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896|回复: 67
 
#
跳转到指定楼层

[经济学樊纲来深开讲:“无人区”创新需要敢冒风险的企业家

 [复制链接]
  樊纲,男,祖籍上海市崇明区,1953年9月生于北京市,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学术专长是理论经济学,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樊纲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2015年0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任命樊纲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偶尔呡一口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偶尔呡一口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偶尔呡一口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偶尔呡一口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偶尔呡一口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偶尔呡一口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已经删除 Great White Shark Pictures
67#
 快乐一家 发表于: 2021-3-19 11:55:4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樊纲来深开讲:“无人区”创新需要敢冒风险的企业家

源自:深圳政府在线
原文标题:樊纲来深开讲:“无人区”创新需要敢冒风险的企业家

  昨日下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深圳市党员干部“知行学堂”上,以《十四五,中国发展新阶段》为题开讲“十四五”规划。在谈及“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时,樊纲认为,中国缺少用自己的钱去冒创新风险的民营企业,因此要真正实现科技创新,需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政府则应该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上着力,而深圳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上以及在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上都做得相当不错。
  在对中国发展的长期展望中,樊纲认为,中国“十四五”开局,有两大因素会在下一阶段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加大科技投入,二是以“30·60”为目标的“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市场化改革、双循环和扩大消费需求仍将继续。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特别提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樊纲在讲座上表示,一直以来,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点,也有不少非常成功的案例,说明在科技创新中,政府是可以起到作用的。“但是这种创新往往是‘追赶型创新’,是对已存在技术的追赶,比如像‘两弹一星’等,而不是那种‘无中生有’的创新,‘无人区’的创新活动并不适宜政府组织攻关。”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迅速实现‘补短板’,‘新型举国体制’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樊纲认为,在“新型举国体制”中,政府能够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体制改革,创造激励创新的体制环境,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和提供“普惠式”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中国缺少用自己的钱去冒创新风险的民营企业,而国有企业在这个意义上不适合进行风险较大的创新活动。”
  樊纲认为,要真正实现科技创新,首先需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要通过保护产权发展民营企业,这也意味着要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保障企业家获得创新而产生的高额利润。同时建立“容错机制”使得创新失败的企业有一个有序退出的机制。
  其次,需要用好“创新基金”的机制,吸引市场资金进入。樊纲表示,要大力发展各类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各种民间的投资基金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政府的投资,也最好不是给企业补贴,也不是‘引导基金’,而是用‘政府基金跟投’的方式,让私人资本的基金去评估项目,发现价值。它们用自己的钱去投资,政府给予支持,‘跟投’去分担一些风险,支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樊纲同时认为,对于需要长期发展才能见成效的创新项目,政府基金更要扮演长期投资者的角色。
  深圳市党员干部“知行学堂”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的高端讲座,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通过邀请高层次领导干部、学术权威以及各领域精英人士,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等主题,讲授最前沿的创新理论、实践成果,帮助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让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成为推动实践发展的力量。“知行学堂”每两周开讲一次,每年约举办20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6#
 林溪宝贝 发表于: 2021-3-16 11:37:59|只看该作者

樊纲称996对GDP增长没有贡献 无效率加班是耗费时间精力

源自:中新经纬APP
樊纲称996对GDP增长没有贡献  381971181_400_300.jpg  保存到相册

  【鲸视频:#樊纲称996对GDP增长没有贡献# 无效率加班是耗费时间精力】对于最近热议的996话题,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表示,996对GDP增长没有贡献,但对生活质量是有影响的,我们之所以消费水平比较低,在一定意义上是我们的闲暇水平比较低。“人类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闲暇的时间,现在的问题在于个人的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冲突问题,如果加班变成了一种形式,变成了一种企业文化,有事没事也加班,没有效率的也加班,那就成问题了,那就是耗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65#
 健哥纯爷们 发表于: 2020-12-5 09:36:00|只看该作者

樊纲:发展创新要扬长避短,形成更加开放的创新格局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樊纲:发展创新要扬长避短,形成更加开放的创新格局

