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43|回复: 1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11-18 16:23:53|只看该作者|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开端[转帖]古族古国“双子座”现象

 [复制链接]
冯广宏
http://www.phoer.net / Y. K' F+ M# z: c
http://www.phoer.net ' Q% b; f! r+ M3 V: i1 e一古族双子
http://www.phoer.net , W( ~7 e; c" R( S; D! ]+ H8 i6 N9 Y$ n9 I http://www.phoer.net
远古氏族林立,从事狩猎、采集,往往迁徙无定。族长生下儿女,长大自立门户,有时远走高飞,各自为政,一族便分为多族。残酷的生活考验,推动着优胜劣汰的进程,只有较强的小氏族能够生存,到了最后关头,仅仅剩下两个兄弟族还在生活线上挣扎,这才意识到应该相互团结,彼此帮助,血缘纽带使他们又联合在一起,构成“双子座”。这两个小族后来繁衍生息,成为大的氏族,进而形成部落,构成部族,但子孙们仍然牢记祖先的教训,尽管大家在发展上分道扬镳,却始终保持着抱团联合的态势,于是古族丛中的“双子座”现象就稳定了,比较典型的如伏羲和女娲,炎帝和黄帝,太昊和少昊,高辛和高阳,以及氐羌、巴蜀、吴越等皆是。
http://www.phoer.net 0 e$ F* a: s2 U. Z! w$ k: N. E
http://www.phoer.net 2 z, ~0 S4 y( [" s! G8 Y这些双子座古族,虽然有同一血脉,但在彼此发展进程中未免会存在差距,于是往往发生些小的利害冲突,后来小摩擦积累起来成为大矛盾,于是产生了对立情绪,有时这种情绪可以影响好多代人,乃至离心离德。一旦时机成熟,往往会爆发战争,兄弟反目成仇。但是大家在争斗到筋疲力尽的时候,才觉悟到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再次认识到团结和谐的可贵。好比太极图,一对阴阳鱼性质互不相投,但却永远处在同一个太极圈里。这种奇妙的“双子座”现象,铸就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因,也能够勘破上古史上许多令人费解的图景。; q! j5 D# A+ B3 h2 s!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2 @& }/ n+ ?& J二、炎黄无间" [9 i$ M! W. d% B% Y+ V) |0 Y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S# ^* w) [+ f- p' w8 m8 U古族“双子座”的典型例证,无过于炎黄系统。7 N# e% m4 f  N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z# Y! r; w& C2 c8 d《国语·晋语》记有司空季子所讲“异姓则异德”的话:“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以姬、炎帝以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诠释者说:“相济”就是相挤──互相排挤。这里传递了一项远古信息:黄帝和炎帝,同为少典与有蟜氏生下的子嗣,属于兄弟部族,可是后来发生了离心离德情况,彼此就以姬水和姜水为根据地,相互用兵,想通过战斗分个谁输谁赢,这本是原始社会残酷生存条件带来的风气。
http://www.phoer.net + g1 V$ P5 Z, H3 O2 E" l# B1 w: @( l6 }- A: d/ ?! Y8 ^ http://www.phoer.net
炎黄所出的有蟜氏,是以“蟜”为图腾的古部族。蟜在古文字中的意义,是一种带刺的毒虫,但《山海经·海内北经》却说:“蟜,其为人虎文,胫有,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那图腾基本是人形,却带有老虎斑纹,脚上缠有带状物,形象相当可怕。书中指出的地理位置在昆仑虚的北面,因而有蟜氏故居应在今甘青境内。可是炎黄族徽不再继承有蟜氏图腾,显示分出族姓后的“异德”。《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黄帝以姬为姓,今人有指“姬”为鳄或麟的,李玄伯推想是以一种香草“”为图腾,比较合理,而且画起来与云有些相似;炎帝以姜为姓,则应以羊为图腾,说成是火,殊不可解,也许从“炎”字延伸出来,认为他们善于用火吧。
http://www.phoer.net - {4 ]" u" d  c: {9 _0 r$ B2 }' x$ c# W# \2 Y% W& b http://www.phoer.net
