月17日,2014MU69分别掩食了三颗更亮的恒星。
  苟利军解释,当小行星、背后的恒星和地面上人的视线刚好在一条直线时,小行星就在视觉上挡住了恒星。因为小行星在高速运动,所以会形成掩食带,在掩食带上的人,可以在不同时刻相继看到掩星。
  其实,日食就是人们更为熟悉的一种掩星现象。2014MU69的掩食带,就是2014MU69投在地球上的影子。
  这是一场“曲线救国”。本尊看不清,看影子总可以吧!
  “新视野”团队几十名科学家带着望远镜去往南半球,在这三次掩食的掩食带里守候。第二次掩食比较特殊,掩食带基本不在陆地上,团队于是干脆放了架飞机上天。那就是高空望远镜索菲亚(SOFIA),它搭载在一架经过改装的波音747上。
  研究小行星的香港大学博士后张晓佳表示,如果观测者精确记录下恒星消失与重新出现的时间,再加上人们已经知道小行星的运行速度,就能知道小行星在这个背景星路径上的长度。
  这一次,“新视野”团队的科学家就是兵分多路,在2014MU69影子可能经过的区域,每隔一段距离就摆上一台望远镜,排成“栅栏”拦截影子。当小行星挡住被掩食恒星,恒星亮度会降低,当把一系列不同观测点的背景恒星亮度曲线连起来,小行星的形状就能显现。
  然而,6月3日的“拦截”计划失败。“新视野”团队在南非和阿根廷布下了22台40厘米口径便携式望远镜,但没有一台观测到了掩星现象。
  “小行星比较小,掩食现象发生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团队需要非常精确地知道掩食发生的时间和区域,这很有挑战性。”苟利军说。“新视野”团队用哈勃望远镜和盖亚卫星数据来计算2014 MU69的投影区域,但也只能是个估算。
  7月17日,第三次掩食。团队将望远镜布得更加紧凑。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寒风凛冽中,五台望远镜成功拍下那迷人的眨眼。
  “准备了六个月,用了三台探测器、24台便携式地面望远镜,还动用了高空望远镜,这简直是人类太空史上最富挑战性的掩星观测。”“新视野”号首席科学家阿兰·斯特恩说。
  2019年1月1日,“新视野”号就要去2014MU69串门了。
  更多的数据还在进一步分析当中。“新视野”号科学团队要尽可能弄清楚它周围的环境,比如有没有碎片,带不带光环,会不会对“新视野”号造成危险。
  飞掠2014MU69意义重大。它在太阳光罕至之处,藏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秘密。这些信息,在地球上,人类永远无法获知。
  中国相机的“捕捉”
  8月4日,NASA关于2014MU69的消息刚公布不久,天文爱好者、QHYCCD天文相机的创始人邱虹云就看到了。
  他密切关注着这次掩星观测,还扒拉出了此次观测团队部分成员的推特和博客。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邱虹云的参与感来得顺理成章──“新视野”团队此次掩星观测所使用的成像终端,就是他研制的产品。
  掩星观测,时间基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测量精度。而观测这样短暂的掩星现象,时间控制必须更加精准。
  “他们用的成像相机是我做的一个特殊版本。”邱虹云说,“它能精确记录一张照片开始曝光和结束曝光的时间。”
  被“新视野”团队相中的是一款高速高精度时域成像相机。它最为特殊之处,是内置了一个GPS模块,让相机借用GPS卫星上的高精度原子钟。因此,即使两个相机在地球上相隔千里,也能实现在同一微秒的同步观测拍摄。
  “GPS模块会输出一个时钟信号,作为指挥相机电路工作的时钟,比如我们设置12点拍照,电路根据这个时钟来决定什么时候驱动芯片,芯片就在此刻开始曝光。”邱虹云解释说。
  其实,2015年研制这款相机时,邱虹云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买家形象”,只是笃定高精度时间对天文观测有用。今年3月,他收到了一份22台相机的订单。直到4月掩星观测计划即将付诸实施,邱虹云才从社交网络上得知,当初这单子的背后买主,正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新视野”团队。
  邱虹云也成了观测项目的“迷弟”,项目的每一个动向、每一个进展,都跟自己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国内也有天文爱好者在观测掩星。”邱虹云说,掩星现象比较普遍,也有专门的软件和网站对掩星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计算。一般来说,掩星观测不需要大型昂贵设备,普通天文爱好者也能发挥作用。
  他还琢磨着,或许还能“反其道而行之”,在能见度高、观测条件好的地方,摆上望远镜观测阵列,通过拍到的掩星现象,去搜索那些遥远的、未知的天体。
  “新视野”号下一个“约会对象”长啥样
10#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28 08:42:00|只看该作者

