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45|回复: 2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0-9 23:08:3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朱熹宗祠缘何在四川

 [复制链接]
朱文国 朱熹生卒都在福建,从未到过蜀地,怎么四川会出现“朱熹宗祠”?前不久成都龙泉驿还为此举办了“四川省文公会暨首届朱熹文化节”。 朱熹一生,确实没有到过四川。他的后裔入川,最早要算其曾孙朱朝选。朱朝选以武承袭万户侯,在1314年之后入蜀,其裔孙先后在乐山、仁寿、井研、资阳等地居住。明末清初,战乱和瘟疫使四川人丁锐减,1671年起清政府大力鼓励各省贫民入蜀开垦,后来在百余年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朱子后裔大量进入四川。渐渐地,他们在各自所在地建立家庙祭祀先祖。再后来,朱子后裔中的有识之士决定建立省会中心祖祠。 成都科甲巷与朱熹有关 在朱氏数十谱碟中,对成都科甲巷总祠都有记述。经考,首倡创祠时间为清干隆四十四年(1779年)。  科甲巷,现在居于成都最繁华的“春熙商圈”之内,属流金淌银的商业宝地。但在200多年前朱子后裔购宇立祠之时,尚是成都“郊寨”之地,无“巷”,又叫“诸葛庐”之名。附近的原成都市一医院那块地,清朝时还曾是“监狱”,传说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1863年就被关押和杀害在那里。干隆五十四年(1789年),朱熹的裔孙们以“朱祖文”之名,用700两纹银购得地块建立宗祠,现仍存《杜卖文契》为证。那为什么后来有了“科甲巷”呢?  原来,明、清两朝的科举,考的都是四书五经,必须写成八股文,而经文的解释必须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为准。朱子后裔立祠,于是取“登科中甲”中的“科甲”二字,作为立祠之巷的名字。也正因为科举考试与朱熹《四书集注》密切相关,所以每逢乡试,赶考者都是蜂拥而至,提前半月住进科甲巷栈房,天天进入“朱祖文祠”朝拜先贤,待乡试开始,才进入贡院“应试”。 朱熹曾为宗祠“业主” 在建祠后的200多年里,历朝历代都是把朱熹老夫子视为朱熹宗祠的业主,这也算得趣事一桩了。  由于朱子裔孙不能直呼先祖之名,故1789年购宇立祠时,业主名为“朱祖文”及“朱氏祖宗文公”。《杜卖文契》加盖有清朝大红官印,予以确认。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川省政府”办理《官契》时,明确写着“发给业主:朱祖文即朱熹收执”。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简阳《朱氏族谱》录下了总祠祭祀程序和楹联一十八幅等,内容均与熹公有关。  1952年12月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产权证,业主为“朱氏祠”。  1992年,政府将朱熹宗祠(总祠)地段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日本邱永汉集团,总祠房屋被拆,原址上建起了伊藤洋华堂等建筑。 1997年陪祠得到保护 成都科甲巷总祠,祭祀时人多车马多,于是在成都城东门外,今龙泉驿区十堰镇一带,半节河宗祠作为陪祠,兴盛起来。  史载,半节河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1719年朱氏后裔购得此屋,经维修立祠并居住。1997年3月,朱氏后裔开始谋划对陪祠的保护工作。这种努力得到了有识之士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200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先后题赠“朱熹宗祠”、“朱子书院”等墨宝。  2003年7月,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把“朱熹宗祠”宣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0月28日,宗祠管委会主办的“四川省文公会暨首届朱熹文化节”在成都龙泉驿十陵朱熹宗祠隆重举行。2005年5月,宗祠管委会向社会推出“朱熹国学院公益亲情项目”。 源自:四川日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贵阳的高楼 [转帖]成都茶馆的理念在“泡”字
2# 四姑娘山
 纸帆船 发表于: 2005-10-11 12:34:4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好介绍,定去十陵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何晓 发表于: 2005-10-11 18:10:39|只看该作者
好啊好啊,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3 14:58, Processed in 0.686402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