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周进|查看: 37074|回复: 23
[景区·旅游

四川蒙顶山明天起有序开放,前两周免费,每天限流不超过千人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景区·旅游四川蒙顶山明天起有序开放,前两周免费,每天限流不超过千人

 [复制链接]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区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坐落在名山区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是国家AAAA级景区。
  蒙顶山又名蒙山,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号称“天漏”雅安市雨城区与名山区之间,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周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飘逸的心情 幽谷
1# 贡嘎山
 yxj86704 发表于: 2005-7-31 13:50:1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千年文化茶

  追溯起来,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认识并利用茶了。从此,茶就与我们世代相处,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终成了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之一。且不论一个普通百姓家里,日日荤绕茶香,生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更好,那汲取了天地精华的各种香茗,让乡野之夫也都因此而滋润得比城里人还灵秀。就算真的是穷乡僻壤吧,山枯水竭了,也还要采些草本之叶,精心叶调制为“茶”的。我幼时就喝过槐树叶、杨树叶等各种树叶的焙制的所谓“粗茶”,苦是苦点,但在那时却感到颇为解渴。还有那些遍布城乡七拐八角的各类大小茶馆甚至路边卖的“大碗茶”,更是云集了四方“好茶客”。粗茶亦好,精茶也罢,各类“好茶客”。的说法却不相同。为俗人的我们,一般都是直着嗓子说喝茶喝茶,稍文雅一点的,大不了说出一个“饮”字。而姚雪垠老先生则谓之为“吃”。他在一篇专门谈吃茶的文章里说,自己不会吸烟,又没别的嗜好,坐在房间里需要一点淡淡的刺激,所以常常吃茶。而且姚先生吃茶也有一绝,茶不在好,苦香都行,兼为解渴,所以喜欢大怀倒满,大口吃茶。
  但那都称不上是真正的爱茶者。真正的爱茶之人,则一律称喝茶为“品茶”。一个“品”字,就道尽了饮茶的诸多情趣,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来佳茗似佳人”,这世人似乎只有他们最“懂”茶了。对酒自然能够当歌,而对饮茶则可以恣情写意。所以从古到今,中国的文人墨客品茶品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譬如“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等待,都是古人咏茶中最让人产生共鸣的诗作。伴之而起的是“茶道”的盛行,使得品茶成了修身养性的最佳良方。唐朝那位陆羽,对品茶极有讲究,为此还专门著书一本,首次系统介绍茶栽培、制作、饮用等方法和经验,谓之《茶经》。他因此被人们尊为品茶艺术的权威和圣人,茶博士们则敬他为“茶神”。
  茶与酒一样,与中国的历史渊缘极深,翻开一部厚重的中国史依稀能看见多少风云人物,曾经以茶会友、煮茶论道,并因此成就大业。茶与洒不同的是,茶还作为一种文明的使者,经由古老的丝绸之路,传播到全球、飘香四海。
  1662年,一位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出嫁英国,便得英国出现了第一位饮茶皇后,从此也增添了一个没有种茶历史的饮茶大国。这个岛国的人民,成了世界上饮茶的冠军,上午十时半和下午四时的饮茶习俗,成了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制度。学术界的交流被称为“茶怀和茶壶精神”,电视台下午四时的节目谓之“饮茶时间”。萧伯纳曾调侃地说:“破落户的英国绅士,一旦卖掉了最后的礼服,那钱往往还是用来下午饮茶的。”在各种国粹都发扬光大的今天,对于街上一夜之间冒出的大大小小装修考究、甚至无比富丽堂皇的各类茶楼,自然不足为奇了。茶是一种文化,茶楼就十分张扬茶文化的意韵。为了表示自己对文化的钟情,商贾大款,风流名士,乃至一些为政者,过去一律喜欢KTV、卡拉永远OK,而今则顺理成章地青睐茶楼,一幕幕地上演着“醉翁之意不在茶”。从大路边的大碗茶进化到如今奢华深遮的茶楼,显示了当今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不是也暗藏着另一种浮躁、空虚甚至堕落呢?
  茶叶中蕴藏的商机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然,各地何以争先恐后开发名优茶?老牌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雀尖“、云雾茶等等,更显一代天骄,新品如”长香思“、”白云春毫“、”小花“之类也是群雄逐鹿。各领风骚。一时间乡乡有茶树,县县有名茶。茶叶生产成了一此地方天然的支柱产业。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说,他的一位领导到乡下一个小村子扶贫,回来时带了这个村子的”名特产品“──茶叶,规定局内每人都要自掏二千元腰包买十斤,而此前他的另一位领导在另一个村子里扶贫归来,也是如此这般。这下可好,”扶贫茶“也被开发出来了。
  茶叶尚是茶叶之时,普通百姓可坦然喝之;一旦普通茶叶升格为”极品“。则就不敢间津了。而现在更是”名茶“辈出的时代,平素见惯了的当初数元一斤的茶叶,经过几道包装程序后,价格就急骤上扬为天价;原先随处可见的,扬名之后就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了。哪里去寻?旧时百姓檐下燕,飞入商贾仕宦家,更不消说一些老牌名茶了。
  令人忧虑的是,茶叶一旦成了”极品“。往往就和其它可以打通关节的东西一样,成了一种”交易“的中介。所以,当新闻媒介报道公仆”清茶一杯“时,有些人就常常唏嘘,干脆”白开水一杯“,岂不更好?其实这种思路很有”逻辑问题“:即便”清水一杯“,也是”此水非彼水“,那是某某名牌纯净水、某某具有高疗养价值的矿泉水,岂是那白开水比得了的。所以,众多的茶叶商瞅准机关这块宝地来推销茶叶,乃至有公仆也干起了推销茶叶的营生,至于老同志、老部下、老同学、老战友,或者是”不老“甚至根本就没有关系的人们相见,以所谓的名茶打开关节,对这些现象人们已见怪不怪,越来越”理解“了。
  话又说回来,茶与酒还是不同的。有”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之说,却没有”香茶一抿,一切放行“之说吧(虽说必有其事)?喝酒误事的历来就多,品茶毕竟比嗜酒要好。当然的功过,赞誉的与讨伐的文章,都已洋洋成大观了。而对于茶来说,评价一向是往高处走,所以刘禹锡曾赞叹”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但是,设若今天老刘再世,作为一个官阶不小的州府大人,他还能居陋室么?他还能以饮茶涤尖烦么?自是不得而知。