  “在创新补短板的过程中,要注意过度投入或者一些过度保护的问题。”12月4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行的“中国经济的远景与挑战”专题第三期活动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作出以上表述。
  樊纲称,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创新升级,要处理好自我创新和国际合作的关系,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
  他表示在创新升级的过程中要注意过度“进口替代”的问题。“进口替代”即发展中国家过度采取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等严格限制进口的措施,扶植和保护国内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倾向。
  中国正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樊纲认为,在通过创新推动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民生工业,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出口导向的长处和优势十分重要。他表示,在我国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中,要重视自我创新,但是既要加大投入,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同时,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想做到相互促进,就不能忽视国际市场的重要性,“要建立起你中有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创新方面必须和国际各国继续合作,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自己搞。”樊纲表示。
  樊纲总结称,如何处理好自我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成本、代价,以及和国际市场的关系,是今后一直到2049年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4#
 走要轻轻的 发表于: 2020-10-27 14:38:00|只看该作者

樊纲:在加强创新的同时,要避免保护落后

源自:新浪财经综合
  “后疫情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向2025年的中国经济──《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经济学动态》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24日举行。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出席并演讲。
  谈及“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关系,樊纲分析称,“比较优势”很重要,我国正是借助了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拥有了第一桶金,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但他也强调,当国家真正成长起来,和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特别是在要素结构上缩小差距时,后发优势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我们这些年的开放,吸收了各国的先进经验,发达国家的知识外移到我们这儿”,樊纲表示,“现在美国人后悔了,我们一直发挥比较优势,他不在乎,不会贸易打压,因为你落后,他现在发现过去几十年,知识外移到我们这儿,现在有些领域我们走到前沿甚至领先,他着急了”。
  “真正(与发达国家)实现趋同和缩小差距,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后发优势’,提高我们的要素质量,我们才能走到今天,否则的话我们仍然落后,不会有今天的这些事情”,樊纲说。
  谈及“双循环”,樊纲表示,最重要的不是需求侧的问题,而是供给侧的问题。“双循环提出的原因是美国对我们断供,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自主创新、补短板”。
  “华为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显示出我们确实有很多短板”,他说,经过几十年的后发优势过程,我国很多增长要素已经成长起来了,在很多领域有了接近前沿和自主研发的能力。但仍然要警惕的是,在发挥创新力量的同时,要避免保护落后,避免出现“科技烂尾楼”的现象。
  樊纲最后强调,要在资本、人力资本、体制、制度和科技支持等方面不断提高质量,才能不断健康发展。
63#
 万府 发表于: 2020-8-26 11:33:59|只看该作者

樊纲:先行先试 经济特区要继续“特”下去

源自:中国日报网
原文标题:樊纲:先行先试 经济特区要继续“特”下去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圳8月25日消息(记者:臧梦雅 邓浩 王蒙)“深圳肩负着‘三区叠加’的重任,它既是经济特区,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城市,更需要走在前面,勇于面对各类问题、各式挑战,寻找新方法、新突破,实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各种目标。”8月24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后,通过视频作了题为《深圳经济特区之“特”如何深刻影响中国》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作出上述表示。
  8月24日,“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广东深圳启动。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协办,广东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委网信办、海南省委网信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和中国经济网承办。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通过视频作主旨演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摄
  深圳特区的先行先试
  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樊纲回顾,是因为当年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需要一个地区率先突破,深圳和其他经济特区就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特区成立后,建设者们以“拓荒牛”的精神开拓创新,“杀出一条血路”“大胆试、大胆闯”,通过发挥特区经济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作用,推动了许多重大改革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樊纲认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有很多特色,比如改革开放、发展民营经济、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城市化发展等,这些都具有借鉴意义,为其他地区及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路。不过,深圳模式的借鉴意义,并不完全等同于深圳特区功能的发挥,特区的功能还在于它对全国而言起到了一种先行先试的作用。
  为什么会选择深圳?“因为深圳当时是一张白纸,比较好画新的蓝图。”樊纲回忆,当年深圳开始做股票市场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区域性的问题可以局限在这个区域当中,对全国不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在一个区域内能把问题解决好,再向全国推广,就会使得我们的改革相对顺利。所以深圳特区在改革当中所起的作用,是给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包括经验和教训。
  深圳特区能否“特”下去?
  当前,深圳的做法,很多地方都在效仿,这是否意味着特区不“特”了?樊纲指出,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体制及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阻力、新的障碍,仍然需要有些地方能够先行先试,为其他地方提供经验和教训。希望特区的体制继续保留下去,让深圳这样比较成功的特区能够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深圳特区到今天,历史职责不是停止了,而是应该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在更多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樊纲表示,以前特区的“特”可能集中在经济领域,今后在社会领域,包括公共服务、城市发展、大湾区城市群关系、城市之间软硬件衔接等方面,都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去尝试、去发展、去纠错。
  当前,深圳肩负着“三区叠加”的重任,它既是经济特区,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城市,更需要走在前面,勇于面对各类问题、各式挑战,寻找新方法、新突破,实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各种目标。“要让深圳在未来的改革、开放、发展等方面更有作为,这才是对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最好庆祝。”樊纲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2#
 灰小狼 发表于: 2020-8-25 01:24:00|只看该作者