《史记·五帝本纪》记有炎黄战争: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那些野兽,显然是黄帝盟族的族徽。《大戴礼记·五帝德》将炎帝写成“赤帝”,阪泉写作“版泉”,内容一致。今本《列子·黄帝》亦有同样记述,称黄帝“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吕氏春秋·荡兵》说:“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淮南子·兵略训》说:“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擒之。”传说中的炎帝采用火攻,在原始社会算是最厉害的战术了。! w2 c' a8 f: E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6 C' J4 A* L' u兵法家的传说,将炎黄之争夸大为黄帝与赤、青、黑、白四帝作战,也许那些色彩徽记属于炎帝盟军。今本《孙子·行军》说:“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太白阴经·善师》也说:“黄帝独立于中央而胜四帝。”近年银雀山出土竹简《孙子兵法》,上面有详细记载:“黄帝伐赤帝,至于,战于反山之原,在阴、顺术、倍冲,大灭有之。”“反山之原”这个地名,说明阪泉正确的写法应作“阪原”,意思是山间小盆地。接着,黄帝又至襄平伐青帝;至武隧伐黑帝,至武刚伐白帝,“已胜四帝,大有天下。”五行说以中央为黄色,东南西北为青、赤、白、黑,除了黄土高原居古域中心的概念外,恐怕与这一古代传说不无关系。2 M, y) P6 X4 n# T+ X5 q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x! g* p6 k& v$ ?5 f$ v旧史往往将炎帝说成是邃古的神农氏,于是炎帝的时代就比黄帝早出了千百年,炎黄根本不可能发生争战,这一点让旧史家费尽心机,说成是黄帝与炎帝子孙战于阪泉之野。其实神农是神农,炎帝是炎帝,并不是同时代的人,《管子·封禅》提到远古到山东封禅的有72族,记得名字的有12族,其中“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可见神农与炎帝本来就是两人,而且神农比炎黄时代要早,如此弥缝并无必要。9 X2 q# ]$ R& A$ }# G7 n1 `# s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t2 M; b& {' V( w9 a; K9 {炎黄本是一家,后来发生摩擦,以致影响到他们子孙仍有对立情绪。大禹的父亲是鲧,据《汉书·律历志》,鲧是颛顼五世孙,而颛顼则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后代,所以颛顼、鲧、禹属于黄帝族系。《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生炎居,他的子孙是节并和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所以祝融、共工属于炎帝族系。这两系后来仍不相容。《荀子·议兵》有“禹伐共工”之说;《大荒西经》有“禹攻共工国山”;《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都有禹杀共工之臣的记载;《列子·汤问》和《淮南子·天文》都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失败后怒触不周山的故事,这说明炎帝族受了欺侮;可是《海内经》有“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之事,可说是炎帝族作了报复。不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大家慢慢觉悟起来。《史记·律书》说:“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炎帝系的共工善长治水,黄帝系的颛顼学习了他的方法,果然收到了效益。《国语·周语》说大禹承担治水重任后,“共之从孙四岳佐之。”共工的子孙主动出来协助,关键时刻“打虎还靠亲兄弟,上阵还须父子兵,”团结的基础无法动摇,炎黄始终是不能分离的。
http://www.phoer.net 9 x; H) Q) q, z& \$ r9 P5 V
http://www.phoer.net 5 i3 `! w2 u5 A三、氐羌同根, y0 G! Z7 S! t9 T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q; D# n' q5 P) z8 D氐羌是十分古老的西部民族,自古连称。《大戴礼记·少闲》:禹受命,“海之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诗经·商颂》歌颂成汤的功绩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今本《竹书纪年》汤十九年,有“氐羌来贡”之文;武丁三十四年,又有“氐羌来宾”之文。《逸周书·王会》记周初成王时各族的贡品,“氐羌以鸾鸟”。战国时《荀子·大略》:“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吕氏春秋·义赏》同此文:“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吕氏春秋·恃君》:“氐羌呼唐,离水之西。”《汉书·地理志》金城郡白石县:“离水出西塞外,东至抱罕入河。”这些都是先秦文献中最早提及的“氐羌”二字连称,表明这两族肯定有类似炎黄那种密切的关系。3 m2 j1 D- o4 S* `& l! y http://www.phoer.net
  z6 p, r$ l  y5 u http://www.phoer.net
《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表明这两族有个共同的祖先,乞为气之省文,他们大概都以云气为图腾,与黄帝族徽记相似。《国语·郑语》高注:“姜,伯夷之后也。”而《国语·周语》有“姜,四岳之先,炎帝之姓也。”所以两族的老根主要在炎帝一方。1 h3 R2 P! ]% c, E2 ]) C& c http://www.phoer.net
