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678|回复: 11
 2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yblin 发表于: 2005-12-26 10:39:59|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僰”:一个来历和去向都不明白的民族

 [复制链接]
  川南的宜宾为古代僰人聚居地,宜宾夹在两江中的老城区一度为其族所建“僰侯国”都会。在今天市区下江北白沙湾镇尚有一“古都会庙”,又叫做“僰侯庙”,是这一久远历史留在宜宾近郊唯一的遗迹。
http://www.phoer.net ( ^6 U- [& A9 P$ B2 S  僰人大约在宋代以前即从位于金沙江、岷江交汇处的三江口一带退出,一般认为,他们迁徙到了宜宾南部的珙县、叙永山区聚居。而其从历史上记载上最后消逝,则是在经历了400多年前的“叙南平蛮”战争之后。8 l5 ?$ s) n( q; b http://www.phoer.net
  那场十分惨烈的战争发生于公元1573年春,时为明神宗万历元年三月。当时,朝廷调集14万大军,对称作“叙南”的宜宾南部山区的土着“都掌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征剿,这就是史称“叙南平蛮”的“九丝之战”。据《万历实录》记载,这场战争历时半年,官军于当年九月攻破都掌人据点九丝城、前后“克寨六十余处,擒酋首……拓地四百余里,得诸葛铜鼓九十三面”荡平了被朝廷认为“负隅称乱,历三百余年”之久的“都蛮”。又于次年四月,再次派兵搜剿山箐遗匿,直至“都蛮尽灭”。此战距今已400多年,如《万历实录》史实不谬,则“都蛮尽灭”也是400多年前的事。5 r( a" J: b/ Y3 z) O5 {1 ` http://www.phoer.net
  这个被战争荡平“尽灭”的“都蛮”是否肯定就是僰人一族,至今尚无确论。然而,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于宜宾的僰人也因“都蛮尽灭”,从此在史籍中不再有关于他们活动的任何记述,这是许多研究学者所认同的。
http://www.phoer.net + C" S( t& R% F; C( B9 p' i' h  诚然,僰人一族,不是唯一从历史上突然消失的民族。但400年前那场战争使其遽然间消逝得踪迹全无,却使这个本来就来历不明的种族,又因此变得去向不明。加之在可考的文献史料中,有关“僰人”及其活动的记述寥若晨星,或是一鳞半爪,或是只言片语,不但时间跨度长而且十分散乱。更有许多民间的传说和迷茫的历史交织,构成种种云遮雾罩,赋予了僰人一族越发神秘的色彩。5 @- A; W+ q9 y' E# d http://www.phoer.net
  对僰人族属的来源,以及其最终的归属,长期以来众说不一。为探究这一谜底,不少学者作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并从许多不同的方面入手作过种种努力。笔者试图作一种新的尝试,即从宜宾地名的历史演变,结合僰人的种族习性等入手,来窥探僰人消失这一千古之谜。或者,也不失为另一种可以试试的途径和方法。, k& N: D; }  m- A# T7 p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y3 p0 e  d6 l6 L5 E' ?) Y一:“僰道”古称$ F3 Q# `1 ]( B" R1 u: [8 G3 k+ i4 x http://www.phoer.net
  远古僰人,曾在宜宾这块土地上建立过“僰侯国”,并带给宜宾“僰道”的古称。宜宾今天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称誉,这与古代僰人的声名不无关系。6 K2 s, {/ K: `0 p" M; x7 A http://www.phoer.net
  据文献资料记载,僰人很早就出现在宜宾一带,是个以如今的川南为主要集居地的农耕民族,一些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学者,从广义角度将其归属于“西南夷”。% \5 M  }2 E9 G, Q" W1 d http://www.phoer.net