樊纲:特区还要继续“特”下去

源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标题:樊纲:特区还要继续“特”下去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日前在该研究院举办的“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新使命与新探索”智库圆桌会上表示,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局”的深入考量。特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做法被推广复制到全国各地后,“特区不特”的问题已然凸显。特区要保持自身之独特,便需要不断升级和创新,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示范区建设不可能通过一个突破口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多方面同时发力,特别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让深圳与世界接轨,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让企业更好“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抬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局部性、区域性特征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衰退,严重威胁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但我们仍然要继续坚持走全球化发展道路,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进一步开放我们的市场,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应当在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要以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开放为突破口,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开放,可考虑在一个比较小的特定区域中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进行“沙盒实验”,允许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探索金融市场开放、机构开放,建立更具弹性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建议深圳在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上做一点试验,可以采取有管理的资本流动,在总量控制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自由。让金融机构在开放中学习,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各种规则和玩法,是金融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是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好民营经济。40年来,深圳在处理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市场和政府关系方面非常成功,具有代表性,也建立了很好的市场机制基础。如何更好地理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民营经济,更好地保障民营企业的各种权利,还需不断探索。深化市场化改革,仍需重点发展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其创新创业的作用。同时,在资本运作上,国有资本应支持、帮助民营企业。要将好的做法、经验变成法律,变成一种制度安排,包括资本市场的规则、现代企业的规则,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深圳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做好先行先试。深圳最初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得益于市场的开放和外资的引进。而在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持续激发澎湃的创新创业活力,对深圳来说很关键。
  三是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大城市可以更集中地提供各类基础设施,聚集更多的产业和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和更高收入,具有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通畅的上升通道,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大城市是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最容易成功的区域,从而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但是,目前深圳面临包括人口较多,医疗、教育、交通的发展,城市环境的维护,社区管理的优化,非户籍人口权利的保障等诸多社会治理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发挥好城市群的作用。借助互联互通的快速轨道交通和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形成1小时、半小时通勤圈,加快一体化建设,从而释放更多的城市活力,形成更大的规模效益,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延展了深圳的发展空间。目前大湾区城市群还面临着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体制机制的障碍。深圳需要发挥想象力和敢闯敢试精神,通过自身的先行探索,突破现有的障碍,推动形成跨行政边界的城市化发展思路和治理结构,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做出先行示范。
  四是进一步做好制度激励与社会包容。创新创业风险大,这就需要制度激励。深圳首创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价值认可的制度激励,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保障,对创新创业的激发作用很大。建议深圳要进一步巩固和放大自己的创新创业优势,继续探索与当前实际相匹配的制度激励措施。同时,创新创业需要社会包容。要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要尝试不断进行“下一次”探索。深圳要继续为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最重要的不是政府补贴,而是良好的市场机制、资本市场,倡导培育更加浓厚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和氛围──关键不是口号,而是评价机制。
61#
 吕抗 发表于: 2020-8-20 17:53:57|只看该作者