+ j3 @7 P7 M, C- p: Q/ q http://www.phoer.net
氐羌实际上是两族,《说文》氐字没有民族学的诠释,羌字却讲得十分详细:“羌,西方牧羊人也。”“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僰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对氐羌的解释皆有贬义,《太平御览》卷794引文为:“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人从羊,因以为号。无君臣上下,健者为豪,不能相一,种别群分,强者凌弱,转相抄盗。”“氐,言抵冒贪饕,至死好利,乐在山溪,本西南夷之别种,号曰白马。”《史记匈奴传·索隐》引文为:“氐,本西南夷种。〈地理志〉武都有白马氐。”汉字“羌”的字源为羊,说明那是以牧羊为主业的游牧民族;《纂文》称“氐亦羊称;”今字作“羝”,显然也是牧羊民族,《封泥考略》载有汉“刚羝道长”,即刚氐道的长官。由此可证,上古氐羌两族有着共同的牧羊产业。9 A8 q- \7 W' B, `# c, S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7 ?2 W7 @7 M, |) o3 n汉代氐族以白马氐为代表。任乃强教授指出,与氐羌有关的记载中,皆无其人好乘白马,或地产白马之迹,且羌族马以栗褐色为多,纯白极少。故“白马”不能以汉文求解。《水经注·江水》记岷江上游有白马岭,马长寿先生注意到蜀汉时此处曾设屯防白马胡,当为白马氐居地。据《汉书·地理志》陇西郡有氐道,位于今甘肃天水西部;广汉郡有甸氐道和刚氐道,位于今甘肃文县西和四川平武;蜀郡有湔氐道,位于今四川松潘;因此马先生认为嘉陵江上游西汉水、白龙江及涪江上游至岷江上游,为古代氐族落脚之地。《后汉书·西南夷传》说: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颇知文书,而法严重。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烧其尸。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其邑。”汶山郡既有七羌九氐,表明两族久已在那里杂居,这又是二者同源的一证。
http://www.phoer.net & [7 _- [- W+ x! y) D. y; [! j
http://www.phoer.net 3 y# Q- `* u1 j) B追溯这两族的源头,南北朝鱼鲞《魏略》专门叙述了氐族:“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在福禄(《通典》作上禄),或在汧陇左右,其种非一。称盘瓠之后,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氐人最远的居地是福禄,马先生以为当作禄福,即今甘肃酒泉。《续汉书·西羌传》言:“西羌之本,出自三苗,”“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唐李贤注:“河关县属金城郡。”《括地志》佚文谓三危山在敦煌东南,也与甘肃酒泉相近。由此又可证明两族同出甘青源地;但氐羌出自崇拜盘瓠的南方三苗之说,颇难信据。2 B" J+ p# V' u6 i$ l( Z http://www.phoer.net
7 z7 e$ C' w+ d6 o2 K# ?' {3 g http://www.phoer.net
汉代以来,两族被迫几次转徙,文化和风俗都发生了一些分化。马长寿先生做过深刻研究,如《魏略》说氐妇嫁衣缘饰似羌,编发为辫;《西羌传》则说羌人披发;现在岷江上游地区羌族妇女却编辫子盘在顶上,覆以头帕;甘青羌妇起初披发,后受藏化,编两条辫子拖在背后,用锦囊包裹。《魏略》又说氐人服色喜欢青、绛,现在岷江上游羌人爱穿白麻布、戴白头帕。《南齐书·氐传》说氐人住土墙板屋;北方的羌人则住毡庐;而岷江上游羌人一直“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从历史上看,氐族要比羌族更加汉化,农业生产和婚姻制度都接近汉人,而羌族则保留着不少古老生活方式。《魏略》说氐人“其自相号曰盍稚。”现在羌人自称日芈、尔玛。这些迹象表明两个同源的部族,早已分道扬镳。邓少琴、邓廷良先生考察过白龙江流域的白马族,知其自称“达布”(夺簸),手抄的藏经为《白莫经》,巫师则称白莫(白模、白母、北布),此即“白马”称谓的由来。  ~6 X) Y- h+ K" V* x http://www.phoer.net
( h% j8 N5 ^7 E. u http://www.phoer.net
