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6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21-6-11 14:40:3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开拓创新,提升社区民族工作水平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哈正利
  社区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是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武汉市武昌区各社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社区民族工作水平。
  创新开展社区民族工作
  创新理念,构建立体化服务机制。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机制。紫阳街建立民族团结工作和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机制,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社区书记为成员的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紫阳街形成“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管理体系,以网格党支部为重点,精准服务各族群众。二是建设特色服务平台。粮道街立足实际,以中医社区为重点,积极打造粮道街首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家特色服务平台。该平台由“一室、一台、两廊、四区”构成,包括统战民族宣教室、民族政策咨询台、民族文化宣传长廊和民族政策宣传长廊等。三是建立走访慰问机制。起义门社区坚持“三个必访”机制,即节假日、重大民俗节日、群众生病住院走访机制,密切干群关系;开展“微心愿”结对,定期慰问社区困难居民。四是建立民主协商机制。紫阳街定期召开居民民主协商会议,制定“居民公约”,组建了10个特色小分队,团结各族居民,共建和谐家园。
  创新形式,构建立体化服务体系。一是全面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水果湖街建设“武汉·微邻里”平台,运用互联网,让居民享受“指尖上的服务”,打通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积极推进睦邻服务。水果湖街鼓励各族居民为社区建设和管理建言献策,积极投身和谐社区建设,参与志愿服务。三是提供精细化惠民服务。水果湖街完善“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机制,为各族群众提供134项政务服务,其中有93项可通过“武汉·微邻里”平台直接申请办理,内容涉及就业社保、社会救助等各个方面。
  创新载体,培育多元共治主体。一是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纳专业化社工参与。紫阳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途径,成立紫阳街社区服务中心,由专业的社工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二是引导志愿服务团体积极参与。中南民族大学加强校校合作,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武汉市多所中小学联手打造“伴飞”计划。杨园社区加强校地合作,依托学生社团,组建义务消防队等。三是社区培育志愿者团队。南湖街宁松社区成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与湖北省新疆商会等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社区民族工作。
  创新模式,打造社区民族工作品牌。一是打造“党建+民族团结”品牌。南湖街宁松社区党委始终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社区重要工作议程,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精细服务;建设“红石榴”民族大广场;联合湖北省新疆商会开设讲堂,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普通话水平。二是打造“党建+志愿者”红色联盟品牌。整合社区资源,促进居民互助,形成“1个志愿服务组织+10个特色小分队+1个志愿者联盟+1个众筹委员会”格局。实行社区事务分流治理,建立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居民自治循环运行模式。通过开展“和乐融融牛羊宴”、普通话培训班、服饰秀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是打造“学校+社区+家庭”品牌。为使新疆班学生更好适应学习环境,东湖中学创新开展“代理家长”活动,为新疆籍学子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壮大以学校党员、任课老师为主,市委领导、道德模范、社区先进个人、热心家庭为辅的多元化“代理家长”队伍,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工作亲情化、精细化、制度化路径。
  经验与建议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武昌区社区民族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完备的社区民族工作机制,健全了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体系,培育了多元合理的社区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创建了一系列社区民族工作品牌,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社区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重要平台。
  从中,可以总结出几条基本经验:一是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二是有效整合社区公共资源,探索公共资源供给主体多元化,在政府提供基础性支持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分工合作,拓宽渠道,形成社区民族事务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三是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激发各族群众主人翁意识,使其主动融入城市、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有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立足实际,进一步做好社区民族工作,应适度增加社区民族工作经费,适当配备民族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同时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民族学知识和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建立督导评价和激励机制,出台社区民族工作细则,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组建由专家学者、民宗干部、民政干部、社区干部组成的督导组,开展社区民族工作评价,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民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 联系方式
  中南民族大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助力甘肃民族地区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7:31,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