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 | 樊纲:特区还特不特,怎么特?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 | 樊纲:特区还特不特,怎么特?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7年9月24日,深圳福田,蓝天白云下的深圳CBD。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在8月18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新使命与新探索”智库圆桌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会上谈到近期关于深圳讨论中比较多的两个话题:深圳特区“还特不特”,以及深圳的特区、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三区”叠加身份。
  樊纲称,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成就、一大亮点,或者说是一大经验。深圳特区40周年,“特区还特不特”这个问题最近被问的特别多。特区以前是特区,但现在很多特区经验在别的地方也被采取了,好像特区的模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了。
  那么,特区为什么还叫特区?特区怎么特?
  樊纲提到特区模式和特区功能两个概念。他称,特区模式,例如一开始怎么开放、什么样的制度、怎么发展民营企业、怎么吸引外资,这些慢慢都被大家采纳了。特区模式的含义就是为了创造经验,为解决全国性质的问题提供参照和范本。
  但是,特区功能最根本的一点是创新、是先行先试,特区模式可能被别人抄袭,特区功能应该坚持。深圳要走的路还长,现在说起来好像有不错的成绩,但深圳的城市化、工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科技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法制建设等等,深圳还有很多事需要继续闯、继续先行一步,这也是特区精神。
  除了“特区还特不特”,深圳还是“双区”甚至“三区”叠加。深圳是特区、又是先行示范区,还有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怎么在大湾区的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樊纲认为,深圳经济特区应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其中,先行先试将是未来深圳在“双区建设”与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必须坚持的功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应进一步改革创新,大胆先行先试,累计高水平开放经验,继续为全国各地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特区经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0#
 单木不林 发表于: 2020-8-12 19:52:32|只看该作者

樊纲谈“内循环”:房地产最值得重视的需求是人口迁移性需求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樊纲谈“内循环”:房地产最值得重视的需求是人口迁移性需求

  8月12日,在2020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作了题为《保持竞争力,中国经济展望与我们的行动》的演讲。
  樊纲提到,最近大家都在谈双循环,特别强调的是当前要加强中国经济“内循环”。“内循环”就是需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市场做大。目前,包括房地产在内,很多都是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市场要做好需要扩大内需,把方方面面的需求调动起来。
  对于房地产行业,樊纲提到,如果讲国内循环的话,房地产最值得重视的需求就是迁移性需求,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当中人口迁移带来的需求。
  “目前对房地产的发展,就是一个劲的‘限’,反过来说明说明?说明需求旺盛。在限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烫平波动的作用,限的首要目标就是限外地人购房。而我们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后会延续的一个事情是什么?农村的人进城,小城市的人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到大城市,毕业生到大城市,迁移的过程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的城市化率现在还仍然不到60%,人们仍然在运动当中,他原来不是没房子,他原来也有房子,但是他迁移过程中,需要起码租住一个房子,然后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他买房的需求仍然会有。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使这个需求具有相当的持久性,我们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是光有一个刚性需求、一个改善性需求,还有非常大的一块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迁移需求。”樊纲说道。
  樊纲认为,城市化进程当前值得我们重视的趋势就是大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按照近期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轨道网络规划,还有长三角、京津冀的城市群发展,还有中东部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发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等几个大城市群可能都是1.5亿到2亿人的规模,很多省会城市群也是3000万到5000万的规模,它通过快速交通,把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甚至周边的农村结合起来,解决房地产和其它的供求关系,包括社会公共服务。
  樊纲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先在大承受周边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相信国内的循环会更加顺畅,这里面既包含了供给,也包含了需求,既包含了私人物品,又包含了公共物品,相互的均衡会促使国内的市场能够更好地循环起来。循环这个词相比扩大内需这个词有它的优点,过去我们出现了很多梗阻,流通不畅,资金说要到哪儿也不到位,有需求没供给、有供给没需求,有很多梗阻。循环就是让它能够协调起来,这样才真正能把我们国内的市场开放出来,真正能做大做强,能够使我们的企业有更大的空间得以发展。它不解决国际循环的问题,但是它能促进我们在国际大循环当中的地位。

