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861|回复: 1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上北 发表于: 2005-4-11 20:18:0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游高峰寺及高寺塔

 [复制链接]
  高寺塔(内江)过了沱桥,紧穿过甜城隧道,沿着老成渝路(321国道),一路的上坡,骑着自行车大约十多分钟的样子,就到一个路口,在路口已可以看到正前方山后的高寺塔了,成渝路从此向山下延伸去,斜向山上的一条路则通向高寺,坡更多更陡了,走到金桂山庄,再往前的路窄多了,绕到山庄后面,就可望到高寺和高寺塔,山上的人声清晰的传来。
  一到寺前广场,山下远来的沱江就映入眼帘,一股高远之气迎面而来。我直接走到广场尽头的护栏边,视野顿时一片广阔:沱江气势宏大,从右前方蜿蜒而来,又从寺庙的右山脚下向左前方流去;丘陵连绵远去,正前方远处的山上,三元塔在雾气中隐隐可现;山脚下,成片的村落,屋舍俨然;在山间,游玩踏青的人成群结队。
  我把自行车停放在寺前广场旁边的一个小店,一元钱存放费。随即,就先走到高寺塔旁看了会儿,又绕着寺转了一圈,有几座殿宇,有地方还有文字。我在寺庙的厨房吃了一碗素面,当时寺庙的主持、大徒弟都在,只是我不认识,当时也不知道,我问了饭钱,收了三元钱。随即,就开始寻找笔和纸,来的太匆忙,都没有准备。可这荒郊野外的,庙里只有卖香火的、庙外有饭店和卖烟卖扑克的,没有笔和纸。最后我还是到停车的大姐店子里,把她记账的笔要了一支,可没有纸,我只好买了一副扑克,准备写的时候,才发觉纸面太光滑,圆珠笔根本写不上,我只能先在石头上或地面摩擦涩一张写一张。
  主殿台阶下,寺前左方,有一座新修成的大殿,粉白的墙壁,格子红门,正门左右的木柱上贴了小红纸条,“南无阿米陀佛”。里头尚未装修好,桌椅凳子木材一大堆。透过玻璃,正墙上一副“狮子吼”壁画,一雄狮腾云驾雾,狰狞怒吼;右上方有“庆贺高峰寺五关堂落成”的字样,左下角是“都江堰市居士阿其桌玛贺”的落款。
  从庙前广场左右都可上到正殿,有几十台阶。从右面一上来,就可看到一大钟,上有“高峰寺”的金字,人们习惯称的“高寺”其实叫“高峰寺”,而“高寺塔”自然是“高峰塔”了。正殿大门前两柱上楹联为“暮鼓晨钟梵音佛号”“严林古塔岚气烟霞”,门两侧是“寺下清波澄世虑”“峰顶宝塔映禅心”。进入大殿,恍然一惊,楼阁无后墙,三面是木制结构,正后面是有石窟的山壁,殿顶后部与后山顶相连接。入门柱上有楹联“经楼藏佛典此处能叨玄圣光”“古塔纪人文其中可识汉安史”。看来,高峰寺与高峰塔已是浑然一体,共三副楹联,每副中皆有一联说塔。
  大殿迎面是新修在石窟中的佛像,右面还有两个石窟,但佛像已全都是新修的,石窟上面就是石壁了,右面没有石窟,但横削的崖壁上有好多雕刻的小佛像,大约有六七十个,共几排,每排数十个,保存完好者无几,尚轮廓清晰、文理可辨者有几十个,大多数都脱落模糊了。殿两侧是新修的十八罗汉像,都是秀青色石雕、颜色深碧,左右各八。
  主殿右侧墙的外壁前,立着一组姿态不一、手拿器杖也各不同的五位梅山菩萨,有几位颇像农民的样子,制材和主殿内罗汉的一样,深青紫碧。雕刻后是一幅壁画,大概是梅山吧。
  主殿右方、即梅山菩萨的前方,是一个广场,广场右面也就是梅山菩萨的对面,是一排新修的寺房,依山势而建,两层三层不等,房间数十间。寺内卖香火的就在房前,主持和其他寺内人员大约也在这一排房中居住,寺房最前部是厨房,我此前就是在这里头吃的午饭。
  广场正后房、正殿与新修寺房之间是山墙壁,壁上有两石洞。一洞已没有名字,跨几个台阶就上进去,洞深六、七米,正中供着三个菩萨,俱无称呼,左右两边各有八个塑像、是佛是罗汉是菩萨不祥,但衣着各异,清秀光鲜。这些塑像全是新造。洞的顶部,相应每像的部位,都有一雕凿出的小块长方形石面,上本刻着字,但几乎全部都模糊不清了,我使劲的看,才看到一块上隐隐有“进士黄弼苑”的微迹。右侧,就在塑像所在的台阶的一个小角落,滚着一堆石制头像,共七个,可能是身子已经毁坏了吧,头像是顽石所凿,石材质地非常坚硬,但头像的纹路、面容已经不清了,只有乱刻划的杂沟,明显是被毁坏的,至于它们是何时何人因何所刻、又何时何人为何而毁,都不清楚了。
  右面还有一洞,两洞间有一石坎窟中供着一观音,六支手,其中一举“日”、一举“月”。这个洞有名字,洞上石壁块面上有三个甲骨文似字体的大字“丹华洞”,还有“新都刘*谅书”的小字,字迹都还很清晰,刘什么谅,中间一字是勾草体的,我认不出来。丹华洞内,有十几座塑像,正前方中间是主供,一个中年的瘦者,头上还戴着红巾。左排前数第二个是个像狗样的动物。这些塑像中,有小童、有官者、有武士,表情多样,有的欣悦稚气、有的温和慈重、有的面目峥嵘,但都眼神逼真、形神生动。
  从丹华洞出来,就该游塔了。可一问卖香火的居士,塔不在寺内,寺内也没有往塔走的路,要出了寺大门,在山庙的入口边上,走另条路去。我只好又转下庙殿,返回到山口的分道。
  到塔前才发现,塔果然和庙不内通,在寺庙的围墙之外。塔正前方,就是寺庙主殿的顶部。塔后是荒草丛,再往后,是一个玩乐的店面,十几桌人在殿前的空地上摆桌子搓麻将,地上是各样的垃圾。塔左,是直下的山坡,长满了草,草间有个厕所,乱七八糟的,人们只知道用、不知道卫生,连着厕所的是一条小路,一面通到塔后的店子,一面绕着山连到高峰寺的正前方。塔右方是一个新废弃的空房子,红砖稀弄支撑起的,结构单调,墙壁薄,里面破砖烂瓦,还有人丢的各样垃圾。
