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267|回复: 2

[其他远望2号退休! 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江苏网
原文标题:远望2号退休! 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中国江苏网4月28日消息(通讯员:高超 黄杰 记者:袁涛)长江边码头,春风劲吹。
  今天,远望2号船在圆满完成41年海上测控和卫星长期管理任务后,由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正式赠予地方,将作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场所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同时期建造的远望1号船已于2010年10月22日被赠予其诞生地──江南造船(集团)公司。自此,包括“远望1号”“远望2号”在内的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已全部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挥手,签名,合影,说不完的留念,道不尽的不舍……捐赠移交仪式现场,曾在远望2号船工作过的几代人整齐列队,与自己的“亲密伙伴”依依惜别。
  41秒的汽笛长鸣,震出了远望人的晶莹泪花。
  1977年10月30日,远望2号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1979年12月22日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据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吴锦高介绍,1980年5月,远望2号船会同17艘舰船,奔赴远离本土8000多公里的南太平洋执行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测量任务,快速、准确捕获目标并成功打捞出数据舱,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跨越。以此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
  远望2号踏浪而行。
  航天远洋测控在海水涌动、船体晃动、天线转动、目标移动等动态条件下执行,难度之高不言而喻。在船上工作了10多年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副总工程师赵文华动情地说:“远望2号船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前沿,先后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姿章联控、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难关,经受住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考验,成功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远洋测控之路。”
  据了解,远望2号船先后35次勇闯大洋,27次成功停靠外港,累计海上作业2812天,安全航行52万余海里,圆满完成远程运载火箭、风云、北斗神舟、嫦娥等47次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任务。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党委书记吴贺宪说,“41年追星揽箭、蹈海探天的峥嵘岁月里,远望2号船砥砺奋进、铸就了不朽丰碑,2005年1月13日被授予‘功勋测量船’荣誉称号,‘奉献、团结、拼搏、严谨、开拓’的远望精神焕发蓬勃生机、闪耀万里海天。”
  功勋的旗帜在传承,远望的事业在接续。1990年,远望2号船帆缆水手张志宏因公殉职,留下刚出生56天的孩子,如今,儿子张玉鹏踏着父亲留下的足印,来到了最新一代的远望7号船上,在蔚蓝色的海洋追寻着父亲未曾完成的梦想。
  2019年,远望号船队要参与我国航天发射中的绝大部分任务,海上作业预计超700天,新时代远望人将继续劈波斩浪,征战在金色航程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蓝色的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蓝色的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斯里兰卡爆炸案两名主嫌犯被拘留 女子怀孕3个月发现胚胎在肝脏 医生提醒:及时产检
2# 四姑娘山
 格桑花 发表于: 2019-4-28 21:3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中新网远望2号船4月28日电(金建国 高超)长江边码头,春风劲吹。
  今天,远望2号船在圆满完成41年海上测控和卫星长期管理任务后,被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正式赠予地方,将作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场所向公众开放。自此,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远望2号”全部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初建时期。
  挥手,签名,合影,说不完的留念,道不尽的不舍……捐赠移交仪式现场,码头上插满彩旗、远望2号船悬挂“满旗”、拉起横幅,以最高规格迎接历史性的一刻。曾在远望2号船工作过的几代人整齐列队,与自己的“亲密伙伴”依依惜别。
  41秒的汽笛长鸣,震出了远望人的晶莹泪花。
  1977年10月30日,远望2号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1979年12月22日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走向大洋探神舟。
  1980年5月,远望2号船会同17艘舰船,奔赴远离本土8000多公里的南太平洋执行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测量任务,快速、准确捕获目标并成功打捞出数据舱,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跨越。以此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
  航天远洋测控在海水涌动、船体晃动、天线转动、目标移动等动态条件下执行,难度之高不言而喻。
  远望2号船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前沿,先后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姿章联控、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难关,经受住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考验,成功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远洋测控之路。
早期任务中船员们进行分析数据。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党委书记吴贺宪说,41年追星揽箭、蹈海探天的峥嵘岁月里,远望2号船砥砺奋进、铸就了不朽丰碑,2005年1月13日被授予“功勋测量船”荣誉称号,“奉献、团结、拼搏、严谨、开拓”的远望精神焕发蓬勃生机、闪耀万里海天。
  功勋的旗帜在传承,远望的事业在接续。1990年,远望2号船帆缆水手张志宏因公殉职,留下刚出生56天的孩子,如今,儿子张玉鹏踏着父亲留下的足印,来到了最新一代的远望7号船上,在蔚蓝色的海洋追寻着父亲未曾完成的梦想。
1990年7月15日,远望2号船船务部门张志宏劳累过度因公殉职。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吴锦高介绍说:2019年,我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将超30次,由于远望6号船将进厂大修,远望3号、5号、7号船要参与其中绝大部分任务,海上作业预计超700天,远望21号、22号船将执行数次火箭海上运输任务,新时代远望人将继续劈波斩浪,征战在金色航程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幻想式流浪 发表于: 2019-4-28 22:08:00|只看该作者