氐羌矛盾冲突的一面,《山海经》中留有信息。《大荒西经》有“互人之国”,清郝懿行认为“互”字为氐之误,此国为炎帝后裔:“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是能上下于天。”郭璞注“言能乘云雨也”,相当确切,与氐族云气族徽亦能呼应。《海内南经》有“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海内西经》有“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从《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可知,那是今成都平原;因此氐国也在这一地域里。至于氐人为什么有鱼身,还得查考《大荒西经》“互(氐)人之国”下面的一段:7 T# n" ?1 T4 x+ d: f8 ]: A. m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d" q+ S0 W1 I+ p; C7 y“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5 d9 v: u* _( m" _- ^  D. s) b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X  }4 H! [- W0 l  P今人多以为“鱼妇”实即蜀王鱼凫,变成了偏枯的鱼,失去了生命;直到颛顼死后,才得以复苏。这鱼妇显然是氐人中以鱼为图腾的氏族,受颛顼族迫害严重;而颛顼则是黄帝的子孙。颛顼的子孙大禹,《史记》言其出自西羌。这里所反映出的历史痕迹,正是氐族受到羌族的排挤,而根子则种在炎黄- G5 g. B4 Y2 l  a: K9 I' @3 N http://www.phoer.net
/ b/ u4 i/ ]- m4 q: ^2 x http://www.phoer.net
的矛盾上。
http://www.phoer.net - q4 L3 ~6 V5 Y$ V, V* [$ u( m* Z" G) n) N. U# Q$ Y; p0 X http://www.phoer.net
近年学者在岷江上游羌区搜集到羌族史诗,描写羌人迁移到此时,曾经与土著戈基人发生冲突,是为《羌戈大战》。诗中说戈基人有个特征是纵目,而《华阳国志》叙述古蜀先王蚕丛,则称之为“纵目人”,蚕丛、鱼凫一脉相承,鱼凫既属氐人,则蚕丛很可能也是,那么戈基人就应该是氐人支系了。最近,董仁威先生在南坪白马故地发现族人眼睛有明显的上吊,凸现古氐的纵目特征,因此“羌戈大战”所反映的内容,仍然是上古氐羌排挤、炎黄矛盾的延伸。! w( k# p& N" |- v, D' ~+ F http://www.phoer.net
$ ?- P* o; y# x2 y! t/ c http://www.phoer.net
有意思的是,氐羌同根的基因,使他们相互和融。大禹的父亲鲧,《海内经》旗帜鲜明地说是黄帝后裔,但却有氐人称号:“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可见“白马”一词既指氐人,也指羌人。《续汉书·西羌传》说“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也将白马归之于羌,这便是氐羌和融的遗痕。
http://www.phoer.net , L, ^) ?0 b2 o8 p) _, j! H; c& H1 w/ Q" G: w http://www.phoer.net
四、余绪0 Q" O1 b' J9 q3 @; Y1 f" j http://www.phoer.net
2 Y6 S, B" d0 \4 F! I! }( j http://www.phoer.net
类似的“双子座”情况,如伏羲女娲两族,南方民族传说里是一对兄妹。汉武梁祠画像上他们的形象都是人首蛇身,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所谓“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说明两族有着共同的蛇图腾。但他们代表的一是父系氏族,一是母系氏族,发展中显然存在着有先有后。这种有同有异的文化特色,可说是“双子座”的共性。
http://www.phoer.net 2 N2 y4 ]# ^$ t; {3 L  k* h' M2 T* o: L; U; W http://www.phoer.net
太昊和少昊是两个东方古族,同有“昊”的称号是他们的同一性。皇甫谧《帝王世纪》“象日之明,是称太昊。”谯周《古史考》“宗师太昊之道,故曰少昊。”据《左传》太昊根据地在陈,后代有任、宿、须句、颛臾,皆位于山东和河南东部;少昊之都在曲阜、穷桑,位于山东;可证两族同出一地。但在旧史里,太昊与伏羲相混,少昊与黄帝之子青阳相混,发生了一些混乱;但《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明确说少昊是其先祖,以鸟为徽,太昊则以龙为徽,表明二昊是两个上古部族。《汉书·律历志》注意到郯子谈话中列举的古族次序:黄帝·炎帝·共工·太昊·少昊,说明炎帝、共工、太昊居同一阵营,黄帝、少昊则是另一个阵营。《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可证少昊与颛顼确实同属黄帝一系。五行家安排太昊位于东方木位,少昊位于西方金位,金能克木,暗地里反映出二昊间的矛盾,但后人始终二昊连称,仍然保持有同有异的特征。1 ~% E2 ^% U! i0 y0 x2 _" q: A) @, r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7 Q# O4 s% Q' r3 Y高阳和高辛二者,旧史家皆释为地名,后来成了黄帝后裔颛顼和帝喾的称号,其实仍应将二者理解为两个古族。高阳出自黄帝,没有什么疑义;《左传·文公十八年》史克既讲“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又讲“颛顼氏有不才子”,可见高阳与颛顼并不是同一个人,也不是同一氏族。准此,高辛与帝喾也不应是同一个人、同一氏族。中原古籍皆称帝喾是黄帝之后,但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却说他是太昊的后嗣,并不属黄帝系统,却进入炎帝阵营,这可能是王符“浮游博观,共求厥真”的结果。那么高阳与高辛就存在着有异的因素了。《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提到高辛氏的大儿子阏伯与小儿子实沈“日寻干戈,以相征讨”的情况,于是出现参商二星互不相见的神话,这也是同一阵营中发生差异的一例。% }& D/ `/ o" K+ H$ o http://www.phoer.net