  我绕了一圈,走到塔前。塔共九层,还有一底座塔基,虽不算一层,却较任一层都高。塔前是一座桥,搭连着正门前。九层塔,下面四层的正口上方都有一石制块面,刻着四字,是受供奉者的称呼吧。一层是“文昌夫子”、二层是“巨光天后”、三层是“原始天尊”、四层抬头望的太吃力、也有些刺眼,只隐约是“浑元一*”的样子、第四字像是“气”或“象”。
  一层的正门外两侧,要不是十分留意,竞根本注意不到还有楹联,是很遒劲的字体雕刻在塔面石壁上的,但塔的表层石壁已脱落,左联一字不剩,只右联间隔着尚存四字,从上到下依次是“云”、“镇”、“水”、“雄”,但“雄”字已毁落一半,其它三字也快要掉落了。
  正门里边上,左侧有字“敕授文林郎知邑事徐曲”,字体尚清晰,并有加红,右侧是“嘉庆十一年丙寅夏月吉日”。正面的供台上空荡荡的,没有佛像。墙壁都有些风化,处处有将要哗啦落下石块碎屑的样子。除此之外,到处都是“**到此一游”、“*年*月*日”、“**学校*班留念”、“好友******”的字迹,还有一首首各样的歪诗,有用毛笔写的、有圆珠笔、钢笔、水彩笔写的,有刀刻划出的、有石头敲出的、有喷墨式的,不管是侧墙壁、正墙壁、还是窗台檐上、原来供奉的石龛壁面以及四周,密密麻麻、各式各样、一片乱七八糟、满墙杂乱。
  上16台阶到第二层,再上15台阶到第三层,然后十三阶到四层、再十三阶到五楼。这几层有着惊人的一致,就是以前的供奉的石像全都没有了,到处都是满墙壁的涂画刻刮,越往上越多越乱,各样的字越来越密,越来越狼籍。更有全家春游者,酒饱肉足后,在塔间竞跑争上,比赛谁先到楼顶,走的时候,总忘不了丢下些垃圾,最可恨全家留名,争先恐后。三楼的石龛左侧壁上本还有几个以前凿刻的字,却被多个游人的“题词”搅翻掩盖刻乱了。到五层就不能再上去,当中有一石洞通到塔中心,又向上通到塔顶,想是以前在石洞敬供燃香而气通塔霄的地方吧。如今,石洞内以及洞的边上,到处是吐的口香糖、丢的纸片、瓜子花生柑子皮、冰糕棍、矿泉水的瓶、方便面的袋,应有尽有的垃圾。五层已是最高,不能再上,光荣的游客肯定要在此最高处留下自己的美名、佳作,因此这层的题词和留言最是肮脏不堪,更有人在塔上相聚小便,一地污秽、臭味刺鼻。
  而透过五层的塔口,一眼放开,那是何等的美景。一片广阔天地,沱江从山前右侧浩荡而来,成S形又在山脚下一气南去;远山苍茫起伏,云雾缭绕,远对面的三元塔巍然矗立,遥遥相呼应;新起的公路在远处的丘陵山间像一条线一样隐约远去;山脚下的村落,成片的相连,屋舍在山下清静悠远;望不到边的农田、一地地的油菜花,到处都浓郁葱翠、清新秀丽、放眼皆生气;在山下看得很大的工厂,如今轮廓清晰,高大的烟囱、庞大的厂房尽收眼底,连声响和浓烟都远在下面。
  这是怎样的一座塔,它的塔口给人何等的心旷神怡。这灵秀之地、美丽的山川,在这塔口让人一下子体会到了。可这塔却沦落成如此的样子,诸多年来,竟是从没有人理会、照管吗?这如画的景致,奇美的天地,竟是没有人发现、没有人珍爱过吗?千年的宝塔,如今无人看管、无人珍惜、无人爱护,真是一座废塔,没有它的价值了吗?没有门,没有护栏,没有围墙,任何人都可以上来,任何人都可以乱涂乱划,任何人都可以对它肆意的胡作非为。
  我重回到寺内,问起看大殿的婆婆,她竟然说:“塔是国家的,是国家的文物,不是庙子的,塔和庙不是一起的,塔不属于庙管,庙也不管塔。”我才死寂般无语了,看看高峰塔的大殿楹联,共三副就有一半在说塔,“暮鼓晨钟梵音佛号”“严林古塔岚气烟霞”、“寺下清波澄世虑”“峰顶宝塔映禅心”、“经楼藏佛典此处能叨玄圣光”“古塔纪人文其中可识汉安史”,寺不离塔,塔不离寺,如今,这寺与塔竟是如此的分离了,唇齿相依的寺和塔,如今被寺庙的围墙隔开,塔被孤零零遗落在荒草野堆里。在庙子里,一个一个、一家一家的善男信女、老老小小、都虔诚的跪拜,生怕有一点点不敬;而一旦出了庙子,走到塔上,就自己、全家、一群群的变成了“菩萨”,在塔上嬉笑胡闹,赛跑吃食丢垃圾、题词留名耍酒疯,怪样丑行应有尽有。
  我又到卖香火的居士那儿,老婆婆听了我说的话,点头表示赞同,说塔寺确实不该分离,自古就是合著的,还说寺庙已经把周围的地都买了,但山上的农民很不配合,在庙的修建中找了不少岔子。可我一口的气愤之气,却惹火了一位住持的好友,她大声指责,说我说的比唱的好听,说住持不比我聪明、不比我想的多才怪,满脸怒气,满口气话。不过还是说出了一些关键,一是寺庙建设分三期进行,如今才是第一期完工,塔的事情她没有说,但从她的口气中,我知道塔的事情她们是很在意的、只是很有困难,但塔究竟何时才和庙团圆却没说,三期建设不知猴年马月才开始,到时候,塔说不定早就毁了;二是资金问题,她怒火中曾说我“你有本事拿出一百万马上就给你管好塔”,可见她们确是资金方面有很大困难;三是政府从来没有管过寺和塔,她说“政府什么都不管、一分钱都没有出”,话可能有些严重,政府管没有管庙我不清楚,但至少没有管塔,文化局文物局要管一下,不至于让塔成现在这个样子,并还在持续着。
  高峰寺归内江佛教协会管辖。寺的主持叫本净,是从西林寺过来的,过来很有一些年了。今天中午我在寺内斋房吃面的时候她就在,但当时我不知道,下午,经老婆婆指给我说才知道。她不到1米6的个子,身材偏胖。还听说,她是从西藏回来的,还去过台湾。和婆婆说话时,卖香火的台面前有几大包邮寄托运来的包裹,里面是些香火、佛教饰品之类的,上面都写着“高峰寺释本净收”的字样。关于她,我所知的还有就是听几个游人说她算命很厉害、会看相,今天就给几个开小轿车的人看了面相,说其中一人好色、当改,还有一人心眼儿太小等等。