  “西南夷”与内地的广泛交流,一般认为是在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之后。今天的宜宾一带,在汉代开发大西南前是个边远之地,但其境内集居的僰人在汉武帝派唐蒙去夜郎国之前,就已经有发展较高的文化、经济水平。他们修水利、兴灌溉,除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外,还种植荔枝、生姜等经济作物。《太平御览》卷197引《郡国志》说:西夷荔枝园,僰僮施夷中最仁者,故古谓僰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收一百五十斛。”僰人栽种荔枝、生姜等经济作物致富的历史,西汉时便已经为内地所熟知。另外,从其参与过周武王伐商纣王的战争会盟,并因有功而受封为“僰侯”一事中,还可看出僰人一族不同于“夜郎”等其他“西南夷”的地方。" c- b. F5 \1 c5 C5 k: B http://www.phoer.net
  “夜郎”是“西南夷”中最大的一族,直到汉时尚不知“是夜郎大,还是汉朝大”,而僰人早在殷商末年即参与了中原事务,无疑对中原情况很早就有一定了解。即便退一步讲,它仅是受邀参与其事,也说明了中原民族早在汉代以前对僰人一族已不陌生,这也是僰人与外界的接触比其他“西南夷”要早得多,也多得多的重要证据。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那就可能在中原民族的认识中,僰人很早就被认为是个乐于与外界交流,容易与外界合作的民族了。这是他们后来“慕义来宾”,融入中原民族的基础。
http://www.phoer.net , K. M. Z" Y; V0 n; m  “僰侯国”的领地,大约便是以今天的宜宾市为中心的一带地区,这也是古籍中称宜宾为“故僰侯国”的由来。但是,这个“僰侯国”建立的确切时间是何时?先后传承过几代?历任“僰侯”又是何人,叫啥名字……等,都是不清楚的。虽然史藉资料和一些传说中,古代僰人的活动中心一直在今天宜宾市中区的三江口一带,可在这个历史上的“僰道”治所,古代“僰侯国”的都会所在处,及其近周地区,至今还没发现有关这一古老民族确曾在这里生活过的遗迹。就是远周郊县的珙县、兴文等地峭壁上被称为“僰人悬棺”的悬棺葬,也并无确切可考的证据证明为僰人所遗。  b! ~$ c, c, ]8 R- G4 a; g' _ http://www.phoer.net
  然而,古代宜宾很长时间为僰人集居地相信是确切的,因此才有“僰道”这一确切的古称。尽管如此,对这个地名最初的启用时间,细加追溯起来也还是并不十分的清楚。《元和郡县志》“戎州”条这样记述:“汉武帝建元六年,遣唐蒙发巴蜀卒通西南夷自僰道抵牂柯,凿石开道二千余里,通西南夷,置僰道县,属犍为郡,今戎州即僰道县也”。
http://www.phoer.net ( D0 x# r0 ~' p. W  由此看来,用“僰道”一名称古代宜宾,并非始于汉武帝时代,而是早在唐蒙受遣之前、它似乎就已经是这个僰人集居地的地名了。只是在汉武帝对大西南地区的一系列开发中,僰道又得到较之于以前规模的开发,说明这一点的,便是这个地区原来仅称“僰道”,因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才被明确置为“僰道县”,这是目前认为的宜宾设县建城之始。
http://www.phoer.net 7 z1 A; N( h( w: Y& _  按汉制,“道”与“县”其实是同一级的行政区划,《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县……有蛮夷曰道”。有僰人的地区曰“僰道”,有氐人的地区曰“氐道”。古代的这种设置,大约有些类似于现代的“民族区域自治”,不过称“道”不称“县”的地区多为“羁縻”状态,朝廷对它的控制远比对县的控制要宽松得多。因此,汉武帝时改“僰道”为“僰道县”,看似仅有一字的增加,实则意谓着其地原“羁縻”状态的结束。实际上,这也是历代朝廷对这一地区控制加强的开始,此后的“僰道”便一直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之下。南北朝时,梁大将先铁于此“讨定夷僚”、设立戎州后,僰道更成为历代统治者控制、经略周围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心。虽作为“戎州”州治,其地仍以“僰道”名之,表明直到南北朝时,宜宾一带还是个以僰人为主体居民的地区,僰人在那时依然是个很活跃的民族。' U4 N" ]5 D6 A1 L http://www.phoer.net
  隋代时“僰道”一度改名“外江”,不久又恢复旧称叫“僰道”,这种改而恢复,可能意味着直到隋代时,以三江口为中心的宜宾这一区域,主要居民还是僰人。不好思议的是,僰人在三江口居住生活如此长的时期,竟然毫无一星半点可考的痕迹遗留下来。以至今天要寻找僰人的遗迹,只好到远郊的珙县、兴文去看那些悬崖绝壁上的悬棺了。据说那是明代僰人所遗,如果悬棺主人真是僰人,其生活的年代,当然应在明神宗万历年间那场尽灭其族的“平蛮”战争之前。