3 a. V4 A& l0 O7 n1 u8 O  A http://www.phoer.net
西南地区的巴蜀,本是两个古族、古国。《华阳国志·蜀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两族在同一个区域内生存,形成特殊的“双子座”。近年考古发现的春秋战国时巴蜀两地器物,无论是形制或铭刻都非常一致,几乎分不清孰为巴、孰为蜀,可见至少在周代,两族文化已趋于同一,这是和融的一面。《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大皞就是太昊,可见巴族接近炎帝阵营。据《世本》佚文,蜀人自称是黄帝之后,补充《史记》的褚少孙也有此说法,可见蜀族接近黄帝阵营。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便无法避免了。果然,战国末期出现了《华阳国志》所谓“巴与蜀仇”的现象,导致两国同时为秦所灭。这一教训,说明和则两兴,斗则两亡。1 X1 N/ b. Q! z( h; l http://www.phoer.net
: v" ~3 }: j- J$ K4 P* c- S http://www.phoer.net
吴越是东南方两个古族,《史记·吴太伯世家》说太伯、仲雍二人为了让位给季历,“久奔荆蛮,断发文身,示不可用,”后世成为吴国的首领。《风俗通》“裸国,今吴郡是也。披发文身,裸以为饰。”《越王句践世家》则说,勾践是夏后少康的后代,“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他们处在同一地区,有共同的断发文身习俗,文化同一性是明显的。近年出土的春秋时期吴越两地兵器,比其他地区更为精美,而且都有优美的鸟篆铭文,令人刮目,这也表明他们和同的一面。可是发展中不能消除矛盾冲突,春秋时吴越之间发生战争,打得你死我活,本来强大的吴国,竟然为越所灭;后来越国仍未能长久称霸,最终被楚国吞并;留下的是一堆历史教训。
http://www.phoer.net * b( h2 |5 h- M( O/ H- N3 h" G& r; q& K6 S http://www.phoer.net
古族、古国中的“双子座”现象,为古代史上所常见。他们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这种有同有异中研究某些内在规律,常能解释由于文献不足带来的种种难题。
http://www.phoer.net $ ~6 R, k$ O% O, I2 h! k. `9 H0 O" h  U" f4 t, G# [$ j http://www.phoer.net
参考文献:
http://www.phoer.net ; z& g) @) a4 Z1 x. F
http://www.phoer.net - j1 `" q4 i9 M2 A9 ~[1]任乃强.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 c& ]% h, g- Y- B' T- y http://www.phoer.net
% G& r: u) p9 S- j6 {, ], \2 X http://www.phoer.net
[2]马长寿.氐与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k' |8 d! ?' x7 h4 s http://www.phoer.net
3 n- d) a6 S0 t7 W0 v+ A http://www.phoer.net
[3]邓少琴.氐与白马.邓少琴[A]//西南民族史地论集(下)% C, |) }7 s* Q9 Q" n" Q+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8 t" u7 p+ Q* l( h4 G( L( l[M].成都:巴蜀书社,2001.
http://www.phoer.net 9 l1 v* m6 P* G) `- D' l; m1 d* X http://www.phoer.net
冯广宏,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http://www.phoer.net 9 K) K3 G' ]& x- q8 o3 e. s
http://www.phoer.net ( F$ Y$ t" J2 z! }( x* T源自:《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6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羌族|主题: 151, 订阅: 0
[转帖]黄龙溪古镇的历史文化脉络 成都方言用字浅谈之一三八:卷、裹、绾、挽和 bian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8-11-19 09:31: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精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21:48,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