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2号退役 回顾功勋测量船光辉岁月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2号退役 回顾功勋测量船光辉岁月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 通讯员:亓创)在完成41年海上测控和卫星长期管理任务后,远望2号测量船今天(4月28日)退役。
  今天,远望2号被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正式赠与地方政府,将作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场所向公众开放。至此,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远望2号全部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航天测量船:航天器的信号塔
  航天测量船是我国航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次火箭发射、航天器入轨,航天测量船观测到的数据,成为判断发射状态的关键依据,并能向航天器发送指令、控制运行。
  在航天发射和运行过程中,设在我国本土的测控站不能满足对航天器跟踪测量的需求,需要建立国土以外的测控站补充。而地球表面约70%的面积为海洋,需要在海洋上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航天测量船就此应运而生。航天测量船可谓航天器的“海面信号塔”。
  在中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远望2号船曾创下“六个之最”的纪录:执行任务型号最全、出海频率最高、海上连续测控时间最长、任务转换时间最短、停靠外港次数最多、总航程最远。2005年,远望2号船被授予“功勋测量船”荣誉称号。
  我国航天测量船研制事业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步。当时,我国开始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卫星。因海基测量需要,研制航天远洋测量船正式提上日程,命名为“718工程”。
  1977年10月30日,远望2号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1979年12月22日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1977年,远望2号下水仪式。图源: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测量任务就是远望2号与1号一起完成的。1980年5月,两艘远望号奔赴远离本土8000多公里的南太平洋,执行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测量任务,快速、准确捕获目标并成功打捞出数据舱,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以此为标志,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

47次执行任务 数度“拯救”卫星
  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服役至今,远望2号船先后35次远洋航行,27次停靠外港,累计海上作业2812天,安全航行52万余海里,完成远程运载火箭、风云、北斗、神舟、嫦娥等47次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任务。
远望2号远洋航行中。图源: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远望2号不仅测量,还曾“救”过卫星。1991年12月28日,远望2号船临危受命,连续40多个小时远航,准确捕获并发出一系列遥控指令,成功救回东方红二号甲实用型卫星。将卫星远地点高度由7000多公里抬高到3万多公里,实现了从海上对卫星进行遥控的零的突破。
  1994年12月2日,第一颗第二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发射升空50小时后,星上小火箭燃料突发泄漏故障,卫星有被毁危险。借助远望2号,科研人员首次大胆采用手动遥控发令方式,发送31条遥控指令,控制住了卫星。航天专家评论称,这在世界卫星抢险纪录中也是少有的奇迹。

远望2号执行神舟飞船测控任务前夕,科技人员释放信标球。图源: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远望2号最后执行测量任务,是2008年12月23日风云二号06星海上测控。次年1月21日,远望2号安全返回码头。随后10年,远望2号船停靠在母港,担负卫星长管任务,作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场所。

我国航天测量船完成更新换代
  目前,我国正在服役的航天测量船包括远望3号、5号、6号和7号四艘。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2019年,我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将超30次,由于远望6号船将进厂大修,远望3号、5号、7号船要参与其中绝大部分任务,海上作业预计超700天。
  我国迄今为止共有过7艘测量船。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远望1号、2号、3号、5号、6号三代测量船曾同时布阵三大洋,历史性执行同一任务。
  远望1号已于2010年退役,现于江南造船厂展览;远望4号2011年退役。
  2016年入列的远望7号,是我国最先进的航天远洋测量船,满载排水量近3万吨,自给力100天,能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北纬60度以内海域执行任务,同时满足特定航道的航行要求。远望7号集当今船舶建造、航天测控、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
  服役至今,远望7号完成了神舟十一号飞船、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天舟一号飞船、嫦娥四号探测器等航天发射海上测控任务。
⊙记者:倪伟 通讯员:亓创 编辑:樊一婧 校对:危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3 01:46,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