http://www.phoer.net ; ?% `5 b+ d; N7 S" K; a  对史称“僰道”,又传说曾是“僰侯国”都会的地方,没有僰人胜迹感到遗憾,大约并非始自今天。古人也早有过类似感觉,并为此还作过弥补努力的,证明这点便是,在如今三江口北岸的白沙湾一个叫做“古都会庙”的“僰侯庙”。庙的楹联曰:
http://www.phoer.net / i& {7 L* J3 p8 S' D+ G3 Z  随周武伐殷商以还,受封侯而世袭;看龙山与凤首并峙,蔚僰道之人文。联文说的就是古代僰人的辉煌,明显是后人所撰。
http://www.phoer.net 2 r+ m* I* g  a% T4 M  “僰侯庙”很小,占地仅275平米,为单檐歇山式。此庙始建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不会是僰人在这一带居住时自己给自己建的。现今见到的据说是清嘉庆十四年所重建,这是现今在宜宾市三江口市区、唯一可寻到的有关僰人的古迹。“僰侯庙”虽已列为地方保护文物,但杂处在一片旧平房中间,周围是终日人声鼎沸的菜市场。7 C. I! D- e9 b3 Y# b4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S  O8 b4 a4 d4 |# ~. s# }* `5 m二:“义宾”
http://www.phoer.net 8 ^3 T, D2 c& ?0 e0 U8 Z, K# S: n# n  唐代天宝年间,三江口上的“僰道”改称“义宾”,宜宾至此才算是结束了以僰道作地名的历史。宋代初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帝讳,“义宾”二字又改写成“宜宾”,成为延袭至今的地名。
http://www.phoer.net * J8 Z' W& P% E- d  n7 l  一个地方地名的变迁,经常是历史重大演变的影子。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特别讲究“名、号”的国度,对正式的、要载诸史册的用名,不论朝野都从不以儿戏置之,只要可能,便要力求寓意吉祥、易记,当然前提是“不触讳”。冀求所谓“名正言顺”和“名副其实”,是中国人在取名一事上根深蒂固的理念,孔子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对一事、一物、一人、一地的命名,历来少有马虎从事、草率胡来的。
http://www.phoer.net ' A; G( o) W$ H: j5 o1 c# O: Q  那么,唐代为何用“义宾”改称“僰道”?这一地名改变的意义在哪里?个中又透露出关于僰民族其时境遇的一些什么信息呢?
http://www.phoer.net , A* e" b3 B4 |, |# A+ k  “义宾”一名,据考有两个来源,一是“慕义来宾”;一是“以义宾服”。两者语面不同,其实是同一语义的不同的说法。前者为地主一方的客气自谦,后者为宾客一方的不客气自诩。不管角度如何,以信息学的眼光来解读这一改称事件,内中明确含有唐代时“僰道”地方基本情况已发生了空前改变的信息。那就是迁入此地的中原民族其时已经“由客而主”,已经确立了在当地的主导地位。“义宾”一名似乎说明这种变化是渐行的、和平的,是外来民族和僰人土着都可以接受的。7 y, ~2 j: ?. W; w. W http://www.phoer.net
  同时,不论是“慕义来宾”,还是“以义宾服”,都透露出当时社会对僰人一族习性的认同。即认为僰人是个喜好学习外来文化,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种族。当然,不能排除其中有强权政治的意愿,即统治集团希望宾服的“化外”僰人,最好是个有着这样习性的民族。