“黄金唱片2.0”:新视野号将向外星人发送数字信息

图中是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携带的黄金唱片封面图案

  北京时间8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可能最终会向外星人发送信息,就像美国宇航局“旅行者号”探测器所做的那样。
  新视野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均携带了“黄金唱片”副本,里面记录着照片、音乐、声音和其它用于教授潜在外星生命的数据信息,潜在的外星生命可能接收到这些探测器的信息,从而更多地了解人类和地球。
  虽然这样的外星人信息接收事件概率很低,但仍有可能实现,2012年8月,旅行者1号探测器进入星际空间,未来几年“旅行者2号”探测器也可能进入星际空间。
  旅行者号探测器黄金唱片项目设计主管乔恩·朗姆博格(Jon Lomberg)说:“新视野号探测器最终将抵达太阳系之外,它将不会留下任何黄金唱片和一些信息,这似乎是一个错失的机会。”据悉,朗姆博格与天文学家、科学传播者卡尔·萨根(Carl Sagan)紧密合作,他负责决定黄金唱片所记录的信息内容。
  朗姆博格希望改变一些事情,计划让外星人接触新视野号探测器的“唯一地球信息”──全新的众包数字版“黄金唱片2.0”,美国宇航局计划2020年发射至新视野号探测器。
  8月20日,是旅行者2号探测器发射40周年,朗姆博格和研究小组发起了为期40天的众筹活动,旨在筹集72000美元开发和维护一个网站,该网站将管理照片和其它人类可能提交的材料,其中可能包括“唯一地球信息”。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在线投票将决定哪些内容将发送至太空。
  该研究团队正在通过其它途径筹集更多的资金,例如:朗姆博格正在拍卖他收藏的“旅行者号黄金唱片”档案资料,其中包括他最初绘制的黄金唱片封面图案草图,以及其它关于科幻传奇人物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和其他著名人物的绘画和文字作品。据称,这些拍卖物品将于9月14日进行,预计能够卖到1万美元左右。
  正如一些筹款活动那样,美国宇航局迄今未对“唯一地球信息”项目投资,然而,美国宇航局官员和新视野号研究小组成员已非正式地表明支持这一项目。
  2015年7月,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2019年1月1日,将抵达小天体2014 MU69上空,这可需要1年时间才能将所有勘测数据从第二次飞越地球时发送至地面,只有在这个时候新视野号探测器的计算机存储空间才能空闲,用于存储“唯一地球信息”的信息内容。
  朗姆博格说:“这意味着我们有两年的时间将上传信息组合在一起,我评估至少需要1年时间,之后另外一年时间将信息结合在软件中,测试并确保它适合上传。”
  如果没有美国宇航局官方正式批准,是不可能将信息上传至新视野号探测器,如果研究小组使用一个成品,而不是一个朦胧的概念,那么该项目会很容易获批。朗姆博格说:“40年前,当我与卡尔进行‘黄金唱片’项目,他没有前往美国宇航局,并试图获批一些有价值的音乐和声音信息。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黄金唱片’中加入音乐和声音信息,并向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了展示,呈现了我们所做的努力。之后美国宇航局专家对此十分关注,并对该项目做出了反应,表示有一张照片是他们不喜欢的,其它的信息内容都符合要求。”
  朗姆博格设计的“唯一地球信息”并非终结于新视野号探测器,最终他希望每艘离开地球的太空探测器都携载这些信息,或者类似的信息内容。他说:“我认为我们的宇宙飞船拥有最出色的技术工艺,它们本质上是艺术品,同时每一件艺术品都应当签名。”
  朗姆博格强调称,“签名”探测器是非常有意义的,即使它永远在太空中独自漂浮。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永远不知道是否有外星人听众,但对于参与该项目的人类听众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体验,可以认真地考虑与宇宙的交流。(叶倾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11:36,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