〓 相关链接
59#
 农夫小山泉 发表于: 2020-8-12 17:38:00|只看该作者

樊纲谈楼市限购:一个劲的限,说明需求很旺盛,房企利润率还不低

源自:财经栏目
  2020博鳌房地产论坛于8月11日在海南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出席并演讲。
  在谈及当下的房地产限购政策时,樊纲称,一个劲的“限”,反而说明需求很旺盛。在其看来,限购在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大的波动,也没有大的损失,企业经营的也不错。“刚才观点的指数发布,我们的平均利润率都是30%多,一般在20%多就很正常了,房地产企业很多都有30%多利润率,目前来看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状态,大家都在抱怨的时候,利润率还不低”。
  但樊纲也提到,出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外,房地产领域还要关注迁移性需求──在城市化进程当中人口迁移带来的需求。“限的首要目标就是限外地人购房,而我们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今后继续会延续的一个事情是什么?农村的人进城,小城市的人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到大城市,毕业生到大城市,迁移的过程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的城市化率现在还仍然不到60%,人们仍然在运动当中,他原来不是没房子,他原来也有房子,但是他迁移过程中,需要起码租住一个房子,然后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他买房的需求仍然会有”。
  樊纲强调,中国城市化进程,迁移性需求具有相当的持久性,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以下为演讲实录
  樊纲:非常高兴博鳌房地产论坛20周年,我大概是在座少数几个20届都参加过的学者,也很有感慨。所以我提议我们用掌声祝贺观点机构,祝贺创始人陈诗涛女士这20年来的辛勤努力,创办了这么一个很好的论坛。
  我们看这20年中国经历了什么,这20年的大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今天的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大发展,我们要不发展也没事,如果还是像20年前那么落后,那么渺小,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我们研究发展经济学,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基本道理,我们过去40年大概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20年基本就是比较优势,靠着我们的廉价劳动力,搞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挣得了第一桶金,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后面这20年继续有一些比较优势,但是后面这20年,我们全方位的获得了发展,我们通过学习,通过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吸收,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我们的科技产业开始有所发展,产业向高端逐步转变,同时向房地产、服务业,各行各业也都有了发展,我们在参照其它国家的各种业态发展历程,看到了我们的短板,我们努力去改进。这20年应该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今天我们讲20年这个概念,确实也是使我们思考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还能不能再有20年,我们能不能再有更持续的增长,我们能不能真正强大起来,这些确实都是问题。
  今天我们讲这个宏观篇,我也想了很多,在一定意义上,我觉得现在讲宏观是最难讲的,因为不确定性太大了,现在很难说什么东西是确定的。特别是国际形势,不取决于你,它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有很多事情现在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可能明天就发生变化。但是仔细想想,在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当中,唯一确定的是我们自己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也许有些事情的发生会打断我们的增长过程,但是我们仍然要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科技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体制的改革、文明的进步,这里面的事太多了。
  最近大家都在谈中央提出的双循环,特别强调的是当前要加强国内循环,这是确定的。我们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市场做大,这是我们要发挥的目标。作为一个大国,本来我们也是国内为主,我们的出口当中,包含的GDP只有百分之十几,最高的时候也就15%,其它的80%多都是国内的市场、国内的GDP、国内的销售,包括我们的房地产在内,所以本来也是国内循环为主。
  现在当国际出现一些大变数的时候,出现一些所谓脱钩的倾向的时候,国内市场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我们国内市场又有巨大的潜力,长期没有发挥出来。我们现在还不能说是最大的国内市场,但是从潜力来讲,从外在的发展来讲,我们的GDP不断增长,我们的人均GDP现在是1万美元,我们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我们要放眼全球,瞄准国际市场,但是我们是国际市场最大的一个市场,所以我们还是要考虑怎么把我们的市场做大。
  美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最强大国家的那个时期,其实是30年代大萧条时期,它就是借着欧洲各国正在纷争战乱,市场变得很破碎的时候,靠着自己的大市场,当时它就1亿多人口,它有健全的产业体系,内部需求和供给相互适应,不断地相互促进,它的经济最先复苏,它的经济增长最快,在别人下降的时候它是增长的,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情况,它实现了新的飞跃,当时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确定了一个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地位,这也是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
  国内市场要做好有很多方面,我们一直在讲扩大内需,下一步怎么把我们方方面面的需求调动起来,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中国居民历来储蓄率比较高,消费率比较低,这个储蓄本身来源于增长,在这个增长过程当中,有人在储蓄,有人在负储蓄,储蓄的是我们正在挣钱的这些人,付出去的是退休的那批人,是用一生的储蓄在完成养老的过程。
  在一个高增长的时期,就会出现高储蓄,因为储蓄的人多,储蓄的量大,而过去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也就是退休者在过去挣钱的时候,他的收入水平是相对比较低的,这时候他的消费就比较低。因此,当储蓄量很大,负储蓄量很小的时候,宏观消费就会比较低。