  我离寺前一段时间,她从禅房出来,挎着一个禅衣包离开了庙子,不一会儿,几个游人上来,一个中年妇女口中气愤的说,“真是小人得志”,我搞不清楚两者有什么联系;出来大门时,门前的小轿车不见了,大约是被人请去了吧。此外,寺庙分三期建设也是她提出的,其中包括把后山塔周建成一个置放灵位的地方。其实,在正殿的左方背角里,就摆放了很多纸片写的人名灵位,大概也是庙子的业务吧,这些业务,我在西林寺、在成都的文殊院都见到过。
  如今,佛门似乎也像学校一样,向完全的市场经济过渡了,给有钱的人安灵位,作有钱有权有势的人的专门预测家、专项服务、专车接送;而以前的佛门与过路人的贫寒、清静、一碗斋面、几晚夜宿的纯洁“缘遇”,早已成为历史、缥缈远去了。也许,靠这些来收钱,是为建设寺院,但这种循环又有什么真正的精神价值,本来,佛门胜地就应保持着独立性、一种直逼灵魂的清静的独立性,让普通人、芸芸众生的灵魂得以超脱苦海,如今,却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势的奴隶了。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反而近乎支配了这些小庙子,而高峰塔之所以被人冷落在一边,也就是不是什么意外了,关键是你在乎的是什么,是真的佛、是文化,还是庸俗的佛、是罩着外衣的迷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上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上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上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上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上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上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携来绿绮诉婵娟──秦淮八艳之卞玉京弦歌 写《老茶馆的回忆》之后得一绝
2# 四姑娘山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4-11 21:33:5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唉,本来佛就在世外,就在精神之上.现在连佛都没有了,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黄正东 发表于: 2005-4-11 22:27:27|只看该作者
如今,佛门似乎也像学校一样,向完全的市场经济过渡了,给有钱的人安灵位,作有钱有权有势的人的专门预测家、专项服务、专车接送;而以前的佛门与过路人的贫寒、清静、一碗斋面、几晚夜宿的纯洁“缘遇”,早已成为历史、缥缈远去了。也许,靠这些来收钱,是为建设寺院,但这种循环又有什么真正的精神价值,本来,佛门胜地就应保持着独立性、一种直逼灵魂的清静的独立性,让普通人、芸芸众生的灵魂得以超脱苦海,如今,却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势的奴隶了。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反而近乎支配了这些小庙子,而高峰塔之所以被人冷落在一边,也就是不是什么意外了,关键是你在乎的是什么,是真的佛、是文化,还是庸俗的佛、是罩着外衣的迷信。

说得太好了,这正是现在佛门的普遍现像,难寻心灵的净土呵
4# 金佛山
 冉云飞 发表于: 2005-4-12 07:41:24|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认为有所谓的佛门净土,他们只不过是附生在彼时社会的一个小部件罢了,所以社会污烂,他们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睢文发 发表于: 2005-4-12 08:28:03|只看该作者
这个主持叫本静。内江市许多人都找她算命。特别是一些政要出门时总要去见她。实际上很可能是骗术。
6# 青城山
 黄正东 发表于: 2005-4-12 21:55:25|只看该作者
我们7号、8号都在内江,只去了净水寺,后悔没去高峰寺看一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leikang 发表于: 2005-4-13 11:08:36|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好文章,春节前,我同徐建宁、谢天开等到泸州市去采风时,路过此庙,草草拜访了一下,当时没有游人,但我还是拍摄了许多高峰寺的照片,待有空时上传了。
8#
 内江老马 发表于: 2005-5-9 23:03:44|只看该作者
看完后有点点感想:

一是想起一个故事,一只虎交了一个朋友叫象,但是虎常为大象不吃肉而苦恼,觉得象生活的苦,为了改变象的习惯,虎把自己食物分给象,而象呢,一次次的掩埋了这些尸体,虎为此不悦,与象绝交,宣布象不吃肉不相往来,而象则依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们都有希望愿意世界更美好,如风吹倒了一棵树而我们去责备大山一般,在生活中,更多是也许是我们是有了虎的好心,而不知道象是什么,站在虎的角度去看当然是好心,但是站在象的立场,则有不同的答案了,山河大地已是微尘,何况尘中之尘!

