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文学史上被漠视的作家:《张恨水传》研讨会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长篇传记《张恨水传》研讨会于北京市文联六层会议室举行
  2019年4月2日上午9时,由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著名评论家、学者解玺璋长篇传记《张恨水传》研讨会于北京市文联六层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主持,著名文学评论家黄集伟、贺绍俊、白烨、陈福民、李林荣、王德领、兴安、刘大先、丛治辰、岳雯以及著名作家侯磊,本书责编韩晓征参加会议。就《张恨水传》的文学特质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充分解读与深入探讨。北京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网、中华读书报、△读书栏目、腾讯网、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余家媒体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现场报道。
解玺璋所著《张恨水传》全方位地再现了张恨水的一生

洋洋洒洒四十万字,写尽“章回小说大家”的一生
  张恨水一向被定义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之一,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一百多部中长篇小说,还有大量诗词、散文、杂文、时评,写作的字数在三千万言以上,堪称著作等身。他不仅创作量巨大,作品也有显著的风格特点。他的小说中充满了“现代性因素”,文风浪漫伤感,充满梦幻色彩。除此之外,他还喜欢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将我国的传统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进行新的探索与改进,显示出与旧章回体通俗小说不同的特征。
  解玺璋所著《张恨水传》全方位地再现了张恨水的一生。从家庭背景、少年求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上北京开启最初的办报生涯,凭借《春明外史》轰动京城、以写作承担养家责任、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小说家,再到抗战爆发引起思想“左”转、独守南京的经历,还有重庆《新民报》时期的激进锋芒、毛泽东对张恨水的关心和期望、抗战后的北京《新民报》时期……一直写到传主1949年以后的生活和写作,同时写出张恨水的情感历程以及他在新旧文化的夹缝中、新旧时代的更迭中权衡折冲的心路历程。
  《张恨水传》史料绵密扎实,考证有据,几乎是“无一字无来历”,既有文学意趣,也有文史底蕴。解玺璋以学者型作家独特的视角,以自己几十年报人同行的感同身受,以《圈子》《成名》《帽子》《雅趣》几个章节为题,截取张恨水几个人生的横断面,充分展现了张恨水隐在通俗小说大家背后的报人身份,进一步从传统的中国文化,从文学成长的自身规律和环境,从张恨水的人生态度、政治态度中探求他的文学价值与贡献。凸显了新旧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张恨水作为一个传统文人和当时新媒体报人的道义、良知与精神风骨。
  作家解玺璋,祖籍山东,北京人氏,工人出身,恢复高考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自1983年以来,一直供职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曾在《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书香专刊、文化导刊以及《北京日报》文艺周刊担任编辑和主编多年,2004年10月至2008年初任同心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北京日报高级编辑,现已退休。编报、编书30余年,写过电影、戏剧、文学、电视剧评论千余篇,杂文、随笔数百篇,文化批评专论数十篇,计有数百万字,曾出版《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一个人的阅读史》《梁启超传》《五味书》《说影》《君主立宪之殇》等多种专著。
长篇传记《张恨水传》研讨会现场