http://www.phoer.net 8 R$ c4 Z# d* K3 a" i  正是“慕义来宾”,终结了“僰道”地名的使用。这事所以发生在唐代,而没出现在更早以前,原因可能也在讲求“名副其实”上面。也就是说,此前的宜宾一带依然还是僰人集居的地区,这可以从隋代将其改称“外江”不久又恢复原名,称“僰治”一事上得到印证。接着隋去而来的唐朝,是个国力、控制力更强大的中央一统帝国。尤其重要的是,唐朝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稳定和发展,这为中原民族的外拓和边地民族的内附,无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http://www.phoer.net # ?1 K& A: o9 _" F$ W9 U# m, }: u  如前所述,自秦汉时代开始,宜宾即成为开发周围地区的据点。后来的历代朝廷也进而效法,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原民族源源不断的进入僰人集居的这一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促进、加速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也加速了部分僰人的同化。其间既有土着民族的“慕义来宾”,自然也有外来民族的“以义宾服”。与此同时,部分僰人在外来民族的挤压下,加速了向外的迁徙(主要是向南向西的迁徙)。成书于晋初的《华阳国志。
http://www.phoer.net 6 y6 W' {8 Y7 Z8 G  蜀志》记僰道县这样说:其地“……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僮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这种“迁徙”到汉末,可能就已具相当规模,从一些故老相传的“龙门阵”中可看出些蛛丝蚂迹。宜宾民间向来有诸葛亮向夷人“借一箭之地”(注1)、和“蜀汉军以空黄桶挑水,吓走夷人”(注2)的故事,虽是传说,至少传递出了如下两点信息:! D* L: h& ?$ A http://www.phoer.net
  1、这种迁徙是在外来力量过于强大时,主动采取的;
http://www.phoer.net 9 ~1 T; j2 N7 L$ v# s$ \; }  2、这种迁徙是集体的、很大程度上还是民族的。/ C* w4 c$ B! D* y0 d& M http://www.phoer.net
  实际的历史,当然不可能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浪漫,也不可能像文献记载的如此简单。但不管怎样,“僰道”以往那种以僰人为主要居民的情况,远在秦汉通“西南夷”时就已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与中原民族的差异日益缩小,以致司马迁写《西南夷列传》时,没有再将僰人作为一族单独叙述。" |9 g/ H# ?2 W/ k+ i5 Y! G http://www.phoer.net
  随着僰人的外迁(主要往滇西)和逐渐被同化,到唐初这一地区的情况发生了质变,外来民族已渐成主体,僰人已不再是其地主要居民,从而具备了终止使用“僰道”地名并加以改变的条件。继续以“僰”名之,显然是名不副实。“义宾”一名此时出台,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2 W# }3 T8 G( e; |' a, E http://www.phoer.net
  唐代虽改称“僰道”为“义宾”,但并非就是“同化”过程的结束,只是表明这种同化更明显、更主动,更加堂而皇之,也更加得到官方的认同和鼓励。
http://www.phoer.net ( d; Q9 T! r! l" g# A  尽管如此,民族的融合也是需要相当时间的。从唐代开始,历经五代到宋时,也还处在这一过程中。从宋代苏东坡等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如:“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瘦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自顷方从化,年出亦款关。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环。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这是苏东坡在“戎州”一诗中写的。苏是岷江上游眉山人,古时出川主要依靠的是江河舟楫之便,这里的“戎州”依然指的是州治,也就是三江口上的古城,显然这是他多次途经之地。诗中“方从化”的少数民族,是否就是“僰人”?或其中是否有“僰人”呢?虽不清楚,但名称已不再叫“僰人”应该是肯定的。
http://www.phoer.net # G( k( M" D* f5 w: g
http://www.phoer.net 9 j# u/ s7 D4 N  w4 F8 |三:宋、元时期“僰人”在哪里?