二呢,看到用"庙"这个字来指"寺院",要是在四川的生活中可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但是好象有点点区别,寺院的称呼很多,如丛林 等,但是叫"庙"的时候,想请教一下,是不是有点区别?恳请赐教哦:庙和寺严格的说各是什么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孙巍 发表于: 2005-5-26 19:01:14|只看该作者
  赞叹楼上内江老马大德!明知故文。好多人是真的不知啊,我也说不清楚的。以前曾在佛山时问朋友:佛山是哪山?可是西樵山?南海是哪海?可真是传说中的南海?却被人笑:古曰:佛山是无山,南海亦无海。
  (不过说实在话,我去了一个庙,也还是不知它与寺的区别。问南坡,答曰:庙是小和尚住的,寺是大和尚住的,或者换种通俗一些说法是:庙是幼儿园,寺是中学!不禁莞尔。再问山鬼,答:寺是正传佛教的,原本的起源是为了安葬纪念那个释加牟尼的,也即它的舍利子的墓地。发展下来,便成了传继正传佛教的一个场所。而庙是传统的中国的,是属于道教的,民间的,带有极强的迷信色彩的;在寺里,一般的格局是固定的,从金刚护法,到大肚佛,韦驼;而庙是根椐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当地的需要而设立的。唉,这样的解释才会中规一些吧!)

末学转帖一篇参考文,愿能有所启发。
  今天晚上这里来了很多新的人,也有不少是老面孔。不管是新面孔还是老面孔,我们都是三宝弟子,大家没有一点点区别。在这其中有的人学的是汉传佛教,有的人学藏传佛教,但是不论你学的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我们都是佛教徒,没有一点点区别。
  我们在生活中修行,所以叫做居士,那我们要修什么行、怎么样来学佛呢?有很多人对“学佛”的了解都认为就是烧烧香、磕磕头,这就叫做“学佛”。然而,我们要从 “学佛”这两个字下手。佛是什么?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就是觉悟、慈悲、智慧、善良、无我利他。我们现在很多人学的佛,都是为了求发财,求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为了自己而学佛。现在社会上也有寺院也有庙,可是有些人连寺院与庙都分不清,(实际上)有佛法僧三宝的才叫寺院,而庙一般供的有土地、山神什么的(我对汉语不太了解,我个人认为是这样),我们清楚自己初一、十五去烧香(的意义)还好,但我们常常做贼心虚,到佛菩萨面前去许愿:我做错了什么事,谁谁对我不好,我要和老婆离婚……求求你保佑我,满我的愿……这是一种自私的方法,佛是慈悲的,他不可能对你好对别人造反。佛菩萨眼里一切众生平等,他就象一位母亲,众生就象是他的儿女,大哥把小弟杀了,拿他的肉去献给母亲,母亲会答应吗?!佛教导我们要做好人,稳稳当当、踏踏实实做好人,你做错了事,杀了人,去烧几支香,难道菩萨会保佑你吗?你去偷东西,又去求保佑平安,这是不可能(保佑你)的。这样许愿佛菩萨也会很伤心的。
  我们学佛,首先要学好“人”,学做踏踏实实的一个人。怎么样做?要面对社会,发挥诸佛菩萨慈悲智慧、平等善良(的本质),这样才可能做佛的弟子,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没有慈悲和智慧化解不了的事情!这样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好处,不要做一个自私的人。其次我们要做一个有贡献的人,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宗教有贡献,这是修法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要溶入到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不分民族、不分宗教,平等地去发挥诸佛菩萨慈悲善良(的本质),这对于家庭也好,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讲,就是团结。没有团结,即使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团体,讲来讲去,这是没有前途的东西,也是马上要毁掉的东西。
  但团结要看(是什么样的团结),有清净的团结,也有不清净的团结。对众生、对民族有意义是清净的团结。(否则就是不清净的团结。认为)我要占领什么、(不合我意的)要去除什么,(这样的团结)是不清净的团结,这是在居士中不能发生的事情!我们要的是清净的团结,不要不清净的团结。
  居士中有的学显宗,有的学密宗,有的学显宗的诽谤密宗,学密宗的诽谤显宗,你还不如不学佛!你这是在诽谤你的皈依处!所有的佛法都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不管是显宗也好,密宗也好,密宗里的四大教派也好,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诽谤佛法,永远忏悔不掉!是最大的恶业!
