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2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清末版画中的甲午战争

 [复制链接]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图一

  图二
  唐权
  从今年5月27日开始,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JACAR)与大英图书馆合作,在其网站上举办题为《绘画中的日清战争锦绘·年画和公文书》的网络特别展。展品的主角,是甲午战争期间制作于中日两国的235件版画。这批作品原为大英博物馆于1895年4月至10月间以23英镑11先令的价格从伦敦的一家书商购入,后归属大英图书馆。其中179件为日本画家的作品,绝大部分为锦绘;而其余56件则出自清末中国画师之手,主办者将之归类于年画。据主办者介绍,此次特别展的目的,在于展示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描绘以及如何记录这场战争的。
  中国文献中涉及中日关系的各类图像资料,一直是我的学术兴趣。说来惭愧,此次特展中的56件清代版画,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目睹。虽然其数量远少于同时期的日本锦绘,但翻遍国内出版的各类版画或是年画的资料集,都找不到如此众多的涉及甲午战争题材的作品。至于涉及这一门类的专门研究,老实说还接近空白。二十世纪初俄国学者意识到中国民间版画的价值,曾有过积极的收集活动。但从李福清主编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可知,当时俄国学者努力收集到的甲午战争题材版画精品,也不过区区数件。
  今天重新检视这些已经令人颇感陌生的作品,感觉就像是在清末无名画师们的带领下,作了一次穿越时空之旅。这时空之旅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末画师们笔下的各种战争场面,其实和历史的真实情形几乎没有什么关联。说得更确切一点,是画师们各施妙笔,共同虚构了一场清军百战百胜的对日之战。
  与现实的情形一样,版画中的甲午之战也始于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冲突。首先是《叶军门水陆并进图》和《叶军门水陆并进连捷图》奏响胜利的序曲;之后马上就有《牙山大捷图》(图一)《高丽月夜大战牛阵得胜全图》等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捷,中间还有《捉拿倭奸审问正法》等小插曲。以朝鲜战役的胜利为主题的这部分作品,总共有22件之多。其中反映牙山之战和平壤之战的作品各有4件,可以说是清末画师们喜爱的画题。
  在朝鲜连战连捷之后,战事转到了中国东北。从《彭大司马帅军防边》开始,清军连续获得《凤凰城埋伏地 雷宋宫保大胜摩天岭》《宋刘二帅克复九连城》《宋宫保聂军门连山关大胜捷图》等战役的胜利;而在海上,则更有《威海卫大战得胜图》《中日水陆交战得胜图》《击毁倭舰图》《海军大胜图》(图2)等赫赫战果。另一方面,《迎迓李傅相》《各国钦差会同李傅相议和图》等作品则告诉读者,在泰西诸国的恳请之下,李鸿章已经大度地赴东瀛议和。
  议和成立后,清军的胜利故事还在继续。随着《台湾官绅会议不允割地》《全台绅民协助饷银公举唐宪民主总统国号永清》等政治局势的变化,镇守台湾的刘永福黑旗军成为下一轮大小胜利的新主角。反映这些胜利的各种版画,自《刘军门镇守台湾黑旗兵四海闻名》以下,有题无题的共有十余件。其内容之奇幻丰富,这里难以详述,读者不妨自己去特别展的网站浏览。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件作品题为《刘大将军擒获倭督桦山审问》,向读者报告战事的结果。其画中的题记云:“厦门各商号来信,云及倭总督桦山氏,彼刘军擒获。倭奴见主将被擒获,随即恳请西国大员向刘帅恳情,愿出五百万金赎回。刘帅不允,定要和约见还方可赎回耳。倘和约不还,将倭逆审明首级示众。”
  简言之,在清末画师们的笔下,甲午战争是一场清军表现得神勇无比的战争,其最终不是结束于清政府的割地赔款,而是在黑旗军作战成功的喧闹中落下帷幕。
  就风格而言,这50余件版画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属于有传统色彩的年画,从作品的题记可知,其制作者或是批发者有“吴文艺斋”“筠香斋”“文仪斋”“沈文雅”等,皆是上海旧校场年画的知名店铺。另一类则无论是主题、内容还是画面构成,都酷似《点石斋画报》中的时事画。不难想象,这两类作品都是与清末上海的文化市场密切相关。
  成书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沪江商业市景词》(余姚颐安主人著)卷四中,收有题为《贴卖画张》的竹枝·一首,其诗云:“密排争战画图张,鞍马刀枪各逞强。引得游人多注目,买归数纸慰儿郎。”由此可知这些版画确实曾在清末的上海风行一时,且给那些购买的民众带来过不少欣喜和安慰。
  在清末的中国城市里,有多少人曾经如颐安主人那样“买归数纸慰儿郎”,今天已经无从知晓。在虚幻世界里的胜利和现实世界里的惨败之间,反差是如此清晰和强烈,就是今天的人在看过之后恐怕也难以无动于衷……

@ 联系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编辑:李二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百辆老爷车北京展览 邮票中的抗日第一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11:48, Processed in 2.012404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