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5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8-12-28 13: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 彭谦 朱佳佳
  编者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那么,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关系,怎样认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本辑“民族理论大家谈”将围绕“依法治国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可见,在新时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一个国家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的法制化、制度化的普遍实现。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需要社会主义法制加以保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依法治国的不断完善。

一:依法治国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阐述
  依法治国就是按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各项事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加强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必须依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段论述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表达了党中央对广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继续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原则,并将其与时俱进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现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依法治国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个有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尤为重要。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就更需要法律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中也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这样才能在各项工作的进行中有法可依。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中,要求在民族工作领域要依法妥善治理,促进民族团结。同时,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一切行为,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各项基本制度与根本任务,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保障。我们党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点在宪法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1982年颁布的宪法序言里就有这样的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团结友善一家亲,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不仅如此,1984年5月31日,还根据宪法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3年,国家颁布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与《城市民族工作条例》;2005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这一系列民族法律法规都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马克思早在1845年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从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法律颁布以来中国各民族发展状况的实践来看,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问题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十分正确和有力的,并且都为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法可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执法有据。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为依法治国创造有利条件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为基础,旨在对全体国民展开国家观、民族观的教育,进而形成各族人民对统一国家的认可和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共识。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蓬勃发展,形式多样。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睦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加强。有了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才会得到认可,特别是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的不同位阶的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才能更加顺畅,在真正做到依法治国的同时又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切都为更好的实施和推进依法治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014年国家民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进一步细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培养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各民族只有团结统一才会有稳定的发展环境,才会使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进行普法与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融入法治思维,不仅可以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同时也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下良好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四:依法治国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协同发展
  依法治国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来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各民族的团结,为国家稳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向纵深推进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依法治国的顺利推进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项工作的展开和进行提供了法律遵循,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法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同样,法律的生命和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稳定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步伐,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目前,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相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一些地方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选择性执法等问题,甚至存在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以及一些干部的依法办事观念不强等现象。所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民族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协同发展理论已经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法治国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两个不同的资源,要突出它们的协同性,促使双方发挥各自的特长,或者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求得双方的共同发展。依法治国需要国家的稳定团结与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历来是中华各族人民群众努力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推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法律保障。

■ 结束语
  依法治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维护各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走入学校、走入家庭、走入社区,可以增强各族群众在心理上、感情上、思想上的认同,在价值取向上、观念上取得一致,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步调一致,同心同德,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更好实现依法治国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 联系方式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JZD054)的阶段性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牢记总书记嘱托 奋力建设壮美广西 贵州大方十公里道路况极差?交运局:施工方缺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02:3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