  显宗、密宗都是佛陀的法,没有区别。所谓有区别的是佛讲了八万四千不同的法门。佛菩萨讲八万四千法门,讲很多法门,显很多本尊,是为了救度不同根基的众生,适应不同根基众生的需要,他们的本体都是慈悲心和菩提心。我们(众生)有各个不同的因缘,所以要修不同的法门。但我们要统一我们的宗教,这不论是僧人还是众生(在家人)都要这样做。
  有的人说,学佛我只要看一部经书,什么也不要再学;只要念一句佛号、一句咒语,别的都不再念,这是灭法的(行为)!当初佛讲的那么多法靠谁去弘扬呢?!(为了弘扬佛法,让佛法得以永远流传下去,)我们要学很多东西,我们要去闻思,这样去学习。不然现在出现一些缺点,(怎么去对治克服,)要去听一听法,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做功课时,要做很多,又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们毕竟是居士,首先家庭要团结,要解决温饱,不然无吃无住,怎么学佛?
  现在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有那么极少数一些“法师”、“活佛”来到汉地,说自己有神通,能看到你的前世未来,说出多少多少钱给我,我为你做一个坛城或者是做一个法事,我作为一个活佛,我敢说,这是在打着佛教的旗号。做一个坛城或者是法事,就可以消灾,可以保佑你,天底下有这样的事?!这样下去也是在灭法!佛教讲因果,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的戒律是多做善,少做恶,逐步做到不做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的因果是这样讲的,我们不要去求什么东西,要去做好当下,多积累资粮,多供养佛,多布施众生,不求回报,这样去修。
  佛教以及其他宗教各教派,都有讲到神通。佛教不要去讲神通。有神通有什么用,你能在天上飞又怎么样?你前世是皇帝又怎么样,你今生还不是这样?前世是皇帝,今生是穷人。佛最大的神通是慈悲、智慧、善良,大慈大悲。我不希望出现这种看神通的活佛,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居士。我桑吉银登一个喇嘛,我按佛陀的教法去讲,按因果来讲,踏踏实实做人,就是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想的不想,这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人。
  我们想去求很多法,但关键是你修不修(这些法),如果不修的话,(法再多)也没有用处,只不过得到传承而已。
  总之,我们要面对现实,现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关键是做好现在的事情。
  有居士问:在修行中,除了按照普贤行愿品来发愿,我们是否还要再发一些其他什么愿?
  仁波切答:普贤十大愿王是最大的愿,不要再发什么其它的愿。不管我们还不还愿,都是(自己的)因果业力在起作用。众生的愿太高了(注:指有太多生活中的愿望),佛菩萨满足不了我们。
  有的人要专门去哪里许愿,将来还要专门去还愿,难道那里供的观音和这里供的观音有什么不同?这是不可能的。
  问:怎样才能不去注意别人的过失?
