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08|回复: 0
 2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篆刻·雕塑周植桑先生印谱《爱莲集》问世

 [复制链接]
  承蒙宜宾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宜宾市博物馆领导的关心和支助,以及广大同仁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周植桑先生的印谱《爱莲集》于9月8日出版面世。
印谱《爱莲集》  爱莲集1.jpg  保存到相册
周植桑先生  周植桑.jpg  保存到相册

清似莲花不染尘

──植桑先生履历纪略
  周植桑先生系齐白石再传弟子,宜宾博物馆副研究员,曾为中国秦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秦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团研究会理事,现为中国秦文研究会顾问,四川省近现代金石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省钱币学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协会会员,宜宾书法协会顾问。其篆刻、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省、地(市)展出20余次,发表篆刻、书法的文章及作品40余件(次)。其简历分别载入《中国印学年鉴》、《中国收藏界名人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
  宜宾真武山顶的庙宇里,常见一位体魄高大,剑眉龙眼,银发齐肩,浑身透着金石气息的老者,他就是周植桑先生。
  周植桑,字紫山,号石公,1924年农历4月27日出生于南溪县白云寺(后改名白云公社、白云乡)。植桑先生的故乡南溪县滨长江而据,不仅风景秀美,物产富庶,且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曾出过著名书法家包弼臣、革命家孙炳文等。
  祖父系前清秀才,置有一百余石租谷,周父那代家道逐渐败落。读过十余年私塾的植桑先生,为生计16岁来宜宾入“逐日”染织厂,先后为库房收发、主任出纳。遂认识并拜著名微雕篆刻家肖友于为师。肖友于是齐白石的嫡派传人,四川巴东人,1939年为避日机轰炸寓居宜宾。植桑先生幼年曾受秀才祖父的影响学篆刻,用他的话说是“糊乱刻”而已,拜肖友于为师后才步入篆刻的轨范。业余时间学,先学肖老师的篆字,后学篆刻。在植桑的记忆中,肖友于老师严谨而随和,教授时很耐烦,边讲边示范。
  解放初年,周先生又幸遇齐白石的另一位弟子姚石倩先生,在姚老师的指点下有着更进一步的提高。
  解放后,植桑先生到市工商行管局工作,业余仍操刀不辍。
  先生应邀曾先后八次去北京参与秦碑的修补篆刻。二千二百年前秦始皇东巡时,丞相李斯等群臣为歌颂始皇帝统一中国的功绩而篆刻下了秦碑七刻:泰山刻石、绎山刻石、琅邪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秦碑《泰山刻石》相传为李斯小篆书写。小篆是对先秦大篆而言,字体结构较大篆简略,笔划如筋,故称“玉筋篆”,亦称“斯篆”。它们不仅在书法、篆刻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而且对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文化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惜经过二千多年的风雨沧桑,秦代碑文大都佚失,幸存者仅《泰山刻石》残存十字(原文223字),保存在山东泰安岱庙,《琅琊刻石》残字十三行,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世界各国研究中国历史文字、书法的机构和专家都非常注意收集研究“秦篆”。日本出版过五十三字本的秦《秦山刻石》。为了抢救濒于湮没的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文化传统艺术,文化部于1979年成立了“中国秦篆研究组,”决定从集补,恢复《泰山刻石》全文入手,然后乘胜前进,继续完成其他秦代石刻的的集补、重写、篆刻。植桑先生参与了泰山刻石和绎山刻石的修补篆刻。他将女书家李文放(四川泸州人,延安老干部,交通部退休,秦文研究专家)摹写的秦篆刻在重四十斤的大青砖上。“在我的印象中,部分刻石摹写在大青砖上,由周植桑先生操刀篆刻,摆满了101室(秦文所的代称)几百平米的地下室;部分碑文拓本装帧成册,赠送给国家要人和文化名人,均得到高度评价。”(摘录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教师李武文章)无疑参与秦碑修补篆刻是先生篆刻史上的一大亮点。
  从北京返回后,于1983年调宜宾博物馆工作。
  身为齐白石的再传弟子,植桑先生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去北京跨车胡同齐白石故居寻宗。齐白石的四子齐良迟为植桑亲笔题了四个字“大将之门”,还赠送了一张虾图。先生将“大将之门”篆刻制匾高悬于门以鼓励和鞭策。
  北京书法家王明远(周先生弟子)赞誉道:“周老师是我们所公认了的篆刻造诣很深的名家大师,擅长研究各种古石碑、古币、诏版、封泥。秦篆印章刀法雄劲,深得齐派精髓,对钱币研究、书画鉴赏也功力颇深,却能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真的是我难得的好老师。”宜宾学院教授蔡逸对先生有着悉心的评价:“植桑先生天资聪颖,博学多思,对技艺精益求精;对学问广收博采,尽力之所及,收集各种石碑、诏版、古币、砖瓦、封泥,仔细研究,大胆创新。所治印章,既有齐派之承传又不拘泥,其刀法精湛,气势雄健,布白均匀而不板滞;大气磅礴而流畅自然。且众体兼备,涉笔成趣,古今融汇,风格超卓。”
  先生还是著名的收藏家。先后所收藏的古今印谱、印章、印泥、名家书画十分丰富,计有古今印谱200余部,其中有赵之谦、吴熙载、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等线装印谱50余部;印泥300余盒;印章300余方,其中有田黄、鸡血、艾叶绿、白寿山等珍品;紫砂壶100余件;书画作品有齐百石、郭沫若、张大千、沈尹默、谢无量、徐悲鸿、于右仁等人墨卷。
  先生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关钱币研究文章多篇,先生的文章,立论平实,文笔洗练,叙述到位,颇有感染力。还与有“神眼”之誉的古钱币鉴赏家马定向有着书信往来。并为《民国时期书法集》《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提供可贵资料。
  先生的先祖敦颐公著《爱莲说》脍炙人口,故先生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颜其色曰“爱莲书屋”(也曰‘爱莲草堂’);
  外孙王玺也习篆刻,喜收藏鉴定,得外公真传。
  已届耋耄之年的植桑先生,逐渐淡出社交活动,寓居真武山,深居简出,操刀之余,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之乐。

丁芝萍

2011年荷月于宜宾南岸寓所

爱莲集2.jpg

爱莲集3.jpg

爱莲集4.jpg

爱莲集5.jpg

爱莲集6.jpg

周植桑3.jpg

周植桑2-1.jpg

周植桑2.jpg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丁芝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丁芝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回蓉 企业看淡经济形势 宁愿赔钱不愿招工[转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8 00:35,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