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0年五位科学家发表文章 反驳新冠病毒来源于实验室

 [复制链接]
源自:cnBeta
原文标题:五位科学家发表文章 反驳新冠病毒来源于实验室 来源:界面

  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仍然是目前科学家探索的重要方向。2月17日,病毒进化学家美国斯克里普研究院Kristian G.Andersen副教授及被誉为“病毒猎手”的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W.Ian Lipkin等五人在病毒学论坛Virological共同发表文章称,根据对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数据分析,排除了新冠病毒由人为构建或散布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NIAID-RML
  1月31日,印度理工学院有学者在BioRxiv预印本平台上发表文章称,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实验室的产物。该说法后愈演愈烈,甚至有传闻称,新冠病毒是从武汉病毒所试验室所泄漏。此前,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曾在朋友圈回应,其用生命担保,该病毒与实验室没有关系。而上述印度理工学院的作者也公开表示,为避免造成误解,将撤回稿件。
  Kristian G.Andersen等五位科学家从结构性和功能性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SARS-CoV-2基因组中的两个疑似人为干预的特征,反驳了此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工合成”阴谋论,认为SARS-CoV-2病毒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而非实验室制造。
  该篇论文表示,同其他冠状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体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受体结合能力特别强。冠状病毒通过S蛋白与宿主的受体结合,从而感染宿主细胞。
  可以将S蛋白理解成是它们进入细胞的“钥匙”,而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就相当于“锁”。当”钥匙“遇到对应的”锁“时,病毒便可进入细胞。
  SARS病毒的S蛋白也是与人体ACE2相互作用结合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但是五位学者的文章表示,根据此前的研究,SARS病毒的S蛋白基因序列的L472位置的突变为苯丙氨酸,是可以帮助SARS病毒S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的最佳条件。
  而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序列出现苯丙氨酸的位置并非是最佳条件的L472,而是L486,这显示了该病毒并非来自于此前的最佳预测,可以说明新冠病毒并非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此前阴谋论中常用的一个证据是,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中,存在可疑的酶切位点。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高山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解释道,酶切位点通常被看作是人工基因工程的痕迹,但是病毒的自然进化中,也可以存在酶切位点。
  五位科学家在文章中也讨论了通过实验室培养该病毒的可能性。由于新冠病毒S蛋白存在酶切位点,导致酶切位点周围存在3个O-聚糖结构,而作者表示这一结构通常意味着免疫系统的参与,在体外是不存在的。
  2月19日,医学期刊《柳叶刀》发文,强烈谴责了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全球27位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签署了该项声明,并表示将同中国医疗工作者共同抗击疫情。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刘作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刘作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刘作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刘作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刘作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刘作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第一个城市降房贷首付了,房价究竟会怎么走? 130名地铁建设者乘包机返回深圳复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2:1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