  仁波切答: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就象做梦一样。
  读耕云禅师《安详集》
  竹榻纱窗自清凉,夏日静卧读安详。
  偈趣禅理契心泉,真言妙语漱齿香。
10#
 楼主|上北 发表于: 2005-8-7 20:05:30|只看该作者

[接上帖]

  过了沱桥,紧穿过甜城隧道,沿着老成渝路(321国道),一路的上坡,骑自行车大约十多分钟的样子,就到一个路口,在路口已可以看到正前方山后的高寺塔了,成渝路从此向山下延伸去,斜向山上的一条路则通向高寺,坡更多更陡了,走到金桂山庄,再往前的路窄多了,也不再是公路,绕到山庄后面,就可望到高寺和高寺塔,山上的人声清晰的传来。一到寺前广场,山下远来的沱江就映入眼帘,一股高远之气迎面而来。直接走到广场尽头的护栏边,视野顿时一片广阔:沱江气势宏大,从右前方蜿蜒而来,又从寺庙的右山脚下向左前方流去;丘陵连绵远去,正前方远处的山上,三元塔在雾气中隐隐可现;山脚下,成片的村落,屋舍俨然;在山间,游玩踏青的人成群结队。高寺所在地为高峰山,也有叫石盘山、狮子山的,此山突兀一峰、雄居独立、绵延数里,山下是清流河与沱江的交汇处。高寺即高峰寺,原名铁龙寺,有人说始建于唐,为“唐代名胜古迹,范金卿状元及闫执中进士常联袂春由于此”;也有人说始建于宋元,“宋元两朝,蜀中战乱频繁,信士倍增,初建高峰寺庙宇于山巅,供弥勒佛于主殿……”。但不会晚于明代中叶,因为此时的诸多名流都留有对高峰寺的诗赋题咏,如明大学士赵贞吉的“翠竹贮密荫,练江号长春。芝田壤飞丈,莲海程生人”;御史刘养直的“……仙坛静寂寒朝霭,法界空明带久曛。………路穿翠碧烟霞外,人在阴虚霄汉中。……石台共醉清荫下,明月孤悬马首东”;杨一端有题联“江流百丈牵山色,木笛三横山陇头”;刘*有“万籁萧萧声入座,一江曲曲水流虹”。后人还有许多琅琅上口的佳句,如“白云万片拥遥岭,岩洞花迷一径深”、“古寺凌霄野蒙蒙,半山粟叶舞秋风”等等。寺庙曾于明清之际烧毁,清干隆年间又重建修复;上世纪50年代“破四旧”时又遭拆除,文化大革命时,寺内石像崖刻被毁殆尽。现在的寺庙,除了伤痕累累、几近消亡的旧迹外,建筑全是新修。寺前广场的左方,有一座新修成的大殿五关堂,粉白墙壁,格子红门,正门左右木柱上贴了小红纸条,“南无阿米陀佛”。里面尚未装修好,桌椅凳子木材一大堆。透过玻璃,正墙上一副“狮子吼”壁画,一雄狮腾云驾雾,狰狞怒吼;右上方有“庆贺高峰寺五关堂落成”的字样,左下角是“都江堰市居士阿其桌玛贺”的落款。从庙前广场左右都可上到正殿,有几十台阶。从右面一上来,就可看到一大钟,上有“高峰寺”的金字。正殿大门前两柱上楹联为“暮鼓晨钟梵音佛号”“严林古塔岚气烟霞”,门两侧是“寺下清波澄世虑”“峰顶宝塔映禅心”。进入大殿,乍然一惊,楼阁无后墙,三面是木制结构,正后面是有石窟的山壁,殿顶后部与后山顶相连接。入门柱上有:
经楼藏佛典此处能叨玄圣光

古塔纪人文其中可识汉安史
  的楹联。看来,高峰寺与高峰塔已是浑然一体,共三副楹联,每副中皆有一联说塔。大殿迎面是一石窟,右面还有两个,但窟中佛像已全都是新修的,石窟上面就是石壁了,左面没有石窟,但横削的崖壁上有近百个雕刻的小佛像,共几排,每排数十个,保存完好者无几,尚轮廓清晰、文理可辨者有几十个,其余都脱落模糊了。殿两侧是新修的十八罗汉像,都是秀青色石雕、颜色深碧,左右各八。主殿右侧墙的外壁前,立着梅山菩萨的群雕,制材和主殿内罗汉的一样,深青紫碧,五个菩萨姿态不一、手拿器杖也各不同,有几位还颇像农民。雕刻后是一幅壁画,大概是梅山吧。梅山离高峰寺数公里,为内江市区最高地,现建有梅山公园,市电视台也在上面。传说古时梅山有家人生养了五个儿子,给穷人们医治内病外伤及疑难杂症,后人为表纪念,供奉为菩萨。高峰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有“梅山会”,四面八方的信客涌入寺内朝拜梅山菩萨。近人王远成有联云“碧水长沱、宝塔凌霄知寒暑,彤云古刹、梅山坐地禳病灾”;后联就是说梅山菩萨。主殿右方、即梅山菩萨的前方,是一个广场,广场右面也就是梅山菩萨的对面,是一排新修的寺房,依山势而建,两层三层不等,房数十间。寺内卖香火的就在房前,主持和其他寺内人员大约也在这一排房中居住,寺房最前部是厨房。广场正后方、正殿与新修寺房之间是山墙壁,壁上有会真和丹华两石洞,古人有联“高寺白塔、无双福地,会真丹华、别有洞天”,即是说此两洞。左为会真洞,以前内刻唐十二进士石像。但现在洞名已不可见。跨几个台阶进去,洞深六、七米,正中供着三个菩萨,俱无称呼。左右两边各有八个塑像,衣着各异,清秀光鲜,全是新造。洞的顶部,相应每像的部位,都有一雕凿出的小块长方形石面,上本刻着字,但几乎全部都模糊不清了,我使劲的看,只一块上还隐隐有“进士黄弼苑”的微迹;十二进士如今就只剩这小块陈迹了。右侧,就在塑像所在台阶的一个小角落,滚着一堆石制头像,共七个,身子已不知所向,头像是顽石所凿,石材质地非常坚硬,但纹路、面容已经不清,只有乱刻划的杂沟。右为丹华洞,两洞间有一石坎窟中供着一观音,六支手,其中一举“日”、一举“月”。