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6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21-6-11 14:38:4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助力甘肃民族地区发展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马仲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书写下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甘肃省民族地区的红色资源是甘肃乃至全国红色资源宝库中的重要部分,要进一步挖掘运用,创新传承发展。

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红色资源
  甘肃民族地区红色资源主要有三类:一是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如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杨积庆烈士纪念馆、宣侠父烈士纪念馆、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肋巴佛革命纪念馆、胡廷珍烈士纪念馆、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等。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甘南州的黄正清将军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临夏州博物馆、马鸿宾纪念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石窝会议纪念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沈遐熙革命纪念馆等。三是地县级红色资源。如甘南州有茨日那毛主席旧居、新城苏维埃旧址等,临夏州有景古城缐家楼红军长征遗址、临洮县甘南农民起义烈士纪念碑等。此外,红军、解放军沿途留下的标语,赠留给百姓的物什等,都得到相关部门和各族群众的精心保护。群众帮红军架桥过洮河、“红老人”雅尔吉斯等红色故事,歌颂党和各族人民鱼水情深的“拉伊”“花儿”,至今在各族群众中口耳相传。
  甘肃民族地区的红色资源,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例如,胡廷珍烈士纪念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领导人胡廷珍光辉战斗的一生。长征期间,红军在陇南哈达铺颁布《回民地区守则》,践行党的民族政策;在甘南,中央红军召开俄界会议确立了北上方针,攻破腊子口天险,为进甘入陕创造了条件。抗日战争期间,回、藏、汉等各族群众联合发动甘南农民起义,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战争期间,各族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喜迎解放军的故事数不胜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的红色根脉。
  甘肃省在对民族地区红色资源进行挖掘、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把红色基因作为开展党建和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载体。临潭县充分发掘苏维埃县级政权创建地历史,探索“党建+”模式,深入开展“星级党组织”“星级党员”争创活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将校史和宣侠父烈士在甘南的事迹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临夏州以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为依托,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让干部群众在“知来路”中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五个认同”。
  把红色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推出红色文化精品。2017年,反映中共陇东南地区地下党组织领导人之一、张家川区党组织特派员沈遐熙的红色题材电影《小儿锦》在天水首映;2018年,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从“城中村”华丽转身为文旅新地标,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19年,讲述红军长征途经甘南卓尼的红色历史歌剧《红色卓尼》、聚焦新时代精准脱贫的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等精品力作纷纷上演。
  把红色资源作为文旅产业的核心要素。腊子口战役前,1935年9月14日,毛主席在迭部县茨日那村下达了“三天之内夺取腊子口”的命令。如今,当地建起长征主题广场、民俗博物馆和红军驿站,发展农业生态园和“藏家乐”,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临夏州打造了涵盖临夏、永靖、和政、康乐四县市的“黄河水电博览馆—刘家峡水库—胡廷珍烈士纪念馆—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肋巴佛革命纪念馆—缐家楼—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州旅游线路,形成融红色教育、现代科技展览、生态体验等于一体的文旅模式。

创新传承利用红色资源
  要加强顶层设计,找准着力点,进一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全社会共同发力,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一是构建全社会开发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大格局。探索宣传、民政、文物、旅游等部门利用红色资源的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二是把红色基因传承与“四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依托各级党校、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党性教育课程的开发,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三是按照全国“五好讲解员”等要求提升宣传质量,扶持和培育“草根名嘴”、义务宣讲队、“小小讲解员”等,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成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以文化工程为抓手,把红色传统发扬好。一是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平台的“免费开放+”“互联网+”运作,推进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多元化展示,扩大红色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基层党组织把红色精神融入乡风村规建设,融入各类文化活动,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五个认同”。三是鼓励创作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综合运用实物、模型、绘画、雕塑、影像等形式,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数字化开发利用,鼓励创作红色情景剧、红色歌曲、红色影视作品等,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以富民工程为依托,把红色资源利用好。一是依托红色资源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把红色资源分布集中、意义重大的村镇打造成红色文化特色村(镇),发挥其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功能。二是创新红色资源呈现形式。鼓励通过唐卡、砖雕、刺绣、剪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展示红色历史、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通过民族艺术实现本土化表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探索复合型红色文旅产业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源、民间力量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宣传,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使文旅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作者系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联和甘肃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金会项目“甘肃红色基因传承与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项目号19ZZ21)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紧扣主线推动民族高校高质量发展 开拓创新,提升社区民族工作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15:59,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