http://www.phoer.net / s  `9 i% E. X! Q4 G  如果说,“僰道”地名的使用“知其终、不知其始”,颇有些“神龙现尾不现首”的意味,使本来就不甚了了的僰人族源罩进了历史的浓雾之中。那“僰道”地名的遽然停用,显然又使僰人一族的去向因此更为渺渺茫茫。, t5 ^1 l) x& M6 X: x6 R+ F5 { http://www.phoer.net
  “僰道”改名“义宾”后,有关僰人活动的记述,在那以后的史藉中也就更少出现。在记述宋、元历史的史籍中,僰人已经基本消逝了。这种消逝,是否意谓着从唐代到元代的一千多年时光,已使没有外迁、留下来的僰人最终完全融入了逐渐成为主体的外来民族呢?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得出结论,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君临中原的满族,从入关到基本趋于同化,也不过二、三百年时间。问题是,沉寂许久的僰人,又复出现在明代的历史记述中。
http://www.phoer.net * R$ Q; Z: b5 U  万历年间那场务在剿灭当地土着的“叙南平蛮”之战,据说所针对的“都掌蛮”便是僰人。宜宾从来就不是政治地域的边界,不可能有地理隔离和进而的种族隔离,为什么在十分邻近三江口的宜宾南部山区,直到明代时僰人还依然是那里的主体居民,那么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就对他们没一点影响,倒是很奇怪的。
http://www.phoer.net 4 ]  r8 ?6 Y2 k* V" k' x; {1 N  有“都掌人”就是僰人一说,值得怀疑。从一些史料看“都掌人”的民族习性,与史称“夷中最仁”的僰人习性大相径庭。宋代改“戎州”为“叙州”,今天宜宾南部山区因而称“叙南”。其地紧邻云、贵,与历史上历来是多民族杂居地的“乌蒙”相邻。有专家考证,这些“乌蒙蛮”多属“僚”族系统,他们使用铜鼓,行“悬棺葬”,唐代时就有“生僚”之称。据《新唐书。7 S7 ], B& y" H3 v4 j& Y: z http://www.phoer.net
  地理志》“羁縻州”记:当时属羁縻州的宴州(即今兴文县)和巩州(即今珙县),都是招“生僚”才置的县。宋代后,“叙南”一带虽无“僚人”名称,但以“都掌蛮”呼之。这些当地土着,其民族特征和习性,与文献中记载的“僚”人基本一致,属“僚”族后裔是无疑义的。明任瀚《平蛮碑》便直称:都掌蛮为群僚。明代统治者认为其“叛服无常”,终被朝廷在“叙南平蛮”战争中武力平灭。因此可以认为,即便此地原有僰人,或是有僰人迁到这一带,无论是从种族习性、人口多少上讲,同当地的土着民族比起来,它都不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民族。作为弱小的外来者,在与当地强族共处的漫长岁月中,可能最终不得不走渐渐融入当地人中这条路。这从那些远迁的僰人的结局可知。据李绍明《为“僰人悬棺”正名》一文中说,远迁到南中云南的僰人,融合当地民族成为后来白族的先民,这可能是南迁僰人的主体部分。" c7 ?) K* x4 B- h, a. S# F& d http://www.phoer.net
  民族融合过程当然不会是个短暂时日,但因僰民族历来就不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族,又经过不断的迁徙分流日渐弱小,加之该民族素来性情温和、有乐于交流、容易接受外来影响等习性,故僰人在各处融入别的民族的时间不会太迟,其“大功告成”至迟也不会晚到明初,极有可能就在宋、元时期。留在三江口地区的僰人,可能要稍早一些,从苏东坡的诗:“宋时方从化”可得应证。应该说:到宋、元后期,“僰”作为一个民族已经就不再存在了。原先以开发荔枝园致富的僰人,从那时起便已经从历史上消亡。5 @; g$ I/ l4 ^" o& P http://www.phoer.net
  有关“僰人”说法一度重新出现,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叙南平蛮”中,原因是明代官员认为“都掌蛮”就是“僰人”。如组织、参与了这场大战的巡抚曾省吾就说“都蛮即戎僰”。文献记载,明朝建立后,对宜宾南部的“都掌蛮”先后进行了十一次武力征讨。发生在400多年前的“九丝之战”是这些征讨中的最后一次,也最惨烈。朝廷“严督官兵尽行剿绝”,被“招安”的仅二千三百八十一人,可谓斩尽杀绝。因而,随着“都掌蛮”的被剿灭,“僰人”一说很快又在“九丝之战”后重归消失。这是僰人在“九丝之战”中被最终平灭说法的来源。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随着那场平蛮战争的结束,有关僰族的任何活动,不再见于以后的历史记述中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
http://www.phoer.net , {( ^  v5 l8 ^+ [- ]' d2 I, p  民族的消亡,可以有两种推断:这就是渐进式的“同化说”和激进式的“灭绝说”。笔者倾向认为:僰人的消亡,很大可能并非是个激进过程,而是个假之以时日的渐进演变,主要考虑到“僰”这个民族的根性。