  这种状况正在改变,现在退休的基本都是过去的低收入阶层,而我们过去二三十年来的高收入阶层现在开始退休了,也就是说有钱人开始退休了,这个情况也就正在发生改变。涉及到我们的房地产,包括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等,其实都跟这个新的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这个变迁过程当中我们要看到这些新的增长点,这可能不是人为的,这是自然发生的。
  然后就是涉及到房地产的发展,现在想想一个劲的限,反过来说明什么?说明需求很旺盛。这个限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一个熨平波动的作用。我们过去20年讲了很多宏观经济、熨平波动的事,前面有一位致辞的嘉宾提到怎么度过房地产的商业周期,它要不断地压、不断地限,周期就没了,市场总是有需求,它总是在限,相对来讲就比较平稳。
  在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大的波动,也没有大的损失,企业经营的也不错。刚才观点的指数发布,我们的平均利润率都是30%多,一般在20%多就很正常了,房地产企业很多都有30%多利润率,目前来看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状态,大家都在抱怨的时候,利润率还不低。
  现在我们讲内需,如果讲国内循环的话,在我看来房地产最值得重视的需求就是迁移性需求,就是我们在城市化进程当中人口迁移带来的需求。限的首要目标就是限外地人购房,而我们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今后继续会延续的一个事情是什么?农村的人进城,小城市的人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到大城市,毕业生到大城市,迁移的过程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的城市化率现在还仍然不到60%,人们仍然在运动当中,他原来不是没房子,他原来也有房子,但是他迁移过程中,需要起码租住一个房子,然后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他买房的需求仍然会有。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使这个需求具有相当的持久性,我们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是光有一个刚性需求、一个改善性需求,那也重要,但是非常大的一块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迁移需求。
  城市化进程当前最重要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的趋势就是大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这一点现在已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发展战略。最近的文件都在强调城市群的发展,最近刚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轨道网络规划,还有长三角、京津冀的城市群发展,还有中东部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发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等几个大城市群可能都是1.5到2亿人的规模,很多省会城市群也是3000到5000万的规模,它通过快速交通,把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甚至周边的农村结合起来,解决房地产和其它的供求关系,包括社会公共服务。如果在这方面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可能是会有问题的,在未来你的发展战略中,你是怎么布局,大城市、中小城市,甚至跟农村的结合,这可能有偏差,需要认真研究。
  城市群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先在这个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我们做房地产其实很大程度上跟公共服务密切相关,教育、医疗、社保、卫生、防疫,这一系列的内容,都涉及到政府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市场跟公共部门的关系,我觉得我们研究房地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甚至市场可以跟政府结合起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使得我们不仅是居住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整体环境都能得到改善。
  这些事情做好了,相信国内的循环就会更加顺畅,这里面既包含了供给,也包含了需求,既包含了私人物品,又包含了公共物品,相互的均衡会促使国内的市场能够更好地循环起来。循环这个词相比扩大内需这个词有它的优点,过去我们出现了很多梗阻,流通不畅,资金说要到哪儿也不到位,有需求没供给、有供给没需求,有很多梗阻。循环就是让它能够协调起来,这样才真正能把我们国内的市场开放出来,真正能做大做强,能够使我们的企业有更大的空间得以发展。它不解决国际循环的问题,但是它能促进我们在国际大循环当中的地位。
  回过头来讲到今年的宏观经济,讲到对未来的预期,今年由于中国的疫情最先得到了控制,我们最先复苏,现在的复苏应该还是很强劲的,很多地方已经是满血复活。昨天晚上还有一个国际上的朋友问我能不能参加一个线上的活动,我说你不要以为我们还像前面几个月那样有很多时间,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回到了过去那个正常情况。尽管我们还要戴口罩,尽管还有很多的检疫,但是我们确实有点满血复活的态势。所以今年经济正增长应该是不成问题,现在问题是1%,还是2%、3%,这是值得期待的。
  有人说美国跌了30%多,我们如果有2%的增长,再加上汇率的变化,我们一年就超越美国了。我说这个话你就说一说就算了,我们讨论经济的实力可不是讨论当前短期的增长,而是要考虑我们的潜在增长能力,你的科技实力、制造实力、服务业实力、市场规模等等,我们还有巨大的差距。但是这个对比也说明,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持续增长,不管国际形势什么变化,我们的地位会不断改变,基本的公式就是这样的,我们将会在比较当中不断地增长实力,这也是我们在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国际上会有很多变化,我相信各位专家一会儿都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应该遵循一个基本道理,埋头苦干。我们过去埋头苦干40年,现在仍然需要埋头苦干,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现在确实看到了成为世界大国的前景,但是差距还很大。大家现在在谈论这些热门话题的时候,也都看到我们的差距还非常大,如何把我们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做强做大,把我们的市场做大,把我们的企业做大,把我们的经济实力提高,只有继续埋头苦干。
  我就讲这些,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8#
 只爱潜水 发表于: 2020-1-23 07:23:00|只看该作者

