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关注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新闻特写:雪龙船上“拔出”直升机
还有一天就要到达中山站外缘海域了,南极大陆也隐约可见。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一场规模空前的卸货作业也即将展开。无论是雪龙船还是中山站,都在厉兵秣马,争取为挑战性的卸货作业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站副站长 卢成:待会儿推飞(机)的时候,一定要听指挥,我们要保护好飞机的安全,更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雪龙船在大洋上停航约两小时,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作业就是让直升机出库,为第二天正式执飞做好准备。几十名科考队员顶着寒风聚集在雪龙船的后甲板上,等待着将飞机拉出机库。这一刻就意味着中山站卸货作业拉开序幕。
几十名队员齐心协力,将这架KA32直升机从机库中拉到后甲板的停机坪上。据直升机作业队队长李跃华介绍,这架直升机的主要作用是吊运货物,以及运送人员和科考设备,飞机最大起重量12.7吨,最大允许的外挂总量是5吨,在南极科考中发挥着重大的运输作用。
直升机作业队队长 李跃华:它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说将咱们雪龙船拉到南极内陆队和中山站的这些物资,从雪龙船上吊运到指定的地点,今年的物资量是创历年之最,任务非常繁重。如果天气允许的话,我们准备是每天执行五个架次的吊挂作业任务,大概飞行时间在十个小时以上。
根据第35次队临时党委制定的卸货方案,中山站卸货作业主要是通过直升机吊运和雪地车陆路运输。就现有情况看,无论是卸货距离,还是卸货作业的量,都大大超过了往届的科考。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 孙波:咱们所在的普利兹湾,冰情复杂,卸货距离超过44公里,潮汐缝要搭桥,乱冰区要修路,这是任何(一次)南极考察里面没有十八般武器一起上的。冰上卸货,咱们这次是海陆空协同作战。这样的一个场面,在我的记忆中,我觉得是中国的南极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规模、大兵种、多人员的协同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