http://www.phoer.net 1 i1 \2 x; T- d8 |& K( I! S8 l  僰,汉时便以性情温和,夷中最仁,有人道着称。比起“僚”在唐代初年、还被称为“生僚”,直到元代还被称为“土僚”来,显然、其它民族因之更愿意也更容易与僰人交流。而关于僚族的习性,据《太平寰宇记》卷八八记,与僰道相毗邻地区的僚人习性:说“其夷僚则与汉不同,性多犷戾而……巢居岩谷,因险凭高。着斑布,击铜鼓,弄鞘刀。男则露髻跣足,女则椎髻横居。夫亡妇不归家,葬之岩穴。”在汉族统治者眼中,这种习性被认为是不具“人道”的,故旧时“僚族”的“僚”字不从“人”旁,而被写成“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作出规定,改称“獠”族为“僚”族,从而去掉了其中带有的歧视成分。5 w& B' s" ?- T) D3 m1 B! X- ^3 U http://www.phoer.net
  从以上文献中看出,僰、僚在种族属性方面确有很大差别。唐嘉弘在《“僰人悬棺”质疑》中认为:僰人与僚人“二者没有共同的历史,没有共同的心理状态,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因之僰人与僚人不能划上等号。
http://www.phoer.net % U8 m: h) p. e' L! C6 Y% h8 `  僰人的民族根性,使其一族没能逃脱被同化的命运。他们要么留在原居地被迁入的中原民族所同化,要么外迁被强壮的其他民族融入了其中。从而早在明代之前,僰人就已经结束了以一个单一的民族存在于世的历史。
http://www.phoer.net & Q' E# ~; r: K3 v5 R" W6 P  笔者以为:400年前那场“叙南平蛮”战争,基本与僰人一族没有关系。+ s5 W1 q. k0 D, }  g) n, c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1 A8 u' G% d" o* w四:叙南的“悬棺”是僰人所遗吗?
http://www.phoer.net & N) I: b2 Z4 r/ h4 ?  r; S  存在于宜宾南部山区的珙县、兴文等地的悬崖峭壁上的“僰人悬棺”,是一些神秘的古代墓葬。据考,这些“悬棺葬”最早不过明代所置。如果“僰人”在此前已不复存在,那“悬棺”的主人便另有所属是不言而喻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yblin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yblin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yblin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yblin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yblin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yblin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不晕镜头的嘟嘟 [转帖]俺在纽约领事馆的遭遇:他们拿着中国老百姓的钱欺负中国老百姓
2# 四姑娘山
 楼主|yblin 发表于: 2005-12-26 10:41: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资料及注释
  1、“借一箭之地”,传说今宜宾一带古时为夷人居地,诸葛亮为了安定“南中”,巩固蜀国后方,亲自领兵南征。途径宜宾发觉这里为山川形胜之地,意欲夺而据之又不想为此分散兵力。便与夷人商议:允借“一箭之地”。朴实厚道的夷人头领想:蜀人纵有万钧之力,谅他一箭又能射出多远。便答应了。于是按诸葛亮安排:这边一箭射出去,那边即派人去寻箭的落点,并随即举族迁到箭落点之外。不想,诸葛亮还有另外安排,他叫人早已将箭带到几百里之外的地方,插在一个大山的崖壁上。夷人在那里找到,只好按事前协商迁去那里居住。

  2、“蜀汉军以空黄桶挑水,吓走夷人”,三国时,夷人据守在三江口上的宜宾古城,听说诸葛亮领兵到来,便隔着岷江与蜀汉兵马对峙。诸葛亮决计不用武力而智取宜宾,他让少量蜀兵一到天黑便赶着头角上挂着灯笼的山羊群,从背着古城的山那面上山,翻过山顶再从古城看得到的前面下来,而后又绕道回到山后再上山、再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彻夜不停。连续数夜,夜夜如此,象是蜀兵正源源不断的从外地调来。白天,则挑选军中孔武大汉挑着无底大黄桶,来往江边佯装挑水,个个健步如飞,显得力大无比。此招令隔江相看的夷人吃惊不小,都以为是“天神”降临,不可争锋,悄悄撤守远走。

