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9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虎 发表于: 2005-6-1 14:09:3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名人[推荐]李调元 Li Tiaoyuan

 [复制链接]
李调元 Li Tiaoyuan

  李调元(1734-12-29~1803-1-14),字羹堂,号雨村、童山、蠢翁、鹤州。清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诗人。
  字羹堂,号雨村,又号童山、鹤洲、赞庵、□斋、蠢翁。绵州罗江(今属德阳市罗江县)人。幼聪敏,七岁能诗。二十岁,父化楠宦浙中,调元与弟谭元随母赵氏之余姚,遍游浙中山水,遇金石随自摹□。由是益奋于学,自撰史百家以及稗官野乘,靡不博览,群经小学,皆有著述。干隆二十二年(1757),归蜀应本省乡试不中,复至浙。二十五年(1760),肄业于锦江书院,撰《南宋宫词百首》。二十七年(1762),以副榜充内阁中书。二十九年(1764)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吏部主事。充广东乡试副考官,寻迁考功司员外郎。以议稿忤满郎中永保,被满尚书舒赫德、阿桂参浮躁谪官。朝鲜副使徐浩修喜其诗,遣人求近著书,调元始奉谕复官员外郎。旋督学广东,任满回京,擢直隶通永道。三十八年(1773),以参永平知府弓养正,为所讦,罢官,下保阳臬司狱。次年春遣戌伊□。行至涿州(今河北涿县),袁宁桐以其母老代奏获允赎免。四十一年(1776)返绵州故里,家居二十余年,啸傲山水,以著述自娱。喜购书,家有万卷楼,为西川藏书第一家。晚岁筑别墅,曰“醒园”,自号“童山老人”。性喜歌舞,弦歌之声不绝,醒园池台之盛,甲于西蜀。生前即作墓穴,自撰墓志铭藏之。约嘉庆七年(1802)十二月二十一日卒于罗江县南坝村,年六十九岁。  调元为人旷达,豪放不羁,喜结交,笃于友情。官京都时,日与诸名士相唱和,同程晋芳、姚鼐、袁枚、纪昀、魏长生等交最笃。又爱才若渴,人有一言片语之佳者,辄为采录。与从弟鼎元、骥元善,同游峨眉、青城,常有诗书往还。鼎元奉命充册封琉球副使,调元作诗二道寄京遥贺;骥元病卒,又写诗哭祭。川北农民军首领王三槐、罗其清等被俘遇害,有诗及之。万卷楼被白莲教徒火焚,时调元避乱成都,闻之一恸几绝,曰:“烧书犹烧我也。”
  调元性爱奇嗜博,公余犹手不释卷,于经史、音韵、文字、方言、戏曲、碑刻、地理、风俗、博物等无不涉笔。辑自汉迄明蜀人著述罕传秘籍一百五十余种曰《函海》,撰《全五代诗》一百卷。其他尚著有《雨村剧话》、《雨村曲话》、《雨村诗话》、《童山全集》、《奇字名》、《罗江县志》等书,共达五十余种。蜀中撰述之富,费密而后,首推李调元。其诗学大苏,袁枚评为“才力豪猛”。朝鲜使臣徐浩修亦认为其诗“超脱沿袭之陋,而合于山谷、放翁,极为佩服。”早年所作《南宋宫词百首》,论者谓不亚于前辈诗人厉鹗。调元与弟鼎元、骥元,俱有诗名,时称“绵州三李”。戴吉双《四川儒林文苑传》谓:“当时继‘三彭’(指丹棱县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三兄弟)起者,推绵州三李。”可见其在四川文坛之地位。《清史稿》有传。

  李调元5岁就入私塾,先生刘一飞,教《四书》《尔雅》,教了他就能背诵。七岁就能作诗,他所做的《疏雨滴梧桐》:“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特别受先生赞赏。
  干隆二十八年,也就是李调元29岁时进士及第。改翰林庶吉士,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历任广东乡试副考官、考功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干隆五十年(1785)落职四川。李调元为官时刚直不阿,不畏权臣,一度受到干隆赏识。回到家乡,就笑傲山水,潜心著述。有《李调元诗集》、《雨村诗话》、《雨村词话》等。
  竭尽全力将平素收罗到的历代蜀人著述之罕传秘籍汇编成《函海》,印行问世。这是对四川文化的一个巨大贡献,老诗人袁枚看后赞不绝口,以诗相赠:“正想其人如白玉,高吟大作似黄钟。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
  李调元还是个戏迷,在家中养了个戏班,请了个江苏昆曲艺人,教他戏班中的童儿们演唱,他自己则亲自编写剧本,著名的川剧《花田错》《春秋配》就是他写的,对川剧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于收藏方面。他一生中收集了各种版本的书籍10多万卷,罢官回乡后在南村买地10亩,建了座“万卷楼”。此楼分经史子集40个橱柜,很多都是宋元刻善本,时人称为“西川第一楼”。遗憾的是:嘉庆五年(1800)四川白莲教起事,一时兵荒马乱,李调元全家逃到成都避难,万卷楼竟被一群匪徒烧为灰烬,动乱平息后他回到罗江,看到他的书楼灰飞烟灭,顿时就气得昏死过去,半天才回过气来,悲痛万分,叫人挖了个大坑,将那些书灰全部埋起来,垒了一个坟堆,坟前立块石碑,叫做“书冢”,从此,李调元忧郁成疾,180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巴蜀文豪李调元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九岁。他的好友文学家姚鼐寄挽云:“生前忠节似松凌霜雪,死后高风如月照云天。”

再说说李调元趣闻
  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做对。有一年夏天,李调元家中来了许多客人,其中有不少蜀中名流。有一位名流,听李调元的父亲说过,李调元从小就能诗善对,但持怀疑态度,不大相信。恰好当时,李调元站在他父亲身边,他要当场试一试。当时,天气炎热,客人们以便摇扇,一边吸烟。这位名流边以当时情景,吃了上联,要李调元对出下联。联文是:
  吸烟摇扇,目前风云聚会
  上联一出,客人们交头接耳,议论此联难对。李调元的父亲也要求这位客人,改出其他好对的联。不料,李调元在梢加思考后,朗声地对道: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联才对毕,顿时哄堂大笑,此联虽不雅,但舍此难对。满座客人都为李调元应对之快,啧啧称奇。
  不久,李调元上学了。当时,他生了一身疥疮,上课时,不停地瘙痒,先生看见了,笑着戏出一联: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月抓。
  李调元既难为情,又很气愤,顿时忘了尊卑,对着先生随口便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后生后死。
  时候,李调元深感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出言不逊,对不起先生,立即向先生赔礼道歉。晚年,他将此事告诉儿孙,要他们引以为戒。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胡政之:开创百年报业“新路径” [转帖]下月100名企业家巴中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9:35,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