这个洞有名字,洞上石壁块面上有小篆字体的大字“丹华洞”,还有“新都刘*谅书”的小字。刘养直的“鹤去尚余丹客洞,龙归犹识梵王宫”就是说该洞。丹华洞内,有十几座塑像,正前方中间是主供祖师像,一个中年的瘦者,头上还戴着红巾。左排还有个像狗样的动物。这些塑像中,有小童、有官者、有武士,表情多样,有的欣悦稚气、有的温和慈重、有的面目峥嵘,却都眼神逼真、形神生动。但皆新刻石像,丹灶等旧迹无存。从丹华洞出来,就该游塔了。可一问卖香火的居士,塔不在寺内,寺内没有通往塔的路,要出了寺大门,在山庙的入口边上,走另条路去。我只好又转下庙殿,返回到山口的分道。到塔前才发现,塔果然和庙不内通,而在寺庙的围墙之外。塔正前方,就是寺庙主殿的顶部。塔后是荒草丛,再往后,是一个玩乐的店面,十几桌人正在店前的空地上搓麻将。塔左,是直下的山坡,长满了草,草间有个厕所,乱七八糟的。连着厕所的是一条小路,一面通到塔后店子,一面绕着山连到高峰寺正前方。塔右方是一个新废弃的空房子,红砖稀弄支撑起的,结构单调,墙壁薄,里面破砖烂瓦,还有各样垃圾。我绕了一圈,走到塔前。塔由坚硬的白石构筑,八面体,共九层,还有一底座塔基,虽不算一层,却较任一层都高。塔前是一座桥,搭连着正门前。九层塔,正面有向西北方的圆型石搭门,其余各面有见方一尺大小的方窗。下面四层的正口上方都有一石制块面,刻着四字,是受供奉者的称呼吧。一层“文昌夫子”、二层“臣光天后”、三层“原始天尊”、四层抬头望的太吃力、也有些刺眼,只隐约是“浑元一*”的样子、第四字已不清楚了,史载四层是“浑元一气”,五层还有“西天自然”,但现在五层已经没有了。
  “文昌夫子”即文昌帝君、或文昌菩萨,在神话中主文事、功名、掌人间禄籍、有司禄、定贵、进贤的职责。文昌文化最初为星相崇拜,二十八星宿中的“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其中司禄星“司禄赏功进士”,主管人间奖赏功名及官事,因其影响逐渐扩大而淹没其余五星,使文昌宫成为主管文运的专职星座,主宰了追求功名禄位的读书人的命运。文昌帝君是星相文昌宫与地上梓潼神的结合,其祖庭(产生地)现在为绵阳梓潼七曲山。传说梓潼神为张亚子,原居越西,因报母仇,躲居梓潼,后人建善板祠祭祀。后因其甚为灵验而声名远播,东汉道教入蜀,对其大加附会、推崇、宣扬,后来唐、宋、元、明、清历朝皆有封号;元朝时正式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文昌帝君),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使天上文昌神移转人间,从此文昌帝君出蜀而入中原,渐占天下,成为天下文人与士大夫崇拜的对象。元、明、清时,朝廷规定天下学宫都要建造文昌宫,清朝时还把祭祀文昌列入国家祭典,与孔子一样祭祀。关于文昌帝君的影响,这里略举两例:1、宋朝人着的《铁围山丛谈》说“长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者,素号异甚。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殿魁。自古传无一失者”。传说王安石幼时过亚子祠,风雨大作,后果位至宰相;苏门三父子也与七曲山有此类传说。2、在台湾日月潭,有个文武庙,中供三神像,中为孔子,左为文昌帝君,右为关公。
  “臣光天后”可能是文昌帝君的母亲或者远祖。因为文昌信仰以来,历朝不仅追封文昌,连其祖宗家属也一并追封了的。
  “元始天尊”是道教神系中最高神。“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道教着作中有“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合为“三清尊神”,并为三清之首。道教在不断深入的宣扬中,把文昌帝君纳入了自己的体系,详述其修道成仙的经过,各种着作(如《文昌大洞仙经》、《梓潼帝君化书》等)都有元始天尊点化文昌的杜撰,因此二者成了师徒关系,元始天尊成了文昌帝君的老师。
  “浑元一气”又在元始天尊之前,是“道”所生,“大道无形无名,化生三元,三元衍生出玄、元、始三气”,元始天尊乃禀气而生。
  “西天自然”又在气之前。《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上到下,高寺塔的石匾抽象的显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道教宇宙衍生图,自然─〉道─〉气─〉元始天尊─〉主人文的文昌帝君。这可以说是一本人文的教科书。高寺塔的修建,正致力于复兴内江的人文。清嘉庆九年,本地举人苏鸣鹤主持发动,按全县粮户册筹资建塔,历三年而建成。建塔的原因,邑人艾荣松在嘉庆20年的石序中写道“内邑人文,本朝(清)远逊前代之盛者,由北塔(三元塔,明末倒塌)之不复也,而大小二洲为江水刷削,不知做堤以护之故也。塔不复则前无曜,堤不筑则后无枕,”江水冲走了文运。塔乃为正风水、挽文运而建;挽文运,自然要遵奉文昌夫子了。