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运动
抗战期间,活跃在成都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分发传单、张贴抗日宣传画等方式,为抗日积极奔走。在共产党员的感召下,成都爱国青年振臂而起,奔走呼号,挽救危亡。当时,成都华西坝是内迁院校主要汇集之地。1937年下半年,华西协合大学、齐鲁大学等高校进步青年学生自发成立抗敌后援会,开展教唱救亡歌曲、编演戏剧、举办壁报与时事报告会等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发展华大学生沈荫家、艾尔达和金女大学生周曼如为中共党员,华西坝党支部由此成立。1938年2月,华西坝学生救亡剧团成立,4月改组为成都学生抗敌救亡宣传团。尔后,华大、齐鲁大学、中大医学院、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大又以医科学生为主,组成五大学战时服务团,成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外围组织。其它高校的进步学生也纷纷组建宣传队、演剧队、歌咏队,在校园街头和外县举行救亡宣传。
轰炸成都
1941年7月27日,是个星期天,天气晴朗。突然,防空警报刺耳地响起来,人们抬头,看见无数架飞机排成一字长蛇阵,飞临成都上空。108架敌机在城内皇城坝、平安桥、青龙街、长顺街、少城公园(人民公园)以及东、西、北城郊大肆投弹。这次轰炸中弹街道82条,炸毁房屋3585间,死伤上千人。破坏最为严重的祠堂街、少城公园、盐市口、 春熙路一带则已面目全非。
少城公园是市民集会的主要场所,大多数反日示威集会都是在这里举行。7月27日,少城公园被毁惨重,正门里西侧的大光明电影院、园内运动场南侧的博物馆楼、动物园,以及绿荫阁、鹤鸣、射德会等几处茶馆和桃花源、晋宁两家有名的餐馆全部被夷为平地。此外,一些厌烦了没日没夜跑警报的市民,不愿疏散出城,而是到公园的树阴下躲避,结果大多惨遭不幸,非死即伤。少城公园的荷花池里漂浮着尸体,脚下随时可以踩到人肉,广场上停满了棺材。此次轰炸以后,成都市的大部分店铺闭门停业,只有棺材铺和孝衣店生意兴隆。
捐飞机
1941年1月1日,北平志成中学四川分校学生向全国发起“中学生号”献机运动。“献机运动”很快在全川开展。1941年6月20日,成都共募得献机捐款150万元,其中普通民众节衣缩食捐款20万元,一架飞机以“民众号”命名……
1941年7月7日,中国 航空建设协会总会为纪念抗战4周年,又发起“一元献机运动”,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建设空军是每一个国民所应负的责任,一元钱的数量虽甚微,其优点则在普遍与深入,让每一个大时代的中国国民都有救国救民族的机会!”
到1941年10月止,重庆各界共募得献机捐款150万元。1942年3月,重庆和川东数县、市青年捐购战斗机1架,滑翔机20架;成都青年捐购滑翔机1架。1942年10月,四川民众捐购“忠义号”战斗机20架……此外,中国其他各省民众、海外华侨也义无反顾地捐献大量金钱购机。
“献机运动”加强了防空建设。1941年12月20日,美国志愿人员组成的 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首次参战,加上中国飞机的增多,中国空军逐步占据了空中作战的优势。
民工
盟军要配合中国空军作战,从1943年起在成都周围的 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 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轰炸、驱逐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曾管理修建温江黄田坝机场的黄维德先生回忆:“应征民工抗日情绪甚高,不少是自愿要求参加的,开工你追我赶,工效很高……我去工地听见黄龙溪来的两个女民工,边挖边摆龙门阵,一个说:‘我家男人当壮丁走了,保上没有喊我,是我自己要来的。’一个说‘修机场是从天上打日本,让日本人也跑跑警报!’”
据修过机场的一些老人们回忆,当年由于没有任何机械设施,大家在河床上把鹅卵石敲碎,然后全靠架架车、鸡公车以及人的肩膀、扁担、箩筐把上百万方沙石运进机场,几百人拖起一人多高一吨重的水泥石碾,一层一层反复地碾压跑道,完全靠双肩双手修机场。民工们忍饥受冻,吃尽苦头,但为了抗战,仍然士气高涨,通宵达旦坚持出工,硬是在半年时间里修好各个机场!
新津机场
新津机场是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轰炸机机场,它为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津机场最先是刘文辉于1928年修建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四川成了抗战大后方。1943年盟军决定在四川急建轰炸日本本土的空军基地。新津机场的扩建征集了新津、华阳、温江、广汉等22县民工共22万多人。一时间,新津机场周围十多华里内皆是住满民工的工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次扩建,修建了正副跑道,容纳35架B-29的大飞机库,还有油库、机械厂、发电厂等各种设施。至此,新津机场面积达到近一万亩。
机场完工后,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40大队27架B—29重型轰炸机及机修人员297人很快进驻,1944年初春,美军装备有机载雷达的P38、P61型驱逐机(俗称“黑寡妇”的双机身新式战斗机)紧跟着驻防新津机场。美国空军援华航空指挥部也设在这里。从此,B—29轰炸机频频起飞,在成都太平寺、温江、德阳等地中国空军和美国空军的战斗机严密掩护下,形成轰炸作战队形,不断地轰炸日军在洛阳、长沙和其他日占区的炮兵基地等军事目标,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炸日本
1944年6月15日午夜,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40大队B—29重型轰炸机群从新津机场起飞,远途奔袭,轰炸了日本钢铁中心八幡钢铁厂。此战中,经美国教练训练的中国空军也编入机组,有的担任领航员,有的担任投弹手。成都时间晚上11∶38,第一架B—29飞抵目标上空,发出无线电信号“贝蒂”,意义是“已投下炸弹,云量小于 5/10”。
这是中国第一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土,是日本人做梦也没预料到的!截至这一年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 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
1944年6月—1945年3月,美国轰炸机从成都前方基地飞往日军占领地和日本本土一共执行了22次轰炸任务,出发轰炸机1614架次,其中向日本本土出击了900多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