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Flex Pai的刘自鸿|柔宇
在正式发布之前,外界丝毫没有听到柔宇正在研发折叠屏手机的风声,刘自鸿把这件事藏起来很多年:‘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战略,并不是一时兴起说我们要不要做一个手机。这并不是一天两天想做就能马上做出来的,我们前前后后准备了很多年,从我们公司创立第一年时就有 To C 的团队,从硬件、软件、结构设计等,已经有团队做 To C 相关的产品。’
今年年初,各大厂商相继发布推出折叠屏智能手机的计划。2019年 1月 23日,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在微博发布消息称,小米折叠屏手机的工程机已经面市。一天后,华为消费业务 CEO 余承东就对外表示,华为将于 2月 25日~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 2019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推出一款 5G 折叠屏智能手机。而据《华尔街日报》相关报道,2月 20日,三星将会在新品发布会上展示可折叠屏手机,在华为 5G 折叠手机发布前四天。
而这场激烈的关于时间序列的商业暗战中,柔宇受到的影响也正在一点点凸显。闲鱼上,正有人将刚到手的柔派急着出手,因为他担心如果华为、三星 2019年推出折叠手机后,柔性屏尝鲜者们的首选就不会是柔宇了。
瞄向 B 还是向 C?
‘从市场端看柔宇科技,我们现在是 To C 公司,可能会跟三星公司的模式类似。不过每家公司的技术和具体的应用方式会有所不同。’刘自鸿解释说:‘to B 还是 to C,这不是绝对的。’
2014年 8月,柔性屏研发成功的好消息后不久,四五十家投资机构蜂拥而至,柔宇的融资额度一涨再涨,2015年 7月 C 轮完成时达 11亿人民币,超出预期。就此,创立仅 3年多,柔宇便估值达数十亿美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角兽。2018年 8月,柔宇宣布获得 E 轮融资,融资金额未公布,但本轮融资后,柔宇科技估值接近 50亿美元。
柔宇投融资记录,由来自清科私募通和IT桔子的公开数据制成|极客公园
即便如此,柔宇也是着急的。如果单单靠着融资,即便是实现量产的柔宇也无异于实验室产品。验证自身的造血能力,实打实的数字收入才是讲故事最好的素材。
因此,依靠着柔性屏和柔性传感两项核心技术,柔宇除了研发 C 端产品,如可折叠柔性屏手机 FlexPai、自拍杆、柔宇音响外,还开始挖掘 B 端的商业潜力,面向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运动时尚、教育办公、文娱传媒等多个行业。
在 B 端,其对外公布的案例主要有 2018年底,柔宇科技与空中客车(中国)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达成合作。另外,柔宇科技为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提供柔性屏及相应的解决方案,2019年 5月 LV 推出全球首款柔性屏手袋。柔宇副总裁樊说,其实目前客户还有非常多,但是出于合作协议上的保密需求,暂时都不方便对外公布。
和 C 端面临的挤压状况有些类似,纯面向 B 端的面板厂商依然使柔宇面临危险境况。作为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多家厂商 AMOLED 柔性显示屏提供方,京东方 2017年营收达到 146.2亿美元,2018年第一季度,正式超越 LG Display(LGD)和 Samsung Display(SDC)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面板供应商,出货量达 1250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