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0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途 发表于: 2005-10-2 23:14:5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老舍谈青城特色

 [复制链接]
(作者简介:碧野,现代著名作家。原名黄潮洋,生于广东省大埔县赤山村。曾任《莽原》出版社总编辑,被选为文协成都分会理事。)

一九四二年秋天,初到青城山,我兴致勃勃,课余上天师洞和上清官游玩。秋天的山林仍然秀色迷人:“青城天下幽”,果真名不虚传。

有一次,星期日休假,我陪邵琼去中兴场赶场,回校时已经是午后。传达老头告诉我:“舒先生来看过你了。”谁是舒先生呢?呵,想起来了,舒先生不就是老舍吗!怎么,老舍游青城山来了?”

原来是老舍陪冯玉祥来游青城山,住在天师洞,他听说我在山脚教书,赶下山来看我,却扑了一个空。传达老头原是“旗人”,老舍也是满族,他们就亲热地交谈了半天。我当时虽然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年仅二十八,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后生。而老舍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主席,已经是闻名世界的老作家了。但他一点架子都没有,竟是那么平易近人。他既不辞劳苦从山上下来看我,又高高兴兴地和传达老头交谈了半天。他为人品德的高尚,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二天课余,我上青城山去天师洞回拜老舍。天师洞前的千年大银杏树果实累累,三清殿静寂无声。我走进山门,在左手阁楼上和老舍见面。他穿白短衫,潇洒自如。他喜爱青城,第一句话就笑着问我:“你看青城山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我脱口而出:“幽!”

“青城山是幽,这是异口同声的赞词。还有呢?”

我苦苦思索,回答不出来。

老舍最后指点我说: “你没看出青城山还一个特色:‘翠’呀!”

我惊喜地叫了一声“翠”!青城山的秀色,不就在这一个“翠”字上吗!”

老舍观察事物的深入细致,使我佩服;更重要的是,他使我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发。老舍对青年作家的教育,一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老舍表面看起来很幽默,妙趣横生,但他内心是严肃的,又极富感情。他酌作品是在微笑中含着痛苦的眼泪写出来的,发人深思。

他告诉我,他在重庆已经和臧克家、田汉见过面。这些年,我们生活在前方,他是惦记的,他谈起收到我们在老河口罗汉寺照的照片,看到我们几个都是神采奕奕,他感到很欣慰。

老舍的感情是真挚的、深沉的。他不分年老年轻,只要脾味相投,他都一见如故。 但同时,他的性格正直,能断不能弯。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那一天,我上山回拜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孙怒潮的大学教授,跟我一块上山去看老舍,带来了一个剧本,想请老舍过目。老舍讨厌孙的为人,对他不理睬,弄得孙不敢拿出剧本来,灰溜溜地先下山去了。

秋凉,老舍离开青城山去成都。他坐的滑竿从长生宫门前经过,准备下来进学校去向我道别,却发现我在溪边洗衣服,于是他坐在水石上跟我谈了一阵,然后才上滑竿,频频向我挥手远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关于夹江方言 四川人也要说“官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8 08:12,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