从塔形看,“八面体、石结构、攒尖顶,极具镇‘狮子’、锁‘江龙’、兴‘文运’之威仪。”以至于近现代又有人把张大千、范长江与塔附会。建国后,塔同寺庙一样屡遭破坏。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寺庙逐渐开始重建,但塔却无人管理维护;92年9月,塔又遭雷击,金属塔顶被击落;如今已是“危塔”、“废塔”。一层的正门外两侧,要不是十分留意,竞根本注意不到还有楹联,是很遒劲的字体雕刻在塔面石壁上的,但塔的表层石壁已脱落,左联一字不剩,只右联间隔着尚存四字,从上到下依次是“云”、“镇”、“水”、“雄”,“雄”字已毁落大半,其它三字也快要掉落;原句是“云镇山雨雄居胜地”。史载塔进出处有精刻的二龙戏珠图案,现已全毁,无丝毫痕迹了。正门里边上,左侧有字“敕授文林郎知邑事徐曲”,字体尚清晰,并有加红,右侧是“嘉庆十一年丙寅夏月吉日”,是塔建成典礼的日子吧。正面的供台上空荡荡的,没有佛像。墙壁都有些风化,处处有将要哗啦落下石块碎屑的样子。除此之外,到处都是“**到此一游”、“*年*月*日”、“**学校*班留念”、“好友******”的字迹,还有一首首各样的歪诗,有用毛笔写的、有圆珠笔、钢笔、水彩笔写的,有喷墨式的,有刀刻划出的、还有石头敲出的,不管是侧墙壁、正墙壁、还是窗台檐上、原来供奉的石龛壁面以及四周,密密麻麻、各式各样、满墙杂乱。上16台阶到第二层,再上15台阶到第三层,然后13阶到四层、再13阶到五楼。这几层中,以前供奉石像全已毁尽,只剩空龛。到处都是满墙壁的涂画刻刮,越往上越多越乱,各样的字越来越密,越来越狼籍。登塔时正值午后,遇到好几群游人,在塔间竞跑争上,比赛谁先到楼顶,一片喧闹之声,有的还满口酒气,走的时候,总少不了丢下垃圾。三楼的石龛左侧壁上本还有几个以前凿刻的字,却被多个游人的“题词”搅刻乱了。到五层就不能再上去,当中有一石洞通到塔中心,又向上通到塔顶,想是以前在石洞敬供燃香而气通塔霄的地方吧。如今,石洞内以及洞的边上,却堆满了垃圾,吐的口香糖、丢的纸片、瓜子花生柑子皮、冰糕棍、矿泉水瓶、方便面袋,应有尽有。五层已是最高,不能再上,光荣的游客肯定要在此最高处留下自己的美名、佳作,因此这层的题词和留言最是肮脏不堪,更有人在塔上相聚小便,一地污秽、臭味刺鼻。而透过五层的塔口,一眼放开,那是何等的美景。一片广阔天地,沱江从山前右侧浩荡而来,成S形又在山脚下一气南去;远山苍茫起伏,云雾缭绕,远对面的三元塔巍然矗立,遥遥相呼应;新起的公路在远处的丘陵山间像一条线一样隐约远去;山脚下的村落,成片的相连,屋舍在山下清静悠远;望不到边的农田、一地地的油菜花,到处都浓郁葱翠、清新秀丽、满眼生气;在山下看得很大的工厂,如今轮廓清晰,高大的烟囱、庞大的厂房尽收眼底,连声响和浓烟都远在下面。这是怎样的一座塔,它的塔口给人何等的心旷神怡。这灵秀之地、美丽山川,在这塔口让人一下子体会到了。可这塔却沦落成如此的样子,诸多年来,竟是从没有人理会、照管吗?这如画的景致,奇美的天地,竟是没有人发现、没有人珍爱过吗?两百年的宝塔,如今无人看管、无人珍惜、无人爱护,真是一座废塔,没有它的价值了吗?没有门,没有护栏,没有围墙,任何人都可以上来,任何人都可以乱涂乱划,任何人都可以对它肆意的胡作非为。在庙子里,一个一个、一家一家的善男信女、老老小小、都虔诚的跪拜,生怕有一点点不敬;而一旦出了庙子,走到塔上,就自己、全家、一群群的变成了“菩萨”,在塔上嬉笑胡闹,赛跑吃食丢垃圾、题词留名耍酒疯,怪样丑行应有尽有。我重回到寺内,问起看大殿的婆婆,她却说:“塔是国家的,是国家的文物,不是庙子的,塔和庙不是一起的,塔不属于庙管,庙也不管塔。”我才死寂般无语了,看看高峰寺的大殿楹联,共三副就有一半在说塔,寺不离塔,塔不离寺。可这唇齿相依的寺和塔如今却如此分离了,被寺庙围墙隔开,塔被孤零零遗落在荒草堆里。另一位卖香火的婆婆则说,塔已经在寺庙的建设规划中,周围的地都已经买了,但寺庙建设分三期进行,如今才是第一期完工;更要紧的是资金问题,寺庙建设全是自筹,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此外,山上农民也很不配合,在庙的修建中找了不少岔子。但不管怎样,塔现在确是无人管理、看护,而等到寺庙三期建设再来保护塔时,不知是否还有机会。在2004年底出版的内江新地图上,很清楚的把高寺塔标记为风景名胜,却没有标高峰寺;在内江市旅游局网站上,这样宣传到:“如今高寺山上最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是嘉庆十二年建成的高寺塔,……”;成群的游人不知高峰寺而知高寺塔,也大都冲着塔来游览。就是这闻名远近的宝塔,如今却被遗弃着,独落荒草丛,一天天的毁坏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9 23:07, Processed in 0.265201 second(s), 1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