十余位当代名家热议:民国第一畅销书作家的传奇与孤独
  王升山表示,《张恨水传》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关于民国的文学历史,关于各文学流派在民国的一些发展,看到了中国的报业从清末开始慢慢走向繁荣的过程。“要是纯写历史的书,有时候不容易普及。反而是半文学、半历史的东西,能让我们有阅读的快感。”
  关于这本书,黄集伟谈了几点读后感想。他认为,解玺璋对张恨水有一种“拓荒式”的研究,并且用这本书完成了张恨水的价值序列的确认。“整个传记的显性结构采用最常见的是生命履历的时间轴,像年谱的时间轴。但是隐蔽结构我认为是价值序列。时间序列是一个人命运起伏的线索,价值序列则是这个人物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传记的写作者对他的评价。”
  “传记文学是现代中国文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种。”李林荣如是说,“文学也好,史学也好,到最后都变成社会的记忆和民族的记忆,这些民族的记忆为一系列的文本提供了一种范式。”他认为,解玺璋在追求一种连续性,这个连续性不是指整体的连续性,而是拓展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连续性。“唯有《张恨水传》这样的著作,才能把真正宝贵的人生信息进行有价值的彻底的复原。”
  贺绍俊坦言,重写文学史是当代文学一个很重要的思潮。80年代后期,整个文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被埋没的作家重新被定位和认识。解玺璋在这本书中也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认识张恨水,来梳理张恨水的人生轨迹。《张恨水传》这本书既是接受文学史,又是重写文学史。
  《张恨水传》资料的丰富性和资讯的详实性令白烨印象深刻。他认为,本书是一本传记小说,同时也是张恨水研究资料大全。本书拨开重重迷雾,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张恨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解读,也是解救。“张恨水把文学的功用看得很通俗、很接地气、很大众,这会让我们重新思考通俗文学的地位。”
  陈福民表示,张恨水的参考资料并不多,所以解玺璋需要从并不丰富的材料中去构建,这个非常不容易。“张恨水的小说大量处理了民国现代生活里面的经济关系,但是因为我们传统的文学研究没有能力处理这样的元素,所以这些小说就看起来非常古旧,趣味不高。其实是我们的传统文学研究没有看到这一点。”陈福民坦言,解玺璋把这个问题更深层地提出来,所以这本书对于现代文学研究有很大的贡献。
  王德领作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曾经的骨干编辑,坦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是有出版作家传记的传统的。他也承认,传记文学很难写,因为作者与传主的关系远近不一样。而《张恨水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解玺璋与张恨水距离很近,他们有同样的“报人”背景,这个相同的行业背景是很重要的。“解玺璋对我们特别熟悉的那段历史的处理的和一般学者的处理不一样,他有自己的思考。要想把握现代文学史上比较复杂的人物,写作者首先应是思想家,然后才能和传主、和时代对话。”
  刘大先认为不应只把《张恨水传》当做传记文学来看,它其实是非常严肃的学术性著作。“我们可以看到解玺璋突出的写作特点,他涉及张恨水一生的行迹、写作观念和态度,都是在材料基础上说话,非常的结实。它的史料性尤其被人称赞,这是他作为文史大家的特长。即便对张恨水一无所知的人也可以读得津津有味。”
  岳雯谈了一个她的基本感受:“我觉得人是不同的形象侧面构成的整体。对于张恨水来说,他有才子的形象,有小说家的形象,而解玺璋着重突出的是他的报人形象。”她认为,这本书有相当篇幅在写张恨水如何艰难地尽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对于今天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
  兴安发现,《张恨水传》几乎每一页都有注释,可见解玺璋对资料的掌握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他不仅将这些资料整合并穿插在人物的关系当中,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获得了新的认识,甚至一些疑问。“通过看这个传记,我感觉到张恨水这个人物非常独特。他骨子里是一个文人,有他的独立人格,这一点非常有意思。”
  “这部书是多条线索并行的结构,十分有意思。纵横两条线,纵的线是时间线索,横的线是价值线索。在这个过程当中,解玺璋始终对个人、社会和文学史相关的一些文化问题进行探源性的追溯。”丛治辰如是说。他认为,《张恨水传》不是用一个角度反驳另外一个角度,而是以个人的力量对话整个大时代。解玺璋塑造的丰满的个人形象利于我们进入非彼即此的大历史叙述当中,让大历史真正鲜活起来。
  侯磊称《张恨水传》可以成为张恨水的阅读指南。“这些背后隐藏的生活逻辑是我们现实主义文学、现实生活作品中特别缺少。因为我们既不知道最有钱的人怎么活着,也不知道最穷的人怎么活着。我们现在应该反思的,是知识精英如何站立到大众的对立面。”关于当代作家的写作,他认为:“你把关心的东西、当下的东西、有话题性的东西、具体的东西写得很深,就不会远离读者。”
  本书责任编辑韩晓征认为,解玺璋作为一位传记文学作家,选择传主有着独到眼光和独特理路,纵观作者获得盛名的《梁启超传》、赢得赞誉的《张恨水传》以及已经动笔的《黄遵宪传》,让人感到解玺璋对中国的现代性进程保持着高度关注;同时,韩晓征表示,与作者解玺璋的沟通工作是一个愉快的、收获颇丰的过程。另外,从女性角度来看本书,她有着不一样的观点:“这部作品带给人的启发很多,张恨水的三次婚姻也是让普通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说关于性别的启发,还有我们如何观察道德。在中国现代性发展的进程中,道德观是怎样变化的?人们对道德的容忍度是怎样的?这些都能引发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最后,解玺璋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表示感谢,并阐述了书写《张恨水传》的源起,以及一些详尽的写作和出版经历。“张恨水,我觉得我能把握住他,因为他跟我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他的生活经验、他的工作经验我也能体会,他不像梁启超那么复杂……张恨水,我是能触摸到他的。”
《张恨水传》  解玺璋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导语
  传记作家解玺璋自《梁启超传》之后的又一心血力作
  以史家目光 为张恨水翻案 为民国报人立传
  张恨水是多产的通俗小说家,满怀忧世之思的报人,新旧婚姻中的暖男……其作品至今常销不衰,身世行迹也广受读者关注。不同于以往的传记,本书作者解玺璋在大量积累考证的基础上,呈现出的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张恨水形象,解开了多年来张恨水的被漠视之谜,被误解之谜。
  这本传记全方位地再现了张恨水的一生,从家庭背景、少年求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上北京开启最初的办报生涯,凭借《春明外史》轰动京城,以写作承担养家责任,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小说家,再到抗战爆发引起思想“左”转、独守南京的经历,还有重庆《新民报》时期的激进锋芒、毛泽东对张恨水的关心和期望、抗战后的北京《新民报》时期……一直写到传主1949年以后的生活和写作,同时写出张恨水的情感历程以及他在新旧文化的夹缝中、新旧时代的更迭中权衡折冲的心路历程。

⊙ 作者简介
  解玺璋,祖籍山东,北京人氏,工人出身,恢复高考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自1983年以来,一直供职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曾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书香专刊、文化导刊以及《北京日报》文艺周刊担任编辑和主编多年,2004年10月至2008年初任同心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北京日报高级编辑,现已退休。编报、编书三十余年,写过电影、戏剧、文学、电视剧评论千余篇,杂文、随笔数百篇,文化批评专论数十篇,计有数百万字,曾出版《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一个人的阅读史》《梁启超传》《五味书》《说影》《君主立宪之殇》等多种专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对话映客奉佑生:备战5G、建立产品矩阵与出海中东6国 大家读经典文丛:残雪历年读书笔记首次结集亮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01:03,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