蒙顶山茶大事记
  西汉
  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蒙山县人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野生茶树,研究制茶工艺。陶谷的《清异录》载:「吴理真住蒙顶,结阉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绝佳者曰[圣扬花]、[吉祥蕊]。」

  
  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茶开始入贡皇室。
  宪宗元和8年(公元813年),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严道县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公元816年,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公元825年,李肇撰《唐国补史》: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文宗开成5年(公元840年),蒙顶茶传入日本。

  
  神宗熙宁7年(公元1074年)、9年(公元1076年),提举茶马司先后在名山、百丈设置「茶场」尽「榷」全县茶叶。
  神宗元丰4年(公元1081年),皇帝下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
  微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011年),重申神宗原诏「用名山茶易蕃马」并「定为永法」。
  孝宗淳熙13年(公元1186年),名山茶创始人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上清峰的八株「仙茶」(后死一株),进一步神化,列为正贡茶。并在该处修建石栏围护,取名「皇茶园」。

  
  蒙顶贡茶,改制芽茶进贡。
  蒙饼制艺,开始改为炒青,着色、香、味、形。所制黄芽、石化、芽白、雀舌驰誉全国。创制「甘露」名茶,质量超过唐、宋时代的「石花」。

  
  蒙顶「仙茶」演变为皇室祭祀太庙之物,「皇茶园」外所产茶叶,开始列为正贡,副贡和陪贡。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真茶性泠,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德宗光绪32年(1906),名山王恒升、李裕公等18家茶商,为抵制印茶侵销西藏,集资5万两白银筹建「名山茶叶有限公司」。

  民国以后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名山县成立产茶业同业公会,入会会员172人。
  1958年,中共名山县委按照毛泽东主席关于「蒙山茶要发展,要和群众见面」的指示,组织800余人上蒙顶山开荒种茶。并以净居庵为场部,建立了茶叶培植场。
  1959年,「蒙顶甘露」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2003年,成立「四川省国营蒙山茶场」。
  1963年,国营蒙山茶场李家光等人在蒙顶山中部海拔1400米处柴山岗娄子岩,发现四株野生古茶树,据初步鉴定,树龄已达六百余年。
  1979年,「蒙山茶场」改制为「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蒙山派茶道
  蒙山派茶道分蒙顶茶艺”天风十二品“和蒙山顶茶技”龙行二八式“两大类,分属典雅派与刚健派。两派一柔一刚,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乃蒙山派茶道、茶技的”技“、”艺“双绝,堪称蒙山派”双壁“,被誉为中国茶文化艺术的两座里程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yxj86704 发表于: 2005-7-17 12:47:09|显示全部楼层

茶之圣山—蒙顶山

  如果你还没去过蒙山,那么你得赶紧去看一看。因为蒙山的景色,蒙山的茶叶,有足够让你去欣赏观光,旅游的理由。
  蒙山是国家三A级风景名胜区,横亘于名山县城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于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连,状若莲花,最高峰上青峰海拔1456米,蒙山具有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环抱农舍。每当晌午,乡村里的住户们会升起阵阵烟火,开始烧水煮饭,缕缕青烟迎风飘来,鸡鸣狗叫声参差不齐,美味可口的田野风味,真让人陶醉不已。过惯城市喧闹生活的人们在这儿小住一阵,保证让你感到精神充沛,心情愉悦。
  不旦如此,在蒙山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心地带,由西向东而行,你会看见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油翻滚,苍翠宜人,蔚为壮观。一阵阵清风拂来,只见一层层绿浪不断翻滚,向你扑来,阵阵茶香迎面而来,让你倍感神清气爽。
  穿过茶林向前而行,可看见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永兴寺,千佛寺,净尼庵等寺庙。寺庙座落于茶园翠蔼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每年到了采茶季节,各寺院的得道高僧们都会净浴泡足,来为茶开光谢祖。在中心以上是森林地带,树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这也是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四季葱翠,春夏之际益发秀丽。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升以上,古称“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色朦胧的景象,春夏秋季,从山颠俯瞰,云雾飘渺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慢浮。小山座座,弈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出升的朝阳。
  景色迷人的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由于蒙山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合茶业的生长,因此早在两前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山茶祖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对象。深谙音乐和茶道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弹渌水,品蒙顶茶作为人生一大快事,留下了“琴里知闻惟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评析。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有“若叫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赞誉。宋代诗文画家文同《蒙顶茶》诗曰:“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特。”一个:“称圣”,一个“独珍”,把蒙顶茶作最恰当的评价。
  蒙山就象一位风华正貌的少女,不但青春貌美而且还风味独特。他的景色秀丽不是我们一两句就能描述清楚的。我们就用白居易的《琴茶诗》来结束蒙山的美吧: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着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到吾今天往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22:52,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