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太山 发表于: 2021-6-10 12:33:5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1年皖南医学院推广遗体捐献理念 青年志愿者涵养利国利民情怀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皖南医学院推广遗体捐献理念 青年志愿者涵养利国利民情怀

  “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我知道您为了谁,您为医学献身,让我们全面、直接了解人体结构。每一次触摸您的骨骼,找寻您的血管,都会让我铭记一生。我一定会用您教我的知识去拯救更多生命,不辜负您的良苦用心……”
  每次读到学生们写给“大体老师”(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记者注)的感谢信,皖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党支部书记丁艳霞都会感动、流泪。
  这是该校所有医学专业学子必经的感恩课程──人体局部解剖学实验的课后作业,写一封带有真情实感的感谢信。
  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皖南医学院接受站(以下简称“接受站”)设在皖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由人体解剖学实验实训中心负责工作。2005年以来,接受站建立了捐献者的档案和数据库,制订了《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皖南医学院接受站工作细则》等文件,截至2020年年底,已接受206人捐献的遗体。
  该校特别建立网上祭奠馆,常态化开展缅怀活动,号召更多志愿者加入宣传遗体捐献的队伍,让青年学子感恩无语良师,引导他们坚定职业道路。
  在接受站内,有太多感人的事例。
  马鞍山市当涂一中教师章毓庆生前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时说,“其实,人死了之后,身体对本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捐献可延续他人生命,利人、利己、利民族。从现在开始,我更要注意健康,保护好身体‘零件’。”她的老伴胡传骅也捐献了遗体。
  余翔是黄山市屯溪第五中学学生,身患恶性疾病,懂事的他,家中虽然贫困,但他乐观开朗,在弥留之际,许下捐献眼角膜的遗愿……
  这些事例,都成为该校对青年学生“入学第一课”教育的鲜活素材。
  “参观接受站、人体标本馆,参与遗体告别仪式,这不仅是技能教学,也是针对青年学子的感恩教育、思政教育。”丁艳霞介绍,接受站还将和校团委联合打造“遗体捐献宣传宣讲团”,吸纳大二的党员、预备党员学生加入,向刚入学的学弟学妹宣讲。
  在接受站楼道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宣传遗体捐献流程和意义的漫画,这是该校青年教师陶宜楠带领学生历时一学期完成的作品,打造遗体捐献走廊文化。
  皖南医学院校团委还指导成立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社团。很多医学专业学生受到医学精神感召,志愿加入,为宣传遗体捐献贡献力量。
  社团指导老师、该校人体解剖学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李强介绍,学生志愿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包括学会讲解、倾听。很多老人在咨询遗体捐献流程之前,会先在电话里说上几个小时,说自己为什么要捐献,甚至说一生的经历。“能够坚持下来、用心做事的志愿者,都是深深热爱这个行业的人。”
  让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2019级制药专业学生鲍辰鑫印象深刻的是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义诊的场景:大家带上遗体捐献宣传册、策划书和印有接受站联系方式的环保袋,找机会和排队量血压的居民说上几句。
  “我们先开展量血压等健康体检活动,在义诊间隙,志愿者宣传遗体捐献的意义,如果有人感兴趣,顺着往下聊具体的办理流程。”让鲍辰鑫欣慰的是,很多人很愿意带登记单回家和家人商量。
  他曾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老人在量血压时看到宣传册,一把拿过去看了起来。鲍辰鑫耐心地向老人讲解遗体捐献的意义,并把宣传册送给她,留下联系方式。
  还有一位罹患胰腺癌10年的老大爷对鲍辰鑫说:“人去世以后,与其将遗体化成灰,还不如捐出去帮助更多人。”
  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团支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卢雅鑫第一次去社区宣传遗体捐献时,缺乏经验,上来直接发宣传单。结果很多人很抗拒,听到以后转身就走。
  “也许宣传不会立马见效,至少先让对方认识到捐献的意义。”卢雅鑫耐下心来,和小伙伴交流技巧,慢慢学会了和老人沟通。
  结合志愿服务经验,她还琢磨打造“互联网+”创业项目,搭建以宣传遗体捐献知识为主的微信公众号,并投放医学科普、急救知识等。
  当她和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很多人都表示认可。4月,一支包括口腔、影像、临床等专业学生的8人团队应运而生。课下,团队讨论项目计划书,校团委和接受站则指导学生收集、整合资料。目前,创业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通讯员:饶婷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源自:中国青年报

  2021年06月10日 03 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太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太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太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太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太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太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建设过“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青年铁军再扛重任 川渝共青团继续唱响“双城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23:19,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