3、“九丝崖石刻”:①明都指挥吴鲧勒石于兴文县九丝山,称“九丝崖石刻”。 ②在兴文县德胜乡富裕村大湾头还有一石刻,叫做“九丝城西关口石刻”。 文曰:“万历元年冬,十月既望,四川右布政使,伟川冯成能,副使,渤海李江,参议,嘉禾沈伯龙同登九丝城。当天兵大捷,为经略万世之雄图也。惟时风卷长云,日开阴谷,相与酬觞绝顶,跃剑悬崖,俯视万灶星屯,蛮地鞠为焦土,望西南诸夷扼寨,尽在目中。车诚千古奇观,是用勒石,以志不朽。伟川冯成能书。”
4、“崇报祠”:明曾在建武给曾省吾修建生祠,叫做“崇报祠”,附记九丝阵亡将领,清朝改为文庙。在“崇报祠”外的“万仞宫墙”旁的左右两边各立三块大碑。前两块高约1.5丈,后四块高约1.35丈,宽约6尺,厚约1丈,每块重约4-5吨。碑顶图案为海潮汹涌,双龙捧口。文字典雅,书刻精细。自左至右排列为:
①曾省吾撰书的“宗功小记碑”,上端“西蜀平蛮碑”5字龙蛇体。万历二年中秋,安边同知吴文全勒石。
②明翰林院经筵讲官南充任瀚“平蛮碑记”。万历二年。
③明国史馆修撰,富顺李长春“平蛮碑”。明万历二年甲戌三月。
④明潼关兵备道,宜宾周爻“平蛮颂”。
⑤“戎平行Δ并序,碑”。(中间一字已脱落)
⑥“新修建武所城记,碑”。(此碑已消极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5-12-26 16:13:02|只看该作者
一篇难得的精品文章,谢谢楼主。
4# 金佛山
 何晓 发表于: 2005-12-26 17:06:43|只看该作者
的确好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yblin 发表于: 2005-12-27 11:52:20|只看该作者
自注:
此文最早发在《学术连线》网中国历史栏上◎ “僰”,一个来历和去向都不明白的民族 (2003-12-20)
http://www.xslx_com/htm/shgc/zgls/2003-12-20-15749.htm
以后发现网上转载很多。用Google搜索竟达5页之多,且还在增加。
6# 青城山
 何晓 发表于: 2006-1-10 12:50:43|只看该作者
相关资料整不开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yblin 发表于: 2006-1-10 14:06:51|只看该作者
抓拍自──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9日 17:26) 走遍中国·昭通》 之 《复活的僰人》8 n, ^; @3 P; O9 a# C( |& O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L; a) P1 ?4 |: R! ?! ~采访:昭通民族学专家 李正清的讲话:
http://www.phoer.net ) z6 _! f$ q% j) z: x有史料记载,文化领先一时的僰人也有着强悍的一面,甚至对中原政权在西南地区的统治构成了威胁。战国后期,他们曾经占领四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http://www.phoer.net 3 D) r+ E2 Z  T2 O# f; d依靠先进的农耕文明,僰人并没有在四川站稳脚跟。仅仅几年后,他们就不得不退出四川回到了昭通。那么,曾经强大一时的僰人是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就消失在了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的呢? ……
' ^1 K  p* m8 ]% p# M# ?  g http://www.phoer.net
昭通民族学专家 李正清  3RSApGYG.jpg  保存到相册

http://www.phoer.net 9 t! Z; ~5 J- R. Q) A% B
昭通民族学专家 李正清  iRugRkfN.jpg  保存到相册
8#
 楼主|yblin 发表于: 2006-1-10 14:09:30|只看该作者
“僰”:一个来历和去向都不明白的民族  L9S2if85.jpg  保存到相册
“僰”:一个来历和去向都不明白的民族  Fs9Op5QB.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何晓 发表于: 2006-1-10 18:47:16|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10#
 dadisong 发表于: 2009-1-14 21:20:29|只看该作者
都说僰人是巴人的一支,我比较相信这种说法。一个多月前我去过珙县,听过那里的人打丧豉,是那么回事。
http://www.phoer.net ' p' U6 r# e- ]9 {我不是做考古的,我是个农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8:34,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