对话樊纲:2020年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向好

源自:财经栏目

  樊纲:2020年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向好
  对话樊纲:城市化进程给房地产带来新的迁移性需求
  对话樊纲:中国不缺国企 但需要更多有灵活性的民企
  对话樊纲:历史与现实──资本主义在反思


  达沃斯时间1月22日消息,△财经栏目今日在2020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对话北京大学经济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他指出,2020年市场出清进入收尾阶段,中国贸易摩擦有了第一阶段的协议,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到到位,这些因素都有望使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贸易方面,樊纲表示,在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的时期,第三方市场的增长使出口得到了一定弥补,未来可以继续扩大我国对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出口。(△财经栏目 王茜)
  :近日您提到市场出清接近尾声,在此背景下,财政、货币政策是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转向?
  :首先,我们2010年以前两次经济过热导致的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的问题,用了这么多时间进行调整,基本的方法就是所谓“软着陆”。软着陆的好处是我们没有出现衰退,但是拖拖拉拉,调整时间确实拖得很长。通过过去这几年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应该说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也希望2020年进一步地去解决好这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够进入下一阶段的增长,更加良性地发展。
  应该说目前国内经济仍然处在市场出清阶段。这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说好的项目不多,明显地能够挣钱的项目比较少,这就叫做流动性陷阱。银行系统不是没有钱,但是它往往找不到好项目,这个时候就是要财政政策多做点事情,通过政府的支出能够创造一些市场需求,让市场需求能够带动其它市场的进一步的增长,所谓的“乘数效应”。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依靠财政政策。一旦市场出清了,进入下一个阶段,各种投资的机会出现了,那个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是到那个时候需要讨论的问题。

  :您此前提到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美国以外的市场。
  :中美贸易摩擦显然造成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是在下降,去年下降了14%,今后也不见得有很好的增长。但是去年我们整体出口的增长仍然有3%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三方市场的增长使我们的出口得到了一定的弥补。所以,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我们对东南亚,对新兴市场国家,对非洲拉美等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的出口仍然可以继续扩大。如果我们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进一步地开拓,我们的出口总的来讲还可以增长。

〓 相关链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08:36,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